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直横大战解说员说马林能拉出下旋球,怎么回事?

大凡凡 2011-6-22 09:41:00
起到了一个对比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jzy 2011-6-22 09:28:00
[em1005]
主板:斯蒂卡CC7,正手省狂三39度,反手尼塔库HAMMONDPROA 已出掉红黑碳王、波尔精神、银河U4和不知名的蝴蝶纯木, 专心练技术,不再发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如玉88 2011-6-22 09:12:00
用侧下旋就好理解了
直拍EG 正手狂三,反手F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咖喱猪扒饭 2011-6-21 23:57:00

这个,以前吴敬平也说过,马琳以前能拉出侧下旋,外国人一挡全下网,必须要侧身用正手。大家可以看乒乓世界2008.12期。

另外,鄙视一下那些以自己的水平去妄测国家队实力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iduoduo 2011-6-21 23:54:00
 像视频里那个是下旋没错
关键马琳在比赛里几乎从没用过这个技术
一般的横打挡下网无非是侧旋重吃不住球而已
而且这样的动作叫不叫拉就是个问题了
基本上就是个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果佬 2011-6-22 01:41:00
其实就是个假动作的问题.就是用看似拧拉的动作去侧切,侧切完之后补做一个拉的动作,只是这个拉的动作并不接触球的本身.同时由于很多运动员在处理这个假拧拉时多以处理拧拉的方式去接,造成屡屡下网,所以才笼统的称这个行为叫拧拉出下旋球.    不知道这样的解释大家明白了没有.
底板YEO,正手套胶寻找中暂用狂飙,反手蝴蝶T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小球01 2011-6-22 03:42:00

拉出下旋,这个“拉”用得并不是很恰当,拧出下旋转是常见的事,只要你经常拧,你就会体会到,拧和拉不一样,是从偏背面向侧面摩擦,有时候会摩擦到球的侧下部,这样就形成下旋球,很简单的东西,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技术不是一种常规技术,只是在拧上旋的时候出现的一种变异或者附加现象,每个球都有意识地拧下旋,并不一定能拧得出来,而且由于下旋的弧线不如上旋,如果力量过大,失误率会增多,所以台内拧下旋的风险大,杀伤力一般,只是对方节奏上会不适应,如果大家玩横板的经常拧,会体会到这点的,其实国家队的有些技术也并不是很神秘,大多数创新其实都是业余中能见到的,我们认为是副产品或者上不了台面的小玩意,我们平时并不留意,只是他们质量比我们高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ixiangfu 2011-6-22 03:18:00
我来解答楼主的疑惑:
首先,你要明白蔡猛是何方神圣。。。。直说了吧。。。他就是一外行,很多时候,他一看谁接球下网了,他就说对手弄了个下旋,一出界了,他就说某某其实是个不转球(或上旋球)。。。所以他很菜的,除了背了一些关于乒乓球和运动员的一些资料信息外,他看球的水平和对该运动的理解水平,也就相当于一个他经常以为能忽悠到的市井妇孺的水平。。。我不是贬低蔡老师。。不是他,中国的解说员就这样,哪项运动都如此。定位的关系。
其次,拉出下旋球,确实理论上是存在,在比赛中也出现过(极少),但不一定蔡猛说拉出下旋的时候就真的是拉下旋,有时候他是蒙的。。。这种一般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接球方被晃,或者判断失误,又或者回球落点非常偏,比如很侧的小三角。导致步法跟不上,接球时球已经落到台面以下,快掉地上了,此时接球方只能被动过渡一板,无法发力,只能靠制造旋转寻求一线生机了,马琳在这种球时经常削一板,搓一板,反正就是极尽制造诡异旋转之能事,众所周知,此时勉强兜一板高吊是下下之策——对方早等在那里准备扣杀你的高吊了。。。所以在接这种快落地的球时制造出下旋或侧旋比上旋要往往更有效,于是就有运动员可能会在此时灵机一动,拍面触着球的底部(不完全是正底部,是偏侧面的)往前再往上再往回摩擦球,由于动作非常快,所以看起来是像拉球的,实际上严格来说这并不能算“拉”球,而是另一种独特的搓球。拧也是一样,严格来说从动作名称上也不是拧,只是制造下旋时动作大小幅度不同罢了。
个人认为,其实,如果时间和站位允许,在不得已时对快落地的“半条命”球采取这种另类的“拉”下旋的办法确实往往出奇制胜,因为球在台面以下,手上的动作被台遮挡,对手看不清,如果再加上手上动作够快够逼真,那么整个效果会非常具有迷惑性,看似很慢过来的球,对方甚至很容易以为是勉强拉的高吊上旋,因而判断失误回球下网。。。但是谁也不会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玩球”,除非表演赛。。。所以所谓的拉出下旋球,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勉强为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庙里老翁 2011-6-22 03:3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zongang手机认证 2011-6-22 10:2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本无心在2011-6-21 22:15:00的发言:

同学们,这话是刘指导说或者李晓东说的,决对不是蔡老师说的。教练说的还不最大?

应该是指拧拉的时候,接触球的侧下方时磨擦达到最大,而随势的挥拍应该是让球有向前向上的方向动力,应该不是“下旋”而是“下沉”或者“飘”,这个球过来你搓肯定是高的,反按常规反拉是要下网的。应该是有拉球飘感的微侧下旋球吧。个人这样理解,大家可以拍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1 22:17:48编辑过]

[em1002]

版主担保交易联系QQ86006902,微信86006902,支付宝账号watertiger25@sina.com
“烧”带给我乐趣;“烧”让我知道技术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