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浅谈台内球正手搓和反手弹的2个小细节和2个练习心法

白瓦特城手机认证 2013-11-28 21:02:00
说得有理,是要根据来球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变幻巧克力手机认证 楼主 2013-11-29 09:54:00

其实我说的 这种反手弹,在实战中经常看见啊。

昨天看一个退役专业女子打比赛,就出现了上步弹打。

我中午在打球的时候,遇到这种机会球,突然想起应该这么处理,结果脑子想起了,但是脚下慢了,手上直接弹下网。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obgao74 2013-11-29 14:5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铁叽里咕噜在2013-11-25 11:38:00的发言:
对楼主总结的两个心法不大理解,不是应该迎前发力吗,怎么在楼主这是正手向左、反手向右?

本人理解确实应该都应该尽量向前打, 不管正手还是反手都该向前,如果有理论达人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11-29 21:5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业余教练在2013-11-25 15:54:00的发言:

是否注意向左,要顺势而为,不要刻意为之。乒乓球没有定式,某一技术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内才能适用

正手位的来球也分上下旋、长短、高低、快慢之分,这里就有四类16种组合(加上反手一共五类32种)。你不可能用一种方式处理所有的球吧?

说的好!

乒乓球是一项很辩证的竞技运动,不应该把特定条件下的技术特点泛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11-29 23:03:00

另外,向左向右发力,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正手和反手的攻球和拉球,是围绕身体或者肘部的一个半圆弧,引拍的时候,拍子并不在最右(正手)和最左(反手),而是在右后和左后(反手拉球如果向后大幅曲腕收小臂引拍的话),我们感觉到的向左向右,只是击球完毕后顺势挥拍的方向,真正在击球瞬间的发力方向,从上面看(排除向上向下的分量),根据击球时间的不同,是有可能向前甚至是有点向右和向左,也就是跟挥拍方向相反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正手拉球的时候,虽然多数都有向左发力成份,但是却都有右旋存在,因为引拍后,我们的手在身体或者击球平面的后方,当轮臂拉球的时候,手先向右侧运动,到达身体最右端,然后才从最右端向左运动,到达身体前面前额位置。那么在拍子到达身体最右端之前击球,拍子的运动是有点向右的,会产生右旋,如果是在身体最右端击球,那么是没有侧旋的,如果是在拍子到达身体最右端之后才击球,那么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左旋。

 

正手拉球,如果我们想产生右旋,则要在挥拍早期击球(我们拉比较低的下降期,通常是在这个阶段,因此大部分人拉球会产生右旋)。如果我们想撇拉,产生向左的旋转,则要在挥拍后期,也就是拍子向左运行的时候击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11-29 22:3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bobgao74在2013-11-29 14:59:00的发言:

本人理解确实应该都应该尽量向前打, 不管正手还是反手都该向前,如果有理论达人请多指教

你可以看专业队员发力攻球和拉球的挥拍方向,都是侧向和向上的成份很大的,尤其在近台,甚至是主要的,向前是次要的。可以说,除了少数极端情况,向前为主的发力,是很少的,纯撞击,也是很少的。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动作录像看一下,很多时候自我感觉跟实际情况是有偏差的。

 

 

为什么发力不能过份向前呢?是因为球网的存在和球台的长度有限决定的。

 

如果球低于网,那么如果你在中近台发力击球,如果不加上很大的摩擦成份,光靠重力制造的弧线会非常小,球的弧线太直,击球角度低了下网,角度稍高会出界,能让球上台的初始击球角度很小,甚至没有(在球很低、力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重力制造的弧线已经不能产生足够的弯折,能过网的球,必然会出界)。

 

如果我们尝试不发力,而是用中小力量击球,降低球的直线速度,缩短球的运行距离,那么就会发现初始击球角度在很大范围内,都可以上台,增加上台率,但是这样的球是没有质量的。

 

 

摩擦,在不大幅降低击球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上台率。这里面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上旋球的旋转跟空气的摩擦,会造成在前进方向向旋转方向偏折,增大弧线(比如侧旋球的弧线是向旋转方向弯曲的,这样可以验证上旋球除了重力因素制造的以外,应该有一个向下的弧线的),这个对上旋球来说是一个增加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过去,我们认为这是弧圈球可以大幅增加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是由于侧向(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而不是单纯向前)发力摩擦,同样的发力,大大减小了球的直线速度,等于在直线方向是减力击球的,缩短了球的运行距离,这样就大幅增加了能过网并上台的初始击球角度的范围,也大幅提高了击球稳定性。现在我认为这才是旋转球增加稳定性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无论上旋还是侧旋、下旋,都会缩短球的运行弧线,增加能上台的球的初始角度,从而增加上台率。

 

虽然由于直线速度的降低,球在单纯速度方面的威胁比高速的不转球要差,但是由于旋转的存在,增加了对方的接球难度,特别是上旋球,虽然直线速度降低了,但是通过摩擦传递给球的旋转动能,可以在落台时再次部分转换为直线动能,二跳的速度并不小。

 

 

个人认为,所谓的向前、迎前,主要指的是击球时的身体和拍子的位置,而不是主要指的发力方向,这样可以避免漏球、击球点偏后等等。但是主要的发力和挥拍方向,除了近台弹击和远台攻球,否则并不是向前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 2:36:4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平子 2013-12-17 15:12: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迷失的天平 2013-12-28 22:31: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02553249 2013-12-28 08:47:00
说得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tevemeng 2013-12-28 08:03:00
高,实在是高。
中路偏正手这个落点是你要追着对方执拍手腋下的部位打,是个移动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