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ziyouzizai 2011-12-25 16:53:00
 自然发力,我认可。  其他不尽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iugg 2011-12-25 15:53:00
腰论确实有误,发力确如楼主说的,脚到了,手就到了,中间什么也没有,也不用想。一动腰发力的时机就错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22 10:35:00

  辨宝路线图28
      辨宝渐向佳境7----聊聊济南市教练解读国家队教练说的“控”与“整体”1

 

  小匠朋友说:“在和济南市某教练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想也没想的就说:这是对控字阐述得不确切。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国家队教练的控指的是,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发力的成功传导。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成为了一个整体,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
      从济南市某教练这段话里,我们看到了他的这样几点认识
      1. 他否认我“以腰控臂”是谬误论点的说法,“这是对控字阐述得不确切”。
      2. 他诠释吴先生“控”的本意是“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
      3. 他进一步解释“只有成为了一个整体,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

 

  首先,我要说这位济南市某教练的大躯干“整体”说概念非常好。这对吴先生“以腰控臂”是一个较大的提升。我也认为,一次大发力,必然是以大躯干为主的、整个人体自有发力结构的共同协调行动。所以,这个“整体”概念至重至要。
      但是,他解释吴先生“控”的本意,是为了“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这我就不得不问几句了:
      1. 有谁要让我们的“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所以吴先生强调要“以腰控臂”,要“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
      2. 吴先生没给这个“控”之前,我们的大臂与身体不是一个整体?
      3. 吴先生给了这个“控”,就可以“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
      4. 吴先生给了这个“控”,我们的大臂才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
      纯属子虚乌有,对吧?把一个本来就不存在的子虚乌有设定为必须要解决的前提,这种前提能成立吗?因这一前提而生的“控”,还有意义吗?

 

  有谁要把这一整体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哪里出现的“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这一说道?不是别人,恰恰是吴先生的“腰论”。是吴先生说“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腰上发力,不是用手臂发力”。是吴先生特别强调,这个发力的事归腰这一部分干,一定要控制住手臂那一部分,不用手臂那一部分干。是吴先生拆分了这个整体,对不对?
      白纸黑字这儿摆着呢,明明是吴敬平先生自己把手臂与身体给拆分开了。现在,这位济南市某教练却说吴先生的“控”,是要“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话还能这么说 ……?
      我们的身体一直就是一个整体,现在却被说成是因“控”而“成为了一个整体”。而且还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
      5. 被控制的整体,被控制的肌肉会是更放松的吗?,
      6. 没被控制的肌肉反而都处在紧张状态吗?
      大概不用再问了吧?

 

  我忽然觉得,如果,这位济南市某教练真正认为,只有“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才是发大力、发好力的前提;“只有成为了一个整体,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的话,他现在应该和曹红宇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联手共问“以腰控臂”。是不是?他怎么反倒和吴先生站在一起,去维护那个破坏“整体性”前提,破坏“更协调,更轻松”的作祟者“腰论”呢?这是不是又搞反了头?
      这又不得不让我心生疑惑,以上济南市某教练的话是他的原话吗?是他的本意吗?会不会是小匠朋友在转述的时候出了点什么状况?
                                                                                                            2011/1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zw6512手机认证 2011-12-22 13:49:00

学习,是不会用腰发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27 23:15:00

 辨宝路线图30
      辨宝渐向佳境9----聊聊济南市教练解读国家队教练说的“控”与“整体”3

 

 回头再看济南市某教练说的话:这是对控字阐述得不确切。不以大躯干发力,身体就会产生脱节。国家队教练的控指的是,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发力的成功传导。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成为了一个整体,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
      济南市某教练的话尽管矛盾,但这几个发力的关键点,他说的还是很精准的----
      1. 大躯干发力;
      2. 身体要成为一个整体、
      3. 让身体更协调,更轻松。
      这些个点,都是发力的黄金认知点。我相信,不光这位济南市某教练,全国所有专业教练、乒乓专家的发力认知里,程度不同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和感受。


      既然我们都认同这些个发力关键点,那怎么还会有分歧呢?有,就是在究竟
     1. 怎样以大躯干发力?
     2. 怎样让身体成为一个整体?
     3. 怎样让身体更协调、更轻松?
     在这些关键点的释读方面,出现了遗憾。他们总是把“腰”顶在自己的头上,什么都要围着腰团团转。以致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什么都要以“腰”为中心的畸形认知——
     1. 腰等同于身体大躯干。用腰发力,就是以大躯干发力。
     2. “国家队教练的控指的是,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才能让身体成为一个整体。
     3. 用腰控制好了手臂,“不让身体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而是一个整体,身体就会更协调、更轻松……

 

 我就纳了这个闷了----
     1. 都已经知道了要用人体大躯干发力才能发大力,干嘛还一定要用“腰”来替代人体大躯干呢? 腰肌能全都替代胸肌、背肌、腿肌、臂肌?
     2. 都已经知道了整体的重要性,干嘛还特别强调只用腰这一部分发力,不用手臂那一部分发力,要把身体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呢?
     3. 都已经知道了协调、放松的重要性,干嘛还特别强调用腰来对自己的身体搞控制,一定要用自己身体的这一部分去控制身体的那一部分呢?
      干嘛死活总跟自己过不去呢?


      我们的分歧就在这里,他们眼里,腰是控制这一切的中心,而我认为腰没有这么多、这么大的作用。这个“腰概念”完全多余。

  可能这位济南市某教练,还有许多教练、专家会对我予以蔑笑,会笑我太轻狂、太民科,太不懂。我能够理解,对于他们,“腰概念”已不仅仅是能控臂,而是已经控制了他们的全部发力思维。谈发力不首冠“腰”字,如文*革时吃饭前不高诵毛主席语录“要斗私批修!”一般,这在他们几同数典忘祖,几同忤逆不敬。

      恕我不敬,我还是要说一句:如果,有一个办法,
      1. 能把你们“腰论”控制下的“大躯干发力”、“一个整体”、“更协调,更轻松”等发力要点都集中概括在了一起,
      2. 能完全体现、达到“腰论”所能体现、所能达到的全部最佳发力预想效果,甚至超“腰论”效果,
      3. 但是,这是一个完全摒弃了“腰概念”,是一个让“腰”字完全回归本位平凡化的发力办法。

 

  如果这样一个好发力办法真捧在了你们眼前,你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我希望:能在你们脸上看到一种欣喜,一种能体现你们阳光的、事业至上的表情。
                                                                                                                                 2011/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29 17:38:00

      辨宝路线图31
      辨宝渐向佳境10----聊聊济南市教练解读国家队教练说的“控”与“整体”4

 

      我现在捧出一个发力办法,是一个完全没有“腰概念”的办法。各位看看,这位济南市某教练所说的大躯干、一个整体、让身体更协调更轻松这些个关键点,是不是都被归纳了?这就是“一、六自然发力办法”。

 

      “一”就是“一条通道”----
      这条通道的起点在脚,通过转动转移身体重心,画一个半径,再往回折返转动转移身体重心,利用展开的手臂再画一个大加速半径,终点在击球。
      从开始引拍,到折返迎球,到击球作用,这整个过程要的就是拉开加速距离,制造加速空间,利用加速空间,加速击球作用。
      这条通道有一个核心词: “加速”,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加速条件,实现加速击球。
      (见一楼正文,‘五、自然发力之一条通道、六个要点’。)

      请看,这是不是指出了以大躯干发力?是不是有一个整体的发力成功传导?这一方法,不仅明确规制了转动转移身体重心、规制了半径加速办法及其轨迹,而且还说明了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理,以及明确的任务要求。这和济南市某教练的发力关键点认知(除‘腰概念’外)有没有矛盾?

 

      这个“一”,说的是一个大的发力通道。要让这一通道发挥理想作用,当然还需要把工作做细,要一个一个的抓好具体环节,所以就还有一个“六”。
      “六”就是“六个要点”:
      “六个要点指加速通道中的六个环节。它们依次为1大躯干(从脚到肩)、2大臂、3前臂、4手、5手指、6再加速作用。
      第1要点大躯干为能量体。第2、3、4、5要点为作用体,其中第3、4、5要点为精细作用体。第6要点为实施作用点。
      第1要点大躯干环节最复杂,它包含了趾踝膝髋椎等人体发力结构的主要关节。所以,首先一定要理顺并充分利用好大躯干能量体各躯段、各关节的功能,这是产生、集聚,并向第2、3、4、5要点作用体环节顺利输送高能量的重中之重要点,是保障第6要点环节有足够力量最后实施作用的基础。
      加速通道能不能实现完美加速,主要就取决于这六个环节是不是各尽其能,依序做功,充分协调,一气贯通。所以,这六个环节也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词----‘畅通’。”
      (见一楼正文,‘五、自然发力之一条通道、六个要点’。)


 

      一条通道专为加速,六个要点确保畅通。这个自然发力办法,应该讲得很清楚了吧。它里面有“腰”字吗?没有。只字不提腰,也能把发力问题讲清楚,这应该是不言而喻了吧。对不对?这应该可以说明:尽管我们的腰在发力中作用很大,但是,我们在讲发力理论的时候,是可以离得开、是可以忽略不计这个腰字的。腰,就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这位济南市某教练,各位教练、专家和朋友们,这个完全摒除“腰概念“的自然发力之“一条通道、六个要点”, 你们怎么看?
      1. 它有没有把你们所认为的“大躯干发力、一个整体是发力的成功传导、让身体更协调更轻松”等发力关键要点完全涵盖?
      2. 这么一个简明有序的发力办法,一个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很本不需要你对身体控这控那的发力办法,是不是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协调、更轻松?


 

      我把“自然发力之一条通道、六个要点”说得这么好那么好,当然目前还只是我个人观点,不一定全对。如果这位济南市某教练,各位教练、专家和朋友们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我没说到位,或者哪里说得不对,请给予批评指出,咱们再交流,再探讨,以利共求真是。
      谢谢!
                                                                                                                                                2011/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色土豆2 2011-12-29 21:27:00

同意楼主自然发力原理,是有的人假装明白,刚开始练正手攻球就强调转腰,用的着吗,大力攻球自然就全身发力了。

另外不同意楼主对郝帅等打不到世界冠军就是正手力量不够的原因,乒乓毕竟是竞技运动,强调的是"竞   技",是综合实力,不是看谁扣的力量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2-31 10:09:00

      辨宝路线图32
      辨宝渐向佳境11----聊聊齐齐哈尔市教练的发力说1

 

      小匠朋友转述齐齐哈尔市教练的这段话如下:

 

      只有成为了一个整体,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协调,更放松。----这也与齐齐哈尔市教练的言辞为一致。而这位教练又说一句很重要的话:“我曾经几次尝试过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结果发现这样的学员在侧身扑正手后,很难再回到反手位,他们的步法严重受到阻碍。”意思就是说,“身体不成为一个整体,让手臂参与过多的发力,会导致脱节,这样就失去了发力的意义。而且这种力不是力量,而是速度。也就是说球质量也很高,但是是因为它的速度快。而不是力量大。同时保险成分也高。再者说,对于专业用动员来讲,没有了步法就没有了机会。毕竟谁也一板杀不死对方。柳承敏也不能做到,而且实践证明这样做的代价比收效更大。所以为了更流畅,更协调,更合理的发力,所以用身体带动手臂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理论上到底如何我不清楚,人体生理学我没有学好,但是这个腰控臂的学说没有问题,实践中也让运动员得到了莫大的收获。是必须执行的。呵呵,等有一天发现他真的错了,那么那个时候必须有一个更好的方向。否则没有几个教练愿意冒险。而且最后都是输送到国家队,如果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是如此,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

 

      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的话内容很丰富:
      1. “我曾经几次尝试过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
      2. “身体不成为一个整体,让手臂参与过多的发力,会导致脱节,这样就失去了发力的意义。”
      3. “为了更流畅,更协调,更合理的发力,所以用身体带动手臂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是必须执行的。”
      4. “没有几个教练愿意冒险。而且最后都是输送到国家队,如果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是如此,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


 

      齐齐哈尔市教练的这番话,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很多基层教练的发力认知状况。真实地反映出他、她们在发力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或准确的办法或思路。同时,也透露出他、她们不敢逾越“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腰论”权威认知,另外去接受、去探讨新发力思路的基层谨慎心态。

 

      《腰惑》 词一首 调寄 胡咧咧

 

      虔意向“腰”,奈之何,雾里藏娇。眼巴巴,众生千谜百惑,难谒真“腰”。

 

      为什么从辨宝路线图系列探讨第22期开始,我将第二标题命名为“辨宝渐向佳境”?就是因为从这一期开始,我将与对我“腰问”观点给与反馈的乒乓球专业教练对话探讨。这也就标志着原先许多朋友认为的,“腰问”只不过是咬文嚼字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较为实质的、与一线专业教练发力认知进行直接对话探讨的第二阶段由此展开,所以,从那一天开始,就叫“辨宝渐向佳境”。


      对于乒乓球项目的发力,肯定不是我说了算。但是,也不是吴敬平们说了算,明摆着现在有许多问题,“腰论”都解释不通,也解决不了。究竟“腰论”是宝,还是“一、六自然发力方法”是宝?一定是要在经过激烈的、实质性的甄辨之后,还能在科学面前稳稳站住脚的,才可能是真正的发力之宝。所以,首先要“辨”。


      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朋友,全国的乒乓球教练、专家朋友们!无论您现在是什么观点,即使您反对、或者非常反感我的观点,我也非常诚挚地欢迎您参与这一甄辨。只要是立意求是,哪怕言语激烈一点、尖刻一点,火药味浓一点,我也同样诚挚欢迎。最终,无论曹红宇对错,这对你们都只会有益,对乒乓球运动事业都只会有益。什么好?什么对?大家的发力认知都会越辨越清晰、越辩越明确嘛。对不对?

 

      我相信,“腰论”被摒弃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也希望你们能相信,将“腰论”供送博物馆之后,你们一定会更优秀。

 

      接下来,我将对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的发力说进行探讨。
                                                                                                                                                        2011/12/3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1 23:20:3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t1320手机认证 2011-12-31 14:11: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7 15:17:00

      辨宝路线图33
      辨宝渐向佳境12----聊聊齐齐哈尔市教练的发力认知及其状态2

 

      在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时,这位齐市教练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我曾经几次尝试过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结果发现这样的学员在侧身扑正手后,很难再回到反手位,他们的步法严重受到阻碍。”
      不知道各位朋友看了这段话是什么感觉,我的第一感觉是:他做这一尝试,是为了求证 ---- 用手臂与背阔肌再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时,会不会影响扑正手后回到反手位的步法?结果呢?他并不是为了求证步法。想不到他N多度话题一转,他这一尝试得出的另外一个结论:“身体不成为一个整体,让手臂参与过多的发力,会导致脱节,这样就失去了发力的意义。”
      恕我直言,这话有点儿绕。
      再联系到速度、球的质量、速度与力量、保险成分,毕竟谁也一板杀不死对方,柳承敏也不能做到呀等等等等。最后才算整明白,他这段话,是为了力挺“以腰控臂”。“为了更流畅,更协调,更合理的发力,所以用身体带动手臂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这才是这段话的真正目的。

 

      看到这里,我有几个问题,想请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给明确一下。
      1. 您这个“背阔肌”,是不是指上体?如果是指上体,还要不要用胸大肌?如果是单用背阔肌的话,那您是怎么用的、是怎样“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的?
      2. 如果您觉得我的上一问不合适,那我换个问法:如果您这个“背阔肌”确实是指上体,那您为什么一定要用“背阔肌”一词,而坚持不用实实在在的 “上体”一词呢?
      3. 是因为“以腰控臂”的“腰”已经取代了上体,您为了避免撞“腰”,所以您不便再用“上体”一词,就想出了采用上体与发力关系较大的某一肌肉部分、用“背阔肌”来代指上体,对吗?
      4. “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您这指的是先动手臂,带动背阔肌,尔后再配合动腰来进行重心转移?是吗?
      5. 您举这个尝试为例的意思是说----用手臂带动上体、带动腰来实施重心转移的动作,与以腰控臂恰恰相反,是以臂控腰,所以这不对。是吗?
      6. 如果不“以腰控臂”,如果是像您特地所做的尝试那样,“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那就必然会使得“步法严重受到阻碍”、“身体不成为一个整体”、“会导致脱节”等等等等,那甚至“就会失去发力的意义”。对吗?
      7. 您的意思----您“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做的这一尝试都已经充分证明,不“以腰控臂”就必然会对发力、对步法,对一切的一切,都将会产生许多严重的阻碍或负面影响,就不可能打好乒乓球。所以,“以腰控臂”对于打好乒乓球、特别是对于发力,至重至要。“也就是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对吗?
      8. 您把“背阔肌”请出来所做、所说的这一切,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了佐证、支持吴敬平先生“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腰上发力,不是用手臂发力”的论点,一定要“以腰控臂”。对吗?

 

      我为什么要问这些呢?说实在的,要想正确理解您这段话,确实很不容易。而如果理解有误,那不仅失敬,也聊不到点子上,也白瞎功夫。对吧?

 

      我问的这些问题,切盼能得到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的确认。
      非常感谢!
                                                                                                                                                    201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