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我认为最适合配单桧的胶皮

Goldensea手机认证 楼主 2007-12-27 11:4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kite在2007-12-27 11:19:00的发言:
那么老兄用什么胶水粘合,butteryfly clean chack?

就是这种胶水.这种胶水用来纯粹粘贴再好不过,一方面不涨大胶皮,另一方面粘贴牢固度刚刚好---即不会开边也不会撕胶皮时拽坏底板.

使用时注意,这种胶水干得快,要一次性分别在胶皮和拍子上多涂一些,用大刷子(最好是排笔)迅速刷匀,干后粘贴.

不要分几次涂抹,因为这种胶水很稠,涂两次胶渍就比较多了.

mahous 2007-12-27 12:4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Goldensea在2007-12-27 8:52:00的发言:

颗粒长发球转,这一点没有争议.

王吉生的话是从实践总结出的,上升到了理论高度,而不是闭门造车想象出来的.

我对于两种470都用过,你使用过2.0吗?你没有使用过2.0的话,按照你的意思,岂不成了使用者说的话不可信,没有使用过的人的"理论"更可信?Sorry,我说话冲了一些,但不是对兄弟你这个人有意见,而是对你在这个帖子的观点很不赞同.欢迎继续论战!

既然想讨论理论,我就从理论上说说我的理由:颗粒长,当然也使得底皮总厚度增加了;又由于海绵薄一些, 2.0更容易透板但又不是很透----刚刚好的感觉,所以推挡好。Max不是那么容易透板,所以推挡起来有一些隔山打牛的感觉。发球靠磨擦,是切向作用;推挡和正手攻是正面撞击;你不能拿切向作用好,来否定正面撞击好。海绵胶皮的厚度比例调整以后,不是靠想象就能猜出性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块2.0尝试一下,你就会明白了。Plasma 470 Max刷胶水以后容易透板,所以显得好用一些;但是刷胶水对于新的2.0没有任何性能上的提升,对于用久了的2.0才能增加

摩擦时颗粒长的转,推挡时海面薄的弹,看起来一切OK,但是2.0和MAX的总厚度都是4MM,且是一个整体,现在问题是摩擦时2.0的薄海面好用吗?推挡时2.0的长颗粒出球快吗?如果像你这样片面的把海绵和胶皮分开评价,我们也可以这样评价MAX:摩擦时厚海绵很吃球,所以球转;推挡时短颗粒出球快,所以有速度。

你说的对,我打470感觉不错,所以没想过换2.0。对了,MAX推挡也没有隔山打牛的感觉,到是感觉很通透,很爽,我想你又会说:那是因为你没打过2.0。呵呵,感觉也是相对了,我认识一球友,正手一直打F1,他现在打什么套胶都感觉“隔山打牛”。

我有空会去试试2.0的,也许你的感觉是对的,也许你的感觉只能是属于你自己的。只是你目前所说的这套“理论”,明显是有漏洞的。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Goldensea手机认证 楼主 2007-12-27 13:0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ahous在2007-12-27 12:47:00的发言:

摩擦时颗粒长的转,推挡时海面薄的弹,看起来一切OK,但是2.0和MAX的总厚度都是4MM,且是一个整体,现在问题是摩擦时2.0的薄海面好用吗?推挡时2.0的长颗粒出球快吗?如果像你这样片面的把海绵和胶皮分开评价,我们也可以这样评价MAX:摩擦时厚海绵很吃球,所以球转;推挡时短颗粒出球快,所以有速度。

你说的对,我打470感觉不错,所以没想过换2.0。对了,MAX推挡也没有隔山打牛的感觉,到是感觉很通透,很爽,我想你又会说:那是因为你没打过2.0。呵呵,感觉也是相对了,我认识一球友,正手一直打F1,他现在打什么套胶都感觉“隔山打牛”。

我有空会去试试2.0的,也许你的感觉是对的,也许你的感觉只能是属于你自己的。只是你目前所说的这套“理论”,明显是有漏洞的。

我的理论可能也很牵强,

是使用后才这样想的.

其实乒乓器材很深奥,那么多著名大厂拥有众多的顶级科学家,还难以避免推出失败产品,我们这些人只能门外看看侃侃罢了.

shijian 2007-12-27 16:58:00
没有K,大家的讨论也热火朝天。看来,高人还是不少啊!哪个能当个版主,为大家指点迷津?楼主说用过不少的德系、日系,不知对OMEGA2{MAX,硬海绵的}有何评价,哪位高人打过,请评价一下?
Goldensea手机认证 楼主 2007-12-26 23:0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ahous在2007-12-26 23:00:00的发言:

2.0胶粒长,使得发球更转,推挡好?

难道你不觉得这句话很矛盾吗?

不矛盾.看看王吉生的著作,就会找到理论基础.

下面是从博乒抄写来的王吉生原话:

《乒乓球拍探秘》(王吉生著·特约选载):7

    

厚底皮与薄底皮“反胶”的分类

当然决定“反胶”击球性能分类的因素除了上述“胶面粘性”不同和“颗粒排列”的不同之外,还有反胶片“底皮”(击球层)的厚薄。记得我在巴基斯坦当教练期间,当地的运动员都十分相信带有RITC(天津橡胶研究所)标志的729反胶片,认为这种729反胶片弹力大,速度快,相反认为天津橡胶二厂生产的SUPER-729反胶片弹力小,速度较慢。其实这两种反胶片都是使用相同的原料配方和工艺流程,本来不应该有如此明显的区别。究其原因:原来是一批“底皮”较薄的二等品SUPER-729反胶片流入了当地的市场,于是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相反伊朗的运动员却十分相信SUPER-729反胶片,甚至对它做出比RITC-729反胶片更高的评价。1998年我曾经与黄金路公司合作试验新型海绵与胶皮,我们设计了厚度2.4mm的“超厚”海绵和1.5mm厚的“超薄”反胶片组合,结果我们发现这种薄“底皮”的反胶片虽然与“厚海绵”搭配出来的击球手感非常柔和,控球手感也十分出色,但是我们追求的攻击爆发弹力却表现得不足。由此可见,相同性质“反胶”其底皮的薄后对球速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厚底皮”的反胶利于进攻,而“薄底皮”的反胶有利于削球。

王吉生说得非常精辟!

Bryce/FX之所以比Bryce Speed/FX暴力,在于前者面皮厚海绵薄;

Plasma 470 2.0mm之所以在推挡和正手攻方面比Plasma 470 Max更出色,也是前者面皮厚.

可惜对这个道理真正领会的人(厂家)并不多,一味追求海绵厚,由于受套胶总厚度的限制,不得不降低面皮的厚度,导致新出的套胶难用得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Cor 2不如Cor好用以及Bryce Speed不如Bryce好用.

mahous 2007-12-26 23:0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Goldensea在2007-12-26 22:32:00的发言:

2.0胶粒长,使得发球更转,推挡好。Max用在单桧上小球手感虚。

感觉还是要得到实践的证实才是真理。

2.0胶粒长,使得发球更转,推挡好?

难道你不觉得这句话很矛盾吗?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Goldensea手机认证 楼主 2007-12-27 08:5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ahous在2007-12-27 8:26:00的发言:

晕,王吉生的这一段换只能算是个人经验,怎么能算是理论基础。

还有2.0和MAX相比不是面皮厚,而是颗粒更长。

关于我说的那个矛盾,似乎你还没理解:发球好,说明摩擦好,说明球在胶皮上停留的时间长,而后,你又说了速度快,侧又恰恰相反。也就是说2.0相比MAX,只会在一反面比MAX好,不会在撞击和摩擦两个方面全部都胜出的。

另外就是Plasma 470 灌后的性能还是明显有增加的。

颗粒长发球转,这一点没有争议.

王吉生的话是从实践总结出的,上升到了理论高度,而不是闭门造车想象出来的.

我对于两种470都用过,你使用过2.0吗?你没有使用过2.0的话,按照你的意思,岂不成了使用者说的话不可信,没有使用过的人的"理论"更可信?Sorry,我说话冲了一些,但不是对兄弟你这个人有意见,而是对你在这个帖子的观点很不赞同.欢迎继续论战!

既然想讨论理论,我就从理论上说说我的理由:颗粒长,当然也使得底皮总厚度增加了;又由于海绵薄一些, 2.0更容易透板但又不是很透----刚刚好的感觉,所以推挡好。Max不是那么容易透板,所以推挡起来有一些隔山打牛的感觉。发球靠磨擦,是切向作用;推挡和正手攻是正面撞击;你不能拿切向作用好,来否定正面撞击好。海绵胶皮的厚度比例调整以后,不是靠想象就能猜出性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块2.0尝试一下,你就会明白了。Plasma 470 Max刷胶水以后容易透板,所以显得好用一些;但是刷胶水对于新的2.0没有任何性能上的提升,对于用久了的2.0才能增加力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7 10:28:45编辑过]
mahous 2007-12-27 08:34:00
还有就是个体的技术动作特点上的差异,有的人磨的多,有的人撞的狠,这种个体差异在国家队中都是存在的,所以不能说某款套胶就一定适合某种底板,充其量只能说某款套胶适合某冲技术风格类型的选手。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mahous 2007-12-27 08:2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Goldensea在2007-12-26 23:06:00的发言:

不矛盾.看看王吉生的著作,就会找到理论基础.

下面是从博乒抄写来的王吉生原话:

《乒乓球拍探秘》(王吉生著·特约选载):7

    

厚底皮与薄底皮“反胶”的分类

当然决定“反胶”击球性能分类的因素除了上述“胶面粘性”不同和“颗粒排列”的不同之外,还有反胶片“底皮”(击球层)的厚薄。记得我在巴基斯坦当教练期间,当地的运动员都十分相信带有RITC(天津橡胶研究所)标志的729反胶片,认为这种729反胶片弹力大,速度快,相反认为天津橡胶二厂生产的SUPER-729反胶片弹力小,速度较慢。其实这两种反胶片都是使用相同的原料配方和工艺流程,本来不应该有如此明显的区别。究其原因:原来是一批“底皮”较薄的二等品SUPER-729反胶片流入了当地的市场,于是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相反伊朗的运动员却十分相信SUPER-729反胶片,甚至对它做出比RITC-729反胶片更高的评价。1998年我曾经与黄金路公司合作试验新型海绵与胶皮,我们设计了厚度2.4mm的“超厚”海绵和1.5mm厚的“超薄”反胶片组合,结果我们发现这种薄“底皮”的反胶片虽然与“厚海绵”搭配出来的击球手感非常柔和,控球手感也十分出色,但是我们追求的攻击爆发弹力却表现得不足。由此可见,相同性质“反胶”其底皮的薄后对球速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厚底皮”的反胶利于进攻,而“薄底皮”的反胶有利于削球。

王吉生说得非常精辟!

Bryce/FX之所以比Bryce Speed/FX暴力,在于前者面皮厚海绵薄;

Plasma 470 2.0mm之所以在推挡和正手攻方面比Plasma 470 Max更出色,也是前者面皮厚.

可惜对这个道理真正领会的人(厂家)并不多,一味追求海绵厚,由于受套胶总厚度的限制,不得不降低面皮的厚度,导致新出的套胶难用得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Cor 2不如Cor好用以及Bryce Speed不如Bryce好用.

晕,王吉生的这一段换只能算是个人经验,怎么能算是理论基础。

还有2.0和MAX相比不是面皮厚,而是颗粒更长。

关于我说的那个矛盾,似乎你还没理解:发球好,说明摩擦好,说明球在胶皮上停留的时间长,而后,你又说了速度快,侧又恰恰相反。也就是说2.0相比MAX,只会在一反面比MAX好,不会在撞击和摩擦两个方面全部都胜出的。

另外就是Plasma 470 灌后的性能还是明显有增加的。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xuqingyou 2007-12-27 08:07:00

除了底皮厚度的因素外,胶粒的长短、粗细、形状也有关系,如日套控制好或吃球深的一个原因就是胶粒较长,狂飙也是由于其塔状胶粒的缘故。

面皮较薄,胶粒长,球触到胶皮上被包裹,由于胶粒长,反弹的力量也强,球的二速加快。

现用板:蝴蝶御注 备用板:蝴蝶御注 Darker特注 打球目的:娱乐、健身、交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