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板叟 楼主 2012-1-11 11:03:00
 

 辨宝路线图34
     辨宝渐向佳境13----聊聊齐齐哈尔市教练的发力认知及其状态3


 

 上一篇路线图33,我提了几个问题,想得到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的确认。看样子,一下子不容易得到他的回答,需要时间。那我就按照我的理解先聊着。如果我的理解有误,那就再聊,“腰论”这么多年了,探讨它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先扼要谈谈我的看法。
      1. 我同意“整体性”观点,这完全一致,没有异议。
      2. 合理地使用手臂发力,有助于击球后的动作迅速还原,有利于身体重心的快速转移到位,有利于身体的更协调、更放松,这些我都同意。但是,这个合理的点在哪儿?这才是关键。我认为,这个合理的点并不在所谓的“控制”,而在于自然依序:一切听由大脑,一切自然依序。
      3. 一定情况下,手臂单独发力可以胜任作用时,手臂可以独立发力,上体、腰也可以被带动。但发大力时,一定是以大躯干能量体为主发力。
      4. 任何情况下,无论发不发力,即使是无意识状态,上体都可以带动手臂。但上体、包括整个身体都绝不可能控制手臂。手臂的动、怎样动,手臂的不动、怎样定位不动,完全由大脑按发力作用需要的情况来设定。
      5. 身体重心的转移能否及时到位在于步法,这首先一定是脚、是脚下跑得快不快的问题。这完全取决于人的生理反应能力、大脑给于的反馈速度,和专项技术训练的掌握、熟练、及使用程度。
      6. 手臂与背阔肌再配合腰部,这些与脚下能不能及时到位,无疑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步法这一行为中,脚永远是第一性的,腰、背阔肌与手臂等身体其它部位再怎么重要,也都只能是排在第二、第三及之后。
      7. 所以,我认为“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这一尝试,从立意上就概念紊乱,难以成立。说得直一点,就像是周星驰自导自演的无厘头,近似搞笑。
      8. 特别是因为做了“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这一尝试,发现这会使“步法严重受到阻碍”。所以就可以证明“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这一推论虽然八竿子可能打得着,但是也忒远了些。药家鑫灭绝人性,是亚当夏娃伏羲女娲的罪孽?没关系?有渊源;有关系?扯不上。
      9. 另外,像“背阔肌”一词的使用,主要常见在体能训练方面。谈发力问题需要提它吗?在乒乓发力技术论述中,有单独使用背阔肌一说吗?上体发力时,能单用背阔肌,不用胸大肌及其它上体肌肉吗?哪里有依据说明,背阔肌可以代言上体全部肌肉、代指上体?我真是很想知道,这个背阔肌是怎样单独与手臂一起作用的?
      10. 本来结构简洁、脉络清晰的发力问题,已经被“腰论”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了。何苦又要来一个什么“背阔肌”?嫌复杂得还不够?实际上,这里用“背阔肌”,不但不能彰显专业理论的深奥。相反,它恰恰反映了“腰论”的忽悠天性,总是把人往莫名其妙地界引,总让人宇宙洪荒不着边际。

 

  什么叫“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如果不“以腰控臂”,手臂就一定会乱发力?如果不“以腰控臂”,身体真就一定会脱节?
      手臂并不是外体外物,干嘛要控制它?手臂怎样发力,什么时候发力?这个点不在“腰控”,而一定是在“依序”。依序,到了该它发力的时候就用它发力;依序,没到它发力的时候你就让它放松着别去想它,更用不着刻意去控制它。你硬生生把自己的手臂当外资老惦记着要控制它。干嘛不把它当自体看?干嘛总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确实精力富裕就多想想球,多实惠!

 

  发力时,身体怎样成为一个整体?不在腰控臂;手臂怎样发力?也不在腰控臂;身体怎样才能不脱节?更不在腰控臂;怎样才能更协调、更轻松?这全都与腰控臂无关。您要真想知道的话,您可以大胆记住这样一个秘诀,四个字:
      依序运作。
                                                                                                                            201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1 11:1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城居士在2012-1-7 17:26:00的发言:

    曹红宇先生(请允许我暂且这样称呼你,因不知你的性别)

    你的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词语准确,语言犀利并多以问句强调你的观点,可以说大作令人眼花缭乱,非熟人能及。

    诚然,你的观点中确实没有提及“腰”字。鄙人以为你的“一条通道、六个要点”自然发力法是离不开腰的,离开了腰的作用这条通道是不可能有的。

    早年有一套广播体操,其中有一节叫“体转运动”,相信曹先生一定知道的。如果腰不动,上体是无法转动的,其实转体主要是靠腰来完成的,所以多数人在讲弧圈球动作及发力机制时都说成“转腰”,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是“转体”,只不过转体主要是通过转腰来完成的而已,但如果其他部位不动,腰也是无法实现转动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叫“腰转运动”,而叫“体转运动”。

    上体的转动首先要动腰,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腰控”论尽管有些过于突出“腰”,但还是有它的正确性。想必先生是看不惯、忍不下他们夸大腰的作用吧。

    其实什么都不必说,只要知道“蹬地、转体、引拍---再蹬地、转体、向前挥拍”就足够了,你想不动腰都不行啊。

    所言如有冒犯,诚望曹先生海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9 14:20:19编辑过]

 

      首先,谢谢您赐帖,非常感谢!

      您这个问题提得好,这可能代表了许多人的疑问。关于腰的作用、腰是怎样作用的,以及腰在发力中的重要性,我在前面路线图中已有阐述,可请您在得闲的时候,查阅一下,看看能不能回答得了您的问题。

      另外,我将在路线图35,或36中,会详细谈到“一条通道、六个要点”中为何可以不出现“腰”字。请稍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言雪光 2012-1-23 09:22:00

lz看了太多关于用腰的错误解读,于是写出了一篇以谬误对谬误的帖子

在我看来,lz和lz反驳的那些人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误区

 

我系统训练只有3个月的时间,我的体会和我得到的指导都是:打球肯定要转体,转体的关键就是转腰

如果习惯了转腰加强发力惯性的话,那么不正确的步法自然就会因为别扭、指导和调整在训练中得到改善,或者在比赛中积累下正确的经验

“用腰去控”这个说法在“控”字上有失偏颇,但这个说法就像lz因为这个说法而对整套强调用腰的理论进行否定一样,只是人们对于这一个关键环节的理解问题。

 

人打乒乓球,肯定是从“上臂打球,下肢找球”的过程走向整体发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腰,不强调腰的作用,很可能很多人都意识不到球质上不来的关键。只说转体,不说转腰,很多人会让转体成为匀速过程,发力还是由快速收臂来完成,这跟lz的初衷恐怕不同吧

我们说低水平打着玩,不强调发力质量,那么站位和转腰很可能就被抡大臂所取代,可见对于低水平选手来说,加强他们转腰发力是必须的

高水平运动员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不敢妄加定论,但是我认为,所有脚下的问题都是整体协调一致带来的。一个选手的步法很可能本身说不上对错,但是他没有正确的结合落位到转腰这个过程,导致腿部力量传导中止于腰线,最终没有全身力量连续惯性传导的过程,导致看起来是对的但真正发力的只有手部

lz虽然举了运动员的实例,但是说实话,既然lz要写这种严肃的文章,是不是能做一些更有力的调查研究比较好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3 9:26:2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琳琳宝宝 2012-1-25 23:45:00
  强烈支持141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斋里谈琴 2012-1-23 18:35:00
楼主,上个视蘋好了,让各位看看你拉弧圈球的样子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02553249 2012-2-10 10:44:00
境界不到,只好看大家的回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小t手机认证 2012-2-9 22:58:00
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观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2-9 11:32:00

      辨宝路线图38
      辨宝渐向佳境17----聊聊齐齐哈尔市教练的发力认知及其状态6

 

      齐齐哈尔市教练最后是这么说的:这个腰控臂的学说没有问题,实践中也让运动员得到了莫大的收获。是必须执行的。呵呵,等有一天发现他真的错了,那么那个时候必须有一个更好的方向。否则没有几个教练愿意冒险。而且最后都是输送到国家队,如果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是如此,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
      齐市教练这段话,我理解,他主要表示了这样两个意思:
      1. 中国乒乓这么多的优异成绩,可以证明“腰控臂的学说没有问题”。
      2. 国家队是准则。在“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之外弄新的东西,那是冒险。


 

      第一个问题,因素太复杂,缓一步聊。我们先聊第二个问题,关乎国家队。
      1. 国家队有说过“如果有谁弄出和国家队的理论不一样的新的东西来,国家队是绝不认可、绝不接受的”,国家队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吗?好像没有。
      2. 您曾经“弄出新的东西来”,但因为不同于“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结果被国家队否定了,并因此把你们的“学员给耽误了”。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好像也没有。如果有的话,您就不会用“没准”这样的词,对吧?
      3. 第一,国家队没有表示过这样的意思,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第二,您自己也不曾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既然都没有这样的事,那您怎么会有如果在“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之外,“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的说法呢?
      4. 从善意角度来理解,您的这一想法是表示可能的担心。从中性角度来理解,这是您想从方方面面尽量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如果从目的角度来理解,可以认为您这是出于某种需要,您是为了这一需要想这么说,所以就这么说了。
      5. 我觉得,从哪个角度来理解您的说法?这个问题并不是太重要。“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这话从一个中国乒乓专业教练嘴里说出来,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这透露出您对国家队好像还存在一定的负面解读。

 

      我们先来看您这一说法中的被主体----国家队。
      中国乒乓球队,是由国家组织的一支技术最强、水平最高、可以代言中国乒乓的球队。它的主要使命,是在国际乒坛展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水平和风貌。由于这一使命的特定性,国家队必须要以对外成绩说话。所以,想成为这个球队的球员,当然一定要是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综合能力最强的球员,或者是最具潜力、可供造就的年轻球员。
      基于这一原因,中国乒乓球队自然就成了中国乒乓的马首、就成了国内一切关乎乒乓的方方面面都必须紧紧瞄着的标杆和焦点。但是,
      1. 我们都应该知道,国家队进球员,什么都不用说,第一就是“能力!”,最后一定还是这两个字“能力!”。如果你能力足够,或确实可供造就,国家队还会问“你是不是出自‘腰论门’的人”?虽说封建愚昧在眼下中国社会还有相当残余势力,但如果您认为在完全要用实力说话的中国乒乓球队,也会如此狭隘、如此拎不清?那你就错大了,这绝不可能。(仅就项目技能及发力方法而言。)
      2. 事实上,中国乒乓球队最重视、并一直都在倡导创新。这也是我们国球长红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我非常奇怪,您作为一位专业基层教练,作为一个职业乒乓人,您怎么会对我们国家队的这一优良传统浑然不知,怎么还会说出“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这样的话呢?实在匪夷所思!
      3. 吴敬平先生弘扬“腰论”,这只是吴先生的个人行为,并不代表国家队。即使还有国家队、或其他什么乒乓要人都弘扬“腰论”,那也都只是他们的个人行为,都不能代表“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
      4.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信,中国乒乓球队绝对欢迎创新。一项创新,如果硬是实实在在地有用、好用。这样一项创新,我们的国家队会将它视为异己,拒之门外?如果您教出来的学员各项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脑子灵活,还特别能打硬仗。国家队会因为您的新东西不是出自“腰论”门而弃之不用,“耽误”您的学员?

      恕我不懂,您把国家队看成什么了?
                                                                                                                               20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bochn 2012-2-9 17:27: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3-3 12:00:00

      辨宝路线图40
      辨宝渐向佳境19----聊聊齐齐哈尔市教练的发力认知及其状态7

 

      看看几位专业教练发力认知的糊涂状态,再品品生理老师的话。

 

      乒乓球打得好的人,大都很聪明。身子得灵,手脚得灵,反应得灵,脑子得灵,哪儿哪儿都得灵。特别是能当上专业教练的人,哪个不是悟性满满又久经历炼?脑子肯定都特灵特灵。就说这位齐齐哈尔市教练,他为了捍卫“腰论”,他能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来阐述、来证明,并且最后还能给出一个你任何人都不能怀疑、不能反驳的行业权威理由: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您看看,您能说他的脑子不灵?您能说他的思维能力不强?
      可是,您又怎么能想象得出,就是这样一个脑子很灵、能力很强的人,而且就是在他所端的专业饭碗范围内,他竟能说出“如果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是如此,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这样的糊涂话。竟然还会做出“我曾经几次尝试过用手臂与背阔肌,然后配合腰部来实现重心转移”这样的无厘头糊涂事。您敢想象吗?但,这就是硬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为什么?被“腰论”洗脑了。

 

      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教练、专家,也不管他的脑子本来有多么灵光,还有像那位前黑龙江省队教练、济南市教练,只要是被“腰”洗了脑,一律都毫无例外会犯糊涂。
      像前黑龙江省队教练说“控”就是“带”。控制就是控制,带动就是带动,这两个词怎么能等同呢?再说,即便让腰全权代表身体,腰也不可能控制手臂,因为身体本身也不能控制手臂。手臂动不动、怎样动,那绝对都是大脑的事,谁的腰也抢不了大脑的活儿。
      这还不算完,临了他还煞有介事地说什么:“在控制的同时,我们的上肢同时还要“解放”出来。这里面没法用非专业的词来解释。这个解放是指肌肉放松下来。让肌肉具备发力的前提”。多荒唐!既然知道肌肉放松是发力的前提,你干嘛要把它搞紧张了?然后又闹着、忙着来搞“解放”。累不累呀!你不准备用手臂发力,就用不着想它,干嘛还特别要想着去控制它?难道说你的大脑决定不让手臂发力,你的手臂还会坚决不听,它一定还会擅自发力?所以非得要请“腰”来,才能控制得住手臂,才能让手臂不发力?如果谁的手臂真是这样一种状态,那也不是“腰”的事,那应该赶快去看医生。

 

      像济南市教练又说:“国家队教练的控指的是,让大臂与身体成为一个整体”。都知道,我们人体自有发力结构的整体性是与生俱来的的,对不对?如果不“以腰控臂”,我们的大臂与身体就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就一定会“成为两个或者三个部分”?完全相反,恰恰是“以腰控臂”论,肢解了我们大脑的统一管理,把我们的身体分成了两个三个部分。这么明显的存在都敢无视,都敢反咬一口,真敢!

 

      您能想像这是乒乓王国专业教练嘴里说出来的话吗?没办法,这就是我们专业教练的真实发力认知状态。当然,他们几位,包括吴敬平先生,他们都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全国专业教练整体。可他们都确实是专业教练,这是一个无从辩解、无从淡化的事实。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被“腰”了就一定会糊涂,这也是一个事实。无论他本人有多聪明,专业技能有多强,专业资历有多深,他也一定逃不出这一规律----信奉“腰论”= 必然糊涂。为什么?很简单一句话:“腰论”就是谬论。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愤怒,甚至要拍案开骂!别着急,且息雷霆之怒,且慢斥责曹红宇狂妄。这里,我再引用小匠朋友同一篇文章最后部分,也可能是小匠朋友认为最重要的、也是生理老师说的最后一句原话:而据我们生理老师所说:“想更多,更好的发力必须要大的肌肉群参与才能得到实现。”

 

      1.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2. 其中“更多,更好的发力”的比较对象是什么?
      3. 为什么“更多,更好的发力”的前面还有一个“想”字?
      4. 这句话为什么会这么说?
      5. 我们的这位生理老师究竟想说什么?

      各位专业乒乓教练、各位专家、朋友,特别是小匠朋友,如果愿意的话,请想一想:看看我们的生理老师是在□□“腰论”呢?还是在□□“腰论”呢?还哎是在□□“腰论”?
      想想吧!
                                                                                                                               20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