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板叟 楼主 2011-11-21 10:4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凉思在2011-11-21 9:12:00的发言:

乒乓两类运动员,一类抢攻,陈杞藏獒类 另一类是搞野,马琳郝帅类,通过诡异的方式破坏对手的进攻。

 

郝帅主要是对外国运动员成绩上不去,外国运动员不怕中国运动员怪,就怕快。

 

快类与慢类的主要区别是击球点,快的抢点,慢的迟点(节奏扰乱)。

 

      我的感觉,郝帅的主要特点好像是----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别人都不容易打死他,反过来,他也不太容易打死别人。

      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1-24 10:36:00

      辨宝路线图21
      “腰论”的实际危害1----“郝帅之痛”的生成及现状?3

 

      3、“郝帅之痛”的现状

 

      郝帅现状,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别人很难打死他,所以他一直能在一线水平上下飘浮;又因为欠缺杀伤力,难有得分板,所以他也不太容易打死别人,所以总也找不到王气霸气,总就是差那么一口气。奔三了,在国家队呆的年头比他多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比他年头多的,还在队里的,成绩不如他的恐怕就更难找了。多年来,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梦想每每唾手可得之际,却总是蓦然间缥缈离去。郝帅,一个专业素质异常卓越、却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正手杀伤力的、始负厚望,终难得意的乒乓人。嗟乎哉!一个字:痛。
      “郝帅之痛”就是发力欠缺,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为什么就不解决它呢?国家队教练、主管教练、天津队、天津市体育局、还有郝爸郝妈,他们为什么就不着急、不给郝帅除去这个痛呢?不知道病在哪里,那是没办法。既然都知道郝帅的病根儿是发力欠缺,大家齐心合力把它解决掉不就完了,干吗总让郝帅病魔缠身,殆其一生呢?
      难!
      国家队不想解决“郝帅之痛”吗?培养出一个人多不容易,人才直接相关国家荣誉,国家队价值,国字教练的寄托。为什么培养郝帅那么多年,不就是对他充满期望,盼他成才吗?
      天津队、天津市体育局不想解决“郝帅之痛”吗?嘛话!谁不盼着郝帅称雄乒坛,为天津拿个一块两块奥运金牌的,为天津卫老少爷们儿长脸,增光!
      郝爸郝妈不想解决“郝帅之痛”吗?一辈子含辛茹苦,就是为了望子成龙。如果能帮助郝帅去痛,得以问鼎,哪怕押房子卖地也不带眨眼的,谁?他爸,他妈呀!
      郝帅自己不想解决“郝帅之痛”吗?这话忒二了,你有没有梦想?事业成功掌声鲜花香车美女阖家幸福清风明月海边小屋等等等等,其中有没有你心所向?郝帅也一样,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还在“痛”并熬着,人世间又何来“奋斗”二字?!
      没辙,任谁也没辙,就是解决不了。

 

      怎么会呢?不过就是一个发力技术问题,为什么就能憋死人呢?天津,一个地方有它的局限性。郝爸郝妈,作为百姓个人更是有心无力。郝帅本人,就是没办法呀,要不还能一直“痛”到现在?真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郝帅是国家队员,他是在国家队期间发力欠缺问题暴露得最为明显,为什么这么多年,国家队都解决不了他的发力欠缺呢?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如今几乎都快成了国际乒乓球人心目中的圣殿了。这里怎么还会有N多年都解决不了的运动员发力欠缺技术问题呢?至今,竟然连个原因都还没找到、也没给出一个说法,是不是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解决个人技术问题,这不是国家队的责任。国家队的事只是管打球,并力求打出好成绩。运动员个人技术问题那是本人的事,是原地方的事。但客观上,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是一个集当今乒乓大成的地方,是一个基本上可以无限使用一切现有乒乓资源的地方。在这里都找不到解决办法,找不出原因的技术问题,那就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郝帅发力欠缺问题,不在国家队现在所掌握拥有的发力理论知识范围内,当然也就不在现教练、专家的发力技术知识视野范围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明我们现在所有的乒乓教练、专家,对乒乓发力技术的认知和掌握,还存在不可否认的死角或盲点。我认为:这就是“郝帅之痛”之所以生成、之所以还在继续“痛”着的真实现状

 

      我们的发力技术理论究竟处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
      在这里,特别感谢乒乓小匠版主。他就我提出的“以腰控臂”是个谬误论点的观点,特地找国家队和一些省、市专业教练进行了咨询交流。他把这些教练的主要观点论述都告诉了我们。这个交流非常不错,我觉得它非常真实、非常近距离的部分反映了当下乒乓业内对发力理论的专业认知现状。从辨宝路线图22开始,我将N期篇幅就这位朋友提供的数位专业教练、专家表达的专业发力理论认知,和大家一起进一步分析探讨。这一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郝帅之痛”的生成及现状、更实在的认知我们乒乓发力技术理论的现状。

 

      我将始终坚持一点:曹红宇不打妄语。
                                                                                                                                               2011/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soso1127 2011-11-27 20:27:00

不是说腰代替大脑指挥手臂了,人家说的的发力结构,大脑的作用怎么可能替代呢,不敢苟同啊。

武器:茹琳马软,正:NEO天极3 40°,反:T05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机关枪手机认证 2011-12-2 08:36:00

 

   会不会打球对一些感觉体会是有很大不同的      就像以前出现的  吃住球 触球后加速  之类的                不会打球的做实验看视频  哇 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有一定水平的都会有此体会

 

                  关于腰 会打球的无有不提腰的重要性     至于楼主从解剖学等来要推翻腰的重要性的等等做法 都无可厚非        但我觉得楼主可能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不会打乒乓球

 

   如果楼主会打乒乓球    还是先放下高论  谈谈腰相对于“身体”的其他位置 有什么特殊的重要作用吧     如果说不出      那说明楼主还不具备可能推翻现有的经典理论的资质    还是先回去练几年球吧

 

                                                   

               有些东西是要练到才会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1 10:32:00

      辨宝路线图23
      辨宝渐向佳境2----生理专家“这个腰等同于身体”问题

 

      腰到底能否控臂?这位小匠朋友说:“通过我与生理解剖博士,与生理博士的电联,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让小匠满意的答案。同时这个答案也没有出乎我的意料。那么就是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那么我就要问了:“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1. 是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从生理学角度认定:“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2. 是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从汉语字义上认定:“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3. 是该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了解了乒乓发力理论“以腰控臂”观点后,对“以腰控臂”的这个“腰”给与的理解,理解这个“腰”其实指的就是身体,所以说“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4. 是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明白了“以腰控臂”的特指技术含义后,表示理解“这个腰等同于身体”。然后,小匠朋友在告诉我们的时候,略去了博士们是“理解”的这层原意。再然后,我们再拜读小匠之文的时候,博士们的“理解”就似乎变成了博士们的“诠释:“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1、 以上第一问大概是废问。从生理上讲,腰就是腰,身体就是身体。而且不管怎么说,身体还包括了腰,腰再怎么“腰”也不能代替身体。我认为,无论怎样水平的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都不可能从生理学角度认定“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由于小匠朋友告诉我们给答案人的身份是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所以,明知这第一问是废问,但我还是一定要问:该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是从生理学角度认定“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2、 第二问应该也是废问。腰就是腰,身体就是身体。虽说汉字有诸多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现象,可巧得很,“腰”与“身体”好像都是一音一义,并无二解。虽说中国人在口语习惯上把上体的前俯叫做弯腰,但从字义上认定“这个腰等同于身体”的说法,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当然,如果皇上说“这个腰等同于身体”,那我必须俯首颂“诺”,官大表准也是一条社会法则,何况对方是皇上。但技术理论探讨还应以求是为要对吧?所以,明知这第二问也是废问,但我也还是要问:该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是从汉语字义上认定“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3、 第三问比较靠谱,对于该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的“这个腰等同于身体”一说,我们应该注意到前面的“这个”二字。“这个”就是给了一个定义,说明这是一个特指,是说按照“腰论”表达的这个意思来看,这个腰等同于身体。它说明这是博士们对“腰论”所宣扬的“这个腰”的一个认识、一个理解。或者该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会打乒乓球,本来就知道“以腰控臂”一说,本来就知道这个“腰”就是意指身体,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个腰等同于身体”,这表达的也是一种理解。
      我也一直就是这样认为的,“腰论”所宣扬的这个“腰”,其实指的就是身体。这一点,我和该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毫无分歧,完全一致。
      4、 第四问就比较复杂一点了。是不是这样一个情况?博士们听说了“以腰控臂”的特指技术含义后,懂得了“腰论”的这个“腰”其实是指身体。所以就表示理解说“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然后,小匠朋友在告诉我们的时候,略去了博士们是“理解”的这层原意。再然后,我们再拜读小匠文字的时候,博士们的“理解”,俨然就变成了博士们的“诠释:“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再然后,表示理解意思的“这个腰等同于身体”,就似乎变成了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从生理学角度,对“以腰控臂”中的“腰”,给与了符合生理学原理的肯定。于是,“特定的理解”变成了“原理的诠释”,风不动草不摇的,这个“腰”就完成了一个华美的变身,就可以替代身体,就可以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地“以腰控臂”了。

 

      当然,我绝没有认为小匠朋友是故意要偷换概念。但这一答案给第三者的理解效果,与小匠朋友的主观意愿,我觉得可能是有着一定联系的。从小匠朋友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联前他就期盼着是这样一个答案。所以在听到博士们“这个腰等同于身体”的话后,有点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也顾不及分辨这是理解还是诠释,就兴冲冲地把这锁定为“答案”。于是,他最后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一个比较让小匠满意的答案”----“这个腰等同于身体”?
      从这一理解上说,可能的这一偷换概念,并非小匠朋友存心所为,实在是因“腰论”情结过深、为心魔所累。

 

      以上四问,不一定对。究竟是非?切盼小匠朋友,最好还能再请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就此给予交流并指正。

      谢谢!
                                                                                                                               201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1-30 10:03:00
      辨宝路线图22
      辨宝渐向佳境1----看专家、教练对“以腰控臂”问题的初回应


      感谢小匠朋友作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为我们大家提供了他与生理博士、及几位乒乓专业一线教练就“以腰控臂”进行交流的情况。我现在原封不动的把它搬过来,请大家朋友先看一看,好有个印象。然后,再看我与他们这些观点探讨对话的时候,我想您就会更轻松、更了然些。是不是?


      我们先看小匠朋友的原文----


      首先我们来看一位朋友的大作(指一楼主帖)。我不得不承认,此文给我很大的震撼。但是同时给我更多的是反思。到底腰能否控臂?通过我与生理解剖博士,与生理博士的电联,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让小匠满意的答案。同时这个答案也没有出乎我的意料。那么就是这个腰等同于身体,那么这个控到底腰如何理解?黑龙江省队前任教练给出了一个比较形象的词“带”就是用腰带动手臂,这个控制不是绝对控制,是相对控制。
      在控制的同时,我们的上肢同时还要“解放”出来。这里面没法用非专业的词来解释。这个解放是指肌肉放松下来。让肌肉具备发力的前提。
      而在和济南市某教练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想也没想的就说:这是对控字阐述得不确切。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国家队教练的控指的是,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发力的成功传导。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成为了一个整体,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这也与齐齐哈尔市教练的言辞为一致。而这位教练又说一句很重要的话:“我曾经几次尝试过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结果发现这样的学员在侧身扑正手后,很难再回到反手位,他们的步法严重受到阻碍。”意思就是说,“身体不成为一个整体,让手臂参与过多的发力,会导致脱节,这样就失去了发力的意义。而且这种力不是力量,而是速度。也就是说球质量也很高,但是是因为它的速度快。而不是力量大。同时保险成分也高。再者说,对于专业用动员来讲,没有了步法就没有了机会。毕竟谁也一板杀不死对方。柳承敏也不能做到,而且实践证明这样做的代价比收效更大。所以为了更流畅,更协调,更合理的发力,所以用身体带动手臂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理论上到底如何我不清楚,人体生理学我没有学好,但是这个腰控臂的学说没有问题,实践中也让运动员得到了莫大的收获。是必须执行的。呵呵,等有一天发现他真的错了,那么那个时候必须有一个更好的方向。否则没有几个教练愿意冒险。而且最后都是输送到国家队,如果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是如此,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
      而据我们生理老师所说:“从红外方面来看,这个“整体性”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流畅,但是必须要做到足够的放松与制动。就是收与放。而且想更多,更好的发力必须要大的肌肉群参与才能得到实现。”
      对于这个问题,小匠给予了以上个人同意的看法。也表达了我的观点。但是我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希望讨论,讨论我们才能进步。有怀疑才能有发现。
      同时可见文字的东西给人的误解太多,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小匠以后写文章也多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的理解。
      (原文完)


      我将予以对话的问题拟有
      1. 生理解剖博士、生理博士“这个腰等同于身体”问题,
      2. 前黑龙江省教练“控制与解放”问题,
      3. 济南市教练解读国家队教练说的“控”,与“整体”问题,
      4. 齐齐哈尔教练“尝试”,与“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问题,
      5. 齐齐哈尔教练“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与新的东西”可能矛盾问题,
      6. 几位教练的发力认知,折射现发力理论冰山一角,
      7. 相关问题,
      8. 希望。


      对小匠朋友原文内容的探讨从辨宝路线图23开始,诚挚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关注和参与。
                                                                                                                                     2011/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5 23:23:00

      辨宝路线图24
      辨宝渐向佳境2----聊聊前黑龙江省队教练的“控制”说1


      腰是不能控臂的,无论承不承认,情不情愿,许多朋友已经在心底认同了这一点。但毕竟多少年了,莫名地他们在情感上就是放不下这个“腰”。于是就翻箱倒柜找理由,就找出了“这个腰等同于身体”这样一个说法,好像这样子变通等同一下,“以腰控臂”就可以成立,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许多朋友希望“以腰控臂”合理合法的情结,又从前黑龙江省队教练那里得到了支持。小匠朋友说:“这个控到底腰如何理解?黑龙江省队前任教练给出了一个比较形象的词“带”就是用腰带动手臂,这个控制不是绝对控制,是相对控制”。
      不好意思,又要让这些朋友扫兴了。即使“这个腰等同于身体”了,即使前黑龙江省队教练给出了“控”就是“带”、“就是用腰带动手臂”“绝对控制”“相对控制“的“专业诠释”,我依然认为,这个腰还是不能控臂。

 

      我认为腰不能控臂,有这样几个理由:
      1. 无论从生理原理上,还是特定技术需要上,“以腰控臂”都得不到可供立足的实际依据,这是一个必须正视、无从绕圈的事实。我说“以腰控臂”荒谬。许多人认为我理解吴敬平先生说这个腰是像大脑一样控臂,笑我太业余,不懂圈内行话。实际上我当然知道吴先生所弘扬的这个腰指的就是身体,把身体的功劳都堆在了腰的头上,以神化他们所供奉的“腰”。但是,笑话我的朋友们,你们也应该想一想,你们也应该明白,如果腰不能像大脑,那它像什么才能控臂呢?只有大脑能控臂,其它像什么都不可能控臂。是不是?当然,如果腰能像绳索、像镣铐,那又另当别论。
      2. “这个腰等同于身体”只是理解上的等同。将腰等同于身体了,“这个腰”就具有身体的功能、“这个腰”就能够替代身体做功了吗?“等同于”无法改变腰就是腰的事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 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我们必须要明白,腰不能控臂,身体也一样不能控臂。腰和身体、手臂是人体不同位置、各有不同功能的不同部分。它们都一定只是按照大脑的指令工作。它们之间只有共同关系、相连关系,不存在相控关系。所以,就是再怎样货真价实的身体也一样不能控臂。这也是不需要曲里拐弯胡解释的常识。
      4. 把“控”解释为“带”也好,把“带”解释为“绝对控制、相对控制”也好,那都还是控制,她大舅她二舅都是她舅。解释来解释去,也只是“控制”的一个程度把握、分寸拿捏问题,坚持以腰控臂的本质依旧。但是,身体和手臂之间不存在任何程度的相控关系。所以,无论是控、是带,绝对控制还是相对控制,都不足以说明“以腰控臂”的合理性,都不能改变“以腰控臂”的荒谬性。

 

      我就一直纳了这个闷了,为什么一定要请腰控臂?究竟是谁要请腰控臂?,
      发力技术需要请腰控臂?没理由呀!发力技术是需要用臂,可手臂怎么用、怎么弄,那也是大脑的活儿。像反手弹击、正手挑打,手臂发力就够了,腰就歇着吧。像暴冲暴打要发大力,要转动身体要利用腰,那就利用腰关节转动一下上体,再拉大加速半径;利用腰俯弯上体,让执拍向后下方引到位就是了。这不过都是利用一下的事,仅此而已。干嘛一定要请腰控臂?腰控不控臂,手臂需不需要请腰来控制?这哪扯得上一星半点上得了台面的关系呢?
      大脑中枢请腰控臂?大脑中枢忙不过来,所以要请腰助理控臂?大脑中枢至手臂间出了通讯故障,所以要请腰帮忙控臂?大脑中枢与手臂结梁子不愿搭理手臂,所以要另外请腰控臂?大脑怀疑手臂背着自己红杏出墙了,所以它特地在背后请腰控臂?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狗P理由!大脑健健康康的,干嘛要在这中间另外请个什嘛腰去管事?它自己想提前下岗?
      手臂打球尽职尽力,小发力用小臂,大发力伙同身体用大臂,多听话呀!有大脑管着还不放心,还非得另外再请个“腰”控制手臂?有必要吗?纯属无事生非自乱自扰。什么控呀带呀绝对相对呀,非要千方百计搜索枯肠这呀那呀的为“这个腰”合法控臂且解释,把一个一个本来挺精的乒乓人都搞得晕头转向连自己大脑都不要了且去举着香火拜“腰“。控来控去控了谁?把自己给控傻了----
      “腰论”成了宝典,科学踩在了脚下。
                                                                                                                                  201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5 23:2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机关枪在2011-12-2 8:36:00的发言:

 

   会不会打球对一些感觉体会是有很大不同的      就像以前出现的  吃住球 触球后加速  之类的                不会打球的做实验看视频  哇 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有一定水平的都会有此体会

 

                  关于腰 会打球的无有不提腰的重要性     至于楼主从解剖学等来要推翻腰的重要性的等等做法 都无可厚非        但我觉得楼主可能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不会打乒乓球

 

   如果楼主会打乒乓球    还是先放下高论  谈谈腰相对于“身体”的其他位置 有什么特殊的重要作用吧     如果说不出      那说明楼主还不具备可能推翻现有的经典理论的资质    还是先回去练几年球吧

 

                                                   

               有些东西是要练到才会明白的  

 

      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腰对于打乒乓球非常重要。

      谢谢您赐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oxiongg 2011-12-6 21:46:00
   楼主有道理,意念应该在全身,特别是对初学者,不会全身协调,没有协调性的训练,过分把注意力放在腰上,光想着用腰带动,容易把腰扭着了,特别是老年初学者(发觉挺逗的),腰伤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6 21:47: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7 10:34:00
 

  辨宝路线图25
      辨宝渐向佳境4----聊聊前黑龙江省队教练的“控制”说2


      接着前黑龙江省队教练的“控制”说,我们今天再来聊聊这个“控制”。


      任何一种情况下,手臂的动、不动、怎样动?都一定是大脑在指挥。比如说人走路,手臂一定会自然摆动,但这绝不是身体在“控制”手臂摆动,而是人体自有平衡功能在作用。这时,如果人想让手臂不摆动,是否要特别请身体来控制呢?不需要,大脑直接想着不动手臂,手臂就会停止摆动。即使人还在继续走路,手臂也会挨着身体一动不动。这时,如果人想让手臂这样动或那样动,又是否要请身体来控制呢?当然也不需要。大脑直接想着让手臂动,手臂就自然会动。即使身体大躯干不动、不能动,大脑也可以让手臂任意行动,像轮椅乒乓,玩牌打麻将等。


      我们拓宽一下思路,我再来举这样一个例子:
剁骨头,剁不开,为什么?举刀只有20公分高,力量小了。再举刀30公分高,还是剁不开。“小样儿,我还弄不了你!”,这回举刀60公分高,再加了一点速下刀,“咔嚓”!骨头一分两半。骨头是剁开了,但还有一点皮肉是连着的。再举刀十公分高左右,剁在那点皮肉上,来回一拖刀,骨头连皮带肉彻底分开。


      我们都回想一下,这个一而再,再而三的剁骨头过程,我们脑子里是怎样一个过程?
      1. “剁不开,力量小了”;
      2. “再加点力”;
      3. “力还不够,我这回让你够!”;
      4. “这回用不了那么大力,切一下就行了”。


      我们脑子里是不是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是怎样做的?
      1. 举刀剁骨;
      2. 再把刀举高一点;
      3. 把刀高高地举起来;
      4. 把刀放在皮肉连着的地方拖一拖。
      我们是不是都是这样做的?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是不是始终都是大脑在指挥一切?用力,大一点力,用大力,稍许用点力就行了。是不是?


  我们实施大脑加力指令时,把刀举高、再举高是为什么?从原理上讲,这就是为了拉开、再拉开刀与骨头之间的空间距离、获得加速条件。最后那一下只是把刀放在上面拖一拖又是为什么?是切开那点皮肉不需要比这更大的力量,所以,只需利用刀刃稍稍拖切一下就可以了。是不是?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有谁去想过手臂?有谁去想过“控制”这两个字、有谁想过要怎样用身体去“控制”手臂?或者说用身体去“带动”手臂?我相信,谁也没有去搞得那么复杂。但过程就是这样简简单单,骨头就被成功地剁开了。
      我举这样一个剁骨头的例子,我觉得可以说明这样一件情况:当一个人要用力做一件事的时候,他绝对不需要去想怎样控制自己的手臂。他只需要盯准目标,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地去做就行了。用多大的力?怎样用力?大脑自然会依据实际情况作决定,自然会协调全身一致努力,手臂是大脑旨意忠实不二的执行体。

 

  朋友们想一想,打乒乓球的时候,我们最需要注意做好的事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
      1. 盯住对方的人、对方的拍子及走向;
      2. 盯住对方的球,并判断好来球;
      3. 注意保障自己的身体重心;
      4. 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拍形;
      5. 想好使用技战术、想好线路落点;
      6. 决定好用多大的力
      等等。是不是都这样?有谁这个时候去想“控制”手臂?根本不用去想的。用什么样的力,大脑想好了,手臂自然会一板一眼切实执行的,根本不用像管警察一样另外再搞个督察,再搞什么“控制”。

 

  我还要再说一句,即使这里完全是大脑在指挥手臂举刀剁骨头,那也不能说成是“大脑控制手臂”完成了剁骨头,那也不尽合适。控制的意思是“只允许在这个范围内”,是限、抑、管。而在剁骨头这一过程中,大脑是专职想事,手臂是专职干事,大脑想着把那骨头剁开,手臂就去抡刀开剁,这是大脑与手臂在各干各的事,这是动物生命行为的一条自然生理动作链。人体各部位间永远都是在大脑麾下向着同一个目标各尽其能,协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大脑于手臂,也不尽适合用“控制”一词。
      这里的“控制”二字,真可以省省。
                                                                                                                                2011/1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8 23:40:0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