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日记(连载)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2 23:28:00

   (169)对手不同  练习也不同

07.06.06    周三     多云

    今天比昨天略早一点到活动室,老李和老宋在对练,老吴和小方在对练。小张还没来,有一张桌子空着。我准备自己先练发球,老宋却主动让我和老李练习。老李呢,又推让着请老宋和我练习。不知是否我看高了自己,心里暖暖的,感动着朋友们都愿意和我练习。

    老宋不再要我和他打计分。我们只是随意的练习着。我呢,注意观察老宋的愿望,根据他的愿望确定自己的练习内容。所以,老宋经常地会对我说:“我还是能防几板的啊。”我自然激励称赞他。实际上,他的确进步很多,比起两年前,他已经大大进步了。现在,他曾在内部循环赛中拿过乙组的第一名呢。我和他的对练,主要还是练习反手长胶的接发球和弹击,还有封堵他的进攻,再就是正反手切换衔接。感觉自己在这几个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早几个月前不能救到的球,现在觉得不困难了。

    老宋直打到满头满身大汗淋漓,才让老李过来和我练习。有时,我会觉得老宋是这儿的管理员,他会指挥谁和谁对练,谁和谁对调等等。今天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他的安排,今天我不一定能和老李练习,后面也不一定能和小方练习。

    和老李练习,总是会很快进入计分。今天没能打许多局,因为老宋安排小方来和我练习,小方就站在边上等着呢。

    和老李打了三局,2:1胜。我没有发下转球和不转球,而是发奔球,三局球全是这样。第一局,没有接好老李的发球,他搞了一些结合:左侧上和左侧下结合、正手位斜线奔球和不转短球结合。接发球时,有直接失分也有给了他机会。几次相持又没能打好,结果就输了第一局。二三两局,接发球不但没有失分,并且有直接得分的,不转短球就送到他的正手位小三角区去,左侧下转球就拉到他的中路或反手位或正手位小三角区。反手弹击注意发力,并且注意送到他的正手位去,相持时,不慌不忙,看准了再打,于是就连胜了两局。但是第三局也胜得很惊险。本来,比分是9:5我领先,可是后面的四个球我没有打好,被他连追四分,比分变成了9平。然后是10平。这时,轮到我发球,我用反手长胶发了一个直线奔球到他的正手位大三角区,就是底线和边线交接的那个点上,他吃发球,11:10,换发球,我想,一定要接好这个球。他站在正手位发左侧下转球到我的正手位,我认定是个侧下转,就90度摩擦球的右侧面,发力将球拉到他的正手位小三角区,球落在边线附近,第二弧线向左侧拐,老李没能碰到球。这才12:10胜了第三局。9:5领先,如何被他追平的?吃他发球是其一,另外自己发球怎么没有打好,却想不起来了。以后像这样的情形,要特别注意总结。

    和小方打了五局,3:2险胜。第一局,11:5很轻松的,自我感觉很好,结果后面连输了两局,1:2落后了。回想起来,主要是机会球没有把握好,正手发力打半高球失误频频。当时自己总结,恐怕还是太心急。所以,第四局开始耐下性子和她打,同时抓住她正手位接发球弱的短处,不断的发奔球到她的正手位,偶尔突击反手位,她回球后,用长胶发力弹击她的反手位小三角区,得分不少。胜了第四局。第五局,开局很不好,失误多,1:5落后。我不断提醒自己,要耐心,保证倒台率。又成功运用了发球抢攻,比分追到5:7,7:7、8:8,这时,轮到她发球。今天她基本上都是发我中路长球,我将拍子垂直一点,用长胶把球削过去,然后和她斗耐心,中间搞些提拉和搓球的变化,赢得了两分,比分变成了10:8。换发球,我发了一个长胶直线奔球到她的正手位大角度,她接发球失误。这才胜了小方。小方的韧性很足,有好几个球,连续几板都打不死她,如果不是变线快,死得很可能是自己。小方还能正手进攻。今天有两三个球,她正手起板打我的正手。我判断正确,回击时却方法错误,全都打到网里去了。她抽过来的球,十分下沉,我应该迎上去对抽,就是将球拉起来一些,或者节奏再快一点,直接向前撞击,应该能够成功回击。这一点要注意了。

    发现自己的正反手切换和衔接有了进步,反手弹击力量加大。老李说,他回击小方的来球,用推挡,送长线。我想,我也可以用长胶推挡送长线,这个球恐怕和弹击过去的又不一样呢。下次试一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18:47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3 17:15:00

     (170)全台防御  不断变化

07.06.07      周四     多云到晴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作文试题:《行走在消失中……》。感觉不容易做。电视新闻中的考生却都说不难,真是不一样了。

    早上活动室里人不少。我到的时候每张桌子都有人。小张大约和我到的时间差不多,也在一边闲着。老宋是个好人,他见我到了以后,就主动和老李休息,把桌子让给我和小张练习。我不由自已的从内心升起一股暖暖的谢意。所以,大约打了四十分钟左右,我见小张没有计分的意思,就主动休息,让老李过来打。老李已经休息了有四十分钟了。结果,小张却不肯,他要自己让给老李,这样,我就和老李练到回家。

    今天练对攻,近台、中远台都练,很过瘾。还炼了提拉。很久没有练提拉了,老李削过来的球,我拉不好呢。不是出界就是下网。有点怨胶皮,胶皮老化得厉害,粘不住球。去换一块729-2,换之前再买一块好些的拍子。

    和老李打了六局。3:3。今天仍然发长胶奔球,抢攻。前五局打得比较好,3:2胜的。第六局,实际上是从第四局开始,老李已经适应我的长胶奔球,到他反手位的,他可以推直线到我正手位边线,或推斜线大角度到我反手位小三角区,令我直接失分。第四局是输了的,第五局我做了调整,注意自己的正手位,正手位来球不打斜线,而是打直线到他的反手位,接发球提拉,也注意送他的中路和反手位,这才胜了第五局。但在第六局,我仍然犯了同样的错误,不再注意自己的正手位,结果被她频频突击成功,丢了第六局。

自己的认识:1、未能全神贯注全台防御,依赖自己的发球,想要直接得分,结果得不偿失。2、接发球盯球不行,影响判断的深度和速度,造成自己的被动。3、一味奔球,没有变化。4、没有结合总是不行的。今后要注意各种技术的巧妙结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19:08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4 17:22:00

      (171)推攻也成问题  

07.06.09     周六    晴

    昨天忙到没有时间写日记,今天补写。

    昨天最值得记录的是和潘师傅、老李的过招。

    和潘师傅打了五局,2:3输了。我没有忘记前一次和他过招的情形,那一次,他只肯和我打两局,0:2输了。当时我就有总结,但以后的一段时间,感觉他不愿意和我练习。昨天,是老宋主动让给我练习,才有和潘师傅对练的机会。对攻练习时,无论近台还是远台,基本上都以我打最后一板告终。但是计分练习中,我却输了。

    我和他打左推右攻,因为感觉自己这方面是弱点。其实我的搓球起板更弱,但或许搓球起板相对难一点吧,又是对付比我强得多的,用搓球起板反而会取胜,听起来很神奇的样子,有点弄不懂。所以,我发的全是反手长胶奔球,大约在最后一局,试着发了几个正手反胶奔球,好像直接得分的,但没有多用。可是,打推攻我好像没有占到便宜。自己感觉,1、当反手长胶和对方形成对推时,没能占上风,往往被对方的反手弹击压住了。有两个问题,一是反手推斜线到对方反手位,线路太过死板,不敢(或许是没有意识,或许是意识不强)及时变换线路。如果能及时变线送球到他的正手位,情况应该会很不一样。二是当对方加力推长球到我的反手位底线时,没有能及时调整自己,就被来求顶住了。要及时退后半步,或者改推挡为切削或嗑球,这样既可截住来球,又能使过去的球性发生变化,变被动为主动。2、对推过程中侧身或直接进攻时,没有注意对方的站位和移动趋向,常常被对方有效防守,并钻了我的空当,失分不少,这是教训。

    潘师傅那边,主要还是靠发转何不转球来迷惑我。而我呢,仍然没能有效辨别来球的转和不转,接发球吃了不少不转球。反手长胶弹击,也因为来球不转而出界不少。判断来球的转和不转,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事了。可是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办法,是不是自己也来练习转和不转?或者就是多看别人打球,多琢磨别人。

    潘师傅在事后对我说,你和我打推攻,你不能占便宜,你应该和我打搓攻。我点头表示赞成,表示谢意。可是我心里很明白,自己在用不顾脸面的打法,并且我还要坚持。

    和老李打了有七八局,自己只胜了两三局。情况和跟老潘打差不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判断老李在正手位发的侧上下转球。这个问题,差不多成了我能否取胜老李的关键。我曾经自己统计了一下,如果一局球中,老李发的侧上下转球我只吃一两个,就能赢他,若吃了百分之五十,大家彼此彼此,如果超过百分之五十,那可就一定输了。

    看看那,接发球有多关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18:24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5 16:13:00

      (172)关键在于变化

07.06.11     周一    阴有时有雨

    昨天,丈夫主动要陪我打球,真是开天辟地了。我们在单位的球室打了大约二十分钟吧。我俩打正手斜线,他攻我封堵。没有和他练对攻,是怕他接不住我的球。丈夫看来还不错,一个劲地发力想攻死我。但是,他心太狠,我哪里是那么容易攻死的。最后,他连续攻三板,第四板一定出界,不断地问我为什么,我就说,应该一板比一板前送下压。不一会儿,他就手腕发酸了,我们赶紧换成他推我攻。他的推挡还真行,出手快,速度了得,直线球直逼边线,角度很大。不过,我也不错啊,将他的大角度边线球送回去,他就在那边“呵呵”的称赞我。他还企图反手弹击,可惜全都出界了。不过,最可惜的是没多久,我们就休息了。因为他的手腕酸得不行,还是休息比较安全。其实,他能来打球,就很好了。以后退休了,慢慢的恢复起来,有时间我们能一起打打球,想起来都开心啊。

    今天,到活动中心去,林师傅和潘师傅都在呢。自从五一节比赛之后,就没有和林师傅练过球了。昨天在小菜场,林师傅从背后拍我的肩,我还以为是老师呢。回头发现是林师傅,我心中不觉一动,球友们碰到一起,就是这样表达心中的欢乐啊。最后,我们说好了今天到东区活动中心打球的。

    我到的时候,林师傅在和小张打计分,老李和小方在对练,老吴和老宋对练。老李立刻就让给我打,小方又抢着说让我和老李练习。这样,我一到就开始练习,直到回家,中间没有休息。和老李练的是基本功,从对攻到削拉到弧圈和封堵,感觉弧圈最不顺手。那边,从小张到老宋到老潘,轮流和林师傅过招,好像都输给林师傅了。老宋过来招呼老李,让老李去和林师傅过招。老李就让小张来和我练习。可是,我发现老李也输给林师傅了。

    林师傅休息了一会儿,又跑到一号台,和阿明练开了。最后,老宋跑过来,要我去和林师傅过招。这时恐怕已经九点半左右了。

    我和林师傅打了五局,3:2我胜了。感觉有点稀里糊涂似的。第一局,开局很不好,好像是0:4落后。主要在于自己总想打推攻,发的全是反手长胶奔球,对林师傅没有任何威胁。不过,我没有在这一局改变发球。只是接发球十分小心,不但失误少,并且控制落点很不错,还加强了发球抢攻,就逐渐把比分追了上去,最后达到9:7反超。这时轮到我发球,为了迅速结束战斗,就没再发奔球,而是用正手反胶发了两个近网的强烈下转球,直接得两分,11:7赢了第一局。二三两局,我坚持发奔球,结果第二局发球失误有两三个,发球抢攻落空有两三个,再加上接发球失误,开局十分差,比分为1:7。后面使劲追也白搭,分别以5:11、7:11丢了这两局。第四局,我不再一味发奔球,而是和正手下转侧转结合起来,谁知这样一来,林师傅开始昏头,连连丢分,两局球,分别以11:5、11:9我胜了。第五局打得很精彩,比分一直交替上升,直打到9:9呢。最后,又轮到我发球,我针对他的弱点,发了两个近网短球,就胜了这一局。

    关键是我改变了打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17:56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6 16:49:00

      (173)和长胶洪老师对练

07.06.14
     周四      中雨

    天下大雨,活动室里只有四个人在打球:长胶老吴、老宋;老师、小张。我到的时候,其实已经快九点了。不知为什么,我径直就走到小张和洪老师对练的桌子旁。事后问自己,为什么不到老吴在的桌边呢?恐怕既是不太愿意和他俩练,也是有点担心他俩是否愿意让我和他俩练。咳,不管他了,好在小张和洪老师正好在打十一分,我刚做好准备,小张就输了球了。这样,我就接着和洪老师练习。

    起初,我有些不自然,因为只有五个人,小张休息后,一下子没人和他对练。还好,不一会儿,老吴他们休息了。又过了一会儿,长胶老方来了。这样,我才放心地和洪老师对练起来。

    洪老师已经七十多岁,听说还患有糖尿病。但是,他一直在打乒乓球,同时还是门球手。他所在的人大门球队,在老年人门球赛中,得团体第二名呢。

    打乒乓球,老师也很有特点。他右手直握拍,正长反反,不过,他不太用反面的。他的长胶,虽也是防守型,但与老吴不同,他站位稍远些,击球的高点期,甚至是下降期。所以,他防守过来的球,感觉速度没有老吴的快,但可以是相当近网的短球,并且很低。比老吴厉害的,是他的防守要牢固得多,轻易攻不死他。另外,他还能进攻,主要是正手进攻,很夸张地将右手笔直地向上挥动,不知怎么一来,球就过网跑到对方的桌面上去了。

    从04年开始打球至今,和洪老师对练的机会是有的,但打记分练习却只有过一次。记得第一次和洪老师对练,全是练习正手近台进攻,老师单面防守。那时,我俩能连续打几十个来回,我的手臂都练到发酸,只想中途停下来,当然是不能停下来的。和他打计分,也是只看到我连连进攻,他步步防守,但最终总是他防守成功。

    今天,我俩练习,不再练一攻一防了。他呢,左右前后的调动我;我呢,就千方百计地起板扣杀,自然也是短吊长打、轻拉重扣相结合。老师还会出奇不意地起板进攻,我就练习防守顶重板,比起早先,练习的内容那是丰富多了。发现自己有两个问题:1、顶重板还是有问题。判断好像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总也不习惯磕球。而我感觉,长胶顶重板,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磕球。2、打长胶过来的球,仍然会忘记长胶的特点,把球打飞了。只要记住对方是长胶,进攻的命中率会提高很多。一旦忘了,自己觉得就会弄出笑话。

    洪老师和我对练,从未提出计分的要求。今天,我主动要求计分。如果我不说,机会失去了。

    我们打了八局,第一局我胜,第二局输了;第三局我胜,第四局又输了;第五局我又胜了,但此后的三局,我就没有再输了。今天,关键时刻我还是靠了发球,老师吃我的长胶奔球。将反手长胶提拉和弹击结合使用,老师也会迷糊失误。

    总结:果断进攻,就赢;犹豫不定,准输。下次再和洪老师对练,舍去发球的优势,不顾脸面,打对方的长处,尽现自己的短处,希望得到更多的锻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17:17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8 16:02:00

        (174)和长胶对练

07.06.15   周五     多云

    和长胶老吴练球,真得自己把握,整不好就什么也练不成的。记得我刚开始练习横拍时,水平特菜。老吴还经常找我练习,我们练反手对推(说是推,其实恐怕不是。我可能有一点提拉或弹击,她呢,既像直拍横打,又不像直拍横打。),彼此适应着,磨合着,哪怕经常捡球,也是快乐的。当时她有一句名言:捡球也是锻炼身体。我感动得不得了。现在,她似乎再也不和我练习基本功了。练一次球,感觉球在桌上的时间没有在地上的时间多。可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办法,提高我的接球水平,努力使球在桌上的时间多一些。

    老吴喜欢练什么呢?如果她发球,一般发我中路偏左长球,我反手长胶推或拉或弹击她反手位,她会练习直拍横打,但她不会让你练习顶她的直拍横打,所以她总是想一板打死你,即使不断打死你不断捡球,她也在所不惜。我呢,就使劲地想办法截住来球,送回她的桌面。但成功的例子不多,特别是刚开始练习时,等到一次练习接近尾声时,我会有些手感,能把球截回去;而一旦被我截回去,她的连续进攻就有问题。如果我不用反手长胶回击,而是略侧身用正手反胶拉到她的正手位,她回击成功的机会也不多。如果她回击成功了,我们就进入相持,开始斗智斗勇,看谁能把对方调动起来,直到把对方送到死亡的境地。如果我发球,从她的准备姿势看,我以为她想练习正手进攻,所以总把球发到她的正手位,让她起板。她呢也总是起板,不过,成功的机会也不多。如果她起板成功了,我就练习和长胶对攻,感觉很有收获。所以,只要我发球,绝对发她正手位长球,练习我的“和长胶对攻”。

    后来,发现自己总也不能成功地将她的直拍横打顶回去,就想改用削球顶她的直拍横打。所以,当她发球到我的中路偏左时,我就削回去。一则使她横打不那么顺利,再则练习削球接发球,三则练习削球顶中板。很快我就发现,削球接发球还可以,削球顶她的横打却总也不行,不是下网就是对不住接球点。我想,或许要嗑过去?老宋和老吴对练,好像就是将球嗑过去的。一想到这些,我立刻行动。

    练习嗑球,所有的球,我都嗑过去。提前击球时间,拍子垂直接球,然后迅速下切前送。发现球的速度很快,老吴也立马将球嗑回来。可是,在来回嗑球的过程中,总是以我出界告终,一定还有问题。但是,如果她逮着机会横打过来,因为我正在练习嗑球,所以顺势就快速出拍将球嗑过去,嗨,居然成功了,还能连续嗑球呢。这时候,就不一定是我失败告终了。

    哈,虽然球在桌上的时间少于在地上的时间,但是我练习了嗑球,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19:35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10 22:31:00
理论上我知道拱球,也知道怎样拱球,还知道拱球可以用来对付搓球。平时练习中,我曾经试过一二次,有理论上描述的那种效果。但是,我还一点都不习惯,根本用不到比赛中去。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10 22:40:00

    (175)先和差的朋友练磕球

07.06.17     周日     晴

    早上,老李来电话,我没接到,儿子告诉我的。准是叫我去老干部活动室打球。吃完早饭,八点了。我赶紧出门,想着还是问问弟弟是否打球。结果弟弟不在家,于是去了活动室。

    老李果然在,还有小王、阿华、长胶老吴、小张、阿明、高抛球等等,只是阿勇没在。大家都在同一张桌子等着打球。阿华今天也主动要我打球。但是,另一张桌子只有两个人在玩,是老沈和另一位不认识的高个子。

    我闲坐着看了一会儿,边看边划算着,如果大家都挤在一张桌子打球,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虽然不愿意和老沈打球,但也不能就这么不平衡啊。于是我就主动要求老沈开始打计分,意思就是要大家轮流打啦。谁知对面的高个子听了我的要求便主动让给我打了。

    和老沈练球,没有章法的,碰到什么球就打什么球,但决不让他舒服,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定规矩的。不知过了多久,小张也表示要到我们这边来打球,老沈一边让给小张,一边说着风凉话:人少你不来打,现在人多了来凑热闹。你还狗眼看人低不和我们打球啊,不如人家小桥老师,球打得好还主动和我们练球……你说,老沈这人有多讨人嫌吧。

    那边,老李已经打过一盘,不知输给谁了,现在也走到我们这边来了。另外还来了几位早先时常来打球的老同志。这样,我就和小张开始计分。

    和小张练习对攻时,我就有种异样的感觉,球老也打不好,不是出界就是下网,拍子吃不住球。开始计分后,也一样,进攻没有命中率。即使打到了,也被小张打回头逼死。第一局就输了。二三两局,我发球动了脑子,进攻注意打他的反手,就比较顺利地赢了。

    接着就和老李打了三局。第一局胜了,后两局却输了。就输在进攻的命中率上。无论反手还是正手,进攻没有命中率,接发球提拉又吃不住球,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胶皮,是不是胶皮用的时间长了,没有粘性。看来得换一块胶皮了。

    最后我是和一位只会滴滴波的女同志对练了两局。如果我一样左右开弓,一定没法打。忽然想到昨天和老吴的练习,立马就知道怎么练习了。我开始嗑球,哈,来回球就多起来了。比分也不能拉得很开,因为我嗑不好球。常常出界,常常冒高。如果对方有进攻能力,我恐怕铁定死了。球冒高出界,我想恐怕是拍子太仰的原因,要垂直甚至有些前倾,然后迅速下切前送。

    以后和差一些的朋友练习,就和他们嗑球。这样可以双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6:07:34编辑过]
丛林一只狼手机认证 2007-7-11 02:13:00

写得真不少,我大致看完了,为小桥的钻研精神而感动。我得好好学习啊。这里我随便说一下自己的一点建议。作为一名基本形成自己打法风格的业余选手,不可随便改变打法配置。如果c7用的挺好的,为何要放弃呢?c7作为半长胶,攻守兼备,而799-1是接近正胶的生胶,进攻的速度比c7快,但下沉不足,回球怪异不足,而且防弧圈效果不如c7。综合来看,如果你的反手强调积极主动、快速突然的进攻,799-1更合适;如果你追求攻守平衡和长胶的怪异,c7或其它长胶也许更合适。799-1的套胶一般40元左右可以买到,比较好买,但海绵较硬,很多人选择单胶皮配GP3海绵(反手,1.8mm)。如果觉得价格不贵,可以试试,再作定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1 2:13:32编辑过]
坚持生胶,开心就好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7-11 16:16:00
丛林一只狼:欢迎你!谢谢你诚恳的建议,对我很有启发。我对拍子的认识很浅,没有多少知识。我现在用的拍子,底板是安德路,正面是反胶拍力奥,反面是中长胶c7,就是你说的攻防兼顾的那种。刚开始改横拍时,我用的就是c7,后来为追求怪,改用837,但总也不能适应,最后还是觉得c7比较适合自己。你的建议,令我长了不少知识,再次谢谢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