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中国乒乓球五十年辉煌历史回眸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5:00
<p align="left">  第七盘,王传耀对阵别尔切克,这盘比赛非常关键,只要王传耀能拿下来,中国队基本可保胜利。王传耀此前曾与别尔切克交手九次,九次全胜,可偏偏就是在这关键的第十次,他发挥得大失水准,竟以0:2败北,最终导致中国队以3比5负于匈牙利队,结束了本届世乒赛上对斯韦思林杯的争夺。</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6:00
<p align="left">  男团失利后,大家便把目光都投到了男单比赛上。容国团迅速摆脱了男团失利的阴影,在男单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对手正是团体赛上的老冤家——匈牙利队老将西多。赛前,几乎所有人都看好西多,他的队友甚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庆祝的鲜花,就放在赛场挡板的后面。</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7:00
<p align="left">  比赛开始了,容国团以19:21先失头局后,第二局加强拉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又配合搓球,打得西多顾此失彼,这一局西多只得了12分。第三局,西多采用削球加转、紧逼两角的战术,容国团从容不迫,以凶对凶,再下一局。第四局,容国团利用正手拉侧上旋,使西多进攻难以瞄准,攻势随之减弱,最后,计分牌被定格在21:14。</p>
<p align="left">  容国团赢了!象征世界乒坛男单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上第一次刻下了Rong GuoTuan China的字样。</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7:00
<p align="left">  容国团,1936年生于香港,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七年书就辍学到渔行作苦役谋生。当时容国团常到工联会的康乐馆去打乒乓球,他打球悟性高、进步很快,曾获得香港单打冠军,并击败来访的荻村伊智朗,一时间在香港声名大噪。香港媒体赞叹他是“令仕男敬慕,婵媛倾心的港埠才子”。代表中国队参加世乒赛一直是容国团的心愿,1957年秋,他跨过罗湖桥,回到内地,在广州体院工作。在1958年广州体育界的一次集会上,容国团曾语惊四座:“两年之内,誓夺世界冠军!”当时,很多人并不信服他的话,觉得他年少轻狂,谁能想到这位瘦瘦的香港少年的这句狂言竟真的在一年后的25届世乒赛中成为现实。从此,世界冠军的神秘大门向中国人隆隆洞开了。</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7:00
<p align="left">  第二集 春雷</p>
<p align="left">  容国团在25届世乒赛上拿到男单金牌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后,全国沸腾了。世界冠军,这是新中国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荣誉,中国乒乓球队回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容国团和中国乒乓球队,表扬了乒乓队的成绩。</p>
<p align="left">  在25届世乒赛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了1961年在中国北京举办26届世乒赛的决议。新中国第一次承办国际大型体育比赛,像北京上空一道响亮的春雷。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指示说:我们一定要打好、办好26届世乒赛,运动员们也立志,要在家门口打场漂亮仗。</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8:00
<p align="left">  为备战26届世乒赛,国家体委根据贺老总的指示,搞了一场乒乓大会战,选出108名运动员组成集训队,于1960年12月在北京开始了集训。集训队遵从“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训练,水平提高很快。贺龙元帅还要求体委领导到乒乓队去蹲点,在训练中实行领导、教练员、运动员三结合的办法。正当中国队员满怀信心准备在即将到来的世乒赛上横扫欧洲,与日本队决一死战的时候,匈牙利队访华给中国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日本选手发明了弧圈球,把欧洲选手打得一筹莫展,日本队扬言要用这一秘密武器再度称霸世界乒坛。</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8:00
<p align="left">  这一新动向引起了中国乒乓球界的关注,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等领导同志同教练员、运动员一起商量对策,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的同志们也四处搜集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和模仿试验,中国队员终于对“弧圈球”摸到了一点门道。此时距世乒赛开赛仅剩三四个月,时间紧迫,胡炳权、薛伟初等老队员毅然放弃了参加世乒赛的机会,学习弧圈球给主力队员作陪练。他们这种甘当铺路石的举动感动了全队,也带动了廖文挺、吴小明、余长春等一批年轻队员加入陪练的队伍。</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19:00
<p align="left">  一段时间之后,主力队员基本适应了弧圈球,当时日本队正好在香港访问比赛,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庄家富去香港进行了“火线侦察”。他在现场仔细研究了日本队员的弧圈球,认为中国队的弧圈技术掌握得很精确,同时还发现了弧圈球的弱点。庄家富的这趟“秘密出访”为中国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p>
<p align="left">  1961年3月12日,陈毅元帅和周恩来总理来到集训队看望运动员。</p>
<p align="left">  赛前,贺龙元帅为乒乓队做了赛前动员,叮嘱运动员在赛场上注意变化、注意关键球,鼓励他们放下包袱,争取好成绩。</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20:00
<p align="left">  在乒乓队备战26届世乒赛的同时,全国各界也在为这场盛大的赛事积极准备着。当时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但为了提供理想的比赛场地,国务院还是拨专款兴建了北京工人体育馆。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关心下,上海文教用品公司承担了世乒赛用乒乓球器材的研制工作,为了纪念容国团夺冠和国庆10周年,这套乒乓器材被取了个吉祥的名字——红双喜,从此,红双喜器材便伴随着中国乒乓球队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诚冠俱乐部 楼主 2012-10-16 20:20:00
<p align="left">  1961年4月4日,第26届北京世乒赛开幕了。能容纳15000名观众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座无虚席,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和国际乒联的官员们出席了开幕式。</p>
<p align="left">  中国男队最终确定的团体阵容是: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李富荣和徐寅生,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在半决赛中以5:1战胜匈牙利队,抱了上届世乒赛的一箭之仇。4月9日,男、女团体决赛开赛,两场比赛的对阵双方都是中国队和日本队。女团决赛首先开始,日本女队经过五盘鏖战,以3比2获胜,实现了她们在世乒赛女团比赛中五次夺魁、三次蝉联的梦想。</p>
7岁打球,从未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