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综合 [原创]击球时的触球瞬间手腕部应该是固定的

pingpangxing 2010-12-22 14:09: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乒乓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22 21:5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firedphoenix在2010-12-21 22:48:00的发言:

1、“阳光1 ”提醒得对,触球“时”是触球“瞬间”,是无所谓甩不甩腕的,有言道“瞬间即是永恒”当然是一个固定,呵呵。

 触球“瞬间”,并不是定格的拍照,那样讲的话,就没有意义了。这个触球“瞬间”,我已经讲过,大概0.01秒左右,球拍运行大概20厘米左右。

 

2、小臂要收,腕也要甩。手与小臂当然是一个关节的两个部分,小臂发力与手在腕的支撑下甩动发力是两个环节,绝不相同。

以横拍反手为例,目前仍有两种打法为主,一个是整个击球过程中手腕要动,另一个是强调手腕不要特意摆动。至于哪一个好一些,可以看一看张怡宁或马龙的视频。

 

3、角度和线路的调整,是在击球“过程”中完成的。击球前,运动员所做的动作往往是迷惑对方的假动作——比如挑与摆、比如意在挑斜最终却挑了直。

假动作包括身体的晃动,眼光方向,滑板球的运动等。但这里讲的不是这个问题。

 

4、“手腕部相对于小臂活动的动作是在击球前和击球后做出来的!!!!”——这一点上,我们的理解不知道是否一致,呵呵。手相对于小臂,在击球前与击球后位置不同,说明,击球过程中,手在腕的支撑下,参与了发力动作。

对,击球前后的位置不同了。这个击球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1)击球钱的调整,这时手腕要动。(2)触球的时间过程,这是手腕不动,并且绷紧。(3)击球后的放松,由于惯性手腕有相对活动。

 

事实上,击球虽然很短,但拉球的过程,旁观者还是能感受出整个拉球的时间感,能感受到拉球者手在腕的支撑下对球的发力前甩。

 

俺也是从观察,然后自己学着甩腕加转、加力,自己对于甩腕过程中手在腕关节支撑下的发力有体会。加大力前拉时,若用甩腕动作,手腕主动发力,腕关节和手是有比较沉重的支撑感的;而不用甩腕,腕绷紧或者仅仅随动,用全身体转动大力前拉时,手与手腕就不会有这个沉重的支撑感——这说明,如果不讨论小动作相持,只讨论全力一拉,不考虑手腕受不受伤的话:不甩腕,拉球就少了一个发力环节,若用甩鞭子来比喻,就是少了一小节鞭梢。

 

也许楼主讨论的是“被动”甩,而我们用腕的讨论的是“主动”甩。怎么拉的人都有吧。

 

当同专业运动员打球时,即使练一下基本功时,你也会感觉到对方的球有“沉”“实”“奔”,有一股泰山压顶势不可挡的气势,这是用内力打球出现的现象,但手腕一动内力就消失了。

现时代已经在讲如何用身体和内力打球,如何还在谈论如何甩腕,好像回到了50,60年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4 16:18:1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22 22:0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firedphoenix在2010-12-21 22:55:00的发言:

俺认为,“主动”甩,手在腕关节支撑下主动发力,对于提高快速相持的连续性、攻击力甚至稳定性孝有帮助;对于全力“爆”拉,影响较小,或者说全力拉的时候,甩腕动作有受伤危险或者脱板危险,呵呵

 

或者专业选手认为甩腕发力是“错误”动作吧。的确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22 22:0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abcd321abcd在2010-12-22 5:28:00的发言:
      手腕部的状态是固定的还是活动的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发力击球时的触球瞬间手腕部是固定的,这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击球过程中,手腕部的状态也可能是活动的 。

对,击球前后的位置不同了。这个击球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1)击球钱的调整,这时手腕要动。(2)触球的时间过程,这是手腕不动,并且绷紧。(3)击球后的放松,由于惯性手腕有相对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红双喜板 2010-12-22 20:21:00
朋友们,固定与否都无所谓,只是不要弄伤自己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oxiongg 2010-12-22 23:26: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22 22:4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红双喜板在2010-12-22 20:21:00的发言:
朋友们,固定与否都无所谓,只是不要弄伤自己就好。 [em1004]

世人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22 22:3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乒坛道长在2010-12-22 11:21:00的发言:

个人体会啊?!先声明一下,哈哈。。。

我拉下旋球、低弧线球、半出台球时,为加大摩擦力,手腕会做一个沿挥拍方向同向的快速甩动动作!

所以你的球技一直没有多少长进。你过去赢不了的人,现在还是赢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22 22:2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乒乓小匠在2010-12-22 10:28:00的发言:

结论

用高速摄像机播放出的慢镜头,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

1,触球时腕部是固定的!

2,“甩腕”的动作实际上是甩小臂!!

3,角度和线路的调整是在击球前完成的!!!

4,手腕部相对于小臂活动的动作是在击球前和击球后做出来的!!!!


触球时 应该是相对固定。而不是绝对固定。任何“静止”都不是绝对的。

甩腕是甩小臂!!   手腕部相对于小臂活动的动作是在击球前和击球后做出来的!!!!
这个语言我个人不太赞同。因为手腕的活动是连续的,是从击球前开始,停止于击球后的随势挥拍的某个过程。

直拍正手挑打,和拉高调,或者位置不到的情况下拉高调,这个时候手腕的瞬间加速是不容忽视的。马林就是个例子。我在打球中的感觉就是如此。而非  手腕的运动是在击球前和击球后做出来的。
楼主是用慢镜头看的。不错。我在做运动员裁判的时候,大家冲100米时撞线的过程就是如你所说:当以每秒24副图片以上的播放速度就是和肉眼看到的一样,没啥区别,但是播放速度 转到单幅图片,也就相当于高速摄像机的慢镜头,撞线的瞬间,运动员都是静止的。就和相片一样。

触球“瞬间”,并不是定格的拍照,那样讲的话,就没有意义了。这个触球“瞬间”,我已经讲过,大概0.1秒左右,球拍运行大概20厘米左右。

也不知道我是否看到的是事实,手腕也是一样。

小匠总版的讲解,的确很用心。但我从这里看出,小匠从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过程(我不知道小匠总版的背景呦)。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认为就应该这样。实际上,50,60年代的专业球手也普遍这样认为。那时,他们说打乒乓要用手和脚,特别是打下旋球时,触球的瞬间要翻腕等等。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业余和专业的比例大于1000:1,他们的理解方式肯定不同。

已经成为业余的,玩一玩球,怎么打都没关系。

但是如果教儿童的话,千万不要告诉他们击球时手腕必须动来动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2 22:26:4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锋 2010-12-23 07:45:00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