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一剑横绝0610 2012-9-19 12:31:00
就照楼主这么练力量才出不来呢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中于 2012-9-19 14:21:00
对于初学者太重要了,用腰发力有时力合不到一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xbqd 2012-11-4 11:38:00

我是坚决支持LZ的这个观点的

发力本来就是全身协调发力,非得硬说是腰发力,搞得转腰转的都跟机器人似的

本人闲置器材http://shop104261890.taobao.com Yinhe:E1*3、E3 Donic:Ovtcharov、Waldner carbon Joola:EagleFast Stiga:OC、CLcr*4、TL、黑5、纳米碳王*2 Butterfly:Kobel、Boll spirit、Vis、Zhangjike Dhs:特制黑眉506、天极506、龙三506 Tibhar:ForcePr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3 23:39:00

      辨宝路线图83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2----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2

 

      “'腰问'的观点依据与理论来源” 1

 

      h51860朋友说:“板叟“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一文,長篇大論地否定國乒教練吳敬平。但是你自己的觀點依據何在,论述感觉苍白无力啊!能不能提供一下理论来源啊!沒有理论的支撑,又沒有实践不得真知啊!這樣的帖子完全沒有說服力,寫得再多也沒用”。

 

      h51860朋友问我索要抨腰的观点依据、理论来源,这让我心里暖暖地涌起了一丝成就感:我们的乒乓球专业教练,现在开始会索问发力方面的观点依据,索问理论来源了,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迹象。想想看,在板叟发出“腰问”之前,他们会提这样的问题吗?没听说过吧?可见,板叟的“腰问”,在乒乓发力问题方面所做的倡导科学的努力,并不是“写得再多也没用”,而是,从h51860朋友本人这里,就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了。

 

      h51860朋友问我的“观点依据何在”?不客气的说,你这个问题太没劲了。
      观点,是表达对事物认知的看法。任何观点,都一定是在有事物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形成的。所以,任何观点都不可能存在“依据何在”的问题,而只可能存在角度问题、是非问题、对错程度问题。
      板叟的“腰问”没有依据吗?吴敬平先生的“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板叟捏造的吗?俞真正先生的“腰轴心”是板叟虚构的吗?齐齐哈尔市某教练“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是板叟杜撰的吗?这些不都是板叟“腰问”的观点依据吗?如果你问“事实依据何在”?那倒是问在点子上了。可你问“观点依据何在”?貌似气势逼人,实则等于白问,板叟“腰问”的观点依据都摆在这里,你h51860朋友怎么还硬闭着眼问板叟“观点依据何在”呢?

 

      h51860朋友还向板叟索要理论来源,这种索问,板叟也的确闻所未闻。能以来源为准则鉴别判断理论的好坏是非吗?如果是核实一则消息,那是应该要重视消息来源,那可以帮助人参考、判断消息的可信程度。如果是购买一件贵重物品,那也应该要问清楚渠道来源,要保证该物品来源正宗、合法,以期真正保障物有所值。可是,鉴别判断理论,还真没听说过首先要问来源。
      理论,是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释读。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释读正确,如实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该理论就可以还原事物,就可以普遍复制,就说明这是一个好理论。这就是科学。如果,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释读不正确,没如实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够还原事物,更不可能普遍复制,就说明这不是一个好理论,就可能是一个谬论,或者就是伪科学。对于理论,h51860朋友不会先问真谬,而是首重来源,这说明h51860朋友对理论一词显然不甚了解。都知道,一个理论的好坏,它的鉴别关键决不是来源,而在于真谬,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事物规律。是不是这样?

 

      对于h51860朋友索问的“理论来源”,我猜想,他的意思就是向板叟索问“理论依据”,对不对?可能就是这样,许多专业教练在发力认知这一问题上,确实是只知道问来源:这是谁说的?这是哪位名家的观点?这是出自哪位权威的著作?而确实不知道还需要辨真谬,确实不知道即使对于名家观点、对于权威著作里的论点,也还需要自己过过脑子。所以,在他们的思想里。来源就取代了依据,或者说:来源就是依据。

 

      面对理论时,用索问来源取代索问依据,这会有什么“好效果”呢? 镇江的俞真正先生“源”出了一个 “腰轴心”,齐齐哈尔市某教练“源”出了一个“腰必须”,许多许多的专业教练,围绕“腰轴心”,沿着“腰必须”,共同“源”出了一个让全国绝大多数专业女乒运动员的正手都发力欠佳的长盛不衰大尴尬。而且,这种大尴尬还将路漫漫其修远兮源源不断代代传承难有穷尽。

      对待理论,我们一定要首重真谬,而绝不是首重来源。如果,我们的专业教练对理论一词有清楚的认识、有足够的重视,对待理论不是只重“来源”,而是索问“依据”,在面对“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宏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因为说这话的人有多么大的名气、有多么高的身份,跟自己有多么多么利害的重要关系,而随随便便的闲置自己的是非观。我们就一定会认认真真地向“腰论”问一句:
      “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教练这样问了,那才真叫问到了点子上,那才是一个真正需要索问理论依据的问题。所以,在h51860朋友向板叟索问“观点依据与理论来源”这个问题上,板叟又总结获得了一点新认识:

      观点定然有依据,理论切忌抠来源。
                                                                  

                                                                                                              2012/11/3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4 8:33: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9 23:26:00

      辨宝路线图84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3----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3

 

      “腰问”的观点依据与理论来源2

 

      h51860朋友索要板叟“腰问”的“观点依据”、“理论来源”。我把他说的这话理解为事实依据与理论依据,这应该符合h51860朋友的原意吧?先说说我的理论依据:
      1. 人的大脑是人体一切行为的总指挥,这是最基本常识,这就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2. 腰是上体与下体的连接部位。腰关节为上体、下体的异向转动需要提供转向支持。腰不具备控制其它部位的功能。这些也都是基本常识,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3. 无论你乒乓球运动有什么特定技术需要,一定都还是人打球,决不是球打人,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4. 无论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技巧有多复杂多深奥,无论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的国际地位有多高多了不得,你打乒乓球的人和其他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一样,也都是这个地球上的爹妈生爹妈养的。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5. 无论你专业业余男女老少多高的水平多高的身份无论你什么样的人,每一人体生理运动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处在特定位置,并有着特定功用的不二特定构造。这也都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板叟就是凭着这些理论依据提出的“腰问”。这些理论依据有什么问题吗?食烟火的人,谁的腰都不能控臂,你一个打乒乓球的凭什么就能“以腰控臂”?!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查来源?还需要查字典、翻课本?还需要去查一查这些理论来源的十八代祖宗是黑格尔是费尔巴哈是士农工商还是地富反坏是4S还是水货或者还可能有金三角嫌疑怎么的?

 

      板叟举了那么多事实,h51860朋友还要问板叟“观点依据何在”?好,我们就再说说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个问题,(可请参看辨宝路线图第71、第72期内容。)你h51860朋友敢说这不是事实?如果你h51860朋友硬要说这不关专业教练们的事,与“腰论”更没有关系。那好,那我们再委婉一点,再细细地捋一捋这一事实。

 

      多少年来,从国家队一直到基层体校,全国上下所有专业教练脑子里的发力认知装的都是“腰论”,一直都是教人“用腰发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吧?试想,如果“腰论”确实是体现了正确的发力认知,确实是教发力的最好方法,那么,在“腰论”的指导下,我们的专业乒乓运动员不说是个个正手都能发出神力,至少应该是绝大多数、或大多数都能够发力很好,都能够理想发力吧!要不,怎么来体现“腰论”是一个正确的发力认知,怎么来体现“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呢,是不是?
      可看看我们的现实!就以我们的国家队女线为例,别说是个个正手发力都非常好,也不说绝大多数、大多数人发力非常好,实际情况就连半数都远远达不到,是不是?要知道,这可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员群体了!这里每个人都是靠自己努力硬打上来的,并不像上大学有可以保送来的。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也仅仅就只有极少数人的发力还过得去,比较好,那下面打不上来的那一大批正手发力还能比打进国家队的更好到哪儿去?那不成了笑话!是不是?就冲这一事实,你h51860朋友还要说“腰论”是好理论,还会死活继续坚持“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吗?还问我“观点依据何在”吗?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我们现在不提什么“腰论”不“腰论”,把它先搁在一边。我们再用勾勒线条的办法来白描一下----

 

      1. 教练依照自己的发力认知教授学生发力技术动作。
      2. 运动员从小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发力技术动作。
      3. 运动员成熟后,在高水平高强度对抗中,运动员的发力逐渐显现出了力不从心,不能够理想发力。

 

      这是一段不带任何观点的白描。但对白描出来的事实怎么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观点走向了。什么走向呢?
      1. 是问题。
      2. 不是问题。
      h51860朋友,您也是一位专业教练。您来说说,中国乒坛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一长盛不衰的情况是不是一个问题?

 


      h51860朋友,你怎么看?

 

                                                                                                                       2012/11/9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0-19 11:41:00

      辨宝路线图80
      辨宝趋向实质31----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是否对相关方面构成了实质性影响及危害? 1

 

      一个理论,是对该方面事物规律的释读。如果释读正确,如实反映、揭示了该事物规律,这就是科学,这就是一个好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就可以还原事物,就可以普遍复制,就可以解决、或解释该事物领域的绝大多数疑难问题。
      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还原事物。可事实上,真要是一五一十照它的话做,有的人就会“转来转去总是转屁股”,就可能要花二三十年才能找到自己的腰。甚至,这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腰。让它还原事物?没影的事。南昌有句老话:到樟树杪上去等!

 

      看到这里,“腰论”信徒会鄙夷我:别拿业余的说事!

 

      那我要问了:一姐张怡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新加坡一哥高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

 

      如果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用了腰这个发力就一定好。那,郝帅走的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没用腰吗?许昕走的也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也没用腰吗?丁宁、陈梦她们走的都不是专业路线,她们的发力动作里都没用腰吗?都看到,她们也都明明用了腰呀!可为什么还死活发不出力呢?这都说明“腰论”对人体发力的释读完全不对。所以,它无法还原事物,它只能给人制造一脑子浆糊。

 

      再说,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在“腰论”发力宝典一统乒坛光芒普照恩泽万方的神州大地,首先,中国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力技术应该是普遍都很好。我们再小心一点说,至少应该是大部分都很好。或者,再小心谨慎一点说,总得有一部分很好。要不,我再让一大步:哪怕,就一小部分吧,你多少总得有一点点比例,总得复制出一部分能够充分发力、理想发力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吧。可现实呢?我们不说吴佳多以远的往事,我们就说上星期----

 

      2012年10月14日中央5套直播全国锦标赛女单决赛。杀进决赛的一个是曹臻,一个是杨扬。曹臻的球就是典型的反手强、正手弱,正手缺乏杀伤力。在前面对阵17岁的小将顾若辰时,就是被顾若辰抓住了正手弱点,险险被挑落马下。只是因为顾若辰年龄小经验少没稳住杀伤力也稍显欠缺,所以才让曹臻侥幸过关。
      要说曹臻的正手弱,杨扬又肯定不服气。为什么?杨扬的正手比她更弱。整场决赛打下来,杨扬的正手杀过几个球?几乎就看不到她有什么让人提气的正手球。这可是决赛呀,杨扬不想拼?不想拿冠军?不是不想,她尽力了,她的正手,是真没杀伤力!
      看看,杀进号称“世界上最难打的乒乓球比赛”女单决赛的两个人,就是这样的正手状况。我们的专业教练,难道没有一点点触动吗?

 

      我们再想想,曹臻杨扬是怎么进决赛的?应该不是败给了所有对手才被掉进决赛的吧?而一定是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才杀进决赛的吧?那么,前面4 进2被淘汰的、8进4被淘汰的、16进8被淘汰的,还有那些连16都没进就被淘汰了的,我们绝大多数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她们的正手、她们的发力会是什么情况?都会比曹臻杨扬还更好吗?不可能吧?再怎么往高里说也只能是都和曹臻杨扬差不多,甚至有的还更差吧?
      当然,李晓霞丁宁打完奥运会不久,大赛的消耗,社会活动的消耗,让她们身心疲惫,训练失调,致使本届全锦赛打不出正常水平,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就算把李晓霞丁宁除外,那些前16外被淘汰的还是绝大多数,何况,丁宁的正手、发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
      但是,这还远不是全部。
      1.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都是全国范围内相对水平最高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2. 国家二队队员,是稍亚于一队,但也都是高于各省、市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3. 来打全锦赛的队员,她们一定都是各省、市最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4. 各省、市家里还有数倍于她们、但水平低于她们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对不对?
      5. 全国还有大量大量的没来参加全锦赛的专业运动员,这里面至少应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不会比国家队员的正手、发力都更好,对不对?
      6. 问题应该明朗了,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腰论”宝典恩泽下的中国女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至少百分之六十七以上的人正手发力欠佳。
      以“腰论”为“必须走的专业路线”教人发力,不仅不能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而且能将三分之二以上的女专业运动员普遍复制成发力欠缺。这“腰论”是利人呢?还是害人呢?

 

      醒醒吧,我们的专业教练,如果你们还有良心!

 

                                                                                                               2012/10/19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八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10/19)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2-10-20 22:0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叟在2012-10-19 11:41:00的发言:

      辨宝路线图80
      辨宝趋向实质31----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是否对相关方面构成了实质性影响及危害? 1

 

      一个理论,是对该方面事物规律的释读。如果释读正确,如实反映、揭示了该事物规律,这就是科学,这就是一个好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就可以还原事物,就可以普遍复制,就可以解决、或解释该事物领域的绝大多数疑难问题。
      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还原事物。可事实上,真要是一五一十照它的话做,有的人就会“转来转去总是转屁股”,就可能要花二三十年才能找到自己的腰。甚至,这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腰。让它还原事物?没影的事。南昌有句老话:到樟树杪上去等!

 

      看到这里,“腰论”信徒会鄙夷我:别拿业余的说事!

 

      那我要问了:一姐张怡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新加坡一哥高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

 

      如果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用了腰这个发力就一定好。那,郝帅走的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没用腰吗?许昕走的也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也没用腰吗?丁宁、陈梦她们走的都不是专业路线,她们的发力动作里都没用腰吗?都看到,她们也都明明用了腰呀!可为什么还死活发不出力呢?这都说明“腰论”对人体发力的释读完全不对。所以,它无法还原事物,它只能给人制造一脑子浆糊。

 

      再说,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在“腰论”发力宝典一统乒坛光芒普照恩泽万方的神州大地,首先,中国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力技术应该是普遍都很好。我们再小心一点说,至少应该是大部分都很好。或者,再小心谨慎一点说,总得有一部分很好。要不,我再让一大步:哪怕,就一小部分吧,你多少总得有一点点比例,总得复制出一部分能够充分发力、理想发力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吧。可现实呢?我们不说吴佳多以远的往事,我们就说上星期----

 

      2012年10月14日中央5套直播全国锦标赛女单决赛。杀进决赛的一个是曹臻,一个是杨扬。曹臻的球就是典型的反手强、正手弱,正手缺乏杀伤力。在前面对阵17岁的小将顾若辰时,就是被顾若辰抓住了正手弱点,险险被挑落马下。只是因为顾若辰年龄小经验少没稳住杀伤力也稍显欠缺,所以才让曹臻侥幸过关。
      要说曹臻的正手弱,杨扬又肯定不服气。为什么?杨扬的正手比她更弱。整场决赛打下来,杨扬的正手杀过几个球?几乎就看不到她有什么让人提气的正手球。这可是决赛呀,杨扬不想拼?不想拿冠军?不是不想,她尽力了,她的正手,是真没杀伤力!
      看看,杀进号称“世界上最难打的乒乓球比赛”女单决赛的两个人,就是这样的正手状况。我们的专业教练,难道没有一点点触动吗?

 

      我们再想想,曹臻杨扬是怎么进决赛的?应该不是败给了所有对手才被掉进决赛的吧?而一定是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才杀进决赛的吧?那么,前面4 进2被淘汰的、8进4被淘汰的、16进8被淘汰的,还有那些连16都没进就被淘汰了的,我们绝大多数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她们的正手、她们的发力会是什么情况?都会比曹臻杨扬还更好吗?不可能吧?再怎么往高里说也只能是都和曹臻杨扬差不多,甚至有的还更差吧?
      当然,李晓霞丁宁打完奥运会不久,大赛的消耗,社会活动的消耗,让她们身心疲惫,训练失调,致使本届全锦赛打不出正常水平,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就算把李晓霞丁宁除外,那些前16外被淘汰的还是绝大多数,何况,丁宁的正手、发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
      但是,这还远不是全部。
      1.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都是全国范围内相对水平最高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2. 国家二队队员,是稍亚于一队,但也都是高于各省、市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3. 来打全锦赛的队员,她们一定都是各省、市最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4. 各省、市家里还有数倍于她们、但水平低于她们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对不对?
      5. 全国还有大量大量的没来参加全锦赛的专业运动员,这里面至少应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不会比国家队员的正手、发力都更好,对不对?
      6. 问题应该明朗了,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腰论”宝典恩泽下的中国女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至少百分之六十七以上的人正手发力欠佳。
      以“腰论”为“必须走的专业路线”教人发力,不仅不能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而且能将三分之二以上的女专业运动员普遍复制成发力欠缺。这“腰论”是利人呢?还是害人呢?

 

      醒醒吧,我们的专业教练,如果你们还有良心!

 

                                                                                                               2012/10/19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八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10/19)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我觉得发力只是乒乓球很多项中的一部分。

 

那种用腰用全身力量的发力,只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比如杀高球、中远台对拉等才需要的,而比赛的大部分时间,由于速度的关系,无法发全力,否则失误率会大增。

 

比如基本不用腰的弹击,球速比发力拉慢不了太多,但是快速突然性比蛮力拉强很多,得分率比蛮拉要高。

 

对球的熟练程度和反应速度,都是发力的前提,都比发力要重要。其他还有战术战略应用等等。由于乒乓球的快速性,绝大多数的得分失分,都是因为判断失误和反应不及,而不是因为这个球的绝对力量和旋转,当然对方的绝对力量可以是前者的原因,但只是一部分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0 22:08: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浪橘梅 2012-10-20 21:28:00
好文章,不过我还是看的迷迷糊糊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ff_2003 2012-10-23 22:08:00

楼主的理论有失偏颇。确实吴教练说过腰论,但这只是全身协调发力、发力要集中的基本观点的一部分。就是说,如果想协调发力,避不开腰。不能按字面来牵强附会,殊不知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表达不完整不是稀奇事,主要是强调腰的重要性而已。

真打起来球,谁会注意腰在干嘛?就是平时如何练的,到时自然就用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上弦月119手机认证 2012-10-23 14:15: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4122821307912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