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长胶打法入门必读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1:00
<font size="6">但拱球,挡加转弧圈球等因为底板较弹,比较容易冒高,容易失控出界,削球反旋转是很好了,但也容易冒高。配特制的RG碳板时,拱,挡前冲及加转都极好,球非常非常的沉,比用普碳沉多了,也不难控制,只要手能到位,球便能回过去。对手会非常难受。特别是用来挡加转,发力往下切球便会快速下旋的回过去。轻力减力切球又会摆得也短,可以控制到两跳!(别忘记这片胶是非线快的,不发力时是很无力的,用来摆短便极正点),而且球都不会冒高。攻击方面因为RG碳确实偏硬了一点,攻击上旋及无转都不是很稳定。反而攻击下旋因为能借上力,还是可以的。削球的弧线也比较低,反旋转也十分强。配RG芳碳,拱,攻等的感觉便是普炭与RG碳之间,削球是最好的,弧线控制得最低平。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用特制的RG碳去配这片怪物,出来的效果是最怪的长胶,而攻球方面的缺点便以加强正手反胶的攻击力和倒板去弥补。四、TIBHAR内能长胶测试TIBHARGRASSD.TECS内能长胶终于到手了,为德国原产,包装精致,像电池盒包装一样,密封在一个半边硬塑料盖,半边硬纸板的盒子里,后面有英、德、法文说明。我把英文翻译了一下,大致意思:经过整合的内能长胶的海绵和胶皮柔软,却进攻时有子弹般的强劲速度,防守好控制并有怪异的反旋转性能,使对手防不胜防。与我手中几块长胶各种指标进行对比:RITC837、RITC755、DAWEI388D、388D-1、DHSC7、TIBHARGRASS(防守)胶粒高度、胶粒直径、中心距均为1.7mm、1.6mm、2.8mm。由于没有游标卡尺,不能精确测出TIBHAR内能长胶的指标,但从同样位置(靠拍柄)算胶粒数(837、755、388D-1为49粒,而TIBHAR内能为41粒),所以TIBHAR内能长胶比以上长胶稀疏、胶粒高度高,做工比国产好,体现德国人的严谨、细致。先贴在STIGAALY拍子上用发球机试打,要变手型。因感觉该板打长胶手感沉闷,又换上BTY爱来特(芳碳混编),手感清晰了。同时又把剪下来的边角料进行胶皮海绵物理测试,胶皮相当柔韧,拉至3倍长成一根细线,都不会断,海绵弹性好,国产则显木纳。接着与三位球友试打,平时互有胜负,水平差不多。</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2:00
<font size="6">胶粒直径、中心距均为1.7mm、1.6mm、2.8mm。由于没有游标卡尺,不能精确测出TIBHAR内能长胶的指标,但从同样位置(靠拍柄)算胶粒数(837、755、388D-1为49粒,而TIBHAR内能为41粒),所以TIBHAR内能长胶比以上长胶稀疏、胶粒高度高,做工比国产好,体现德国人的严谨、细致。先贴在STIGAALY拍子上用发球机试打,要变手型。因感觉该板打长胶手感沉闷,又换上BTY爱来特(芳碳混编),手感清晰了。同时又把剪下来的边角料进行胶皮海绵物理测试,胶皮相当柔韧,拉至3倍长成一根细线,都不会断,海绵弹性好,国产则显木纳。接着与三位球友试打,平时互有胜负,水平差不多。三位球是直反、直正、横反。首先我2:3输直反,输的三局是我想用各种手法主动失误多,赢得两局都是大比分,其中一局11:0;直正打8局输8局,他说无法跟我打;横反说他打长胶有办法,9局输8局。总的感觉怪异度、反旋转、进攻能力都比我用过的长胶强,快、怪、沉、稳。快:加力拱、攻、推出球快,突然性强,似乎比正胶还快。怪:是非线性的,飘、不走。用长胶发球,一般似不转,对方若加了点力,往往下网犹如下旋;若不发力,则易冒高。反手还可用侧拉的手法,把上旋球包拉过去。沉:死沉。攻拱推磕直往下栽,球友说,原来可以托一点推过去,现在很难。稳:轻力可轻,可以摆短,不易出台;防攻拉吊球时,好象有自动卸力吸住的感觉。因为只试打一晚,所以这只是初浅的感觉,总之,的确是一块好长胶。</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2:00
<font size="6">进攻能力都比我用过的长胶强,快、怪、沉、稳。快:加力拱、攻、推出球快,突然性强,似乎比正胶还快。怪:是非线性的,飘、不走。用长胶发球,一般似不转,对方若加了点力,往往下网犹如下旋;若不发力,则易冒高。反手还可用侧拉的手法,把上旋球包拉过去。沉:死沉。攻拱推磕直往下栽,球友说,原来可以托一点推过去,现在很难。稳:轻力可轻,可以摆短,不易出台;防攻拉吊球时,好象有自动卸力吸住的感觉。因为只试打一晚,所以这只是初浅的感觉,总之,的确是一块好长胶。用在芳碳硬板上是可以的,还没有试用在防守板上,说不定有更奇妙的变法。我是横板,正手没用长胶。TIBHAR高能板用了一段时间TIBHAR内能长胶后,因为我想打进攻长胶,所以又改用在BTY爱莱特板上,效果不错,其怪异性能超过目前任何国产长胶(规则内),长胶对长胶我赢(不是说整盘赢);水平相当我赢;高手我输但仍吃我长胶。所以在我那个圈子的球友说,第一个不能和我打,会打坏手,下面就会难打。我是比较爱用TIBHAR的产品,无论底板、胶皮及附件都很经典,质量好。如果你那个长胶颗粒掉完了,防守的买TIBHAR(防守);进攻的买TIBHAR内能。五、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一)长胶的胶皮选用长胶打法用什么胶皮?答案是任何胶皮都可以,看你的打法了,是进攻型打法,防守型打法,还是综合型打法。防守型打法用防守型胶皮,如C8、388,云雾;进攻型打法用进攻型胶皮,如755,755F,挺拔内能进攻型;综合型打法的如837,388D-1等等。一般来说,就好比底板的选用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在长胶选用时,很多性能是难于两全的。进攻型打法的防守和控制就差点,也不会太怪;而防守型胶皮虽易于防守,易控,也比较怪,但是进攻能力差。就总体来看,硬、粗、短的长胶易于进攻;细、软、长的长胶易于防守。我对常见的长胶其不同性能大致排列如下:</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3:00
<font size="6">进攻性能(防守性能相反):C7&amp;gt;755faster&amp;gt;755&amp;gt;388D-1&amp;gt;837&amp;gt;C8&amp;gt;云雾3&amp;gt;388D;怪异性能:C8&amp;gt;388D&amp;gt;云雾3&amp;gt;755&amp;gt;388D-1&amp;gt;837&amp;gt;755faster&amp;gt;C7;控制能力:C8&amp;gt;388D-1&amp;gt;C7&amp;gt;388D&amp;gt;云雾3&amp;gt;837&amp;gt;755&amp;gt;755faster。(二)海绵问题打长胶要不要海绵呢?答案同样是都可以,可要可不要,可厚可薄。用海绵的话适合主动发力性的进攻技术,如加力推、正手拉攻,海绵越厚效果越明显。道理很简单,用长胶进攻时,由于力量大,要有比较好的吃球。那么靠什么吃球?主要靠海绵,胶皮的吃球性能几乎可以忽略,软板也有比较好的吃球。如果用单胶配硬板,球脱板太快,发力时的技巧就非常重要了,稍控制不好,不是出界就是下网。但用海绵后,在发力的同时也能保持稳定性,因为触球时间延长了。海绵越厚越稳定。我见过一个打长胶的,用2.0mm的海绵,反手都是加力推,正手全攻,几乎没有长胶的拱啊、磕啊这些技术,退到中台其进攻能力也毫不下降,非常凶狠,光看动作几乎看不出是打长胶的。但是,事情都是两方面的,增加海绵厚度时,长胶的怪异性能首先会下降很多。另外有些技术,比如磕,运用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防守。因此,用海绵还是不用,用多厚的海绵所要求的技术结构不同,这是长胶打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以1.0mm的海绵为界,1.0mm以下的防守更好,而1.0mm以上的更适合进攻。1.0mm的就很中性了,各方面性能都不错,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长胶的套胶基本都在0.8mm~1.2mm之间了。对于初学者,我建议还是加点海绵,这样更利于技术的全面掌握。等有一定基础后,再考虑是否增加海绵厚度还是用单胶皮。(三)底板的选用长胶的底板我用过很多,碳素等纤维板,软硬的五夹、七夹,国产的老板等等,不下十几块。总体感觉,中等偏硬的纯木比较适合进攻型打法,手感、吃球性能都优于纤维板,最好是ALL+~OFF+类的快弧板板,要求有一定的形变,这样易于进攻时吃球和防守时减力,同时要比较弹,利于借力(比较弹的底板才能更好地合上来球的力量)和进攻时发力</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3:00
<font size="6">硬七夹(YOD/YM/CL/NP700/CLEARFIELD、纤维板。1、顺配法即进攻型长胶配海绵加稍硬的底板,而防守型长胶加软板,不用海绵或薄海绵,如很多的防守型长胶。这样配置的结果是性能突出,具有很好的进攻或防守性能。而进攻型长胶加硬板却不加海绵就很难用。但这样配的话某些中性技术的发挥会受到限制,例如长胶的拱,磕等,控制能力较差。如我有一位球友,以硬板配厚海绵和银河955(中性的长胶),就属于顺配法;还有纯粹的长胶削球打法都是软板配防守型胶皮。2、逆配法这种配置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器材配置达到性能互补、平衡的目的,即进攻型长胶,不用海绵或加薄海绵,配软些的底板(当然不要太软),这样既有进攻的速度,又有稳定性;防守型长胶加海绵或不加海绵,配稍硬的底板。这样配置的效果是性能比较平均,适合长胶的很多中性技术使用,实际中这种配置方法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具体用什么长胶、多厚的海绵配什么底板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以实例来说,长胶高手的AE(应属于ALL+类)加进攻型长胶(如TALENT、837,、755)效果都不错,但配C8效果肯定不好,进攻性能差;我以前用C8配CL及NP700(96克),但是底板还是偏硬(很多人称NP700为打长胶的倚天剑,但我觉得有点硬,因为NP700是王涛用来打生胶,CL是刘国梁打正胶,都有海绵,因此最好选90克左右偏软的底板,或加海绵),防守时磕不住球,进攻时一发力球就飞,可以想见,加点海绵会更好。不过我不习惯加海绵,又用惯了C8,换软点的底板,现在用YOD,有一定的形变和吃球,进攻速度也很好,但是仍然有一点硬,这需要经过很多试验。§结论:1、防守型打法一般为软板配防守型胶皮,加海绵与否都可;2、综合型或一般进攻型打法最好采用ALL+~OFF级的底板,进攻更多就加海绵,不加也没问题,但性能有所差别,适应就行;3、OFF+及以上的底板最好加0.8mm或以上的海绵,打进攻,而且在该型号中尽量选相对软、弹一些的底板;4、初学者最好采用ALL+~OFF级并加0.8mm~1.2mm海绵的配置;5、长胶进攻型或综合型打法底板选用的基本标准是厚(6mm左右,底劲足)、硬(ALL+~OFF+)、重(单板重量90克左右,整体170~180克)、挺(要有一定的刚性)、弹(要有一定形变)的纯木(手感与控制好)为最佳。6、配器材的基本程序是:先根据自己的打法类型选用自己适合的胶皮(试用或看评测),再选底板,然后用海绵的厚薄来调节性能。第三篇技术篇第五章长胶的基本技术特点长胶与正胶相比,由于颗粒较长,胶皮较软,在球与胶皮接触时,胶粒比较容易倾倒。在恢复这种倾倒时,胶粒会给球一个反弹力,由于来球力量及自己发力大小对胶粒的不同压力,产生各种与普通正胶和反胶特点有非常大差异的球,从而打破对手惯常的动力定型,以让对手不甚适应取得比赛的主动。其具体的击球特点表现在:  §当对方过来的是下旋球时,如果用中等力量回击,过去的球一般是不转,球在运行过程中有飘动的现象;  §当来球是上旋球时,用长胶回击,过去的球往往有些下沉,并且这种下沉随着力量的增加而加强,尤其是长胶削球顶大板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 </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3:00
<font size="6">当来球带有侧旋时,长胶皮由于对球在垂直轴上的作用力,过去的球在左右方向上有晃动感,容易使对手对不准球,而产生失误;  §当用长胶以借力为主回击来球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击打过来的球当做打过去球的反旋转球。如果以自己发力为主击球时,并且力量又比较大,特别是用正手攻击时,这种球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下沉。而反旋转的特点没有借力时那么明显。以上只是根据实践的特征,列举出的长胶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也是练习长胶打法和对付好使用长胶的运动员及爱好者必须认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在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自身的打法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才会使练习少走弯路,变得更有针对性。长胶的特点是不能主动地制造旋转,而是借用和利用对方的旋转,并且不论怎样回搓或削,球还是按照原来的反旋转方向回去。比如对方发来下旋球,你搓接过去时,对于对方来说,球就变成了上旋。如果对方拉一个上旋球,你怎样回过去,对于对方来讲,都是下旋球。因此,你用长胶回接不是很高的来球时,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一是下旋转球。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拍形直立,向前弹打或磕击球的中后部,注意要发上力,以保证一定的球速。这样回过去的球是上旋,有一定弧线,上手率较高。可以这样说,这种回球是长胶最酷爱、最舒心和最擅长、最见效的得势、得分手段。虽然是上旋回球,却与弧圈球不同,由于击球动作小,使落点不易判断,又由于长胶一般不贴海绵,使球运行的第一弧线和上升前期速度较快,颇具突然性,而自高点期起,球速又明显变慢、变轻。这样就容易使对方在回接时先是被前期的较快速度所蒙蔽,容易造成心头一紧,而后球速变慢时,心情却难以迅速放松,以至击球时动作僵硬,发不好力,产生失误。 </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4:00
<font size="6">二是上旋转球。可以说,这是除进攻以外最令长胶头疼的来球。一般长胶有台内挡和台下削两种手段。由于回接上旋球之后,球变成了下旋,速度就会减慢,而且球向上飘,容易被对方进攻,所以很多时候长胶选手会改台内挡为台下削,反正是发不上力,索性将计就计,利用速度减慢控制一下落点,寻机再行进攻。三是不转轻球。这种来球也比较令长胶心烦,因为没有什么旋转和力量可以借用,击球时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什么感觉,也因此不好控制。这种来球一般不便主动发力,打轻球也确实不是长胶的特长,一般还是同样还以轻球,控制住落点,试探对手,观察动静。从这个意义上讲,长胶的打法还是要依据对方的打法来制定,将自己的技术表现与对方的来球质量结合起来,虽然看上去比较被动,但只要你对长胶使用熟练,有耐心和信心与之周旋,进攻的机会还是有的,而且对方会在与你的相持当中,出现与其他选手对抗时不常出现的失误,因为你的打法与众不同。使用长胶,就应该深入认识长胶在使用当中到底哪里与众不同。除不能主动制造旋转(当然也不易吃转)外,击球节奏的变化也是长胶的显著特点之一。这种节奏的变化一是如前所述的前期快、后期慢,使对方在判断时产生节奏上的不适应。二是由回球合力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速度的快慢和落点的长短变化,这种快慢和长短的节奏变化是长胶选手在与对方相持当中主动寻求变化和制造进攻机会的主要手段,而这种主要和有效手段的掌握又必须以快速和准确判断对方来球的各种旋转为前提条件。当然长胶在实战当中的使用,又必须与另一面胶皮(包括直拍)积极配合,主动变化才好,不然就会一味被动到底,难寻翻身之日了。第六章长胶的基本技术一、搓用长胶搓球,可分为慢搓、快搓和摆短。慢搓时,拍形稍后仰,在来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将球搓回。快搓时,拍形应稍竖些,以向下用力为主,略带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摆短时,尤应强调控制好拍形。一般应比快搓时更竖些;要善于借对方来球之力,必要时,还要适当削弱来球的力量,以确保回球而低。用长胶摆短,搞不好,极易出高球,其主要原因是拍形竖得不够。长胶搓球应少用,尤其忌讳连续应用,因为长胶的搓球不会象反胶那样搓出下旋球,搓过去的球不是略带上旋就是不转,因此极易被攻。搓球只在对方不熟悉长胶性能,或相持中突然运用一板令对方来不及调整动作时能收到较好效果。反胶搓球时可以用力加转以制约对方的挑打,而长胶搓球的关键则是控制拍形,尽量压低回球弧线,避免搓出高球。用长胶搓球时注意增加摩擦比例,用类似“铲”的动作回接。特点:准确率高,反旋转差异大。速度较慢,落台后会象上“拱”一下,所以第二弧线较高。但随后会很快下冲,不大往前走,故对方压拍型的同时还需要适当迎前。搓得越薄,这种特性越明显。缺点:由于回球旋转较“强”所以稳定性好,速度也较慢。故对方也有充分时间调节拍型回接或进攻。特别强调搓球时:a.要随时注意对方搓后抢攻;b.对方对搓中搓回的球稍高就应该进攻,否则再搓回去,球会更高,反而被对方拍死。</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4:00
<font size="6">如果由于身体位置不合适,回球就应尽量接近对方底线大角,以减低对方攻球质量。二、推长胶球拍的推挤拍形不似反胶前倾得那么厉害,需要更多地向上发力,即使主动发力拍型也不宜过分前倾,否则容易下网,而且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在回接侧下或下旋球场时,还可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以争取主动。要增强推的杀伤力就是加力推,同样,与反胶加力推的区别就在于前半截动作要更多地向上发力,出球后一速较快,弧线较高,但落台后二速变慢,下沉。三、侧推,侧搓,侧挤,侧切,撇都是利用触球瞬间向侧向摩擦球,回球特点:变化突然,弧线发飘,略微侧拐。1、侧推是推住球后象左摩擦撞击,具有动作猛,但出球力量并不大,容易晃对方。如果侧推增加中指顶拍子的力量,可以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两种手法交替使用,可以增加对方回球难度。还可以利用侧推时改变吃球厚薄来改变力量节奏。侧挤是更多的横向发力,多用于对付侧旋。侧切则有更多的向侧下发力。2、撇:触球后向右侧摩擦球,如果向右上方摩擦,且吃球略薄。这样的回球平直又近网,且落台后不往起跳并迅速下滑,对方很难借上力。可以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如果向右下方摩擦,这样的回球落台后会向前向上“拱”,本身质量不是很好,但和前者配合使用,效果就好了。四、削当对方发力进攻时,长胶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旋”功能,削出旋转十分强烈的下旋球,这是长胶削球的优势。我在被迫退台后有时会有意识地削几板,只要顶重板成功,对方再攻下网的可能性很大,这是长胶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有效手段。用长胶削一般的球,向下的动作比用反胶球拍大。但在远台接突击球时,在向下切削的同时还要有一前送的动作,否则极易下网。如在近台快截突击球时,整个动作应快捷、简单,即减小球拍的上提引拍幅度,加快球拍上提引拍的速度,以向下用力为主,借对方来球之力将球截回。</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4:00
<font size="6">。长胶削球可削出转与不转球。削不转球时板型基本稳定,向前上方托送,以增加变化。五、挡挡是长胶进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胶皮挡过去的球呈微上旋,对方容易继续上手,而长胶挡过去的球具有下沉特点,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越发力,挡过去的球下沉越明显,对方必须着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网,因此长胶选手常依靠挡回对方的第一板发力攻球得分。从长胶运动员运用挡的时机和方法来看,挡更大程度上是属于防守技术。挡球一般用来对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球的力量较大,长胶运动员很难发挥自己打击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时,倾倒的胶粒在球反弹过程中,还来不及恢复原状。这时,底板的作用明显。由于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难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冲力。在挡带有强烈上旋的前冲弧圈球时,回球的上旋性质则不是非常明显,一般多为弧线比较平直的不转球,有时略带下“沉”。在回击正手扣杀球时,由于来球主要表现的是向前的平动冲力,旋转不强,给球板的切向压力不大,同样使回球不带什么旋转,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挡前冲弧圈球大,同时球的前进速度明显减小,落台后第二弧线较高,弧度较大。在对付这种球时要注意身体的适当迎前,否则不容易找准合适的击球时间。在运用挡球时,板形控制对击球的准确性影响非常大。尽管来球冲力较大,上旋较强,但由于长胶球板弹力较小,摩擦力小,在回击这种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胶或反胶那样适当前倾,否则就会打滑,使球过不了网。应该是使球板保持与地面垂直,如果来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后倾,接触球稍厚一些,保证能“吃”上球,使球产生足够过网的平动动能。在击球点上,反手挡时,球板在胸部高度,击球时球板要尽可能靠近身体,增加手上感觉的准确性;正手挡时,球板在腰部与胸部之间高度较为合适,位置过高不容易借上来球的力量。在击球部位上要保证能够击球的后中部,使反作用力尽可能多地通过球心,给予球足够的撞击力。</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吖頭 楼主 2013-3-30 17:05:00
<font size="6">。在击球部位上要保证能够击球的后中部,使反作用力尽可能多地通过球心,给予球足够的撞击力。在准备下一板击球时,由于回去的球比较下“沉”,让对方很难再发力回击出弧线低、速度很快的球。这时,长胶选手重心就要适当前移,准备下一板转攻或采用相持的办法了。在开始练习长胶挡球时,最好是先采用多球“喂”球的办法。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密度。因为如果单球两人对练,很难形成攻(拉)对挡的回合;在练习的内容安排上,要先练习挡中等力量的扣杀球,因为这种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较单一,可以减少手上感觉的难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础上,再向单独练习和对付难度较大的前冲弧圈球过渡,最终走到实战运用的目的。六、摆短这是长胶接对方发出的的台内短球的常用方法之一,方法是以轻挡为主,要求拍形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其技术动作与反胶的摆短有原则的不同。七、磕接对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时,长胶有一板“磕”的技术。即在来球刚刚从台面弹起时,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与台面垂直,当来球上旋强烈时,应适当增加压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时,也可用推挤的方法。但长胶球拍的推挤拍形不似反胶前倾得那样厉害,而且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在回接侧下或下旋球时,还可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以争取主动。磕与挡都是防守技术,两者常交替运用。磕在击球时稍带有一个侧向下切的动作,回球下沉比挡更为明显,因此威胁更大一些。磕在技术上掌握起来比挡难度大,因此只在来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强烈的情况下应用。磕是靠撞击回接,特点:在上升初期击球,回球速度快,弧线低平,落台后迅速下滑,减速较明显,但球性不稳定,对方也不易进攻。在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为是对付速度比较慢的来球,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接近本方台面中间时,出手一般比较合适。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别是回击旋转较强的加转弧圈球时,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板形下压,这样会打“滑”的。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时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在击球过程中,要带一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样对球就会失去控制。在磕的时候,击球时间至关重要,在上升期击球最为合适。</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