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大灰熊整理的乒乓球世界冠军资料

大灰熊 楼主 2007-4-9 23:26:00
李振恃(4次) 李振恃运动健将。四川华阳人。1949年出生,1966年入空军乒乓球队。1973年被选入“八一”乒乓球队;同年被选入国家乒乓集训队。直拍快攻打法,正手攻球速度快,高抛发球变化多样。 是第33届和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并获得男子双打冠军(与梁戈亮合作)和混合双打第3名(与阎桂丽合作), 第35届锦标赛男子单打第3名,混合双打亚军(与阎桂丽合作)和男子双打第3名(与王会元合作)。1980年在第一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男子单打亚军。 1981年在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男子双打冠军(与蔡振华合作)。 此外,他还4次获得全国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1次全国男子单打冠军;1次混合双打冠军。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8年、1981年曾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1年起,曾先后担任“八一”乒乓球队队长、总教练。1983年任“八一”体工队副队长。1985年任“八一”体工大队大队长。   李振恃作战,还有一段趣闻。在第35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同美国男队的团体赛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戏剧性场面。

  中国近台霹雳手李振恃上场了,美国选手刚往他右角近网处发出一球,李振恃右脚上前,持拍手朝台内一插轻轻一挑,对方急忙反手一挡,李振恃主要依靠前臂力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势一扫,球迹如流星般飞向对手台面,对方没有反应过来,丢一分。

  噢,中国李振恃近台快攻实在太快了,快得对手反应都跟不上,一下子丢了七八分。因为美国选手输得实在太快了,观众席上响起一阵哄笑。观众越是笑得厉害,美国选手越发慌乱,接着又产生连锁反应的失误。美国选手每输一分,都随之带来一阵哄笑,观众席上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场上的比分是0比12,这种场面使美国选手万分尴尬,如有地洞他狠不得立刻钻下去。这时,李振恃大概也意识到自己打得太快,也太无情了,便有意识地让对手有个抽杀的会,“啪”的一声,美国选手得了一分。观众们又笑着反过来为他鼓掌,总算给他一点面子。美国选手为李振恃的大度而十分感动,他先是心领神会地向李振恃微笑点头,接着又夸张地哈下腰,向周围的观众连连深深地鞠躬。他的幽默举动,连李振恃也忍不住跟着观众大笑起来。 李振恃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有着极不寻常的遭遇。7岁时,他的母亲被错划为右派;9岁时,他的父亲因海外关系被审查,后患偏瘫,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平反后不久即去世。1969年,他的哥哥不幸身亡……李振恃上小学时就开始爱上乒乓球了,而且志向高远,要当“徐寅生”、“李富荣”。家人的不幸、家境的贫苦非但没影响他练球,反而使他的劲头更足。他把痛苦埋在心里,决心在乒乓球上显身手。15岁成为上海市少年冠军,却不能参加全国比赛,他没有灰心。1966年进入空军队,他练得最苦,半个月磨破一双球鞋,球队解散后他回上海当了邮电工人,依然球拍在握,邮电局队与上海队比赛,他常常一人独得2、3分。1971年,世界劲旅日本队访问上海,上海队借用李振恃参赛,他战胜了大名鼎鼎的河野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在不得出头的日子里,他坚信:国家会用得着我的!在与厄运的抗争中,他有时也曾动摇过,也曾怨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但最后,他总是战胜了动摇,这使他更加坚强。 1973年8月,他又穿上了军装。来到解放军队,只训练了三个月,就在全国锦标赛上战胜多名国手,捧得桂冠。此后进入世界乒坛,他被誉为“世界乒坛的一颗慧星”。他的主要功绩是第三十四、三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队主力队员和这两届男子双打冠军之一;第一届世界杯赛亚军(冠军郭跃华)。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后,李振恃当了解放军乒乓球队的教练,1983年当了这个队的队长。1984年被任命为解放军体育运动大队副大队氏,翌年又当了大队长。 李振恃的“小家”是幸福的,他1979年国庆节与来自河南的国手张立结为终生伴侣。当他赴南斯拉夫参加三十六届世乒赛时,女儿出世。张立为纪念丈夫最后一次征战夺魁,为孩子取名为李南。如今,李振恃一家已移居美国,享受天伦之乐。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9 23:40:00
蔡振华(4次)

蔡振华左手执横拍,拍两面的胶皮性能不同。他采用的是欧洲式打法,但又有自己的新发展,常以旋转和节奏变化争取主动,拉出的弧圈球比欧洲选手速度快,加上手中的拍子不停地翻转,变化莫测,使对手难以招架。由于他打球气势逼人,威风凛凛,人称猛张飞。不过,这个“张飞”又猛又巧。

在江苏无锡花园弄小学上二年级时,9岁的蔡振华开始学打球,三年级时学校里已无对手。1973年由体校进省队,两年后在第三届全运会上初露锋芒。之后由防守打法改为进攻打法,换了新拍。1979年,一大批外国名手败在他手下。第三十六届世乒赛时,19岁的蔡振华担任主力,为中国男队夺魁做出贡献。三十七届世乒赛的中瑞决赛,蔡振华在双方一平时出战林德,连续两局都只让对方得分不超过14分,其中他的发球和发球后抢冲竟有26次让对方失误。第五盘他对主力瓦尔德内尔,第一局竟打到28平,最后以30∶28胜,创造了历届男团决赛比分最高纪录。

国际乒联第三十七届大会修改了规则,中国选手受影响最大,而又以蔡振华为最。他重新建立起信心,三十八届与曹燕华合作获得混合双打冠军。三十六届他和李振恃合作曾获男子双打冠军。

哥德堡大赛前,瑞典邮政总局发行了两张邮票,一张是本国的瓦尔德内尔打球时的画面,另一张是蔡振华在三十七届世乒赛时的英姿。此举一是庆祝三十八届世乒赛举行,二是表彰他俩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所作的贡献。瑞典邮票上出现外国人形象是第一次,中国乒乓球选手的形象出现在外国邮票上也是第一次。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9 23:38:00
谢赛克(4次)

  谢赛克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960年生。广西柳州人。1971年入广西乒乓球队。1979年被选入国家乒乓球集训队。左手直拍快攻打法,快攻制胜弧圈球有独到之处,发球落点好。 1980年在第五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获男子单打亚军、男子双打(与郭跃华合作)和混合双打(与张德英合作)两项冠军。在第四届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中获男子单打第三名。 1981年年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与郭跃华合作)亚军和混合双打(与黄俊群合作)冠军,并是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1981年在第二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男子单打亚军。 1982年在第三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同年在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和混合双打(与曹燕华合作)两枚金牌,并是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3年在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男子双打亚军(与江嘉良合作)和混合双打第三名(与黄俊群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5年在第三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是蝉联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1年、1984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谢赛克七、八岁时,当车工、又是乒乓球迷的父亲开始把着手教他打乒乓。谢赛克10岁进柳州市体校,13岁被广西队教练看中,17岁成为国家队队员,后进步很快。

15岁时,他的一手盖打弧圈球的技术已受到行家们的称赞。后来,他在训练中刻苦磨砺,攻打弧圈球训练时,定点和多点、单线和复线,都尽可能发力攻打,辅以轻挡和快带。功到自然成,他练出了一手漂亮的攻打弧圈球技术,当时中国队总教练李富荣曾多次称赞赛克技术高超。以往对付弧圈球,主要是推挡、快带,同时尽量不给对方拉弧圈的机会。攻打弧圈球技术的出现,使中国传统的近台快攻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揭幕后,谢赛克作为中国队主力出场,团体赛获全胜,未丢一分,在与匈牙利队决赛时独得3分。尽管他在单打比赛中负于瑞典队的林德,但与队友合作获混合双打冠军和男子双打亚军。一颗耀眼的新星在世界乒坛升起来了。球拍是运动员的“武器”,高水平的选手都是倍加爱护。谢赛克更是出奇地珍视,常修修贴贴,以致有时有点过于看重球拍的作用,影响他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三十八届之后退役,他到法国打球,几乎横扫了欧洲所有的强手。 2001年出任广西队总教练。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10 00:15:00
阎森(3次) 阎森 性别:男 身高:1米68 体重:60公斤 出生日期:1975—8—16 出生地:江苏

  阎森6岁开始打球,1988年进省市队,1994年进国家队。左手直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刁钻,常让对方摸不到规律。双打搭档王励勤是右手横握球拍,正手杀伤力极强。这样的左右手技术组合令对手不能小觑。

  第44届世乒赛男单第三名;

  1996年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

  1997年南斯拉夫、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瑞典、巴西公开赛男双亚军;

  1998年亚运会男团冠军,亚锦赛男团冠军,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亚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男双亚军(与王励勤),混双第五,中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0年奥运会男双冠军(与王励勤),世界男子俱乐部团体冠军,巴西、美国公开赛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

  2001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双冠军(与王励勤),第46届世乒赛男双冠军(与王励勤),瑞典、中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2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第三,荷兰、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多哈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

  2004年日本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混双第三名(与郭焱),男双第三名(与阎森)。 2006年退役,现国家女队教练。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10 00:07:00
解放军王皓(3次)   王皓 籍贯:吉林长春 生日:1983-12-1 身高:176cm 。1992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教练是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是荆雨德;1998年入选国家队。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技术全面,打法稳中带凶,正手抢拉、抢攻意识强。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

  1999年世界俱乐部团体冠军,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团体冠军,男双、男单亚军;

  2000年男子世界俱乐部团体亚军;

  2001年九运会男团冠军;

  2002年国际乒联巡回赛荷兰站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埃及站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荷兰站男单冠军;

  2003年国际乒联巡回赛克罗地亚站男单冠军,韩国站男双四强,中国站男单、男双亚军,丹麦、瑞典站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团、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第47届世乒赛男双亚军,混双四强;

  2004年国际乒联巡回赛希腊站男单冠军、男双亚军,韩国站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新加坡站男双四强,长春站男单亚军、男双冠军,无锡站男单亚军,总决赛男双亚军,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奥运会男单亚军,世界杯第三名;

  2005年亚洲杯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深圳站男单亚军,4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和孔令辉),世界杯男单亚军;

  200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斯洛文尼亚站男单冠军,克罗地亚站、卡塔尔站男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世界杯男单亚军,多哈亚运会团体、男单冠军。

  2007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单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马琳)。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10 00:01:00
河北王皓(3次) 王浩出生在有乒球冠军摇篮之称的保定市体校,8岁开始打球, 11岁进省队,15岁获全国少年单打冠军,同年进入国青队,17岁 进入国家一队,成为国家队最年轻的主力选手。 王浩说,他参加的世界大赛、洲际赛不计其数,获得的各项 冠军数也数不清。但他最看重的是首次入选世乒赛阵容并夺得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当时,中国乒球已成为世界霸主,国家队人材济济,竞争激 烈,训练特别苦。“那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陪练,往往是自己 练,比如为了练力量就使用铁拍子,一个动作有时挥臂上千次,肩膀、胳膊酸痛酸痛的。” “练得这么苦,谁不想搭上去新德里的班车呢?但谁又敢保 证自己一定能去呢?说实话,宣布名单时我心里忐忑不安,当得 知道有我时,表面很平静,但心嗵嗵乱跳,我的眼泪涮地流了下来,不容易啊!首次参加大赛便是团体赛,我感到非常荣幸,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王浩自豪地说。   第42届世乒赛中国队主教练是年轻气盛的蔡振华,他布阵巧 妙、用兵如神,率中国队昂首进入决赛,对手还是老面孔 ———瑞典队。中国队的阵容是王浩、马文革和王涛。教练组将经验 丰富的王浩排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而把状态正处在巅峰期的马文革排为第二主力。没想到,首盘比赛王浩对阵以前的手下败将卡尔松,决胜局王浩在19比16领先的情况下打得过于保守,被卡尔松连追五分取胜。第二盘,马文革轻松战胜瓦尔德内尔,第三盘,王涛又输给佩尔森,第四盘,心理压力过大的王浩没能顶住瓦尔德内尔的冲击败下阵来,中国队与冠军无缘。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王浩心中不服,他说:“当时我们几个队员在现场抱着就哭了起来,人人都很悲痛,真恨不得把瑞典队从领奖台上拉下来再打一场。”   王浩说,这场比赛之所以记忆深刻,主要是当时的中国乒球正在积蓄力量东山再起,这届世乒赛大赛信心很足,但却以失败告终,一时让人接受不了。后来经过两年的卧薪尝胆,王浩和队友在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上彻底打了个翻身仗,中国乒球再次雄 霸世界。   伤病一直伴随着王浩的乒坛生涯。17岁他进入国家队时,右臂不幸骨折,不得不做了第一次手术。后因手术效果不佳,再次动了手术,此后他的肘关节又得了干脆性软骨炎,不得不动第三次手术。1988年肩关节脱臼,不得不离队治疗。1989年他在德国一边治病,一边代表于利希俱乐部打球。当时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和球员一共有五六个人,但王浩却带领俱乐部夺得了欧洲俱乐部团体冠军、德国俱乐部联赛和德国杯的冠军。这时他时刻关注着中国男队的崛起。1991年蔡振华上任后决心将中国队带出低谷。为备战当年的世界杯,他请王浩出山,为国效力。王浩二话未说,自己从德国直飞西班牙,作为第一单打的他和马文革、王涛携手为中国队夺回了失去了三年的男团冠军。王浩说:“这场胜利对于当时处于低谷的中国男队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己获胜后激动地躺在场地上,我不是国家队员,自己单枪匹马去的,还拿了冠军,能不激动吗?”1993年第42届世乒赛,王浩也是听从主教练蔡振华的召唤,从国外回到国内备战的。不过,那次中国队心愿未遂,只获得亚军,但中国队赢得了希望,收获了信心。之后,蔡振华希望王浩结束在欧洲的打球生涯,回国专心备战天津世乒赛。王浩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再次回到国内。   自1995年退役执掌河北男乒教鞭后,王浩的工作重心由打球 转到管理、训练上,而且还兼任省乒羽中心副主任,但他更乐意干自己的老本行,“自从爱上了乒球后,这种感情便无法割舍。无论夺冠、还是受打击的时候,也不管是在国外治病时,还在为回国效力心中存有一种深深的挚爱。今后我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河北男乒的后备人材上,力争尽快让河北队走出现在年年保级的困境,完成十运会的目标任务。”王浩信心十足地跟记者讲。   王浩 籍贯:上海 出生地:保定 身高:1 83米   打法:右手横握球拍,球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削中反攻 打法。   主要成绩: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团体冠军,1991年和1992年第二届、第三届世界杯团体冠军,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团体亚军。多次获得亚锦赛单打前三名,世锦赛单打前八名,还夺得了三次公开赛男单冠军。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10 00:35:00
陈新华(3次) 陈新华,男,1960年出生,福安县人。1972年进省乒乓球队,1974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

第三十七届世乒赛,瑞典男队一跃成为世界亚军、中国的主要对手。中国队主教练许绍发决定启用陈新华。从此,他便不再出面,被“埋伏”起来。两年后,瑞典队见到中国队报名单上有陈新华的名字,立即惊呼,这是对付他们的“秘密武器”。三十八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陈新华一盘未负。与瑞典队决赛时,他先后战胜了气势咄咄逼人的林德和瓦尔德内尔,并保持了团体赛十二盘一盘未负的纪录,为中国队夺魁立了大功。一名学习欧洲打法的中国选手,制住了学习亚洲打法的欧洲人。陈新华的名字在瑞典哥德堡名噪一时,并传遍全世界。 陈新华是福建同安县人。父亲是乒乓球爱好者,当了他的第一任启蒙教练。在县实验小学读书时,教师刘加贻把10岁的陈新华吸收进校队。11岁,他参加福建省少年赛得第五,12岁就进了福建队,14岁获全国少年冠军,进入全国前16名。1980年进国家队,翌年他就成为50年代以来第一个夺得全国冠军的削球手。刚学打球时,陈新华是直握拍,不久改为横握拍。他博采众家之长,练就了旋转多变的削球和发球,后来又练了扣杀凶狠、落点刁钻的攻球,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之前,陈新华获得过第三十六、三十七届混合双打亚军;之后在第六届世界杯赛上直落三局胜波兰的格鲁巴,夺得伊万斯杯。 主要成绩 :   1978年 第八届亚运会男子团体金牌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78年 在第四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1年 在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混合双打亚军(与童玲合作),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获男子单打冠军;   1982年 在第九届亚运会上,男团冠军;   1983年 在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混合双打亚军(与童玲合作);   1985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同年在第三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6年在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亚军。1987年在第三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从国家队退役后,1988年陈新华移居英国,与英国女孩甄妮结婚。1991年在英国伯恩茅斯举办的中英男子乒

乓抗赛上,陈新华代表英国击败了中国选手于沈潼,一举夺魁。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说“体育明星都患了卖国热”……在陈新华的心里,为谁打球,都是为了促进乒乓球事业的发展。   1996年,陈新华回国在家乡开了自己的公司。2002年他应邀到深圳一家俱乐部出任董事长兼教练。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9 22:20:00
陈龙灿(5次) 陈龙灿1965年生于四川省新都县,他右手直拍正胶,属于 典型的中国传统近台快攻打法。1988年,他与韦晴光合作夺得第24 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双金牌,成为我国第一对乒乓球双打奥运冠军。 1973年入新都县业余体校, 1975年被选入四川省队,1977年进国家队。      四川省新都县乒乓球训练班是陈龙灿最早接受专业训练的地方。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平房,由于从这里走出去的陈龙灿夺得了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这个训练班也随之声名鹊起。      黄德儒是陈龙灿的启蒙教练,不过,当年他一开始并不看好陈龙灿。是一位经常观看陈龙灿打球的工宣队代表向黄教练推荐,他才勉强把陈龙灿列入集训名单。当时陈龙灿刚满8岁。      集训开始后,黄教练面临的却不是乒乓技术上的问题,而是陈龙灿的尿床。为此黄教练每天都要检查房间,发现他尿床就帮他把被子拿出去晒。爱尿床的陈龙灿在黄教练的指导下,打下了扎实的乒乓球基础。      三年后,陈龙灿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是继续读书,还是进入专业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这时,原先一直对陈龙灿练球颇有微辞的母亲,坚持让他去当专业运动员。在那个时代,母亲的决定背后其实是无奈。因为当时的政策可以允许一个孩子留在父母身边,而她已经把大女儿留在身边了。陈龙灿无可选择地进入了专业队。       1978年,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当时担任国家青年队教练的郗恩亭无意中发现了陈龙灿,并把他选进了国家青年队。一开始陈龙灿的表现无法让郗指导满意,他开始怀疑是否选错了苗子。这时候,一件在训练中发生的事情,改变了郗恩亭的看法。      在一次比赛中全输以后,陈龙灿没敢哭,偷偷跑到厕所去了。郗教练在厕所门外等了两三分钟,见他没出来,就进去了。结果看见陈龙灿正对着墙,用脑袋砸墙。“他一看到我就不说话了,因为陈龙灿的性格是内向的,他不太愿意多说话,而且也不愿意表露,我心里面有了一点的感觉,这小孩还是有出息的。”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陈龙灿的成绩飞速提高。当时集训队按水平高低分A、B、C三组,每组有18个队员。最初一直排在C组后几名的陈龙灿迅速升到了A组前五名,这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相对于陈龙灿球技上的进步,他进入国家队的步伐就显得太慢了。作为国家青年队的主力队员,按理说陈龙灿具备了进入国家队的实力,而且在全国性的乒乓球赛事当中,他多次以青年队员的身份打败国家队主力蔡振华、谢赛克,可是,直到1983年,陈龙灿才进入国家队。进入国家队以后,陈龙灿的技术稳步提高。1985年,他成了中国男队的第二号主力,与韦晴光一起,在当年的第38届世乒赛中夺得了男团冠军。      不久,陈龙灿做了一件不要说在当时,就是现在大部分男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他去整了容,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鼻梁也做了垫高手术。以新面孔出现的陈龙灿,即使不能说是光彩照人,也多少有几分意气风发。1986年,世界杯男单冠军,1987年,欧亚对抗赛男单冠军。夺得了这些名号之后,陈龙灿开始接近自己运动生涯的顶峰。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对中国代表团来说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这年,乒乓球这个中国传统优势项目,首次成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且设有四块金牌,这给了中国运动员挽回颜面的机会。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极有把握的男子单打不幸失手,这使得本来没有绝对优势的男双,成了必须夺金的项目。      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陈龙灿和韦晴光终于在决赛中击败了南斯拉夫选手卢布莱斯库和图利诺拉茨,拿下了这块男双金牌。这是中国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乒乓球金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队仅有的五枚金牌之一。       1991年,26岁的陈龙灿离开了国家队。退役后他的工资是21元,并不富裕。这时日本的一家俱乐部希望陈龙灿加盟。陈龙灿也认为自己的身体和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应付俱乐部的比赛,于是,在郗恩亭的帮助下,陈龙灿和妻子宋燕以交流运动员的方式来到了日本。      远离了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的日子十分艰难,语言不通所带来的孤独感,成为他们在日本生活的最大障碍。1994年,儿子陈顶豪出世了。陈龙灿品尝着初为人父的喜悦,也更感到肩上的责任。而此时日本经济萧条,陈龙灿原先所在的雅马哈俱乐部停业,他被迫投奔荷格山银行俱乐部。那一段时间里,他和宋燕深深体会到生活的沉重。      毕竟是来自乒乓王国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双料王牌,在球场上,陈龙灿横扫千军。他多次代表俱乐部取得日本男子单打冠军,在1999年世界俱乐部乒乓球锦标赛上,34岁的陈龙灿宝刀不老,先后击败了当时中国国家队主力刘国梁、王涛。      按规定,在日本工作五年,就可以申请取得日本国籍。但是陈龙灿一直没有这样做,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当年他在汉城奥运会比赛时的一段经历:在男子单打小组赛中,他遭受到海外兵团的强力阻击,险些输掉了比赛。那次经历让陈龙灿始终认为,作为中国人,他不能代表其他国家参加与中国队之间的对抗。

2001年年底,陈龙灿回到国内,接手四川乒乓球女队领队工作,同时报考了西南财大MBA班。2006年开始担任四川队总教练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9 22:33:00
马文革(5次) 马文革马文革:1968年生,身高1.68米,中国天津队队员,后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主要成绩: 两次获全国少年冠军。曾获全国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89年参加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男子团体亚军中国队队员。同年获第10届世界杯赛男子单打冠军。   1990年获第11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单、 男双冠军, 同年获第11届世界杯赛亚军。   1991年获第41届世乒赛男单第3名。同年,与队友合作,获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男子团体冠军。   1992年获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单季军。同年获第13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单冠军。   1993年参加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男子团体亚军中国队主力队员,并与张雷合作,获男双亚军。   1994年1月,在韩国汉城获94年乒乓球世界全明星巡回赛第2、3站比赛的男子单打冠军。同年4月获全国乒乓球精英赛男子单打冠军。   1994年10月,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第3名,与张雷合作,获男子双打第3名。   1995年5月8日,在中国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与队友合作,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回失去6年之久的男子团体冠军。   1997年4月,参加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第四十四届乒乓球锦标赛,与王涛、刘国梁、丁松和孔令辉合作,获团体比赛冠军。参加男子单打比赛,进入前8名。   1997年6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全明星比赛,获男子单打第二名。 马文革虽横握球拍,但却具有中国传统直拍快攻上手快,出手快的特点。当1989年,中国队因在第40届世乒赛上失去保持了四届之久的男团、男单冠军,未获一枚金牌而处于低谷时,他于同年夺得第10届世界杯男单冠军,为中国队重振旗鼓燃起了希望之火。为了准备第43届世乒赛,他放弃了具有高额奖金的世界明星巡回赛,专心养伤治疗,结果先后战胜了金泽株、刘南奎、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等,为中国队捧杯立下汗马功劳。 马文革由于身体、技术方面的原因,未入选96年奥运会。有段时间主要充当奥运会选手的陪练。在陪练中,马文革对每一球的处理都非常认真。他说:年轻队员上来了,我没有被选上也是很正常的。以前我当主力,人家当陪练也那么认真,现在我当陪练没有理由不认真。从主力到陪练,这是很大的变动,但马文革坦然处之,并很快进入新的角色,令人钦佩。 1995年10月,在中国乒协的支持下,28岁的马文革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到德国打球。10年间,辗转在德国的中、南部,先后在奥森豪森和格兰藻乒乓俱乐部作签约球员。格兰藻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小镇。格兰藻俱乐部所属的奥林匹克乒乓球运动中心在当地久负盛名。近年来,由于马文革的加盟,该俱乐部连续3年获得德国甲级队联赛的冠军和1次亚军。马文革在德国甲级队联赛排名中,始终占据1、2号位置。 问起在国外的生活体验,马文革回答得很干脆,“简单”、“自立”。训练、比赛要自己操持,家庭支出要自己计划,柴米油盐要自己买,孩子要自己带……当生活具有了惯性时,一切就归于简单。   马文革夫妇膝下有二子,马文革每次回国探亲,都要到儿童书店,为儿子选一摞中文画册和启蒙读物。大儿子现在中文能听说,不会写。马文革自己则每周请家教,学习德文。谈到孩子今后的发展,马文革的观点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马文革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周给国内古稀之年的父母打电话。自从儿子学语后,夫妇俩的“问安”退位给了祖孙俩的“对话”。   谈到对今后生活的打算,马文革乐观地说,现在身体还好,还能打几年球。等孩子大了,打不动了,我就干些自己想干也能干的事情。我想,这辈子是离不开乒乓球、离不开体育了。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大灰熊 楼主 2007-4-9 23:02:00
徐寅生(4次) 徐寅生1938年生于上海,他祖籍江苏苏州。 1959年,徐寅生成为国家乒乓球集训队选手。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继容国团第一次取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后,中国队决心再次实现突破:夺取男团冠军。徐寅生是当时的主力队员。决赛中,徐寅生在先输一场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为中国男队最终夺取团体桂冠立下汗马功劳。以后,中国男队进入世界强队的行列,第二十七届、第二十八届蝉联了团体冠军,徐寅生均为主力队员。此外,他还获得单打世界第三、双打第一等多枚单项奖牌 作为中国乒乓球届“三巨头”之一的徐寅生,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经常穿了运动服和运动员一起打球,并时刻关注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在他担任国家乒联主席期间,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积极推动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为了乒乓球运动将来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徐寅生自动放弃连任国际乒联主席,如今,他担任中国乒协主席和《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