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从球拍的厚度来谈单桧

mahous 楼主 2007-9-18 01:31:00

夜这么深了了,难得还有网友在线一起谈论感受,真乃志同道合,越夜越快活!

K斑竹说的一阵感觉好,一阵感觉坏的问题,不单单在体育运动中有,在音乐,美术,甚至文字创作中都有,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波浪式前进状态,此过程在浪底时须加大练习量,强行调整状态,一般来讲6-8个"波浪"下来,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但个人感觉的好坏,与你的练习水平,神经和肌肉的兴奋程度,动作的泛化和巩固,及当时的心理暗示有关系,但是球拍与球的撞击和摩擦这一客观存在的物理关系,绝对不会随个人感觉的好坏而改变!

在经过90的洗礼之下手感不同了重新用了cl感觉很好,弧圈很舒服

这点我个人十分赞同,一段时间自己苦苦追寻的一种感觉,换了一底板,一下就回来,但也许我再玩一个月的CL.再换回单桧,也会猛然间惊叹于单桧出球速度和扎实的手感

但对于K斑竹的建议2的后半段和建议3,我实在不敢苟同.我始终认为对一个经常去打球的球友手中的利器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怎么能不想去了解,打了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天天晚和自己平行站位的爱人,你天天恨不能把她捧手上,结果生活了三五年,你还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你能不烦吗?但对自己手中利器的钻研,我觉的不会影响对这项运动的兴趣,恰恰相反,对器材的了解和研究也正是这项运动魅力的一部分.这也不是什么尖端高科技,道理只会越辩越明,毕竟,并不是所用去打球的人都是只为流一点汗.

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如此帖的交流,把单桧和夹板到底哪个更吃球的问题给搞清楚,这是原则问题,这是立场问题,这个都搞不清楚,我们还干什么革命.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39:17编辑过]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xeflio手机认证 2007-9-25 01:36:00

弧圈球的两点要素:一是旋转,二是速度;公认的两块弧圈球板:一是OC,二是单桧;OC拉的球转,球感觉很重,单桧拉的球速快,球感觉很有冲击力。但单桧吃球性不如OC,咬球时间较OC短,球的弧线很直,拉不出较大的曲率,对球拍的角度,挥拍的方向要求很高。OC因有强烈的旋转,较大的曲率,回球难度体现在:拉球接触面太小,攻球不能借力,接这种球要求很高;单桧因有近似于直线的弧线,高速的飞行速度,因此单桧拉过来的球给人感觉就象是一个手持利刃的武士迎面向你撞来,回球难度体现在:无法磨擦球,接球方也只能用撞击的方式回击,力量难以控制,造成回质量差,失误多,同时由于速度快,来不及反应。如果说OC是以柔制胜,那么单桧则是以刚制胜,对使用者的要求更高,但攻击也强攻硬上的痛快。

kite 2007-9-20 16:35:00
假如每天总练习时间为10小时:

蒋: 5小时练推挡;4小时练正手弧圈;1小时练其它
柳:3小时练推挡;6小时练正手弧圈;1小时练其它

结果如何?
90在手 别无它求
cnge 2007-9-20 13:2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xfybb71在2007-9-20 7:48:00的发言:
QUOTE:
蒋的正手大部分是在抽杀,质量高的强力弧圈很少,就象楼上兄弟所说的,失去了单桧的气势,也就没必要使用单桧了,还不如买只七夹推挡+快攻来得灵活与爽快!

小蒋正手还是弧圈为主,而且他的正手弧圈很有特点,小臂收得很快,整体动作较韩式的弧圈要偏小一点,(韩国人的弧圈动作我认为过大了一些,)但出手的突然性很好,质量也不错。。。。。其实,蒋的整体技术架构是比较合理的,有小球、有挑拨,有推挡,正手也不差,两面比较均衡,之所以打不到最高层次,主要输在训练量上--既没有韩国人的魔鬼训练,也不像大陆选手那么多的针对性训练。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红黑7.6 2007-9-21 18:49:00

同意LZ

同意LZ的看法,确实要因人而异的,不要一边倒的谈论什么神话,适合某人的单桧不一定适合大部分的人,我国对乒乓应该是研究很透的了,但国家队内却鲜有人使用单桧。业余选手只要达到自己打球的目的就可以了,也可以有不同的尝试,百家争鸣嘛。
shijian 2007-9-19 17:50:00
K兄的讲解技术含量极高,佩服。今天难得看了蒋澎龙与水谷隼的一场亚锦赛,可惜输了。窃以为,柳承敏、金泽洙诚然厉害,但那个步法、速度、力量,业余选手此生也练不到了。而小蒋的推挡和弹击,却对吾等大有作用。再麻烦K兄给讲一下技术要领。我用吕林推挡时食指感觉用不上力,大拇指也没有往出挤、送的动作,这是不是干脆不叫推挡啊?郁闷!
ltv976669 2007-9-19 17:34:00
学习了!!!感谢楼主,感谢K版主!感谢CCTV 感谢(V).......
EGT五夹-----JOOLA K3(备板)-----------韩金(主板) 正面曾用胶:729-----霸道----729FAST-------729-40S---------普狂-----省狂40度 拍里奥霸道42度 克拉克SP 40度 2.3mm 省狂40度 现用胶: SRIVER—L 2。1 YASAKA MARK V
xfybb71 2007-9-19 17:24:00

使用单桧(90特厚+YE-V-M22.0)一年,到了近段时间才有一些体会,班门弄斧,也来说说单桧.

本人快弧打法,控制不错。发球变化较多,长的短的、下旋侧旋、左边右边相结合。不过没有强下旋。弧圈技术不标准,习惯性抬肘,拉上也不转也不冲。

在使用单桧之后,经常看看老金与小柳的教学片,发现他们在拉弧圈时是全力向前发力的。蹬腿转腰,上身前压,脚步在拉球之后自然上前,所以他们拉出的弧圈有很大的前冲力了。暑假里比较空闲,不断模仿尝试,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我的达克90特厚打得像以前使用JOOLA K5(软五夹)时一样,拍子整个在晃动,拉出的弧圈比较冲比较暴的。所以得出结论:拉弧圈时一定要蹬腿转腰,上身前压,脚步在拉球之后自然上前。现在我发现的弧圈动作已经好了不少,抬肘少了许多。现在感觉自己对我的90越来越了解,不过还存在一些困惑,单桧轻拉或是薄摩擦不好,直接击打比较震手,不扎实。这可能与我的90只有84克有关吧。另外,还发现自己比较得意的推档,在使用90后,推档水平下降了。(使用TAKSIM+SRIVER时,管他什么转,只要比网高,一板推下去,70%以上是得分的)。推上旋不错,推不是很下旋的来球经常下网,比较郁闷,只能用弹打。

本人水平太差,体会还不深入,欢迎单桧的大佬指正。

kite 2007-9-19 22:47:00
蒋的推挡值得一学,但他的打法我认为不能学,他的正手使用太少。大方向要象韩国学习,单桧不强调正手是没有大的发展的。推挡多强大也是被动挨打。
90在手 别无它求
xfybb71 2007-9-20 07:4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kite在2007-9-19 22:47:00的发言:
蒋的推挡值得一学,但他的打法我认为不能学,他的正手使用太少。大方向要象韩国学习,单桧不强调正手是没有大的发展的。推挡多强大也是被动挨打。

楼上的兄弟说的好------蒋的正手使用太少.单桧不强调正手是没有大的发展的.使用单桧就要快速侧身,强力弧圈,那种满场飞奔全台冲的潇洒与霸气,相信每个球友莫不向往与追求的。但大多数的球友说自己的脚步不可能象老金与小柳那么快,要追求成绩就要两面上手------------

我想我们业余爱好者打乒乓球就是图一个锻炼与快乐,还要什么成绩?水平再高也好不过国家队的吧,多移动全场跑,有利于身体锻炼与健康。但要快速移动确实很难,我们也做不到老金与小柳那么快,但我们也尽自己的能力去跑动-------

蒋的正手大部分是在抽杀,质量高的强力弧圈很少,就象楼上兄弟所说的,失去了单桧的气势,也就没必要使用单桧了,还不如买只七夹推挡+快攻来得灵活与爽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