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新的底板 得打段时间才能好用?俗称打开?-->liuzongang转移

liaoc手机认证 2013-12-30 15:38:00

一块不好打的板,你打到烂它不会“开”

 

顶多是你适应了它而已

 

就像一双不合脚的鞋子

 

挤挤撑撑也是能穿的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p8837 2013-12-30 15:30:0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FORZA MILAN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hyzhw手机认证 2013-12-30 12:1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atsushita在2013-12-30 1:45:00的发言:

 工具:发球机和台虎钳.贴张大维1.2mm廉价海绵即可.别贴套胶,并且严禁裸板.

       台钳固定高度,正对发球机.调正上旋高挡位.对好甜区.

       我的经验是5夹2000次左右.7夹5000次左右.

      这种碰撞是法向冲击的重前冲球,着弹点集中且散布小.省时省力.3-5小时告定.

主要是重新装填发球机影响射速.另外,夏季发球机发热严重,工作中需间隔1-2次.

      当正手冲撞完成60%-70%后,记得换反手面.将海绵揭下,贴至反手,继续冲撞.

 

       以上数据建立在:avalox p500 4支,stiga cl-cr 7支,stiga oc 3支的基础上.新拍在当天

由2-3名持拍队员,使用同样套胶前后对比,效果显著.

       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切记贴薄海绵缓冲,否则会让面材纤维疲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30 2:25:51编辑过]

牛人啊。没有很专业,只有更专业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nse 2013-12-30 12:15:00
牛。。。。。
快乐乒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uqianyi9 2013-12-30 12:44:00
纯木的板子有的存在这样的所谓“打开”的问题,纤维的我还没有遇到过。
主 板:90g Diy手板(koto+ayous+黄ALC+ayous大心+黄ALC+ayous+koto)+40°国狂三(正黑40度/2.2mm)+T05fx(反红) QQ:344350614(注明乒乓球) 最近想进的(没删就有效,欢迎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淤泥 2013-12-30 13:3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鑫9 2013-12-30 18:4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atsushita在2013-12-30 1:45:00的发言:

 工具:发球机和台虎钳.贴张大维1.2mm廉价海绵即可.别贴套胶,并且严禁裸板.

       台钳固定高度,正对发球机.调正上旋高挡位.对好甜区.

       我的经验是5夹2000次左右.7夹5000次左右.

      这种碰撞是法向冲击的重前冲球,着弹点集中且散布小.省时省力.3-5小时告定.

主要是重新装填发球机影响射速.另外,夏季发球机发热严重,工作中需间隔1-2次.

      当正手冲撞完成60%-70%后,记得换反手面.将海绵揭下,贴至反手,继续冲撞.

 

       以上数据建立在:avalox p500 4支,stiga cl-cr 7支,stiga oc 3支的基础上.新拍在当天

由2-3名持拍队员,使用同样套胶前后对比,效果显著.

       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切记贴薄海绵缓冲,否则会让面材纤维疲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30 2:25:51编辑过]

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黑Vis 2013-12-30 17:58:00
这4楼的一定是个牛人!一定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仲夏飘雪 2013-12-30 18:1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tsushita 2013-12-30 22:1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淤泥在2013-12-30 13:31:00的发言:

不要迷信过分强调什么“打开”,实际上就是一个逐渐适应新拍的过程,包括重量、弹性、弧线等方面的手感,有人就把这些忽悠成神秘的“打开”。这样理解也可以,等你适应了新拍,也就打开啦。

      在有机5夹时代,体工队中发力好的人常讲:"新板用2个月左右最好打,半年后支撑力下降,一年左右疲软."

我在想业余的发力要想达到上述2个月的冲击效果,恐怕需要太长时间.于是突发奇想,联想到了发球机模拟

冲撞.也算给追求极致的球友找个捷径.

      例如:中等力量球使用较多,以衔接控制为主要得分手段.或者自身发力不足,但又不愿舍弃国套.等等原因. 

 

      "打开",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我认为是手感反馈的"高级形式".

 

      "通过器材调整手感"往往和"出球质量"经常矛盾.即使是通过器材调整手感,还是以套胶为主最为直接.是"一般形式".

 

       但是,'器材的调整"要建立在"技术调整"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也就是您所讲的,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

"技术调整"是根本,是"基础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