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2013-3]关于sunyong72不同胶皮的性能区别一文诸多争论的个人回复贴

firedphoenix 2013-4-29 18:5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ong72在2013-4-28 10:02:00的发言:

胶皮的软硬主要是为了搭配底板用的,对摩擦和旋转没有差异。同一品牌的胶皮,有不同的硬度,为了搭配不同的底板

很多人问,到底选择36度还是42度?关键看你用的是什么性能的底板。

软胶皮配好了底板一样有爆发力,硬胶皮配不好底板(尽管你的胶皮和底板都很贵)一样发囊

这就好比枪和子弹,配错了,没有杀伤力,配得好,土枪也能打死人


————————————————————————————————


都能打死人,能够说明器材无差异吗?手枪、机枪、大炮、原子弹都能打死人,能说明它们无差异吗?


以你对物理的追求与理解,能不能理解,同样击球方式下,乒乓球与胶皮点接触、面接触,“摩擦力”不一样?同样击球方式,球与不同胶皮接触时产生的接触面不一样?


选择不同的胶皮,目的,就是为了选择适合自己动作、力量、击球方式的器材,这包含控制能力、容错、衔接、旋转追求、速度追求、借力等多方面的考虑。并不仅仅是要考虑全力一样能打死人。要是来球合适,光板都能打死对手,若只考虑“土枪也能打死人”,那还用得着考虑胶皮吗?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打球啊 2013-4-29 05:3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ong72在2013-4-28 11:37:00的发言:

昨天版主特意出面发帖调解,版主的面子我得给!此事到此为止!不再给他回帖

 

各位帮我出出主意,你是我的话,该怎样对待眼前的事??

好办。把你改改就能发表的论文,改改发表了,我估计4188554一定闭嘴。
或者把你搜到的所谓
1981年张惠钦的《乒乓球的旋转》60期和22期(我估计你有96.35%根本不明白啥叫参考文献,但那个教大学的53.47%知道参考文献是啥意思)
给出来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打球啊 2013-4-29 05:5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4188554在2013-4-28 13:14:00的发言:

第一,在我的回帖里,对相同的事实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谁是谁非大家一目了然。

第二,我对你不严谨,不认真的学术态度提出了批评。比如用砂纸打磨胶皮,你单单考虑摩擦系数一个方面,而忽略接触面积等重要因素,以你自己标榜的高深力学知识来说,我认为你是故意为之不算过分吧?

第三,咱们都是成年人了,自己怎么处理事情该有自己的分寸。版主发帖调解是不希望看到你骂人的脏话,你被和谐掉的内容是什么你自己不清楚吗。从头至尾我没说过一句脏话,至于我批评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的问题,我觉得如何把问题考虑严谨,少犯错误,避免持之以恒的毁人不倦才是你应该做的。


你本来苦口婆心,非常友善劝他:“没有人会嘲笑一个有勇气认错的人”,结果招来他污言秽语,甚至辱家人。
人家版主给他搬个梯子,让他有个台阶下,他给来了个“
版主的面子我得给”。

这种人根本就不应该被惯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8554 2013-4-29 11:5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来打球啊在2013-4-29 5:54: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4188554在2013-4-28 13:14:00的发言:

第一,在我的回帖里,对相同的事实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谁是谁非大家一目了然。

第二,我对你不严谨,不认真的学术态度提出了批评。比如用砂纸打磨胶皮,你单单考虑摩擦系数一个方面,而忽略接触面积等重要因素,以你自己标榜的高深力学知识来说,我认为你是故意为之不算过分吧?

第三,咱们都是成年人了,自己怎么处理事情该有自己的分寸。版主发帖调解是不希望看到你骂人的脏话,你被和谐掉的内容是什么你自己不清楚吗。从头至尾我没说过一句脏话,至于我批评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的问题,我觉得如何把问题考虑严谨,少犯错误,避免持之以恒的毁人不倦才是你应该做的。


你本来苦口婆心,非常友善劝他:“没有人会嘲笑一个有勇气认错的人”,结果招来他污言秽语,甚至辱家人。
人家版主给他搬个梯子,让他有个台阶下,他给来了个“
版主的面子我得给”。

这种人根本就不应该被惯着。

兄弟,这件事我们本来的目的是想纠正他的错误,防止他的错误理论误导其他人。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质疑他的观点,见到他固执己见就不再跟帖了,只有你我坚持到了最后。虽然他对你我进行了谩骂,但我们也对他极尽嘲笑,讥讽之能事。这样的帖子如果被他的家人朋友看到毕竟不好,最终的结果是他删掉了帖子,退出了论坛。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虽然我们还是会坚持版主说的“事不辨不明,理不辨不清。”但就让这帖子沉了吧![em1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打球啊 2013-4-29 12:1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4188554在2013-4-29 11:59:00的发言:

兄弟,这件事我们本来的目的是想纠正他的错误,防止他的错误理论误导其他人。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质疑他的观点,见到他固执己见就不再跟帖了,只有你我坚持到了最后。虽然他对你我进行了谩骂,但我们也对他极尽嘲笑,讥讽之能事。这样的帖子如果被他的家人朋友看到毕竟不好,最终的结果是他删掉了帖子,退出了论坛。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虽然我们还是会坚持版主说的“事不辨不明,理不辨不清。”但就让这帖子沉了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您确实比我厚道,也比我大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5-3 22:2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来打球啊在2013-5-3 5:27:00的发言:
其结论有一条是,涩套拉出来的球更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3 5:42:25编辑过]

弧圈球的威胁,一个在绝对旋转强度,另一个在相对于直线速度的高旋转所形成的一跳和二跳弧线。

 

涩胶拉出来的球更转,应该指的是在最大或者接近最大发力的情况下,其绝对旋转强度更强,但是旋转同直线速度的比例未必很强,因此弧线没有粘性胶皮拉出的那么明显,落台后的弹起角度较高。

 

我以前用粘性胶皮,虽然很多人说我的弧圈球威胁不大,球速不快,但是他们往往很容易就漏球和接飞。

后来改用涩性胶皮,正手球明显更暴,但是对方防守难度好像并不大。

 

对方用涩性胶皮拉球你不要当成强上旋而是当成中等程度上旋,同粘性胶皮拉过来的球相比,同样的过网高度和速度,落点要更长,反弹角度更高,因此第一引拍要略高,否则会从上面漏球,第二不要压拍太厉害,否则容易下网,只要注意适当减力不要出界就行了。

 

而粘性胶皮拉的球,二跳弹起角度很低,适合接球的拍型角度容错性很小(压拍不够容易飞或者冒高,压拍太厉害就跟来球弧线接近平行了,很容易漏球或者打在拍子上沿),虽然来球速度未必很快,但感觉更难处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3 23:08:0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5-3 23:2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来打球啊在2013-5-3 5:27:00的发言:
 其实ITTF早就有篇论文:《The impact of the table tennis ball on racket (Backside coverings)》
总结器材对球速度和旋转的影响,研究方法跟楼上说的一样。
不同的反胶的旋转性能区别极大。
其结论有一条是,涩套拉出来的球更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3 5:42:25编辑过]

 

对乒乓球的研究不能光着眼在绝对速度和绝对旋转,还要着眼于本方的稳定性和对方回接的难易程度。

 

乒乓球里得分率最高的不是球速最快和最转的球,而是节奏落点线路和弧线出奇不易的球。

 

粘性胶皮的出球速度和绝对旋转都比不上涩性胶皮,但是出球稳定性高(因为粘性强,球会往挥拍和粘带的方向走的成份较高,这跟涩性胶皮一半靠摩擦一半靠反弹出球相比,控球稳定性要高很多),第一弧线曲率大,第二弧线弹起角度低更诡异,落台前后的速度比例差别大,对方接球的拍型容错范围较小。另外在无法用上很大力量的发球方面,其发球旋转是涩性胶皮没法比的。这就是国手为啥起码正手多采用粘性胶皮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3-5-2 16:29:00
sunyong72是把球和胶皮当作刚体来处理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5-2 23:3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ong72在2013-4-27 17:24:00的发言:

 

但我们有没有听说过哪个运动员为了增加胶皮表面摩擦系数用砂纸磨胶皮的?(砂纸磨完的胶皮表面粗糙,摩擦系数会变大)

 

反胶的区别仅在于弹性,就这一区别,足矣对弧线长度、弯曲程度会造成很大影响。拿同一胶皮来说,灌胶和不灌胶对球性影响也很大,但摩擦力没有区别。

 

乒乓球的所有规律都可以用物理定律和规律来解释,但是胶皮的复杂程度,不是简单的过程能够解释的。

 

摩擦系数只能用于本体比较刚性(固体)、表面有一定粗燥程度的物体之间,粘性胶皮靠的是粘性(本质是分子间的引力粘性胶皮表面是非常光滑的,但是很软,能保证跟乒乓球分子距离上的较大面积的接触,还记得初中物理里面铅块之间的分子引力吗?),其原理就像果冻胶,这种情况下,表面有了灰尘,会大幅影响球和粘性胶皮的分子间的接触,越影响摩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 23:31:4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5-3 00:04:00

物理定律都是有严密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场合的。现实中的各种现象理论上都可以用物理定律来解释,但是因为现实中很多条件的异同和复杂程度,不考虑复杂的条件,片面应用简单的物理定律,是会得出错误的与事实不符的结论的。

 

简单的说,物理上关于摩擦的理论是不严谨的。跟物体的其他属性不同,摩擦系数并不是物体本身的真实的一个确切属性,而是为了方便计算和推导根据实验得出的一个中间工具参数。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物体,这个参数的差异度是比较大的,现实中即使根据这个计算得到的范围,都要在最终条件下再次验证,甚至哪怕外界环境变动不是特别大,也要加很大范围的保险才行。这同物体的其他属性我们通常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加大保险主要是因为外界条件变动不可知因素太多是很不同的。

 

所谓的摩擦系数,是表面有一定粗糙程度的刚性物体之间,大量凹凸咬合在相对运动(动摩擦)或者静止受力(净摩擦)所形成的阻力的总和,这个总和数量非常大,很难去细致研究,但是因为数量非常大,因此应该符合一定的统计规律,因此就用实验取得一定质量物体间的摩擦力,然后算出一个摩擦系数来描述。也就是这个摩擦系数是测出来的,是概率和统计方法的结果,而不是从已知物理公理或者定理推导出来的。同一批产品,摩擦系数是差异比较大的。

先检测到摩擦力,再反算摩擦系数,然后再用于其他质量或者已经实验得到的摩擦系数的物体的其他情况,这样的摩擦系数才相对准确,但也不是绝对准确的,只是得到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

 

一旦物体不是相对纯刚性,或者物体表面平整度不够,或者物体表面不是大量粗糙的凹凸,或者凹凸的形状和数量发生了变化,那么摩擦理论就失去了应用基础。把摩擦系数理论应用于粘性胶皮是完全错误的,即使应用于涩性胶皮,也会跟简单的摩擦理论的推导产生极大的误差。这种情况下,用实验的方法来取得和验证各种情况下的出球方向和速度,比用理论推导更加实用和准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3 0:08:4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