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灌水]一个菜鸟GET FUN of乒乓球的经历(连载中)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1 21:39:00

俺用A3和OC-CR两块弧圈板,开始练习反拉。

 

原来非常习惯于近台攻球、拉球都打上升初期,这种打法重在判断球的落点,只需要击球迅速就容易打回或者高点拉回,击球越快力量越大越不吃转,属于快攻打法的基础。

 

用软板,不会反拉那是大大滴浪费。于是退到中台,争取时间反拉对方来球,才发现,下降期真不是那么好拉的。因为拉下降期,要求对球的落点、空间飞行弧线都判断准确,才可能击中。刚开始老是“捞”不到对方的上旋球,老是漏,因为这样的球一般都要下扎。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炼,终于能够和对手对拉几板,并且,在双方都不变线不打大角落点的情况下,找机会发力一板拉死对手(那是因为俺还没遇到弧圈高手[em1004])。

 

由此看来,打球的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都要有不同技巧。原来是因为怕球转,才打上升初期,这难度比较大;现在不怕转,是为了争取稳定反击的时间,而拉下降前、中期,这也是有判断球飞行弧线难度的。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5191 2010-11-11 23:15:00
  强烈支持2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正面正胶王 反面反胶 左推右攻结合直板横打 菜鸟一只,请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5191 2010-11-11 00:16:00
  强烈支持1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正面正胶王 反面反胶 左推右攻结合直板横打 菜鸟一只,请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2 21:27:00
多谢楼上支持!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98001140 2010-11-13 03:07: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4 13:53:00

反手的困惑:

 

1、试练

 

从买到A3和OC-CR起,从看到张继科与王皓对决起,俺就开始“正式”练习反手的弧圈和反手台上侧拧。

 

刚开始的侧拧,只是侧旋的方式将球“挑”起来,球的速度、旋转、弧线大都不好,唯一的好处,即使质量不高,业余的选手对这种球大多不适应,回球也就质量不高。俺反复练习,都无法做到张继科拧得那样“爆”。

 

刚开始的反手拉,试验了下引拍和向左侧后引拍,由于高手们强调的正反手转换问题和实战需求的问题,确实感到反手后引大力拉的机会的确非常少,于是自抛自练也是下引拍。同样,下引拍发力难以与正手发力相比,而且,大幅下引拍浪费了时间浪费了力气,对击球效果影响小,而且引拍行程长、影响击球点的把握(个人感觉),于是尝试过少用腕,主要用小臂前带。小臂前带的动作,主动发力总觉不充分,借力倒是可以用(接近反带弧圈的方式吧),所以,后来有意无意弃之,没做主要应用的动作。

 

很少的几次,站在更远的正手位,有意识地用反手和对方正手对拉,站在大约离台近1-2米处,身前引拍无论是强调腕或者下引拍,都容易将球“挑”飞,而反手侧身对拉时,能非常有力量地拉回。但这方式只有几次的尝试,考虑应用的可能性少,暂弃之。

 

2、良好感觉

 

在追求“暴力”侧拧的过程中,有一次俺用A3配47度新精品729,反手在台上将下旋来球打得“啪啪”直响,对手一接到球,球就飞。飞出的球落到地上还在唰唰地转,这说明,球的旋转与力量超出一般对手的想象,俺心里这个美呀。不过,为了强调“拧”的暴力,对大部分下旋来球,俺更强调了向前发力,击球点也更靠上不是靠侧面,所以,球的侧转成份小,上旋成份多。

 

后来换用OC-CR配45度新精品729,反手台上的感觉却没有那样好了。较大问题是不够稳定,直到现在也没有那种起板就有的手感与心理,找不到原因。

 

3、出台拉球

 

在找到台上“暴拧”感觉之后,对出台下旋球,俺也就采用了接近台上拧的引拍动作,不过拍头拍向不会超过自己身体更多,也是强调向前不强调侧向旋转。台上“拧”一般要身体前倾,出台球为了找击球点,俺养成下蹲的习惯,基本上,引拍向胸,向外击球点也在胸前。强调手腕外旋。这样,发力感觉相对比较充分,有吃住球的感觉,但没有象正手一样陷进球拍的感觉。

 

球出去没有正手爆,但打到对手反手位,对手大部分还是接不回来。

 

但是反手出台球拉球,基本上局限于起下旋,对拉时,感觉容易顶不住。一个原因是练习时间还短,下蹲时找上旋来球击球点还不准确,另一个原因是发力不够,速度不够,或者拍形习惯于拉下旋,上旋来球容易飞。

 

总的来说,是反手还无法正常用拉球的方式相持。

 

4、困惑

 

比较郁闷的是,反手勉强能起下旋之后,俺的反手快拨找不到感觉,甚至觉得,拨球与攻球都不会了。

 

今天仔细想来,我拨球与攻球,击球点更远离身体、更靠左侧,而以腕为主的“拉”球,更接近身体、靠近中部。而拨球、攻球,俺从未下蹲。近1个多月至两个月,俺一直都练习反手的“拉”,而拨、攻几乎根本都不用,再往以前说,俺反手从来就没练过中远台。

 

而对拉相持往往要退台,也无怪乎退台后,俺的反手都不会打了;几至于到台上,都忘了拨,只想着拉、拧,弹击、敲的动作也都变形,偶尔对台上的上旋或不转来球,也都是那种适用于OC的“寸力磕”或者说是“寸力挡”。

 

看来,反手之路才刚开始。

 

5、总得来说,反手能发觉自己在想着旋转与控制,而不象过去那样不经思考就是一板“暴拨”,这是一种进步,是技术进步中出现的必然环节。如同俺当初正手练习攻、拉球,一度为了落点、准确性而不敢发力,打不死人,而现在能与人正手对拉几回合不落下风一样。

 

横板反手的技术,本就应该比正手多样化,才能在实战中有优势,不着急,该走的路是一定要走过的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4 14:03:00

有时候单纯为了把正手大角度球“救拉”起来,由于身体位置不到的原因,小臂与手腕的暴发力不够,若角度不刁,很容易被对手防回甚至打回。

 

如果身体位置合适,现在尤其是起下旋或者对拉,在击球前往往有一个短暂的停顿过程,然后瞬间发力,这时候的球比较有力量也比较转。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4 14:05:00
反手台上或出台起下旋,与正手发力一样,也有一个短暂停顿的感觉。不知道这停顿时间长了好还是短了好。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4 21:43:00

今天又试练习反手向左腋下引拍,这样发力就是非常充分,但的确加大了正反手转换的难度与时间。而且反手位的稍高机会球引拍须向硭左肩——反手的引拍变化显得非常繁冗——要是人没有左臂也许影响小点,呵呵[em1005]

 

也试练习身体正中位较高来球的敲击,这样的球无法拉、又无法攻与拨,用“敲”这个词儿这个动作,倒真合适。

 

最近一两个月,争取让反手有一个进阶,把各种常规动作都用一用,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来球有一整套打法,也将初步形成自己反手的风格。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0-11-19 22:30:00
正手学习了波尔式拉球以后,前段时间一直多用小动作、爆发力拉球,球冲也也转了,但是不够暴。昨天有位高手专门指出俺引拍不够;俺其实也注意到这问题了,所以间或自己加大引拍、暴击的自抛练习,球的一速、二速真得比小引拍“疯狂”得多。这样,在机会出现时,“一板过”的概率,相信不会低于60%。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