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板叟 楼主 2012-10-7 22:39:00

      辨宝路线图77
      辨宝趋向实质28----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与科学发力原理不相符合,表现在一些什么地方?2

 

      上篇说了,吴敬平先生“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腰上发力,不是用手臂发力”这句话,我找出了这里面有三个精华亮点:
      1. 上体要转动,要利用腰;
      2. 上体大肌肉群参与做功;
      3. 依序运作体动在臂前。
      这些都是打球发力的人体动作要点,也是吴先生等专业教练的宝贵经验点。但是,非常遗憾,吴先生在解读自己这些宝贵经验的时候,他没往发力原理这条科学道路上走,而是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闭着眼欣欣然无限陶醉地穿着小沈阳苏格兰裙裤顺腰呲溜往下跑偏了,径直滑向了“腰论”歧途。

 

      1. 明明是人体按照自身发力结构自然工作程序体先动臂后动,并非“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更不是“不是用手臂发力”。可吴先生生死不依照事实解读其中真是,非要把人体的这一自然依序运作说成是“用腰控制”,非要把没有的事说成有,非要把不是说成是。为什么要如此颠倒是非?
      2. 明明是以胸肌、背肌为主的上体大肌肉群做功发力,并非是“腰上发力”。可吴先生就是不如实弘扬科学原理,是是不说是,不是偏说是,非要把上体大肌肉群做功说成“是腰上发力”。为什么要如此颠倒是非?
      3. 明明是因为上体要继续转动,在利用腰关节。并非是腰转动上体,因为腰不可能转动上体。也更不是什么“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因为腰无论怎么着也不可能控制手臂。可吴先生就是不给原原本本地照实解读,而一定要回避上体概念,抹杀上体的功劳;一定要高高的举腰,把上体的功能,把大脑的功能,统统都塑造成了“腰”的魔法神功。不遗余力地臆造“腰”、玄化“腰”,把一件原本很明白、很简单的事搞得错综复杂,面目全非。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子颠来倒去颠倒是非?

 

      虽然吴先生在这里颠倒是非,颂非为是。但我还是相信吴先生决不是故意要这样乱来一气的。不是故意,又确实这样做了,究竟什么原因?我想,大概也只有一个解释了---- 吴敬平先生确实不懂这里面的发力原理。
      胡说八道!国家队教练不懂这里面的发力原理?是,这话都很不好听,我也不想这么说。可事实摆在这里,不懂就是不懂,我不能因为不好听而硬要去找一个不能清晰准确表达意思的词吧?一个事就是有一个事的说法,如果有所不恭,只能祈请见谅。毕竟,这也是一个思想交锋,把话说清楚是首要。
      我们来这么想,如果吴敬平先生真懂得这里面的发力原理却缄口不言,而且还硬要高调弘扬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腰控臂”,那他这是想干什么?他不就成了蓄意教人偏离科学正道,蓄意把人往歧途上领往沟里带吗?说什么吴先生也不可能这么干!对不对?所以,我宁可相信吴敬平先生确实是不清楚、不懂得这里面的发力原理。至少,这还可以继续维护他原本诚挚于人利好的初衷。是不是?
      我们现在还了解到,不光是吴敬平先生不清楚、不懂得这里面的发力原理,我们许多许多的专业教练,都不清楚、都不懂这里面的发力原理。这个许多许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说不好。不过我可以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参照:凡是信奉“腰论”的教练,他们脑子里发力认知的首要位置,绝对没有一个是供奉发力原理概念的。因为,稍有一点点科学意识的人,他绝不可能会信奉“腰论”。
      我这样说专业教练,并不是说我对发力原理就完全明白,这显然也是误会。只是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用发力原理来认知并解读“腰论”、以及它的典型代表论点“腰控臂”问题。也不过就是我在这个问题上把心朝向了科学,比吴先生等专业教练们早走了一步,或者说是早走了几步。如果吴先生等专业教练们确实敬业爱乒,确实把乒乓球运动事业摆在第一位,我想,我们携手走在科学发力探讨方阵里的那一天只在早晚。

 

      眼下,吴先生等专业教练的发力认知,以及他们的“腰论”,是否在实质上背离了科学发力原理呢?下面,我就把我对这个问题所作的探讨捋一捋,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2012/10/7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七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5/8)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yuer75手机认证 2012-10-8 11:36: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yuer75手机认证 2012-10-8 11:37:00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k2dk2 2012-10-9 01:32:00
自然协调肯定是最根本的真理,不然任何力量都是发不出来的,但是以腰控臂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容方式而已,力量这个东西比较抽象,教练们说的以腰控臂其实只是一种练习的手段,并不是说一定就是如何如何面片强调腰,但是楼主你不能否认一点:用“以腰控臂”来指导练球与发力,确实是比较行之有效的说法。这就足矣。不然的话,用你说的“以身体来发力”那不是更令学球的人费解吗?绝对意义上的正确与否,跟实践起来的手段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就像很多教练让小孩子腋下夹着乒乓球练球一样的道理,他当然不是说,你平时打球大臂也一定要夹紧,千万不能松开,只是可以通过这么练,来避免胡乱打开大臂的习惯。其实几句话能够说明白 的问题,楼主反复当一场辩论稿来说,没什么必要。个人觉得,乒乓球的理论和发力原理,其实很简单,根本没有必要吹毛求疵。只是这项运动不光要有力量,有时候还要考虑旋转、准确性等等,这就造就了一些细节上的差别,很难说谁一定谁一错。我的理解是:在遵循自然、协调的原始本能发力结构的基础上,作出一些符合这项运动特点的细小调节,就是最科学最完美的发力结构了。这其中,运动员自身 的特点不容忽视,楼主举的郝帅和许昕的例子,并不很恰当,运动打球是一个从小的球感的培养过程,大多数的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性格、偏好、身体机能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使动作与发力结构从小就有了一定的自己风格和长短,很正常的事,比如 许昕,他典型的身高臂长,拉球动作大,完整,这种结构注定了发力不会特别爆,特别紧凑集中,自然就显得正手单板杀伤力不是特别强了。但是也正是这种风格,注定了他的上旋相持对拉与周旋能力好,这跟是不是以腰控臂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0-10 22:07:00

      辨宝路线图78
      辨宝趋向实质29----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与科学发力原理不相符合,表现在一些什么地方?3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腰控臂”这一论点所牵涉到的种种相关发力认知问题。

 

      毋庸赘言,发力一定是要有相关条件的。乒乓球运动发力的具体相关条件中,首先需要运动员有一个完全可以胜任打乒乓球的健康体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硬条件。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条件,需要我们确切认知,一是主观方面,二是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有五个构成部分:
      1. 对人体发力原理的正确认知;
      2. 对人体自身发力结构的正确认知;
      3. 对人体自身发力结构运作程序的正确认知;
      4. 完全按照人体自有发力结构运作程序的自然发力方法;
      5. 完全符合乒乓球运动竞技规则需要的特定发力技术方法。

 

      客观方面很简单,就一条:
      加速距离,相对理想的加速距离,相对最大的加速距离。

 

      我们先从主观方面的五大构成开始,一条一条看。
      1. 对人体发力原理的正确认知,主要就是必须明确:是大脑指挥,通过肌肉神经传达信息驱使肌肉收放做功,从而得以驱动人体运动、发力。要想进行大的发力,就必须要动用大肌肉群的参与做功才能得以实现。
      2. 对人体自身发力结构的正确认知,这主要是由肌肉驱动肌体,并在各关节的全程配合下进行工作。其中,肌肉负责驱动肌体,关节负责转向,以支持肌体朝目标方向运动。在这里,肌体、肌肉、关节三者打锣卖糖、各管一行,各有专攻,不容窜岗。
      3. 对人体自身发力结构运作程序的正确认知,人体每一次大的发力,都是由支点启动从脚开始加速。如果该次发力是需要用手去作用目标的话,这一过程中,相关的人体每一部位,都以关节为环节前后传承逐节加速直至手作用端最终迸发作用。
      4. 完全按照人体自有发力结构运作程序的自然发力方法,发力动作全程由大脑设定,肌肉负责全程驱动,每一部分肌体只管做好本部位该做好的向目标运动的这一段工作,每一处关节只管支持配合上下直接相关部位肌体的方向转动需要。肌体关节,各负其责,协调一致。依序运作。
      5. 完全符合乒乓球运动竞技规则需要的特定发力技术方法,相比一般的发力方法,乒乓球技术的发力方法另有两大特点:1、转动转移身体重心、与后跨步转动转移身体重心的方法;2、力臂摩擦击球的方法。该两大特点在前面已作叙述,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我们再来看看吴敬平先生们的“腰论”----
      1. “用腰控臂”,腰能控臂吗?是腰在控制手臂的肌肉收放做功吗?这话显然对我们人体发力原理、对我们人体自身发力结构缺乏正确认知。腰与臂的关系虽然八竿子打得着,但腰与臂之间决无控与被控的关系。这纯属曲解。
      2. 是腰把身体与手臂控成了一个整体吗?这话显然对我们人体发力原理、对我们人体自身发力结构的运作程序缺乏正确认知。人体动作、包括发力动作的整体性、协调性,由千百万年人类进化而来,与腰控不控臂毫无干系。
      3. 腰是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的轴心?这说的是人腰吗?人的腰只能被上体、被下体带动,它哪有带动别人的动能?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腰,你也根本就不知道这说的是一种什么动物的腰。
      4. 最令人瞠目的当属“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什么生理科学?什么发力原理?我是专业教练,我们专业教练就认腰控臂,必须的!毫无科学依据,却是气壮如牛,真所谓无知者真无畏。牛!
      “腰论”如此之牛,你还来谈什么实质性不实质性?背离不背离?太迂腐了,他们眼里根本就不鸟你什么原理,什么生理。我们许多专业教练的发力认知硬得很----
      紧抱小蛮“腰”,科学脑后抛。“必须腰控臂”,原理算个屁!

 

      下面,我们再看相关的客观条件----加速距离,大家来看看这个“腰”地不地道?

 

                                                                                          2012/1010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七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5/8)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0-14 11:57:00
 

      辨宝路线图79
      辨宝趋向实质30----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与科学发力原理不相符合,表现在一些什么地方? 4

 

      比较了主观条件方面的五个构成部分,我们再来看客观条件方面----加速距离。这是加大发力的必备客观条件,也是“腰控臂”、“是腰上发力”最直接相关的客观条件。
      1. 引拍时的上体继续转动、转腰,是为什么?是为了制造这一段加速距离。
      2. 折返迎球时的再加速转动上体、转腰,是为什么?是为了利用这一段加速距离。
      3. 整个儿上体的转动、转腰,都是为了获得并利用这一段加速距离,以增大加速度
      4. 因为,加速距离是获得加速度的必须客观条件。
      5. 上体利用腰关节实现了继续转动,从而扩大了执拍手挥拍的加速半径。
      6. 因为扩大了执拍手挥拍的加速半径,增大了这一段加速距离,获得了相对更大的加速条件,所以才能获得更大的加速度,所以才使得该发力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所谓“腰控臂”、“是腰上发力”经验点里,无论是转动上体,还是整个儿的转动身体,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一个词打转----加速距离,创造加速距离,利用加速距离。
      所谓“腰控臂”、“是腰上发力”,就是以胸肌、背肌为主的上体大肌肉群做功继续转动这一主观条件,与上体继续转动所制造的这一段加速距离这一客观条件有机结合,共同形成的发力运作过程。
      因此,在释读这一发力过程时,我们不仅要看到人体运作这一主观条件主体,同时还一定要看到,还有加速距离这样一个客观条件主体。人体运作制造了加速距离,反过来加速距离又帮助人体获得理想的加速度。主观客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这一理想发力。
      所以,在谈乒乓球发力技术的时候,在谈我们人应该怎样怎样做的时候,我们脑子里还应该要有这样一个发力必需的客观条件概念----加速距离。
      可是,半道儿上突然杀出个“腰”。这个“腰”不仅完全抹去、并篡夺身体这一主体概念,同时还完全无视加速距离这一客观主体事实,径自就把发力的全部功劳、把所有珠翠簪花晶美鲜亮有光有彩的好东西全都往自己头上堆,把自己吹捧成是“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的轴心”,“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此“腰”地道吗?!
      其实,腰在这里起到的作用,与趾、踝、髋、肩、肘、腕、指等其它关节的作用是一样一样儿的。比如说:有一个所谓术语“蹬转”,指的就是折返加速时,原支撑腿脚下加力使劲,帮助人体重心加速向另一侧转动转移。这个脚下使劲,就是得到踝关节,趾关节的转向支持得以实施的。我们自问一下,我们这时谁想过要一定要“以趾控脚”、一定要“以踝控腿”?这可以回句南京话:“不存在”。只要是大脑决定让腿脚行动,什么趾呀踝呀,你根本想都不用想,它们一定会全力支持腿脚的行动,这是它们的天职。
      一样,我们作其它动作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先想好一定要 “以膝控腿”、“以髋控臀”、“以肘控臂”、“以腕控手”,甚至还一定要“以颈控头”吗?岂不笑话!
      把主观条件主体抹掉,把客观条件主体也抹掉,就这么一个中间环节,偏就巧取豪夺虏掠天功颐指气使人五人六的就充起了老大!这“腰”地道吗?纯粹的痞道,强盗。

 

      我不是要非议我们的专业教练,我与腰之间更无过节。只是,唯心论这个词虽然有日子久违了,但它的幽灵却无时无刻从未消停一直就在我们中间来来回回游走晃荡如蝇觅蛋伺机殃人,这不能不令人憎恶。在发力认知这个事上,很明显,我们的许多许多乒乓球专业教练,就是着了唯心论的道儿了。只管一味地从主观出发,一味地就用自己的经验、遐想去解读、定义事物。不问科学与否,毫无客观意识,随意置换腰、身体、上体这样一些已然确切定义的科学生理概念。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明白的事情玄幻化,把一个本来毫无疑义清晰了然的发力问题,搞得像迷宫一样绕来绕去把大家把自己都绕得两眼金星一头雾水分不清是非好坏南北东西。
“腰论”与科学发力原理不相符合,表现在一些什么地方呢? “腰论”无视客观事实,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区别就在这里。

 

      1. 一个被唯心论当了家的“腰论”,难道还不是从实质上背离了科学发力原理吗?
      2. 一个唯心的、背离科学发力原理的“腰论”,能不对乒乓球发力理论、发力技术,以及对相关运动员构成实质性影响及伤害吗?

 

      下面,我们接茬聊,“腰论”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及危害。

 

                                                                                                               2012/10/14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七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5/8)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ffice:offic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0-19 11:41:00

      辨宝路线图80
      辨宝趋向实质31----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是否对相关方面构成了实质性影响及危害? 1

 

      一个理论,是对该方面事物规律的释读。如果释读正确,如实反映、揭示了该事物规律,这就是科学,这就是一个好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就可以还原事物,就可以普遍复制,就可以解决、或解释该事物领域的绝大多数疑难问题。
      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还原事物。可事实上,真要是一五一十照它的话做,有的人就会“转来转去总是转屁股”,就可能要花二三十年才能找到自己的腰。甚至,这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腰。让它还原事物?没影的事。南昌有句老话:到樟树杪上去等!

 

      看到这里,“腰论”信徒会鄙夷我:别拿业余的说事!

 

      那我要问了:一姐张怡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新加坡一哥高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

 

      如果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用了腰这个发力就一定好。那,郝帅走的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没用腰吗?许昕走的也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也没用腰吗?丁宁、陈梦她们走的都不是专业路线,她们的发力动作里都没用腰吗?都看到,她们也都明明用了腰呀!可为什么还死活发不出力呢?这都说明“腰论”对人体发力的释读完全不对。所以,它无法还原事物,它只能给人制造一脑子浆糊。

 

      再说,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在“腰论”发力宝典一统乒坛光芒普照恩泽万方的神州大地,首先,中国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力技术应该是普遍都很好。我们再小心一点说,至少应该是大部分都很好。或者,再小心谨慎一点说,总得有一部分很好。要不,我再让一大步:哪怕,就一小部分吧,你多少总得有一点点比例,总得复制出一部分能够充分发力、理想发力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吧。可现实呢?我们不说吴佳多以远的往事,我们就说上星期----

 

      2012年10月14日中央5套直播全国锦标赛女单决赛。杀进决赛的一个是曹臻,一个是杨扬。曹臻的球就是典型的反手强、正手弱,正手缺乏杀伤力。在前面对阵17岁的小将顾若辰时,就是被顾若辰抓住了正手弱点,险险被挑落马下。只是因为顾若辰年龄小经验少没稳住杀伤力也稍显欠缺,所以才让曹臻侥幸过关。
      要说曹臻的正手弱,杨扬又肯定不服气。为什么?杨扬的正手比她更弱。整场决赛打下来,杨扬的正手杀过几个球?几乎就看不到她有什么让人提气的正手球。这可是决赛呀,杨扬不想拼?不想拿冠军?不是不想,她尽力了,她的正手,是真没杀伤力!
      看看,杀进号称“世界上最难打的乒乓球比赛”女单决赛的两个人,就是这样的正手状况。我们的专业教练,难道没有一点点触动吗?

 

      我们再想想,曹臻杨扬是怎么进决赛的?应该不是败给了所有对手才被掉进决赛的吧?而一定是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才杀进决赛的吧?那么,前面4 进2被淘汰的、8进4被淘汰的、16进8被淘汰的,还有那些连16都没进就被淘汰了的,我们绝大多数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她们的正手、她们的发力会是什么情况?都会比曹臻杨扬还更好吗?不可能吧?再怎么往高里说也只能是都和曹臻杨扬差不多,甚至有的还更差吧?
      当然,李晓霞丁宁打完奥运会不久,大赛的消耗,社会活动的消耗,让她们身心疲惫,训练失调,致使本届全锦赛打不出正常水平,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就算把李晓霞丁宁除外,那些前16外被淘汰的还是绝大多数,何况,丁宁的正手、发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
      但是,这还远不是全部。
      1.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都是全国范围内相对水平最高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2. 国家二队队员,是稍亚于一队,但也都是高于各省、市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3. 来打全锦赛的队员,她们一定都是各省、市最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4. 各省、市家里还有数倍于她们、但水平低于她们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对不对?
      5. 全国还有大量大量的没来参加全锦赛的专业运动员,这里面至少应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不会比国家队员的正手、发力都更好,对不对?
      6. 问题应该明朗了,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腰论”宝典恩泽下的中国女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至少百分之六十七以上的人正手发力欠佳。
      以“腰论”为“必须走的专业路线”教人发力,不仅不能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而且能将三分之二以上的女专业运动员普遍复制成发力欠缺。这“腰论”是利人呢?还是害人呢?

 

      醒醒吧,我们的专业教练,如果你们还有良心!

 

                                                                                                               2012/10/19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八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10/19)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浪橘梅 2012-10-20 21:28:00
好文章,不过我还是看的迷迷糊糊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buzhao 2012-10-20 22:0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叟在2012-10-19 11:41:00的发言:

      辨宝路线图80
      辨宝趋向实质31----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是否对相关方面构成了实质性影响及危害? 1

 

      一个理论,是对该方面事物规律的释读。如果释读正确,如实反映、揭示了该事物规律,这就是科学,这就是一个好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就可以还原事物,就可以普遍复制,就可以解决、或解释该事物领域的绝大多数疑难问题。
      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还原事物。可事实上,真要是一五一十照它的话做,有的人就会“转来转去总是转屁股”,就可能要花二三十年才能找到自己的腰。甚至,这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腰。让它还原事物?没影的事。南昌有句老话:到樟树杪上去等!

 

      看到这里,“腰论”信徒会鄙夷我:别拿业余的说事!

 

      那我要问了:一姐张怡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新加坡一哥高宁这辈子找到自己的“腰”了吗?

 

      如果说“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用了腰这个发力就一定好。那,郝帅走的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没用腰吗?许昕走的也不是专业路线,他的发力动作里也没用腰吗?丁宁、陈梦她们走的都不是专业路线,她们的发力动作里都没用腰吗?都看到,她们也都明明用了腰呀!可为什么还死活发不出力呢?这都说明“腰论”对人体发力的释读完全不对。所以,它无法还原事物,它只能给人制造一脑子浆糊。

 

      再说,如果“腰论”是好理论,它就应该可以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在“腰论”发力宝典一统乒坛光芒普照恩泽万方的神州大地,首先,中国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力技术应该是普遍都很好。我们再小心一点说,至少应该是大部分都很好。或者,再小心谨慎一点说,总得有一部分很好。要不,我再让一大步:哪怕,就一小部分吧,你多少总得有一点点比例,总得复制出一部分能够充分发力、理想发力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吧。可现实呢?我们不说吴佳多以远的往事,我们就说上星期----

 

      2012年10月14日中央5套直播全国锦标赛女单决赛。杀进决赛的一个是曹臻,一个是杨扬。曹臻的球就是典型的反手强、正手弱,正手缺乏杀伤力。在前面对阵17岁的小将顾若辰时,就是被顾若辰抓住了正手弱点,险险被挑落马下。只是因为顾若辰年龄小经验少没稳住杀伤力也稍显欠缺,所以才让曹臻侥幸过关。
      要说曹臻的正手弱,杨扬又肯定不服气。为什么?杨扬的正手比她更弱。整场决赛打下来,杨扬的正手杀过几个球?几乎就看不到她有什么让人提气的正手球。这可是决赛呀,杨扬不想拼?不想拿冠军?不是不想,她尽力了,她的正手,是真没杀伤力!
      看看,杀进号称“世界上最难打的乒乓球比赛”女单决赛的两个人,就是这样的正手状况。我们的专业教练,难道没有一点点触动吗?

 

      我们再想想,曹臻杨扬是怎么进决赛的?应该不是败给了所有对手才被掉进决赛的吧?而一定是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才杀进决赛的吧?那么,前面4 进2被淘汰的、8进4被淘汰的、16进8被淘汰的,还有那些连16都没进就被淘汰了的,我们绝大多数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她们的正手、她们的发力会是什么情况?都会比曹臻杨扬还更好吗?不可能吧?再怎么往高里说也只能是都和曹臻杨扬差不多,甚至有的还更差吧?
      当然,李晓霞丁宁打完奥运会不久,大赛的消耗,社会活动的消耗,让她们身心疲惫,训练失调,致使本届全锦赛打不出正常水平,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就算把李晓霞丁宁除外,那些前16外被淘汰的还是绝大多数,何况,丁宁的正手、发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
      但是,这还远不是全部。
      1.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都是全国范围内相对水平最高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2. 国家二队队员,是稍亚于一队,但也都是高于各省、市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3. 来打全锦赛的队员,她们一定都是各省、市最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不对?
      4. 各省、市家里还有数倍于她们、但水平低于她们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对不对?
      5. 全国还有大量大量的没来参加全锦赛的专业运动员,这里面至少应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不会比国家队员的正手、发力都更好,对不对?
      6. 问题应该明朗了,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腰论”宝典恩泽下的中国女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至少百分之六十七以上的人正手发力欠佳。
      以“腰论”为“必须走的专业路线”教人发力,不仅不能普遍复制出好的发力技术动作,而且能将三分之二以上的女专业运动员普遍复制成发力欠缺。这“腰论”是利人呢?还是害人呢?

 

      醒醒吧,我们的专业教练,如果你们还有良心!

 

                                                                                                               2012/10/19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八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10/19)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我觉得发力只是乒乓球很多项中的一部分。

 

那种用腰用全身力量的发力,只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比如杀高球、中远台对拉等才需要的,而比赛的大部分时间,由于速度的关系,无法发全力,否则失误率会大增。

 

比如基本不用腰的弹击,球速比发力拉慢不了太多,但是快速突然性比蛮力拉强很多,得分率比蛮拉要高。

 

对球的熟练程度和反应速度,都是发力的前提,都比发力要重要。其他还有战术战略应用等等。由于乒乓球的快速性,绝大多数的得分失分,都是因为判断失误和反应不及,而不是因为这个球的绝对力量和旋转,当然对方的绝对力量可以是前者的原因,但只是一部分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0 22:08: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0-22 23:29:00

      辨宝路线图81
      辨宝趋向实质32---- 读腰三部曲 3

 

      “腰论”是否对相关方面构成了实质性影响及危害? 2

 

      1.  “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腰上发力”,这是国家队教练说的:这还能有错?
      2. 吴敬平教练培养出那么多世界冠军,怎么可能会不懂发力原理?
      3. 中国乒乓取得那么多辉煌成绩,中国乒坛主流发力理论怎么可能会是错误的理论?

 

      尽管这个“腰论”荒谬绝顶,但是,吃乒乓饭的专业教练们,谁又敢怀疑“腰论”,谁又敢另外去探索、去寻求更好的培养小孩发力的创新思路呢?

 

      “没有几个教练愿意冒险。而且最后都是输送到国家队,如果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是如此,如果我们弄出新的东西来,最后没准还把我们学员耽误了”。
      齐齐哈尔市某教练这话,隐隐让人心生一丝寒意。我们知道,他并不是因为搞创新受到了国家队压制而作此抱怨,没这事。他这只是在表示:他作为一个基层专业教练,他不可能绕过“腰论”,去另外搞什么创新,那是冒险。虽然,他这样看问题不一定对,但他的这一担心还是可以理解的。明摆着,“腰论”并非出自棚屋草舍,而是有着国家队著名教练,一定意义上也就是有着“国家队”这一显赫背景。你想想,面对这阵势,乒乓基层谁还敢乱来?谁还敢逾越“腰论”、逾越“国家队这个最高头目的理论”,另外去探讨什么“新的东西”?你还想不想端这个饭碗?没办法,关乎衣食住行老少温饱,让谁也不能不多留一个心眼儿,是不是?
      是,国家队从没有说过“腰论”是“国家队理论”。国家队也绝不会因为“腰论”而压制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创新。而且众所周知,国家队一直就非常重视并倡导创新。实事求是的讲,这位齐齐哈尔市某教练的这一担心纯属多余。但是,国家队领队,国家队著名教练都诚挚恳切言辞凿凿地明确弘扬“腰论”,那还有得怀疑吗?基层不可能乱怀疑的。就算上面的什么话让人一时难以理解,那,基层也还是会照听照办,必须的。要知道,基层人与国家队打交道,毕竟还是要与具体的国家队某某人、某某人打交道,绝不可能只是跟国家队大门、跟国家队大印打交道,对不对?特别又是在俺们中国,是个话不都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吗?传达室大爷的话你都得脑子里面转仨圈儿,何况这。

 

      虽然说,对国家队某某人的技术观点表示不同看法,与否定国家队的辉煌成绩不能划等号,更不能被看作是否定国家乒乓球队。对国家队吴敬平教练的“腰论”观点表示否定意见,也不能被看作就是要否定吴敬平先生整个儿的人。但是,因为“腰论”货真价实是国家队著名教练公开倡导推崇的发力理论,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权威最高理论。所以,即便“腰论”
      1. 用唯心论的方法释读人体发力;
      2. 不能还原事物;
      3. 不能普遍复制;
      4. 不能解决、或解释发力方面的疑难问题;
      5. 戕害了一茬又一茬乒乓人的发力思想,阻碍了一批又一批的运动员得不到应该得到的科学发力知识,耽误了大批正当其时的运动员学不到应该学得到的正确发力技术,致使他她们中间许多可能的佼佼者就因为在关键时刻正手发力欠缺而失去了原本有可能属于他她们的许多东西;
      6. 堵塞了发力认知思路,压制了发力领域方面的创新探索;
      7. 使得中国乒乓球运动在发力技术的理论认知与理论建设方面,仍滞处在一个混沌初始洪荒乱象时期,与空前强盛无比辉煌的中国乒乓球运动整体形象极不相称。
      8. 使得许多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尤其是女子运动员,至今,还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在正手发力方面,仍处在茫茫黑暗之中难见光明。
      9. 还有着不计其数的小孩,正步着他们冤哥枉姐的后尘,还将陆续进入这一无尽黑暗的发力歧途之中……

 

      运动员正手发力不好的动作谁教的?都是教练教的。这么多身体健康、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出色的女孩,最后都让专业教练给教得发不出本身应有的力量。这难道还不是害人?尽管都这样了,在许多专业教练的头脑里,“腰论”仍然至尊至圣。他们把任何一点对“腰论”的怀疑都视为大不敬,更谈不上有任何自省。在这里,我们十分遗憾地看到:我们许多的专业教练,他们过去是受害者。而现在,他们已经蜕变成了帮凶,已经成为了“腰论”势力的现实主体。尽管都属于非主观故意,但事实上,他们现在是施害者。
       “腰论”,以其特有的显赫身份与庞大影响,并以被它“腰”迷心窍的专业教练为阵前马仔,大山一般沉重地压制着各方面、包括教练自己,压制着一切发力认知的探索求新。使人不敢疑,莫能撼,这是“腰论”更为重要的又一个实质危害点。

 

                                                                                                              2012/10/21

 

辨宝路线图第一至第八十篇总目录(2011/9/1----2012/10/19)第一篇始于第30页299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