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瓦尔德内尔 VS 刘国梁(1996世界杯)

liuyishu 2010-9-17 22:04: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1212 2010-9-18 16:24:00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在线话费、QQ业务、游戏币充值 http://jyt001.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疆科技厅 2010-9-21 13:21:00
[原创]拉弧圈球的唯一秘密--发力与磨擦
当今天下独一不二的领先技术,但是谈起来真的让人头皮发麻,教练和球友的话已经听了上千便,可是就是掌握不了,这里给您会诊一下.

许多人用了全身力气拉球 还是拉不转, 可能就是没能体会拉球的"拉"字. 学会 近台快攻, 之后的变化, 会是先是学会"抽打", 那个还不算是 拉球.

我个人认为, 很多业余球友都把 快攻的发力抽打 看成是 前冲弧圈. 其实是两回事! 那种抽打方式 以撞击为主, 摩擦为辅, 上旋不强, 球的飞行轨迹没什么弧度 控制不好 就容易打飞 或 挂网, 但是速度很快, 很爆. 真正的弧圈球就是要打出弧线, 速度与旋转兼俱.

近台的不转球 球够高, 直接用快攻方式 发力抽打 有时比弧圈好用. 近台拉弧圈大都用在拉下旋球较多 .

用抽打的方式来拉球, 即使是有明显拉球的动作, 但由于小臂太早发力加速, 不利于咬球摩擦,拉的球会不够转.

许多弧圈球文章 都强调, 拉球要转 就必须让球在球拍上停留久一点时间才脱板 磨擦的时间要够, 也就是咬球要完全 --- 这些理论大家都知道, 只是太抽象了, 知易行难.

换一种说法, 也许会有不同的领悟. 各位试试看. -------------------------------------------------------------------------------- 大家谈了那么多 有关弧圈球的技术, 其实绕来绕去 就是 发力跟摩擦 这两件事情. 大家也都知道, 如何正确发力 并且 摩擦充分 产生强烈上旋, 就是弧圈球的重大关键.

问题是, 怎样做到 发力集中 ? 怎样做到 摩擦充分 ? 怎样让球碰到拍子之后 停留久一点 而不会立刻脱板? 怎样做到打磨结合 ? 如何做好 咬球(吃球) , 包球 的动作? 怎样做到先松后紧的拉球方式? 我想初学弧圈的人 一定听的满头雾水吧....

最近正好在思考, 怎么样跟我的学生说明白 拉球跟抽打的差别...

后来想到了一个比较简单易懂解释方式...

抽打式拉球--- 小臂 先发力加速 , 在拍子运行最高速的时候磨擦球. 因为拍子提高速度后才击球,球碰到拍子立刻弹开, 摩擦时间短暂, 无法充分摩擦 ,但是击球的速度快.

摩擦式拉球--- 手臂先放松 蓄力待发, 腿腰发力 以腰带手"迎前", 迎前的过程 手控拍子 先对准球而小臂不发力, 拍子在接触球的瞬间 小臂才收缩发力, 这就是所谓的 发力集中 来磨擦球. (正确的拉球动作, 还得靠 腿腰手的力量传递 并非只靠手臂发力)

一个是高速摩擦, 一个是发力加速磨擦. 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拉球, 可以想像把球先停在拍子上 然后用力磨擦. 这跟 "把球甩出去的感觉" 是相近的说法.

注意以下几点:

1. 球拍接触球之前 小臂不可先加速收缩, 球触板的瞬间才发力磨擦-- 用力 不等于 快速 .

2. 拉球的击球时机, 一定要比快攻?些, 不可在上升期就击球, 节奏要对. 拉球的时机 在 球的高点到下降前期之间. 太晚也不好拉, 太早容易撞板 不容易控制弧线.

3. 小臂发力之前的前迎力量 主要来自身体--腿的重心转移 加上转腰力量. 如果用小臂去前迎 往上的摩擦力量就会被分散掉 不够集中.

4. 前冲弧圈是往前摩擦多些(不是往前撞击多), 加转弧圈是往上摩擦多些 -- 这是最基本的定义.

5. 理解如何做好球拍"咬球"動作 手腕自然會為了咬球而轉動. 特意去轉腕來作好咬球, 反而容易走歪路, 發力錯誤 繞遠路.

以上的发力摩擦方式 体会的好, 呵呵.. 什么 咬球 吃球 包球 什么先松后紧 什么打磨结合 又打又磨.. 大概就都能迎刃而解!

我想初學拉球的人, 第一步應該體會磨擦的基本原則, 打出轉來. 然後慢慢運用腿腰力量, 結合起來 , 才能打出弧圈. 一開始 就夢想 爆沖, 是本末倒置的學習方法. 再次強調 !!!!

前沖弧圈還是拉球的演變, 是球在高速的摩擦下产生的飞快的速度和强烈的旋转還,有些球友一听到"冲"就忘记了转的概念,前冲是要充分摩擦球, 讓球產高速的旋转.

參考 看看王大力的揮拍弧線.很清楚看到 前沖就是往前發力多些, 往上發力摩擦還是很多,因為弧圈就是要夠轉阿.. 光是要打"爆" , 正手快攻更爆 , 何必拉前冲弧圈 ?

前沖弧圈分解動作

參考 看看王大力的揮拍弧線跟發力方向. 注意腿腰發力的前迎 跟 小臂發力收縮摩擦的時間 . 您還在懷疑我的說法只是運用在加轉嗎.. 呵呵 看了您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azui99 2010-9-21 14:56:00
这个得看看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疆科技厅 2010-9-21 18:54:00

老瓦那时还年轻(31岁)

应该很厉害的

但是失误太多

女解说员似乎是个香港人

哇哇个不停

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彳亍 2010-9-21 20:30: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qianlawy 2010-9-23 17:54:00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DCH36手机认证 2010-9-23 17:57:00
瓦尔德内尔 VS 刘国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兴就好 2010-9-23 17:58: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yk 2010-9-23 18:19:00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