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小羊乖乖 2011-12-7 21:06:00

乒乓球界的“腰”是什么意思?

“转腰”又是什么意思?

乒乓球竞技水平高低的因素是不是只有发力一种?

为什么业余球友和专业队小队员比赛仍觉得孩子们的力量大于我们成人呢?

我坚持“以腰控臂”的理论,因为这种理论不是别人教给我的,而是我近一年来耐得住寂寞,从头练基本功,也输了一年的球总结出来的。

乒乓球有时候说得多,听得多,看得多是好事,但不伸手是得不到真理的。

我发了几篇帖子,也是毁誉参半,楼主不必介意。

希望我们在争论中提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机关枪手机认证 2011-12-7 22:3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叟在2011-12-5 23:26:00的发言:

 

      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腰对于打乒乓球非常重要。

      谢谢您赐帖,谢谢!  

 

    恕咱冒犯        怎么看您都实在不像知道腰对打球的意义        也不像会打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15 10:55:00
  

  辨宝路线图26
      辨宝渐向佳境5---聊聊前黑龙江省队教练的“控制”说+“解放”说3


      这位前黑龙江省队教练在诠释这一“控制”的时候,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控制的同时,我们的上肢同时还要“解放”出来。这里面没法用非专业的词来解释,这个解放是指肌肉放松下来。让肌肉具备发力的前提。
      从他的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前提----控制是一个前提,解放又是一个前提。控制是限抑管,解放就是要打破控制。一件事情冒出来两个前提?而这两个前提又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体,怎么回事?
      可能教练专家们要说,对呀,正因为这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体,所以才有必要强调绝对和相对呀!就像凶和稳,不也是一对矛盾吗?不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吗?
      这话看起来很辩证。其实有大不同。
      凶和稳是一对矛盾,想凶就很难稳,想稳就很难凶,所以凶和稳很难统一。凶是进攻必须,稳是上台必须。坚持凶的进攻,又总能上台,这就是将凶和稳的对立矛盾,在某个节点上取得当时的最大化统一,这就具有了取胜的可能性,这也就是所以训练的最终诉求。但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证明,这个凶和稳的矛盾,通过得法的训练、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协调统一的。实战时,依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势或者偏凶、或者偏稳,恰好掌握利用在一个黄金点上,是可能取得一个较好效果的。技术水平越高、综合素质越高,凶和稳的协调统一含金点就越高。因此,它的可操作性可以成立,值得追求。
      但是,这个控制与解放则完全不同。首先说这个控制,
      1. 腰和身体都是不能控制手臂的,所以这一控制不能成立。
      2. 手臂本身也不会接受来自腰或者身体的控制,这一控制也不能成立。
      3. 在这里,大脑是让手臂干活,是利用、使用,这里用控制一词本来就不合适。
      4. 手臂就是人依照思想决定,朝着目标、对外部进行干预的终端实施作用体。它完全由大脑中枢指挥,让干什么它就干什么,任人使用。只有病了、伤了,才需要接受大脑以外的控制或干预。
      所以说,无论从那个方面看,“以腰控臂”的所谓控制都不能成立,它就是一个谬论。


      “以腰控制”虽然是谬论,但这是国家队教练吴敬平先生说的话呀。于是,这位前黑龙江省队教练就来了这么一个“解放”,想藉此给吴先生打圆场。可是,他这么一来,整个事情反而更加怪怪的了。既然要控制手臂,干嘛“同时”又要把它“解放”出来呢?既然知道肌肉放松是发力的前提,干嘛又要“控制”它呢?如此翻来覆去的作,为什么呢?我们再从“解放”给与的角度,再来看看这个“控制”。
      都知道,只有当肌肉处在不必要的紧张时,人们才会有意识地去想让它放松。现在要为它求解放,让它放松,毫无疑义这应该理解为----要把它从不必要的紧张中解放出来,是不是?如果此时肌肉不紧张的话,也就没必要为它求解放,让它放松。我这一理解应该符合原意,对吧?
      我们再想想,如果我们此时不去想控制手臂、或者压根儿就没去想手臂,我们的手臂肌肉会陷入不必要紧张吗?人不去想、特别是不去想着如何控制自己肌体的时候,此时的肌肉----包括手臂肌肉----都一定是处在非常放松的状态,随时都具备着任人做功发力的前提条件。这种情况下,你想要用“腰”发力、用身体发力,你只管去做就行了。既然你认为不是用手臂发力,那你想手臂干什么?你还要想着控制手臂干什么?你就不怕分散你的精力?手臂还会给你捣乱怎么的?
此时的肌肉不必要紧张哪来的?就是“以腰控臂”的“控制“给于手臂的肌肉神经信息造成的。对吧?没有别的紧张源。


      人家手臂本来挺放松的,你也知道让肌肉放松是发力的前提,那干嘛还特别在不想让它发力的时刻,在它本来是完全放松的时刻,要特别强调控制它呢?要造成它的不必要紧张呢?控制它,把它搞成不必要紧张,又来特别指出同时还必须要解放它?这是……嫌自己不够乱呢?还是嫌自己不够乱呢?还哎是嫌自己特别不够非常非常的乱呢…… ?细伢子作尿坑呀?临了临了还说“这里面没法用非专业的词来解释”。唉!这是什么专业?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自乱自扰专业,我还真不知道这种“专业的词”体现在什么专业。


  人对于自己的手臂,要用它,你就直接去用它。你不用它,你就不用去想它。吃奶的小孩都知道要抓奶嘴直接用手去够就行了,还用得着一定要先想“控制手臂”?
      咋回事儿?
                                                                                                                2011/12/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8 23:38:3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iloo 2011-12-19 23:13:00
技术探讨该顶,自然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mbjc 2011-12-20 13:53:00
写这么多字很不容易,可惜论述的观点是错误的,会更深地误导业余爱好者。出于楼主对乒乓球的热爱,必须赞一下。打球用心用脑是好事,如果能真正理解击球原理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多年新手 2011-12-20 17:28:00

支持

我的水平不高,只是喜欢乒乓球,但在我们一群球友中,发力是最暴的,按照楼主的说法体会了一下,动作能够切合。以前说的以腰带手的说法,只能说是没有准确表述发力的原理,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也是基于对乒乓球不同的理解,练出了各式各样的姿势。我在打球时,更在意的是身体发力的顺畅和简洁,楼主的新意我再想想,不过几个入门练习的方法很不错,我找个新手教教,看看他能不能很快体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ng3971 2011-12-21 12:25: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嵩山 2011-12-21 12:4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18 23:38:00

  辨宝路线图27
      辨宝渐向佳境6----聊聊前黑龙江省队教练的“控制”说+“解放”说4


      人对于自己的手臂,要用它,你就直接用。不用它,你就别想它。


      为什么我要再次强调这句话呢?我觉得,我们的“腰论”教练、专家都忽视、或缺乏这一基本生理认知。“以腰控臂”,包括这个“控制与解放”,都是这一忽视、缺乏的典型产物,所以必须要多说几句。
      如果,我们的大脑不去想控制手臂、不去想控制手臂肌肉,手臂自己会发力吗?手臂肌肉会自行做功吗?如果真会的话,这个人一定有病,神经紊乱。我认为他应当先上医院,治好病再打球。对吧?
      如果,大脑要让手臂发力,但是没想过要通过腰、通过身体来控制手臂的这个发力,那我们的手臂肌肉会不做功、我们的手臂会拒绝发力吗?如果真会的话,这个人也一定有病,不是神经紊乱就是肌无力,而且一定很重。对吧?
      比如,打球时,我们的非执拍手是不需要发力的。我们需要想着控制不让它乱动吗?不需要。无论我们怎样发力、怎样转动身体、怎样跑位,我们的非执拍手都会和着身体共舞,非常合作。因为我们人体自有平衡功能会自动调节。所以,只要人体重心稳定有需要,我们的手臂都一定会全力协调配合的,丝毫不会有任何其它乱来、或怠工等相左的行动。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大脑旨意的实施表现。人体所有可以对外部实施力作用的部位,都可以是大脑对任何外部事物进行接触、干预旨意的终端作用体。用手打球时,手是终端作用体;用脚踢球时,脚是终端作用体;用头顶球时,头是终端作用体;用臀部撞人时,臀部是终端作用体。终端作用体实施作用时,终端作用体就是枪尖、就是刀刃,人体其它部分全都像枪杆、刀身一样,全都是基体、是后坐。
      比如说乒乓球里的跑位,被人偷了那么大的一个空档,得拼命跑过去。
      1. 情势是必须撒开脚丫子跑。那么,你是不顾一切地盯着球跑过去,还是会想着一定要控制好脚下跑过去?
      2. 在跑过去的同时,肯定要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那么,你是不顾一切地盯着球跑过去,还是会一边想着要控制好自己的身体重心一边跑过去?
      3. 在大致跑到位,还必须要尽力伸手去够球时,你是不顾一切地尽最大努力伸手去够球,还是会先想着控制好自己的手臂再去够球?
      4. 在要够着球时,你的执拍手是按照你的想法直接把球击出去,还是会在你想着控制好手臂再把球打出去?
      你一定会说,全是废话。这时谁还会去想什么控制不控制呢?满脑子就一个字,球!对,这里讲 “控制”不仅废话,而且耽误球。但是,跑这个位确实很不容易,
      1. 脚下是一定要注意好的;
      2. 身体重心是一定要保持稳定的;
      3. 那球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才能够得着的;
      4. 击球是一定要有技术实施想法的。
      这么多的“一定要”是怎么做到、怎么实现的呢?一句话,我们有无与伦比的大脑。一个人,要干什么事情,要用哪个部位去做,要怎样做,要用多大的力?大脑自会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根本不需要你去想控制这控制那,你只要盯准目标全力去做就行了。
      我们这位前黑龙江省队教练比吴敬平先生明白:这里用“控制”不合适,手臂是一定要发力的,控制手臂不发力是不行的,那是逆天行事,此路不通。所以,他就续补了个“解放”,他可能觉得这样就圆润完美了,一可以继续维护吴敬平先生的“以腰控臂”理论,二也回归生理让手臂重获了自由,此情此意可谓用心良苦。
      但是,这位前黑龙江省队教练可能没想到,他这个原本想为“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擦屁股的“解放”,恰恰反证了“控制”的荒诞。既然解放是必须的,就说明这个“控制”多余,就说明这个“一定要”是滥用,就说明“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纯粹是一个谬论。不然的话,何须“解放”?

  换一个角度,我觉得,恰恰应该是我们的吴先生、我们的这位前黑龙江省队教练、还有我们一大群深陷“腰论”混沌的教练专家朋友们,你们太需要这个解放了。只有你们真正从“腰论”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才能让我们的发力思想回到科学正道,才能让我们的手臂自由挥舞,自然发力。这样的解放,才真正是我们亟需的解放。

 

  还是这句话:对于自己的手臂,要用它,你就直接用。不用它,你就别想它。
                                                                                                                                  2011/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24 15:27:00

  辨宝路线图29
      辨宝渐向佳境8----聊聊济南市某教练解读国家队教练说的“控”与“整体”2

 

  小匠朋友转述济南市某教练的话,前面是这样说的:“这是对控字阐述得不确切。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
      初看过去,这句话好像因果必然,很有道理。但多看它一眼,就似乎不知所云,好像还不能光用眼看,还必须动脑子猜。我想了想,它的意思大概是----不以大躯干发力,这个人就发不出大力。如果这一猜与原意差不太多的话,我就先顺着这一猜的思路往下说。
      如果,他这句话的意思真是“不以大躯干发力,这个人就发不出大力”,那他的这一认知,我认为总体上符合原理,没有问题。而如果他这句话真如话面上的表述,是指发力的时候,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各有关部位(当然是指利用方面)就会产生脱节?这就有个概念问题了。他这话虽然都关乎发力,大概意思的方向也都对头。但是,我的确认为他说的没在点子上。

  首先,“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这句话本身不能成立。因为,用不用大躯干发力,主要与作用诉求有直接关系,和身体脱不脱节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当然,以身体大躯干为主的发力,能发出大力。不以身体大躯干发力,那就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大力,这没错。但有些发力,象反手弹击,正手台内挑打,还有像王宏小品给雷恪生老丈人弹脑崩儿,这样一类发力需要动用身体大躯干发力吗?不需要。身体会脱节吗?肯定不会脱节。只要不用跑位,这类发力动动手臂、手腕、手指部分就够了。当然,这位济南市某教练也不是这个意思。不过毕竟相关,我这里也就顺嘴一说。
      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应该认知的是----是不是以大躯干发力,就是一个视作用目标、作用目的情况,决定所用力量大小的问题。是需不需要、有没有利用人体的大肌肉群组做功的问题。而不是身体脱不脱节、会不会产生脱节的问题。
      小匠朋友后面转述生理老师的话就这样说了:“从红外方面来看,这个“整体性”是必须的。……想更多,更好的发力必须要大的肌肉群参与才能得到实现。”生理老师的这句话,是真正的专业认知、专业诠释。因为人体大躯干拥有多组大肌肉群,所以,动用大躯干为主的整体发力就能发得出大力。不以大躯干发力,不利用人体的大肌肉群组做功,这个发力就一定有限,就一定发不出大力。这和身体脱不脱节、会不会产生脱节没有任何直接因果关系。所以说,“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这句话,存在概念错置问题,不能成立。


 

  为什么我又说“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这句话,它的大概意思方向对头呢?因为他的大躯干发力思想,谈到了一个整体的必要性,与协调的必要性问题。
      一次大的发力,整体性是必须的,必须是利用人体的全部大、小肌肉群组整体做功。协调性也是必须的,一次有效的大发力,必须是人体各相关部位共同协调一致的整体行动,才能于终端对目标实施理想作用。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人体各相关部位共同协调一致的整体行动,有一个必须要牢牢抓住的点,这就是:一定要依序、并充分利用全部相关关节。只有依序、并充分利用了全部相关关节,才能构成人体的这个共同协调一致的整体行动,才能完成这个整体性,才能成其为协调性。
      脚下要到位,转体要到位,引拍要到位,拍形要到位,虽然这些都是肌肉在做功,但任何一个到位,都一定是依序、并充分利用全部相关关节转向功能完成的。其中任何一处关节没有被利用的话,它的连接部位肌肉就只能做无用功,就谈不上到位。其中任何一处关节的利用不充分、不到位的话,就必然导致该次发力在这一部位形成不足或缺失,这个协调性就无从谈起,这个整体也就不成其为整体,这次发力也就不可能成为理想发力。


      是不是以大躯干发力,只关乎力量大小,是有没有利用、或利用了多少大肌肉群组做功的问题。与身体脱不脱节没有直接关系。
      身体会不会产生脱节,是关节利用问题,是有没有按作用需要,依序、并充分利用人体自有发力结构相关关节的问题。与是不是以大躯干发力没有直接关系。


 

  我以上对大躯干发力、对身体会不会产生脱节问题的阐述,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确不确切?希望小匠朋友,还有这位济南市某教练继续给予交流。
                                                                                                               2011/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