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日记(连载)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8 22:44:00

(八十三)感受进步 07.01.26 周五

今天老年大学举行年终教师茶话会,9:30开始,我只能打一个小时球。不过,没关系,打一个小时也好。

球馆里,只有阿珍闲着,见到我,她竟没有主动过来,反而是我招呼她打球。我不禁有点纳闷——她不愿意和我练习?回想最近两周,我们见面时虽然很客气,可是她还真没有主动找我打球。细想一想,这是上回连胜她六局之后的事。她没有信心了?还是避开我专心练习?今天下午看到老师跟我的帖子,“你没有适应她的节奏!低手适应高节奏的能力特别差,你一定要比她的应变能力速度慢一点,她才会越打越精神的。”难道真的打击了她的积极性?这就是我的不是了,将来要特别注意。

今天的练习,大约顶多只有二十分钟,全都是正手对攻。阿珍仍然时不时会把球打到我的反手位,我的反手回击较前有进步,能将一般的球送回她的正手位。当然,我是用长胶将球提拉到她的正手位,她反应很快,立刻将球削回我的反手位,我连续提拉,她就连续削球。她进步真快啊。可惜只打了二十分钟,她就休息了,说是已经出汗。不然,打几局多好啊。

我只好请许师傅过来对练。许师傅也是04年开始练习的。他正手直握拍,站台偏远,喜欢远台击球,还能放高球。但每次和我对练,他都有些拘谨。我一边打球,一边鼓励他发力进攻。他的正手远台进攻,力量速度都很不错,半年之前,我还不能顺利地用正手反胶封堵。今天,我却能近台连续快速封堵,他也能连续进攻,来回球还真不少。许师傅没多一会儿就出汗了。

就在这时,胖老王来了。胖老王也已经六十多岁,平时不太来玩球,我都有大半年没看到他了。他正手直握拍,反胶。一年多以前,我和他练球,不太练得起来。他打球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过来的球没有弧线,角度很大,速度很快。我接不住来球,球在桌上的时间没有在地上的时间多,令人郁闷。今天,他还是老样子,东一榔头西一棒,一样没有弧线,一样速度快角度大。不过,我却不再慌张。我往球桌中间一站,两面提拉,将球稳稳的送到对方的反手位,有机会就发力抽球。胖老王无论怎样也得不了便宜,最后,他竟然乖乖的和我打反手位的单线练习了。立刻,球在桌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多起来了。

我好高兴,因为我再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哈哈!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9 21:18:00

(八十四)和老高一练基本功 07.01.27 周六 晴

昨天就约了老高一今早八点半到学校打球,早上六点四十起床,结果弄到最后还是迟到了几分钟,好在老高一知道我家中事多,并不见怪。

和老高一练球,可以进行纯粹的基本功训练,这是我和他几次练球后的感觉。我非但不必顾忌他喜欢打什么球,还可以向他提出我的要求,按我的要求练球。最近反手长胶的进步,应该归功老高一,因为正是近几个周末和他练球时,都专门进行了单项的反手长胶推挡起板和顶重板的练习。所以,我在去学校的路上就想好了,虽然老高一从不提出计分练习的要求,弄得我也不好意思这样要求,但是,基本功练习,特别是反手长胶的练习,重要性绝不亚于计分练习。因此,就进行单一的基本功练习吧。

首先是正手近台快攻,近台快攻是一切正手技术的基础,诸如正手台内挑打和弧圈,没有近台快攻的基础,学起来特困难不说,还学不好。我和老高一,近台快攻也能打到100个来回了,把老高一累得直甩手腕。唯一遗憾的,是老高一的近台快攻,力量太轻。下回,一定要求他加力加速,不能为了来回球的个数降低质量。

累了,再练反手。上次已经练过,今天老高一很快就明白了,我推他反手,他推两次侧身打斜线一次。我发现自己可以推,也可以快带,还可以起板反抽,但是只有推挡的命中率最高。另外,仍然有两种落点的球容易失误:近网和逼近底线的球。这都是和步子移动连在一起的。

第三,我要求老高一推我的两个落点,我则练习正反手起板,或左推右攻。练习中发现,速度中等,角度中等,反手起板还来得及,速度一快,角度一大,起板来不及不说,连推挡也成问题,甚至球都会碰不到呢。问题又回到起点:预判、移动、正反手切换。相信熟能生巧,还是要多练习。

最后,我又要求老高一在正手位起板打直线,我在反手位长胶推直线到他的正手位。这项练习实际上很有实战意义。我在和别人的计分练习中已经尝到了甜头,只是手感还不好,需要练习。今天练习的情况不是很好,一是我的直线球推得不理想,推着推着就推到中路推到他的反手位去了;二是我的直线球推得太好,太过边线,老高一移动不及,球常常掉在地上。有机会再找老高一练习。

临回家时,我告诉老高一,他家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也有三张球桌,周一到周五都可以打球,乒协分会有好几个球友经常性地在那里练球。我提议有机会时一起去那里练习,他可以多认识一些球友。谁知他竟说,打球也得讲究情趣相投。我可不这么认为。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11 21:47:00

(八十五)和高手过招 07.01.28 周日

小姑子夫妻俩来看女儿,今天家中有人做饭,早上就决定去老干部活动室会会高手们。

高手们云集在一张桌子,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等着和高手们过招,向他们学习。 今天在这儿的高手,有06年杭州市老年人乒乓球比赛女子单打第一名阿华,06年本地赛远杯老年乒乓球赛男子单打第二名老李,周末常来打球的本地银行系统高手阿勇,还有几个我不认识的,但个个都是高手。大约有七个人吧。不过,我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试试自己改变站位使用两面起板打法的实战效果。

我仔细看了他们的战技术,这几位高手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上手命中率高,相持能力强,发球都较隐蔽,能迷糊人。其中阿华,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省少年女子团体亚军,双打亚军。她左手直握拍,两面反胶,左推右攻,基本功十分过硬。赛远杯比赛之前,我没有和她交手的勇气,现在我练了快一个月的两面起板,相信可以试一试。

最先交手的是阿勇。和阿勇有过交手,一输到底。今天再次交手,我没有多想,只提醒自己:站位中间,两面起板,调动对方,伺机扣杀。我觉得自己执行了这一战略计划,但效果却没有。0:2输了。第一局5:11,第二局7:11。主要是个问题:接反手奔球和正手近网不转球失误多多,尤其是反手奔球,似乎全都接出界了,真是郁闷。两面起板命中率低,无谓失误很多。对方似乎都没有起板,全是自杀。事后思考,站位似乎可以再退后一点,就像和林师傅过招时那样,接发球或许会好一些。另外,命中率的问题,是不是节奏问题?是自己跟不上对方的节奏,或者对不上对方的节奏?

第二个交手的是阿华。战略方针同前。一开始,她不适应我的长胶,连输我两局。我发长胶奔球后抢攻她反手位,频频得分。长胶搓球和起板,她都有误判,令我有机可乘。三四两局,她开始适应,我呢又改发正手转和不转球。她虽偶尔吃我的不转球,但我的发球抢攻却未能发挥,因此我连输两局。第五局,我又开始发长胶奔球,发球抢攻再次发挥威力,胜了这一局。但六七两局球,我的发球抢攻她也适应了,而自己的抢攻落点又没有适当的变化,被她连连反攻得利,输了这两局球。现在想起来,我的发球太过死板,五六两局,进攻的命中率也很低,不少机会球都没能得手,是不是也存在节奏问题?另外,有好几个球,感觉自己站位太近台。比赛中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变化能力都还不行,需要提高。

虽然输了,但自己觉得战胜阿华的可能性很大,阿华与阿芬相比,较阿芬好打。

好像有找高手练习的欲望,可是到哪里去找高手呢?

liangsi 2007-2-12 10:30:00
节奏开始成为武器了。 从高手选择的打法可以全面获知你的情况。肯定是高手的节奏比你快得多,技术浓缩得多,你赶不上趟来不及反应。起因是你拉开了架势不分青红皂白进攻,除了提前把你封死,你越打越顺场面就会很难看。况且高手的控制你完全没有办法破解,估计你拿五分七分并不是因为你的优势而是你的路子高手没怎么见过,许多球成了怪球,措手不及你就拿一分。估计高手认真起来抢攻,你大概三分。总而言之,路子不够多,套路不够多,进攻线路不够活,未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把战果扩大化,对于对手的心理严重缺乏认知和了解,对于对手的变化十分迟钝,缺乏发现和处理逼出机会的能力。球而球,未能人而人。清晰地说,没能看明白对手在干什么?长胶从来都有接发球的优势。是跟不上节奏。你没法对节奏,因为只看球没有看见人。 然而即使如此,场面和比分仍然让阿华大吃一惊,她动员了高级防御性进攻的策略,不但要搞清楚现在如何赢你,还一定要搞清楚你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神速进步的窍门与忽略之处也就是固定弱点?因此,千万别以为她弱,她只是仔细而已!你看,一旦完成了探索研究与适应,她发起力来多么厉害!节奏变化起来多么莫测!我倒是觉着阿芬的实力明晃晃地摆着,阿华的厉害偷偷地掖着。就好像王楠,别以为你赢定了,咱收起来的厉害还多着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2 10:31:47编辑过]
凉思的马甲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12 17:07:00
谢谢老师提醒,阿华和阿芬都是我盯住的跳一跳能摘到的苹果,我是不是野心大了些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2 17:07:37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12 17:17:00

(八十六)制胜策略 ——抢先起板,打在前面 07.01.30 周二 晴

昨天忙得没时间写日记,就把两天的合一块儿写了。

因为有了找高手对练的欲望,也因为想把老高一介绍给在老年活动中心打球的朋友,还因为昨天早上不用买菜,时间比较充裕,我决定去远在东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打球。上了公交车就给老高一打电话,谁知这位老兄却说没有时间。嗨,不管他了,还是去活动中心吧。

活动中心离家比较远,乘公交车还得10分钟。不过,那儿条件不错,地板,新球桌,亮堂,干净,有三张球桌,人却不多,但水平却不低,个个都了得。

老李,本次赛远杯老年乒乓球赛男子甲组单打二;长胶老吴,05年杭州市老年乒乓球赛女子单打第一,06年第二;本次赛远杯老年乒乓球赛女子甲组单打第二;老宋,本次赛远杯老年乒乓球赛男子乙组单打第一;老洪,长胶怪球手,轻易打不死的对手。这几位时常去活动中心打球的,另外还有什么人,我就不知道了。

昨天到中心时,只有四人在打球,除了老李、老吴、老宋,还有一位也是女性,但大约才四十多岁吧,右手直握拍,正长反反。她站位中间,两面封堵来球,也是轻易打不死的。去年我在老干部活动室碰到过她,交手一次,但不是完胜,而是完输。想到长胶,我就弄不明白,看他们打球,真是很不起眼,可是你就胜不了她,郁闷死人。

我到了后,四十多岁就让我和老李对练。老李喜欢练削球,我就练拉球。但没练多久,又来了一位老女人,可能有六十岁了,但身手也还敏捷。老李又让她和我练习。六十岁的基本功还行,但体力不行,我们练对攻,没多久,她就感觉乏力,要求练搓球。然后就休息了。

其间,四十岁和老李练了一会儿。见六十岁休息,我歇了下来,老李就建议我和四十岁练习,并打几局。我当然巴不得,到活动中心来练球,另一个目的就是练对付长胶的办法。

和四十岁打了不知道几局,至少有10局。可是我只胜了2局,输球的原因,大约是这样几点:1、虽然我正反手都起板,但力量小,特别是反手,速度也不够快,不能置对方于死地。2、相持时,彼此都在调动对方,但我的失误多。3、失误的原因,耐心不够,急于发力重扣,结果频频失误。实际上,对方来球也没有力量,没有速度,只要够耐性,和她磨,并在落点上动脑筋,就应该有得分的机会。4、对方的正反手技术没有明显的差距,正手还能发力起板,这是长胶老吴不及之处。有几次送正手球,质量不高,就被她打死了。5、她发球时倒板,起初我没有发现,可能吃了几个球。等发现后,注意了,但她的反胶下切过来的长球,实际上不转,我吃了几个。

应该如何改进?对方的短木条在哪里?我真还没有看出来,也没有想出来。以后争取每周去那儿打一次球,多观察多交手,认识就能加深,策略也会有的。

我兴致很浓,四十岁则要喝水休息,只好停下来。长胶老吴要我和老宋练习(他俩正对练呢),我没答应。我说,我还要和四十岁对练。我多一个心眼:长胶老吴怕我和长胶练习多了,我偏要练习。可是,四十岁喝完水了,却不再找我练习,休息去了。我又不好意思强行要她来打球,只好站在一边看老李和六十岁打记分。六十岁自然输了,我接着和老李打记分。

前天在老干部活动室,我和老李打了两局,0:2输了。当时感觉自己没有进入状态。今天要好好和他过过招。

我们一共打了几局也没记清楚,感觉我胜多输少。除了站位中间,两面起板,调动对方,伺机扣杀的总策略总方针,在发球上动了点脑子。原先,我只用正手反胶发不转球,间或发一个加转下旋球,老李削球搓球是强项,所以既没有威胁,也不能创造抢攻的机会。因此我改发反手长胶奔球和正手反胶奔球,结合落点变化,竟然效果很好。虽然他已经不再吃我的反手长胶奔球(半年前他吃得很厉害),但是他推过来的球质量不高,我正可以抢攻他的正手小三角,得分率很高。正手反胶奔球,左中右三个落点,令他回球频频出错,不是出界就是质量不高。再加上我的反手长胶提拉,他也不适应,常常回出高球,给我机会。相反,他自己束手束脚,没有一点进攻意识。于是,前面的几局球,他都输了。大约是最后的三局球,他开始进攻,特别是我反手长胶提拉过去的球,实际上力量不大,他就侧身打回头,斜线,角度很大,我失分很多。但是最后一局球,我调整了一下,发球更加隐蔽,抢攻角度更大,积极调动他,不给他进攻的机会,11:6胜他。

总结:无论和谁对阵,调动对方,控制对方,抢先起板,打在前面;对付长胶,耐心要紧,只有这样,取胜的概率才会大。

今天在球馆练球,只练了基本功,没有对手打记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2 17:18:25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13 16:06:00

(八十七)练习倒板发球 07.01.31 周三 晴

今天和三个人对练,和两个人过招。第一个和我对练的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老师。今天他又回到练基本功的路子上了,我拉他推,我推他拉。偶尔也会有突击空当的好球。这样大约打了四十分钟吧,胖子老王来了。胖子正手直握拍,反胶,推挡有下切动作,没有弧线,带下旋性质。和人练球,不打单线,喜欢东一榔头西一棒。前几天曾和我练球一次,被我调整成可以对练推挡了。

因为胖子的到来,我和陈老师开始计分。先胜两局后,我开始练习发球倒板。反手倒板成反胶发奔球。记得读中学时,反手反胶发奔球和急下转是我的拿手好戏,绝大多数对手都吃我的这个球。可是,今天却不行,一局球我发了8个奔球,直接丢7分,下网或出界都有,下网的为多。当时琢磨,可能是第一落点太靠近球网,容易触网。调整后,发到两个,一个抢先起板,得分;另两个,一个直接得分,一个抢攻不成功。抢攻不成功,是因为倒板发球后,忘了再倒板返回原来的形式,而是直接用反胶在反手位抽球攻杀,结果就飞到天上去了。这样我输了一局。打第四局时,我还是这样试验,效果很不好,发球总是失误。长胶奔球和反胶奔球的发球方法,真有许多不同啊。我还没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明天继续练习。

接着和胖子练习,我没说什么,他就一直和我练习反手推挡。但老师希望早点开始计分练习。胖子好像不太愿意,他说肯定会输给我的。我说,你会胜我的,你的球和别人不一样啊。

结果,开始的两局,我果然输了。要说放松,似乎没有;但输在哪里呢,应该是输在和他单线推斜线。他的来球线路平且直,略带下旋;我过去的球,有一定的弧线,力量不足,落点偏在中台。常常被他连续推挡推死,或者突然变直线偷袭我的正手位空当。第三局,我略作调整,推挡不再只送他的反手位,而是偶尔送他的正手位,到我正手位的球,也轻拉至他的正手位。这样,立刻就反败为胜了。

第三个和我练的是老师。我学习轻拉两板后发力重扣,命中率不高,以出界的为多。略微加快挥拍速度,且将拍子略向前送后,命中率有提高。但练多了后,我的命中率提高了,赵老师的削球命中率也提高了,彼此都特开心。

练着练着,我就又想倒板了。用反手长胶发奔球到赵老师的正手,然后立刻倒板,不过就是得用左手略扶一扶拍子,否则来不及,幸而赵老师是把球削过来的,速度较慢,还赶得上拉球。最有意思的,是总也忘了在倒板后得还原,结果就出现了很可笑的情形:正手成了长胶,反手却成了反胶。还有一次,一边倒板,那球已经飞过来了,没能完成倒板动作的手迎着球挥了出去,很滑稽的停在了空中。我和赵老师都笑弯了腰。哎,何时才能学会倒板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3 22:45:42编辑过]
liangsi 2007-2-14 11:56:00
小桥越来越接近业余高手水平了。你碰见高手觉得不起眼,其实是还没有能力见识厉害。记得我们这里有一个球馆的居然看电视还没有他自己打得激烈呢!殊不知人家如果从电视上走下来和他打,肯定就不会那么慢而是快得多,每一板过来就打死了! 要追踪高手的思路,看看每一板的处理过程是怎么样的。
凉思的马甲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14 16:23:00

老师:我在04年夏天改横拍后打球的历程,也是自己一批一批摘取那些跳一跳便能摘到的苹果的历程: 第一批苹果:那些和我同时或先于我参加协会练球但技术不起眼没什么名次的伙伴;大约在05年的上半年,我就达到了既定的目的。这一年的3月份,我取得了内部循环赛的第四名。但那时,我的反手还很不行,技术上完全是跛足。 第二批苹果:04年全市(县级)老年人运动会上取胜于我的那些对手。这一批苹果是分两次才摘到的。 第一次,06年上半年内部循环赛,胜了那些被圈内称为高手(在我眼里并非高手,在老师眼里更非高手)但04年没有参加老年运动会的对手,输给了阿芬和阿珍(04年老人运动会团体赛中我输给她的);另有长胶老吴、阿菁和阿秀因故没有来参加内部循环赛。阿秀,我在04年老年人运动会上输给她,失去了决赛权;阿菁,虽没有参加04年老年人运动会的单打,但是圈内人士公认的高手,我则认为阿菁球技高于阿秀和阿珍;长胶老吴,05年杭州市老年人乒乓球赛女子单打第一名。 第二次:06年12月全市(县级)赛远杯老年乒乓球赛,战胜了除阿芬、长胶老吴以外的所有人,并且全部战绩都为3:0。这一次,所有该来参赛的人都基本来参加比赛了(阿华没有来)。 第三批:长胶老吴、阿芬、阿华。虽然,我将他们定为跳一跳便能摘到的苹果,但实际上我对需跳起的高度,自己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无法设定时间期限。但是我感觉距离在缩短。长胶老吴,从来都避开我练球,但我最近则在追随她练球的脚步,找与她风格相近的球友练习。阿芬,平时几乎不打乒乓球,而在打气排球,于我心中,更敬畏的是阿芬。阿华,如神龙见尾不见首,难得碰到她。不过,我积极地找那些男子中的高手练习,并且在加强反手技术。前天,和赛远杯男子单打第二名老李连续打了十盘,8:2胜。连胜7盘后,输2盘,再赢1盘。另一位男子中的高手老潘,同一天中,也连输我7盘。当然,这一切,都不能说明什么,可是,给了我信心,使我相信自己的确在进步着,并且有可能摘到自己预定的苹果。其实,我知道这几个苹果不容易摘,不说别的,仅就她们对男子高手都有胜率这一点,就很说明问题的难度。不过,我喜欢这样的难度,它会激励我,给我无穷的力量。 期盼凉思老师不时地指点和帮助。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2-14 21:22:00

(八十八)二练倒板发球 07.02.01 周四 晴

我们的球馆原本是某技校餐厅的地下室,最近技校已经放假,餐厅也关门休息了。可是我们的球馆却热闹无比,每天球桌都爆满。今天我幸好稍微早一点到,否则就得坐等了。

老杨比我早一点点,正在准备球拍,我一到,便招呼我练球。我自然练正手进攻,老杨在正手位用反手推挡接我的正手快攻。总是在我连续快攻三四板后,老杨就迅速侧身正手反攻我的正手位。我呢,能反攻就反攻,不能反攻就改为正手推挡,将球快速推回他的正手位,老杨则连续正手反攻,一边攻一边往后退,最后就在中远台反攻了。我们俩经常这样练习,很有默契,常常连续进攻直至上气不接下气。老杨的节奏很快,球速也很快,这样的练习对我很有好处。因为来回球很多,速度又快,老杨总是没打多久就要休息了。他大声喊正坐着休息的老王师傅过来和我练习。

和老王师傅也有默契,他削球,我拉球。但是今天我提了一个要求:我不再每板均衡用力拉球,而是先轻拉两板,第三板一定发力爆冲(我的球肯定不算爆冲,只是相对前两板更有力罢了),但只打一个点。王师傅十分赞成。这样的练习,双方难度都增加了。实际上,前几次练习拉球时,我就自己已经这样在练习。发现发力后命中率很低,以出界的为多。当然,因为我突然发力,对方削球也就常常出错。所以今天我和老王师傅打招呼,他有准备地接我的拉球,即使我发力,他削球的成功率也会增加的。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的对练过程中,发力连续爆冲两次成功的也不多。后来,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老师赶走老王师傅,和我练球。虽然我们也如此练习,但情况比和王师傅练差多了,老师的削球是跟王师傅学的啊。

最后,和赵老师打了三局。我说让他两个球,老师不要。从昨天开始,我就在练习倒板发球。今天和赵老师练球,我就不断倒板,反手用反胶发奔球,仍然有失误,但比昨天有进步。计分练习时,仍然用反手倒板发反胶奔球。我并不想直接得分,实际上,老师并不吃这个球,因为他站位在中远台,用削球接发球。我要练的,是倒板发球后迅速还原,并衔接到接发球抢攻。老师用削球接我的奔球,这对我练习倒板,真是最适合我的初始阶段练习了,因为削过来的球速度相对慢一些。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来不及。有一次,球发出去了,拍子却才倒了一半,于是就出现了极为滑稽的场面:我右手握着没能完成倒拍动作的拍子,不知该如何击球了,只好停在半空,把个老师笑弯了腰。另有两次,则是倒板发球后,忘了还原,于是反手用反胶击球,球飞到天上去了;正手用长胶击球,球触网了。不过,也有正手用长胶击球成功的,这时,老师因为站位偏远,就碰不到球了。最后,三局球我输了一局。

虽然这样,我还要发狠心练习倒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