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自己徒手拉弧圈球的动作,大家请指正

世间1 2013-8-9 23:3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老杨在2013-8-9 23:12: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nbuzhao在2013-8-8 22:58:00的发言:

8楼好像说反了。

楼主的挥拍方向是内弧,不是外弧。初学者懂得外弧拉法的很少见。

11楼到13楼说的很对。

 

所谓的内弧,就是裹着球拉,像皮带传动,如果来球是一个小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像皮带的方向和运动轨迹。

挥拍和拍型,沿着来球后部的表面转动,先竖着拍子接触球的后部,然后拍子沿着球的表面逐渐前倾,顺序接触球的后上部,最后接触球的接近顶部的地方。挥拍轨迹像一个右括号“)”。这样可以制造薄摩擦。对于上旋球,因为后面的压拍控制弧线,球不容易飞。而且上旋球通常比较顶,来球主动撞拍,即使摩擦很薄,通常也不会打滑或者漏球。对付不转或者下旋球,因为来球不往前(后)走,很难对球造成比较大的正压力,容易打滑和漏球。

 

外弧,是顶着球拉,像齿轮或者凸轮传动,用拍面把球提顶出去,如果来球是一个小齿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是大齿轮的表面和转动方向。像一个“C”或者左括号“(”。

先拍子前倾接触球的后上部,然后拍子竖直逐渐后仰,接触球的后部甚至后下部,把球顶出去。球的后期弧线完全由球的旋转来制造,而不是靠拍型来压。

 

两者相比,外弧对球的正压力比较大,吃球比较深,撞击更多一些。不容易漏球,开始不容易掌握弧线,熟练以后能够完全靠球的旋转制造弧线了,整体稳定度、力度等都大于内弧。

 

专业的拉球,内外弧和直线拉球都有,内弧用于对拉弧圈多一些,对于不转或者弱旋转的球,直线拉最标准。较强的下旋长球,用外弧拉法效果比较好。

 

比较复杂的,有内外弧结合的“S”型拉法,先外弧后内弧,比如挑打以及马龙和张继科的反手拧下旋球,如果不考虑侧旋成分,就是如此。先拍型向下平行于桌面引拍,然后拍型逐渐竖直用外弧的方式把球拉起来,到一定高度以后再用内弧的方法把拍型前倾压住球的弧线。

 

初学者既想向上提拉球,又怕球出界,往往先向上拉然后向前压拍,形成内弧拉法比较多。初学者会外弧拉法的,极为罕见。

----------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内弧外弧


有必要的基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xstarxu 2013-8-10 00:04:00
必须顶
打乒乓球是种不断提高不断超越的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东老杨 2013-8-9 23:1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nbuzhao在2013-8-8 22:58:00的发言:

8楼好像说反了。

楼主的挥拍方向是内弧,不是外弧。初学者懂得外弧拉法的很少见。

11楼到13楼说的很对。

 

所谓的内弧,就是裹着球拉,像皮带传动,如果来球是一个小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像皮带的方向和运动轨迹。

挥拍和拍型,沿着来球后部的表面转动,先竖着拍子接触球的后部,然后拍子沿着球的表面逐渐前倾,顺序接触球的后上部,最后接触球的接近顶部的地方。挥拍轨迹像一个右括号“)”。这样可以制造薄摩擦。对于上旋球,因为后面的压拍控制弧线,球不容易飞。而且上旋球通常比较顶,来球主动撞拍,即使摩擦很薄,通常也不会打滑或者漏球。对付不转或者下旋球,因为来球不往前(后)走,很难对球造成比较大的正压力,容易打滑和漏球。

 

外弧,是顶着球拉,像齿轮或者凸轮传动,用拍面把球提顶出去,如果来球是一个小齿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是大齿轮的表面和转动方向。像一个“C”或者左括号“(”。

先拍子前倾接触球的后上部,然后拍子竖直逐渐后仰,接触球的后部甚至后下部,把球顶出去。球的后期弧线完全由球的旋转来制造,而不是靠拍型来压。

 

两者相比,外弧对球的正压力比较大,吃球比较深,撞击更多一些。不容易漏球,开始不容易掌握弧线,熟练以后能够完全靠球的旋转制造弧线了,整体稳定度、力度等都大于内弧。

 

专业的拉球,内外弧和直线拉球都有,内弧用于对拉弧圈多一些,对于不转或者弱旋转的球,直线拉最标准。较强的下旋长球,用外弧拉法效果比较好。

 

比较复杂的,有内外弧结合的“S”型拉法,先外弧后内弧,比如挑打以及马龙和张继科的反手拧下旋球,如果不考虑侧旋成分,就是如此。先拍型向下平行于桌面引拍,然后拍型逐渐竖直用外弧的方式把球拉起来,到一定高度以后再用内弧的方法把拍型前倾压住球的弧线。

 

初学者既想向上提拉球,又怕球出界,往往先向上拉然后向前压拍,形成内弧拉法比较多。初学者会外弧拉法的,极为罕见。

----------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内弧外弧


痴迷乒乓,QQ:373812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3-8-10 01:5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老杨在2013-8-9 23:12:00的发言:
QUOTE:

----------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内弧外弧


初学者如果分不清外弧内弧的应用场合,那么直线拉最好(是从左右看的,如果从上下看,还是一个围绕身体的半圆弧)。

 

记住拉球后期不要翻腕压腕,从后下部往前上方直线挥拍拉,挥拍到头部而不是压到胸部。如果出界或者下网,那么主要通过调整引拍的高低、挥拍的力度和脱板时机,板型可以根据旋转情况微调,尽量不要调整挥拍弧线,不要企图用压腕来压制弧线。

 

横拍手腕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手腕的左右摆动而不是手腕的转动,为了压拍压腕然后肘部抬起,也会形成拉球后期的架肘--蚂蚱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球 2013-8-10 15:24:00
我觉得最后瞬间右腿把力给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fr10手机认证 2013-8-12 11:1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nbuzhao在2013-8-8 22:58:00的发言:

8楼好像说反了。

楼主的挥拍方向是内弧,不是外弧。初学者懂得外弧拉法的很少见。

11楼到13楼说的很对。

 

所谓的内弧,就是裹着球拉,像皮带传动,如果来球是一个小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像皮带的方向和运动轨迹。

挥拍和拍型,沿着来球后部的表面转动,先竖着拍子接触球的后部,然后拍子沿着球的表面逐渐前倾,顺序接触球的后上部,最后接触球的接近顶部的地方。挥拍轨迹像一个右括号“)”。这样可以制造薄摩擦。对于上旋球,因为后面的压拍控制弧线,球不容易飞。而且上旋球通常比较顶,来球主动撞拍,即使摩擦很薄,通常也不会打滑或者漏球。对付不转或者下旋球,因为来球不往前(后)走,很难对球造成比较大的正压力,容易打滑和漏球。

 

外弧,是顶着球拉,像齿轮或者凸轮传动,用拍面把球提顶出去,如果来球是一个小齿轮,那么你的拍型和挥拍轨迹,就是大齿轮的表面和转动方向。像一个“C”或者左括号“(”。

先拍子前倾接触球的后上部,然后拍子竖直逐渐后仰,接触球的后部甚至后下部,把球顶出去。球的后期弧线完全由球的旋转来制造,而不是靠拍型来压。

 

两者相比,外弧对球的正压力比较大,吃球比较深,撞击更多一些。不容易漏球,开始不容易掌握弧线,熟练以后能够完全靠球的旋转制造弧线了,整体稳定度、力度等都大于内弧。

 

专业的拉球,内外弧和直线拉球都有,内弧用于对拉弧圈多一些,对于不转或者弱旋转的球,直线拉最标准。较强的下旋长球,用外弧拉法效果比较好。

 

比较复杂的,有内外弧结合的“S”型拉法,先外弧后内弧,比如挑打以及马龙和张继科的反手拧下旋球,如果不考虑侧旋成分,就是如此。先拍型向下平行于桌面引拍,然后拍型逐渐竖直用外弧的方式把球拉起来,到一定高度以后再用内弧的方法把拍型前倾压住球的弧线。

 

初学者既想向上提拉球,又怕球出界,往往先向上拉然后向前压拍,形成内弧拉法比较多。初学者会外弧拉法的,极为罕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8 23:11:23编辑过]
 
受教了,谢谢。

快乐乒乓,诚信交易!银河w6、纳米oc、银河紫龙5、红黑7.6、 vis。 QQ:54931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似乎飞龙在天 2013-8-11 23:24:00
背影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下乒乓 2013-8-21 10:03:00
看看王皓的拉球会好点,楼主的腰都转断了[em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业余教练 2013-8-23 10:51:00
有点乱

内弧外弧的问题的非常简单,却非常重要,搞不清楚的话将来会兜个大圈子

仔细参考孔令辉和徐昕的拉球动作,再仔细品味他们挥拍的弧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lei9898 2013-8-23 16:27:00
个人浅见:
到底什么是外弧还是内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规范的拉球方法训练、定型。
随着技术的提高,和个人发力的特点,适应哪种打法就用哪种打法算了。
比较明显的内弧有老瓦和小孔,明显的外弧倒不多见,比如张继科等等现役高水平运动员更接近于直线拉球(侧弧圈不算),这也是乒乓球推崇打磨结合、器材发展所致。
其实初学者太多琢磨外弧和内弧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楼主的动作前面好多人都说了,也说的很好,我也简单说几句:1)总体来说身体太散了,要抱团,比如腹肌没有绷住劲儿,蹬转做的不好等等。2)重心在拉球的时候要在右脚内侧,偏前脚掌的位置,这样迎前更好,蹬转能吃住劲儿;楼主的重心都到脚掌外侧去了。3)蹬转挥拍别人都说了好多了,我就不重复了。
板:张继科 super ZLC 正手胶:狂3-39 反手胶:64FX。 副板:VI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