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板叟 楼主 2012-3-25 15:19:00

      辨宝路线图45
      辨宝渐向佳境24----“打球肯定要转体,转体的关键就是转腰”是一个伪论

 

      言雪光朋友说“打球肯定要转体”,没错,打球还肯定要动脚,打球还肯定要用眼。这还用说吗?其实,这只是个铺垫,他真正要说的是后面这句话----“转体的关键就是转腰”。他就是要说“打球的关键就是转腰”。是这意思吧?

 

      我在前面说过:“转动转移身体重心”,是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力的基本法。不错,打球常常需要转体。但是,我们一定是在要发力、要够球的时候才会转体,不需要发力、不需要够球的时候就不一定转体。不错,当我们发大力、或拉弧圈、或者够球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腰。但是,在并不需要发大力、或不拉弧圈、不用够球的时候,像什么挡、搓、吸、弹,挑、撩的时候,我们就不一定非要用腰。不需要转体、不需要转腰的时候,我们还一定要转体,还一定要转腰,那不成了多此一举自找麻烦帮对手害自己吗?

 

      请注意!我们的身体,只是在上下体的转向不同步时,上体、或下体单元要异向转动时,我们才会用上腰。
      我为什么这里说是用上了腰?因为这是上体、或下体在利用腰关节的可转向功能,是上体、或下体肌肉群在做功要转动自己,腰关节此时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提供转向条件。上天造化赋予腰的天职,就是让它在人的上体、或下体实现方向性转动时给与支持。所以我说是用上了腰,这才是所谓“转腰”的实质。干嘛非要把一个并非转动主体的“转腰”,硬生生说成是“转体的关键”呢?而当我们的身体上下体同步同向转动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用腰。这个“转腰”,怎么还可能是“转体的关键”呢?

 

      事实上,打球也确实不一定非要转体,转体也不一定非要转腰。比如说,高水平与低水平相遇,那高水平不仅可以不需要转体,他甚至可以基本不挪脚就能拿下。他就站在那里挡你,你根本就打不死他。他还用得着转体吗?他还“肯定要转体”、要“转腰”吗?不需要。有人会说,你特意用一个不会打球的人为例,他当然打不死人。不,我说的这个低水平,他也是一个会打球的、而且也是打得很不错的。那他为什么打不死人呢?因为高水平与低水平,永远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说体校尖子队员,跟国家队员比,那绝对是低水平。对不对?可要跟一般爱好者比,那他绝对又是高水平。对不对?低水平碰到高水平,会怎么样呢?一般只会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怎么打都打人家不死,第二种是常常自己把自己打死。让国家队员跟体校的打球,体校尖子跟一般爱好者打球,怎么打?你根本就打不动他,他哪还用得着转什么体,转什么腰?

 
      有些人会认为、或会蔑视我这是在抬杠。那我们再说一个具体的例子,一姐张怡宁。张怡宁的球打得好不好?肯定好。可您见过她经常转体、经常转腰吗?极其难得。她赢十分球,至少有七分球都没转体、也没转腰。张怡宁这样子打球她也能当一姐,这说明什么?这还不能说明“打球肯定要转体”是瞎说吗?一姐张怡宁的事例不仅说明“打球肯定要转体”是瞎说,而且还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不一定转体、不一定转腰,照样可以把球打得很好。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在新加坡打球的高宁。好像就是在去年底今年初的世界大赛中,高宁连克梅兹、柳承敏,并在1比3 落后的情况下,反以4比3 逆转马林,杀进前4。高宁的球怎么样?不可谓不好吧?他打球就很少用腰。

      顺便说一句,我举张怡宁、高宁为例,并不是提倡不用腰,少用腰。其实,所谓的这个“转腰”实际上就是继续转体、或者说是扩大转体。这个转不转腰的最大区别在于:用了腰比没用腰所获得的加速距离要更长一些,击球的力量也就更大一些,弧圈的质量也就更高一些。所以,正确认知应该是:该转体时就转体,该用腰时就用腰,会用腰,用好了腰,这个球一定会好上加好。

 

      以上张怡宁、高宁的例子就说明:打球并不是肯定都要转体,转体也不一定都要转腰。所以我认为:所谓“打球肯定要转体,转体的关键就是转腰”,这纯粹就是一个伪论。言雪光朋友这样说,究竟是因为他对乒乓球运动还远不够了解,还是他明明很了解,但就是要这么说?这就只有言雪光朋友自己心里清楚。我就不乱猜了。
                                                                                                                       2012/3/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5 15:20:2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amolvzhou 2012-3-27 11:53:00
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hatejacklee 2012-3-30 10:5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gjdhb手机认证 2012-3-30 11:1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叟在2012-3-30 8:45:00的发言:

 

      看了fgjdhb版主的帖子,非常感谢!
 

      感谢您“喜欢这种激烈的、带有理论性的、深入的讨论”。也正因为我相信我们社会里确有很多像您这样的人,所以,我才会进行“腰问”。
      感谢您肯定我是在“很用心地思考并与大家分享”,这对我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鼓励。这让我觉得:我呕心“腰问”确有价值。
      感谢您明确表示您在重新思考:“是“腰”论正确?还是自然发力正确?”。我相信:会思考、会辨别,会舍取,始终是我们人类社会能进步、能发展的主要基本因子。
      我将于辨宝路线图第48期开始,就“腰论”与“一、六自然发力方法”,用专帖和您共同探讨交流。同时,也热诚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聊聊。

      再次感谢fgjdhb版主,谢谢!
                                                                                                              2012/3/3
0

      楼主思维敏捷,文采飞扬,每次学习都会以一个全新的视野把我们带进了乒乓世界,带给了我们无限乐趣,以及对乒乓的无限想象与无限思考。

      每次都是在期待和盼望之中看到如此精彩之作,每次都是在阅读与沉思之中有了更加丰厚的收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0 11:15:2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3-30 08:4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fgjdhb在2012-3-25 20:40:00的发言:

 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题目,专开了一贴,做个探讨,感谢板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6 8:05:50编辑过]

 

      看了fgjdhb版主的帖子,非常感谢!
 

      感谢您“喜欢这种激烈的、带有理论性的、深入的讨论”。也正因为我相信我们社会里确有很多像您这样的人,所以,我才会进行“腰问”。
      感谢您肯定我是在“很用心地思考并与大家分享”,这对我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鼓励。这让我觉得:我呕心“腰问”确有价值。
      感谢您明确表示您在重新思考:“是“腰”论正确?还是自然发力正确?”。我相信:会思考、会辨别,会舍取,始终是我们人类社会能进步、能发展的主要基本因子。
      我将于辨宝路线图第48期开始,就“腰论”与“一、六自然发力方法”,用专帖和您共同探讨交流。同时,也热诚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聊聊。

      再次感谢fgjdhb版主,谢谢!
                                                                                                              201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3-30 08:39:00

      辨宝路线图46
      辨宝渐向佳境25----言雪光的“说法”有说法,

 

      什么是“腰论”?它是指“以腰控臂”为代表的发力理论,这大家都清楚。什么是用腰?它是指打球时对腰的正常利用,这大家也都清楚。可言雪光把我对“腰论”的否定,说成是我“对整套强调用腰的理论进行否定”,说成我完全否定打球要用腰。他这样做,他是故意在玩偷换概念的小手段?还是他确实不明白“腰论”与用腰的区别呢?

      此前,对于用腰,对于“腰论”,我已认真作过较详细、较充分的探讨。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腰是一定要用的,“腰论”是坚决要摒弃的。我的这一观点,是一个任谁转换概念也混淆不了的事实。所以,我只在这里再次说明我的这一观点,其它就不多讲了。我倒是觉得,言雪光朋友的这样一句话空间很大,说道多多。

 

      “用腰去控”这个说法在“控”字上有失偏颇,但这……只是人们对于这一个关键环节的理解问题”。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这句话的话眼不是“控”,也不是“有失偏颇”,或“理解问题”,而是夹杂其间并不招眼的这样两个字----“说法”

 

      言雪光朋友表示认可“用腰去控”有点问题。什么问题?就是这个“控”字用得不合适。所以他说“‘用腰去控’这个说法在‘控’字上有失偏颇”。如果再把他的意思明确一下,把这句话的必然阅读效果显示一下,那就是:“腰论”主体没问题,只是这个“控”字的说法有失偏颇,只是个“说法”问题。
      看看,“说法”二字往这里一用,“以腰控臂”再怎么荒谬也没什么问题、或者说是没什么大问题了。控不控的,不过就是个“说法”问题,不过就是“人们对于这一个关键环节的理解”上,有那么一点“有失偏颇”嘛!是不是?非常的轻松,又非常的费厄泼赖!更让人臣服的是,还非常非常的太极。齐了。
      人家“腰论”不过是在“控”字的说法上小有偏颇,而你却全盘否定说人家荒谬,并且还嚷嚷着要“摒弃腰论”!怎么回事?究竟是“腰论”荒谬?还是你“腰问”荒谬?!是不是?有了这个“说法”,下面是不是该找“腰问”讨说法了?
      这个“说法”简单吗?

 

      我知道,言雪光朋友所用的这个“说法”的说法,可以代表中国乒坛上下里外相当多相当多教练专家和相当多相当多朋友的看法:
      “以腰控臂”是没什么问题的。中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国乒乓球队取得了那么多辉煌成绩,这“腰论”还能有什么问题?说到底说破天,也就是个说法问题,就是个“腰控臂”的说法问题。腰控不控臂?腰能不能控臂?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国球长红,中国乒乓一直在国际乒坛雄踞霸主地位。这样一个运动项目的主流发力理论,怎么可能还会有问题呢?就算你万一争赢了,都承认“以腰控臂”这一说法不对,那也不过就是个“说法”呀!跟摒弃“腰论”,跟发力理论,跟偌大一个辉煌的中国乒坛又有什么关系,跟千千万万乒乓球爱好者又有什么关系?你曹红宇吹毛求疵,小题大做,到了到了你能怎么的?还不就是耍小聪明,自讨没趣!

 

      是不是相当多相当多的人都这样看?保守一点估计,至少三有其二吧。只不过这些朋友颇有城府,不屑砸砖,但将冷眼观“腰问”,看你蹦跶能几时!
      我相信,这些朋友并非恶意,许多人甚至还属于是那种心存宽厚,胸怀正义之士。他们的“冷眼”,是因为他们鄙夷一切吹毛求疵故作高深肆意卖弄哗众取宠之举。所以,曹红宇必须要正视这个“说法”,必须要回一个能说得通的曹版说法。否则,那就不是有说法,而是没法说了。
      愧得很,我不会太极,没什么新招,所以,我还是继续“腰问”,向“腰论”讨说法:

 

      “以腰控臂”真的只是个“说法”问题吗?!
                                                                                                                  201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gjdhb手机认证 2012-4-15 11:59:00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4-15 11:44:00

      辨宝路线图49
      辨宝趋向实质1 ---- “大脑指挥,肌肉做功,关节为纲,依序运作”略述1

 

      “大脑指挥,肌肉做功,关节为纲,依序运作”这四言十六字,是我的“一、六自然发力方法”之髓。

 

      1、“大脑指挥”
      打球发力,和人的其它一切发力行为一样,都是大脑根据人的某一特定需要,组织并协调人体全部有关部位,并利用人体最能实现这一需要的部位,最终实施作用,实现目的一种特定行为。所以,明明白白的“大脑指挥”这样四个字,原本是不需要在“方法”这里面出现的,这原本就是一句废话。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在这个“腰论”主流的现乒乓球发力理论时代,什么“腰控”呀,“收臂”呀,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发力论点碎片化漫天纷飞,使得人们四顾茫然莫衷一是。我们太需要回归这一本真了,把“大脑指挥”这四个字请进“自然发力方法”,并冠以位首,这虽然实实在在是特定诉求目标现况横在我面前的一种无奈,但这又确确实实是一个必须。许多乒乓人心目中总觉得自己的乒乓球项目非常非常特别总强调乒乓球技术非常非常复杂。但是,我们都还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无论你乒乓球项目多么特别,技术多么复杂,你总归还是人打球吧?既然还是人打球,那么,你的所有发力技术动作,就必然与人的其它一切发力行为一样,都一定只能是听由“大脑指挥”。对不对?不然的话,这个球可以还是球,这个“人”? 那是不是就要给他打问号了?
      什么“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身体本身就不能控臂,腰怎么还能控臂呢?手臂动不动?手臂何时动?手臂怎样动?那一定都是大脑说了算的。干嘛非得请腰来横插一杠子呢?干嘛不拿自己的脑子当脑子呢?
      还有什么“收臂发力”,更是不知所云。都知道,任何形式的收,都一定是在发力作用完成之后,这是普遍规律。可到了乒乓球的发力,前面腿、身体、大臂都是加速,怎么到了前臂这里就不再是继续加速,而是突然180度大转弯来一个“收”,要来一个“收臂发力”!?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一个发力动作,自启动始至完成击球作用之前,一定都是在不断加速,直至击球作用后才能谈到收。对不对?还没击球呢,就收前臂了,你这个力到底是要“发”呢,还是要“收”呢?前臂以下的腕、手、指还要不要干活?还怎么干活呢?
      看看,这就是正当道的一些发力论点!

 

      按照“大脑指挥”,这个什么“腰控臂”的正常认知应该是:下体转动转移身体重心完成时,上体肌肉做功继续再转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衔接进行的手臂肌肉做功继续再加速。所以,这里的正确认知应该是:上体再转动,紧密衔接甩动手臂再加速。对不对?这都是大脑指挥下的人体自有发力结构自然正常依序运作,跟“腰控臂”哪有一毛钱关系?
      按照“大脑指挥”,这个什么“收臂发力”的正常认知,实际上它想反映的就是在利用双腿转换转动转移身体重心、紧接着利用腰椎关节(当然还应包括有12节胸椎关节的共同作为)再转动上体、紧接着再利用肩关节展开并甩动大臂后的衔接前臂加速问题。所以,它的正确认知应该是:在人的下体、上体、大臂环环加速的基础上,前臂利用肘关节的可转向功能,延循前面身体、以及大臂转动的半径轨迹,继续甩动前臂向着来球方向再加速迎球。这个一气呵成连续加速的动作其实就是:利用肘关节甩动前臂再加速。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前臂加速。这也是大脑指挥下的人体自有发力结构自然正常依序运作,这和“收”字、和“收臂发力”,又哪有一分一厘钱关系?

 

      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一点:我们都是有大脑的人。通过正确的认知和到位的训练,我们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大脑都会是一清二楚井井有条的。我们毫无必要节外生枝去胡想什么用这里控那里、是这里发力不是那里发力呀等等自扰自乱。我们只需要把应该正确认知的真正认知到位,我们就可能把我们想做好的事情基本做好,基本做到位。
      当然,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爱好者、业余爱好者与完全门外汉,他们之间肯定存在种种差距或差别。这些差距或差别存在于哪些方面呢?一定只存在于对有关技术问题的正确认知程度、方法正确与否,还有训练程度、掌握程度以及使用时的种种相关能力等。但是,在“大脑指挥”这一点上,无论专业、业余、门外汉,都一定完全相同,绝无二致。
      明确了“大脑指挥”,就确立了人体自有发力结构在发力原理中的客观主体地位。我们就可以正确认知肌肉做功、关节为纲,我们就可以协调合理地依序运作,我们就可以进入一个发力技术的自由王国,当然,我们也就可以自然获得理想发力了。所以,我在“一、六自然发力方法”这四言十六字里,首先突出强调原本可以完全不用说的这样四个字:

      “大脑指挥”。
                                                                                                                                    2012/4/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5 11:46:1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汤臣 2012-4-26 00:47:00
先收藏了,再慢慢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汤臣 2012-4-26 02:57:00
Cow, 我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