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自己徒手拉弧圈球的动作,大家请指正

业余教练 2013-8-7 10:09:00
你这个动作到了球台上是拉不出弧圈球的,更不用说什么质量了
两点建议:
1.触球刹那发力要集中,从你的动作根本看不出你是在那个阶段触球,轨迹很匀速
2.外弧改成内弧,90%业余球友都是外弧,所以难以拉出稳定而高效的弧圈球;以后看电视注意观察,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内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p36 2013-8-7 10:30:00

比我动作大,我徒手练习时还凑合,到了球台就不行了

腕要虚,指要虚,正反无碍两面攻。(握拍) 手放松,臂放松,手臂弹射犹如弓。(发力) 身如礳,腿如簧,脚尖点地有轻功。(步法) 能预判,能抢先,快速还原疾如风。(意识) 有节奏,有变化,应付自如见真功。(控制) 重过程,轻结果,不断修炼成正宗。(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qin 2013-8-7 14:39:00

来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zzwjf 2013-8-7 13:52:00
同意楼上  ,还是外狐的稳定性高
[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4- 9/201492816531994089.jpg[/img]994089.jpg[/i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丁 2013-8-8 09:37: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iii手机认证 2013-8-8 16:42:00
已经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8-8 22:0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3-8-5 22:4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标题-1.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模仿对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38515335217219.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5 23:26:18编辑过]

肘部要跟随手,在一个平面或者弧面内,而不能在后面阶段下坠。也就是说,拉球的时候,肘部要抬起来。手到达极端位置以后,才能肘部下坠做还原动作。

 

很多业余初学者,受“不要抬肘”的误导,手和手臂都是从下面往前上方推出去,而为了把球送出去,又不能抬肘,只好把肘部往前送。

 

“不抬肘”,我想可能指的是向后引拍的时候,要打开手臂,不要架肘引拍,而不是指向前拉的时候也不能抬起肘部。

 

楼主拉完球以后,肘部在身体前方胸部位置。模仿对象在拉完球后,肘部在身体侧面头部位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8 23:05:1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8-8 22:5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larryxiong在2013-8-7 11:00:00的发言:

一直不明白,什么样叫外弧?什么样是内弧?

8楼好像说反了。

楼主的挥拍方向是内弧,不是外弧。初学者懂得外弧拉法的很少见。

11楼到13楼说的很对。

 

所谓的内弧,就是裹着球拉,像皮带传动,如果来球是一个小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像皮带的方向和运动轨迹。

挥拍和拍型,沿着来球后部的表面转动,先竖着拍子接触球的后部,然后拍子沿着球的表面逐渐前倾,顺序接触球的后上部,最后接触球的接近顶部的地方。挥拍轨迹像一个右括号“)”。这样可以制造薄摩擦。对于上旋球,因为后面的压拍控制弧线,球不容易飞。而且上旋球通常比较顶,来球主动撞拍,即使摩擦很薄,通常也不会打滑或者漏球。对付不转或者下旋球,因为来球不往前(后)走,很难对球造成比较大的正压力,容易打滑和漏球。

 

外弧,是顶着球拉,像齿轮或者凸轮传动,用拍面把球提顶出去,如果来球是一个小齿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是大齿轮的表面和转动方向。像一个“C”或者左括号“(”。

先拍子前倾接触球的后上部,然后拍子竖直逐渐后仰,接触球的后部甚至后下部,把球顶出去。球的后期弧线完全由球的旋转来制造,而不是靠拍型来压。

 

两者相比,外弧对球的正压力比较大,吃球比较深,撞击更多一些。不容易漏球,开始不容易掌握弧线,熟练以后能够完全靠球的旋转制造弧线了,整体稳定度、力度等都大于内弧。

 

专业的拉球,内外弧和直线拉球都有,内弧用于对拉弧圈多一些,对于不转或者弱旋转的球,直线拉最标准。较强的下旋长球,用外弧拉法效果比较好。

 

比较复杂的,有内外弧结合的“S”型拉法,先外弧后内弧,比如挑打以及马龙和张继科的反手拧下旋球,如果不考虑侧旋成分,就是如此。先拍型向下平行于桌面引拍,然后拍型逐渐竖直用外弧的方式把球拉起来,到一定高度以后再用内弧的方法把拍型前倾压住球的弧线。

 

初学者既想向上提拉球,又怕球出界,往往先向上拉然后向前压拍,形成内弧拉法比较多。初学者会外弧拉法的,极为罕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8 23:11:2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坛行者0 2013-8-8 23:08:00
[em1002][em1002][em1002]
荆州刘少西:因直拍横打而步入乒坛。 以专业的标准练功,用业余的心态比赛,厚积薄发,乐在其中。 ...... 右手直拍两面反胶, 快攻结合弧圈。 永远的直拍横打。 广交天下乒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伦 2013-8-9 08:20:00
[em1012]l楼主继续努力。
兵器:马龙碳。配置:正手天弓5,反手娇猛黑V.水平业余六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