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上弦月119手机认证 2012-10-23 14:15: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4122821307912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ff_2003 2012-10-23 22:08:00

楼主的理论有失偏颇。确实吴教练说过腰论,但这只是全身协调发力、发力要集中的基本观点的一部分。就是说,如果想协调发力,避不开腰。不能按字面来牵强附会,殊不知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表达不完整不是稀奇事,主要是强调腰的重要性而已。

真打起来球,谁会注意腰在干嘛?就是平时如何练的,到时自然就用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0-28 15:01:00

      辨宝路线图82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1 ----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

 

      h51860朋友在10月12日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全文如下:

 

      “板叟“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一文,長篇大論地否定國乒教練吳敬平。但是你自己的觀點依據何在,论述感觉苍白无力啊!能不能提供一下理论来源啊!沒有理论的支撑,又沒有实践不得真知啊!這樣的帖子完全沒有說服力,寫得再多也沒用。既浪費你的時間,也浪費廣大网友的時間。要知道,吳敬平教練培養出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來,而且我國目前乒乓球水平是有目共睹最強盛的時期。如果按你說的以吳敬平為首的專業教練都有問題(不懂發力原理),那我國就不應該有目前這樣的強盛時期,而是跌入低谷才對啊!對不對?板叟,別忘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琳、王皓的成績就真理。從這個意義來說,吳敬平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受人尊敬的好教練。任何人也沒資格說他不是,你還是找到有說服力的依據和有理論支撑的東西再探讨吧!否則再探讨下去沒有意義。”

 

      首先,对h51860朋友给与的交流,我表示热诚的欢迎和真心的感谢!

 

      这位h51860朋友,今年6月曾被香港乒乓总会邀请去讲过课,不用说,应该也是一位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练吧。我认真地看了h51860朋友的话,我初步理解,他的话大致有这样几个要点:
      1. “腰问”观点缺乏依据、没有提供理论来源,论述苍白无力。
      2. “吴敬平教练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来“,马琳、王皓的成绩证明,吴敬平教练不可能懂发力原理。
      3. 中国乒乓的辉煌,就证明“以吳敬平为首的专业教练都”很懂发力原理,就证明“腰论”是正确的发力理论。如果“以吳敬平为首的专业教练都”不懂发力原理,如果“腰论”是错误的发力理论,那中国乒乓就不可能辉煌,就一定会“跌入低谷”。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不得真知”。
      5. “吳敬平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受人尊敬的好教练。任何人也沒資格说他不是”,

 

      h51860朋友整个儿这段话里,我感觉,他还有一句最重要的话没明确说出来,那就是:“腰论”就是正确。很明显,h51860朋友是挺身而出卫道“腰论”来了,是这样吧?

 

      h51860朋友这段话很全和,从文字上看过去,可以说有理有据有节,很有力度。他举的马琳、王皓冠军例子万人瞩目众所周知,这能有半点水分吗?没有。他举的中国乒乓最强盛时期的证据声名显赫无比辉煌,这能有半点水分吗?绝对没有。这要搁一般情况,对方就得趴下,没得跑。但是,板叟的“腰问”是一般情况吗?这也绝对不是。这无疑又将带来一段更有意思的探讨交流。

 

      在对h51860朋友的观点予以探讨之前,我觉得有这样一个事,一定要向广大关注“腰问”,并准备质疑“腰问”的朋友再次强调一下:

 

      我和吴敬平先生没有个人恩怨,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丝毫个人关系。我从吴敬平先生的 “腰论”观点展开探讨,是因为我认为“腰论”纯属谬论。而吴先生“以腰控臂”的论点,正好是 “腰论”的典型代表论点。所以,我就从这里开始了“腰问”。
      朋友们也应该看得很清楚,我对吴敬平先生在发力认知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未涉及吴敬平先生其它方面或个人是非。所以,我在非常欢迎专业教练、各相关专家、各位朋友对我“腰问”进行质疑、探讨的同时,我特别希望朋友们能注意、并尊重这一事实,切切不要错置主题,不要转移概念,不要给我妄扣“否定国乒教练吴敬平”这样的大帽子。那样做就不像是探讨,而像是搞莫须有、使阴招了。当然,我相信h51860朋友没有这个意思,可能他还没来得及把我的“腰问”看明白,或者只是用词不当。
      朋友们还应该看得很清楚,我一直是在探讨发力问题。所以会聊到郝帅、杨子、张怡宁、姚彦那么多人。后面我还将要聊到----镇江俞真正先生的“腰轴心”;国家队李晓东教练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和“协调性的六个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张瑛秋教授的《现代乒乓球运动技术训练方法》;现代竞技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轨迹;中国乒乓业界发力认知现状等等话题。我和将要聊到的这些人与事都没有任何个人关系,就是探讨。

 

      我热诚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探讨,无论你卫道“腰论”,还是质疑“腰问”,只要是认真论事,我认为都是好事。板叟统统欢迎!

 

      从辨宝路线图82开始,也就是从本期与h51860朋友交流开始,辨宝路线图的副标题“辨宝趋向实质”改为“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特此敬告。

 

                                                                                                        2012/10/28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8 15:31:5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3 23:39:00

      辨宝路线图83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2----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2

 

      “'腰问'的观点依据与理论来源” 1

 

      h51860朋友说:“板叟“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一文,長篇大論地否定國乒教練吳敬平。但是你自己的觀點依據何在,论述感觉苍白无力啊!能不能提供一下理论来源啊!沒有理论的支撑,又沒有实践不得真知啊!這樣的帖子完全沒有說服力,寫得再多也沒用”。

 

      h51860朋友问我索要抨腰的观点依据、理论来源,这让我心里暖暖地涌起了一丝成就感:我们的乒乓球专业教练,现在开始会索问发力方面的观点依据,索问理论来源了,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迹象。想想看,在板叟发出“腰问”之前,他们会提这样的问题吗?没听说过吧?可见,板叟的“腰问”,在乒乓发力问题方面所做的倡导科学的努力,并不是“写得再多也没用”,而是,从h51860朋友本人这里,就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了。

 

      h51860朋友问我的“观点依据何在”?不客气的说,你这个问题太没劲了。
      观点,是表达对事物认知的看法。任何观点,都一定是在有事物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形成的。所以,任何观点都不可能存在“依据何在”的问题,而只可能存在角度问题、是非问题、对错程度问题。
      板叟的“腰问”没有依据吗?吴敬平先生的“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板叟捏造的吗?俞真正先生的“腰轴心”是板叟虚构的吗?齐齐哈尔市某教练“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是板叟杜撰的吗?这些不都是板叟“腰问”的观点依据吗?如果你问“事实依据何在”?那倒是问在点子上了。可你问“观点依据何在”?貌似气势逼人,实则等于白问,板叟“腰问”的观点依据都摆在这里,你h51860朋友怎么还硬闭着眼问板叟“观点依据何在”呢?

 

      h51860朋友还向板叟索要理论来源,这种索问,板叟也的确闻所未闻。能以来源为准则鉴别判断理论的好坏是非吗?如果是核实一则消息,那是应该要重视消息来源,那可以帮助人参考、判断消息的可信程度。如果是购买一件贵重物品,那也应该要问清楚渠道来源,要保证该物品来源正宗、合法,以期真正保障物有所值。可是,鉴别判断理论,还真没听说过首先要问来源。
      理论,是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释读。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释读正确,如实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该理论就可以还原事物,就可以普遍复制,就说明这是一个好理论。这就是科学。如果,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释读不正确,没如实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够还原事物,更不可能普遍复制,就说明这不是一个好理论,就可能是一个谬论,或者就是伪科学。对于理论,h51860朋友不会先问真谬,而是首重来源,这说明h51860朋友对理论一词显然不甚了解。都知道,一个理论的好坏,它的鉴别关键决不是来源,而在于真谬,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事物规律。是不是这样?

 

      对于h51860朋友索问的“理论来源”,我猜想,他的意思就是向板叟索问“理论依据”,对不对?可能就是这样,许多专业教练在发力认知这一问题上,确实是只知道问来源:这是谁说的?这是哪位名家的观点?这是出自哪位权威的著作?而确实不知道还需要辨真谬,确实不知道即使对于名家观点、对于权威著作里的论点,也还需要自己过过脑子。所以,在他们的思想里。来源就取代了依据,或者说:来源就是依据。

 

      面对理论时,用索问来源取代索问依据,这会有什么“好效果”呢? 镇江的俞真正先生“源”出了一个 “腰轴心”,齐齐哈尔市某教练“源”出了一个“腰必须”,许多许多的专业教练,围绕“腰轴心”,沿着“腰必须”,共同“源”出了一个让全国绝大多数专业女乒运动员的正手都发力欠佳的长盛不衰大尴尬。而且,这种大尴尬还将路漫漫其修远兮源源不断代代传承难有穷尽。

      对待理论,我们一定要首重真谬,而绝不是首重来源。如果,我们的专业教练对理论一词有清楚的认识、有足够的重视,对待理论不是只重“来源”,而是索问“依据”,在面对“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宏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因为说这话的人有多么大的名气、有多么高的身份,跟自己有多么多么利害的重要关系,而随随便便的闲置自己的是非观。我们就一定会认认真真地向“腰论”问一句:
      “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教练这样问了,那才真叫问到了点子上,那才是一个真正需要索问理论依据的问题。所以,在h51860朋友向板叟索问“观点依据与理论来源”这个问题上,板叟又总结获得了一点新认识:

      观点定然有依据,理论切忌抠来源。
                                                                  

                                                                                                              2012/11/3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4 8:33: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xbqd 2012-11-4 11:38:00

我是坚决支持LZ的这个观点的

发力本来就是全身协调发力,非得硬说是腰发力,搞得转腰转的都跟机器人似的

本人闲置器材http://shop104261890.taobao.com Yinhe:E1*3、E3 Donic:Ovtcharov、Waldner carbon Joola:EagleFast Stiga:OC、CLcr*4、TL、黑5、纳米碳王*2 Butterfly:Kobel、Boll spirit、Vis、Zhangjike Dhs:特制黑眉506、天极506、龙三506 Tibhar:ForcePr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9 23:26:00

      辨宝路线图84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3----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3

 

      “腰问”的观点依据与理论来源2

 

      h51860朋友索要板叟“腰问”的“观点依据”、“理论来源”。我把他说的这话理解为事实依据与理论依据,这应该符合h51860朋友的原意吧?先说说我的理论依据:
      1. 人的大脑是人体一切行为的总指挥,这是最基本常识,这就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2. 腰是上体与下体的连接部位。腰关节为上体、下体的异向转动需要提供转向支持。腰不具备控制其它部位的功能。这些也都是基本常识,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3. 无论你乒乓球运动有什么特定技术需要,一定都还是人打球,决不是球打人,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4. 无论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技巧有多复杂多深奥,无论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的国际地位有多高多了不得,你打乒乓球的人和其他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一样,也都是这个地球上的爹妈生爹妈养的。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5. 无论你专业业余男女老少多高的水平多高的身份无论你什么样的人,每一人体生理运动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处在特定位置,并有着特定功用的不二特定构造。这也都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板叟就是凭着这些理论依据提出的“腰问”。这些理论依据有什么问题吗?食烟火的人,谁的腰都不能控臂,你一个打乒乓球的凭什么就能“以腰控臂”?!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查来源?还需要查字典、翻课本?还需要去查一查这些理论来源的十八代祖宗是黑格尔是费尔巴哈是士农工商还是地富反坏是4S还是水货或者还可能有金三角嫌疑怎么的?

 

      板叟举了那么多事实,h51860朋友还要问板叟“观点依据何在”?好,我们就再说说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个问题,(可请参看辨宝路线图第71、第72期内容。)你h51860朋友敢说这不是事实?如果你h51860朋友硬要说这不关专业教练们的事,与“腰论”更没有关系。那好,那我们再委婉一点,再细细地捋一捋这一事实。

 

      多少年来,从国家队一直到基层体校,全国上下所有专业教练脑子里的发力认知装的都是“腰论”,一直都是教人“用腰发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吧?试想,如果“腰论”确实是体现了正确的发力认知,确实是教发力的最好方法,那么,在“腰论”的指导下,我们的专业乒乓运动员不说是个个正手都能发出神力,至少应该是绝大多数、或大多数都能够发力很好,都能够理想发力吧!要不,怎么来体现“腰论”是一个正确的发力认知,怎么来体现“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呢,是不是?
      可看看我们的现实!就以我们的国家队女线为例,别说是个个正手发力都非常好,也不说绝大多数、大多数人发力非常好,实际情况就连半数都远远达不到,是不是?要知道,这可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员群体了!这里每个人都是靠自己努力硬打上来的,并不像上大学有可以保送来的。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也仅仅就只有极少数人的发力还过得去,比较好,那下面打不上来的那一大批正手发力还能比打进国家队的更好到哪儿去?那不成了笑话!是不是?就冲这一事实,你h51860朋友还要说“腰论”是好理论,还会死活继续坚持“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吗?还问我“观点依据何在”吗?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我们现在不提什么“腰论”不“腰论”,把它先搁在一边。我们再用勾勒线条的办法来白描一下----

 

      1. 教练依照自己的发力认知教授学生发力技术动作。
      2. 运动员从小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发力技术动作。
      3. 运动员成熟后,在高水平高强度对抗中,运动员的发力逐渐显现出了力不从心,不能够理想发力。

 

      这是一段不带任何观点的白描。但对白描出来的事实怎么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观点走向了。什么走向呢?
      1. 是问题。
      2. 不是问题。
      h51860朋友,您也是一位专业教练。您来说说,中国乒坛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一长盛不衰的情况是不是一个问题?

 


      h51860朋友,你怎么看?

 

                                                                                                                       2012/11/9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16 23:02:00

      辨宝路线图85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4

 

      女线正手普遍发力不好的情况是不是问题?

 

      路线图84期,我向h51860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乒坛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一长盛不衰的情况是不是一个问题”?我觉得,大轮廓答案只有两个:1、是问题;2、不是问题。本期,接着这个话题我们继续聊。

 

      1. 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是不是一个问题?
      2. 如果不是问题,它的理由在哪里?
      3. 如果是问题,它的问题在哪里?

 

      我的观点很鲜明,我觉得这是个问题。什么问题?首先是发力动作有问题。如果动作正确,那她的发力自然就好;既然发力不好,就说明这动作一定有问题,是不是?
      这又有一个问题了,运动员的发力动作有问题,一定就是运动员自己的事吗?

 

      1.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成绩如何,这一定主要是运动员自己天资足不足的事,流汗够不够的事。
      2. 运动员的基础技术动作问题,这无可推诿一定主要是教练的问题,是教练的指导到位与否、教练的发力方法正确与否的问题。
     

 

      所以,确认了运动员发力不好是因为发力动作问题,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运动员的发力动作不好,根子主要在教练,是教练没有好好教,或者就是教练教的发力方法不对。那么,究竟是教练没有好好教的问题,还是发力方法的问题呢?
      如果是没有好好教,那只是教练没有尽到责任,那就问题不大,加强责任感就行了。可是,这说法很难说得通。我们想想,如果只是教练没有尽到责任,一个两个教练没好好教可以理解,如此众多的运动员被教成这样,那不就是说同样有如此众多的教练都缺乏责任感?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大家都知道,除了发力问题,中国运动员其它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在国际上那都是最棒的。如果没有一个特别敬业,责任感特别强的高水平教练群体,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对不对?难道说,教练教其它方面的技术都认真负责,唯独教发力的时候就马马虎虎特不负责?这不可能。所以,认为是教练没有好好教的看法不成立,可以排除。
      教练想教好发力,运动员想学好发力,最后的效果是运动员发不好力。排除教练的不尽力,排除运动员的不努力,那还剩下什么?那就只有考虑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相授受的东西,就只能考虑教练手上的发力方法本身好不好的问题了。发力方法好,肯定发力就好。发力方法不好,当然就发力不好,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不对?所以我认为:中国乒坛如此众多的女运动员正手发力普遍不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说明教练所教的不是一个好发力方法。往直了说就是:我们这些教练手上,还并没有一个正确的好发力方法。
      很简单的事,如果我们教练手上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好发力方法,那还会教得这么多运动员的正手发不出力?还会营造出这么一个宏大壮观的女线普遍正手发力不好非正常现象?

 

      1. 如果非要说“我们教练手上掌握的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好发力方法”,那这么多女运动员发不出力的动作是谁教出来的?经是好经,被和尚给念歪了?那也还是被教练和尚给念歪的呀!对不对?
      2. 如果非要说“我们教练手上掌握的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好发力方法”,那女线普遍正手发力不好的现象怎么解释?方法是好方法,只是没教好?那不是更尴尬了!我们这么多教练,拿着好方法都教不好发力。这把我们的教练都贬成什么样儿了?这不等于是在说:我们的教练都成了混饭的南郭先生?
      3. 如果还非要说“我们教练手上掌握的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好发力方法”,那这么多女运动员发不出力的动作,女线普遍正手发力不好的现象,就只剩下一个解释了,回到那个说法原点:是她们运动员自己的问题。
      4. 如果还非要说“我们教练手上掌握的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好发力方法”,非要坚持认为这么多女运动员发不出力的动作,女线普遍正手发力不好的现象,都是她们女运动员自己的问题。那好,既然理直,当该气壮,这样的教练应该站出来,把这话明确说一遍,说一说他的分析与理由。

 

      H51860朋友,如果你认为教练手上的发力方法正确,没有问题。认为这么多女运动员发不出力的动作,女线普遍正手发力不好的现象与教练的发力方法没有关系,都是她们女运动员自己的问题。那就请说一说你的分析与理由,好不好?

 

                                                                                                                   2012/11/16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ningtao 2012-11-18 19:18:00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961680 2012-11-18 23:19:00
我天,太长了吧,不过就是要用腰力啊。
烧拍历程:12年玫瑰5(已出本地)-13年龙版ZJK(已出TB2)-14年纳米碳王-14年CL(已出精英)-14年红鸟羽(已出精英)-14年特注VIS-14年阿迪SC-14年罗斯激情(已出精英)-15年CLCR-15年VIS(已出精英)-15年特制506-16年特制W968-16年日版CL-18年Stiga 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1-22 23:31:00

      h51860朋友给我作了一个交流。现将他的表述全文转贴如下:

 

回板叟的问题:
板叟:1人的大脑是人体一切行为的总指挥,这是最基本常识,这就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h51860:不错,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基本常识也叫板叟理论,这不笑话吗?广州人有句口头禅叫着:“鬼唔知阿妈系女人咩。”(谁不知妈妈是女人啊!)这不多此一举吗?
板叟: 2. 腰是上体与下体的连接部位。腰关节为上体、下体的异向转动需要提供转向支持。腰不具备控制其它部位的功能。这些也都是基本常识,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h51860: 腰不具备控制其它部位的功能。是这样的吗?这也是你的“腰问”的理论依据吗?这是你的错误认知,把腰和髋等同起来了。要知道腰在运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与上肢配合,完成击球的动作;第二是将腰部的肌肉动员,参与击球时的力量组合;第三是与下肢配合,调节身体重心和维持身体平衡。其中,前两个方面的作用是主要的。说明你在对身体结构部分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髋的运动是髋关节功能的反映,而腰则是躯干运动,是脊柱运动的结果,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实验得到答案:你坐在凳子上,让腰与上肢的运动结合起来,做一些击球的技术动作试试。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我们把腰和髋作为两个运动环节很好的进行区分,因为坐下来,髋关节就已经被固定了,只有腰才能参与上肢的结合。如果是在站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把腰与髋的运动搅和在一起,使你对腰的运动得不到应有的体验。板叟,现在你明白了吗?我们看看吴敬平教练关于正手拉球的击球原理原文:“击球时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上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吴敬平 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 人民体育出版社 第48页)。我们再看看吴敬平教练关于正手发大力拉球的发力技巧原文:把腿、腰、上臂、前臂、手腕的发力协调起来,主要强调了腰腿的发力和身体重心的转换。在击球的瞬间强调发力集中,突出爆发力的使用,每一板拉球都用上“寸劲” (吴敬平 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 人民体育出版社 第50页)。大家都看明白了吗?吴敬平教练非常强调击球时腰腿的发力和身体重心的转换,可是到了板叟的帖子里,我就不明白怎么就没了腿上发力,这一重要环节了呢?变成了“以腰控臂”(这种断章取义的阴招都敢使出来,太过分了吧。当然,也有可能是在网上找到的所谓吴敬平教练的教学帖子,太不负责任了吧。网络的不严谨和不成熟是没有说服力的,怎么能拿网络上未经证实是吴敬平教练的原话来妖言惑众呢?)难怪板叟说吴敬平教练不知道发力首先要用脑,其次要蹬腿才发上力。把吴敬平教练的以腰带手的重要性。给否定了,这就是板叟理论。可见板叟自己不懂反而把吴敬平教练正确的观点给曲解了,还发了八十集打着科学旗号,其实是个彻头彻尾、不折不扣的伪科学烂帖子。说你烂帖是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样没有修养、没有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为求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公然愚蠢到以全国乒乓球爱好者为敌,否定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教练吴敬平及全国的专业教练,说他们都不懂发力原理,只有板叟懂发力。说你烂帖是因为你既不是体育科班出身,又不是专业教练,更没有在国内体育类公开刊物发表过论文。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谈发力问题,还板叟“理论”呢?笑话。就凭你这水平胆敢挑战专家权威,真是异想天开,神经病(这是头一次看到你的帖子的人們的第一反应)。
我建议你买本《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 人民体育出版社吴敬平的著作认真阅读,估计看完后,你会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洞往里钻呢。呵呵!
板叟: 3. 无论你乒乓球运动有什么特定技术需要,一定都还是人打球,决不是球打人,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h51860: 和第一个问题一样,这也叫理论依据吗?多此一举。
板叟: 4. 无论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技巧有多复杂多深奥,无论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的国际地位有多高多了不得,你打乒乓球的人和其它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一样,也都是这个地球上的爹妈生爹妈养的。这也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h51860:不知所谓。
板叟: 5. 无论你专业业余男女老少多高的水平多高的身份无论你什么样的人,每一人体生理运动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处在特定位置,并有着特定功用的不二特定构造。这也都是板叟“腰问“的理论依据。
h51860:这只是你的观点。
我上个星期在渔民茶座休闲区发了一个帖子,题目是: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么?里面有三个故事,如果板叟能看到其中这个故事实在是发人深省啊——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甚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甚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这个故事告诉板叟,吴敬平教练的击球原理本来就是正确的。你这个不懂事的自作聪明的家伙在那胡说八道,什么时候你看完《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什么时候你就会明白原来吴敬平教练是对的。那我板叟)的八十集帖子不就完了吗?且慢,非也,八十集帖子换来个明白,也值啊!对不对?板叟。
现回答你“中国乒坛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不好这一长盛不衰的情况是不是一个问题?你怎么看?”
我希望这也是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中国乒坛女线绝大多数运动员正手普遍发力没有问题,大家看看国家队有多少人是爆发力特强的,很少。男线就张继科、王励勤;女线就郭跃和郭焱。他们为什么比其它人强,是他(她)的启蒙阶段、提高阶段、攀登阶段、国家队教练技高一筹吗?非也,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不能培养出下一个男线的章继科、黄励勤;女线的李跃、李焱?因为人的爆发力素质是有个性差异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庸者(不管你怎么练都很难达到张继科、王励勤、郭跃和郭焱的高度),只有少数人才有爆发力特强的素质。这就是“个人特点”(天生爆发力特强)。 要知道个人特点其实不是教练员训练出来的,而是被有水平的教练员发现他(她)后,加以细心保护和培养,慢慢地让他茁壮成长的。也就是说,有“个人特点”之人小时候是个有潜质的学生。那么,既然郝帅、丁宁、姚彦等等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教练为什么硬要拉牛上树呢?你以为教练都是傻瓜就你会看出发力问题吗?教练员在培养和打造运动员的过程中,会将乒乓球竞技5要素融合到长期的训练中,根据运动员个性特征(包括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神经类型、个性气质及心理素质等)以及教练员的水平、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的影响,使运动员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独特打法、技术特长和技术风格,绝对不会千人一面。对运动员而言,5个要素都突出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李晓东教练有一个观点:“你不可能各项技术都天下第一。”但这5方面必然会有几方面更为优秀,更加突出,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技术或特长技术,笔者称之为乒乓球运动员的“核心技术”;而相对于这位运动员而言,稍弱的几个要素便可称为“非核心技术”或一般技术。例如郭躍力量、速度、旋转能力突出,弧线不错,只有落点意识稍弱,大致可以把前3项或前4项看作是她的核心技术,后2项或后1项看作是“非核心技术”。即使運動員在力量不大的情况下,只要充分利用速度、旋转、弧线、落点等因素,注意使用击球技巧,照樣可以达到取胜的目的。例如:郝帅是左手横握球拍,没有先天的爆发力素质。教练把他设计成两面弧圈结合快攻以先发制人的打法,控制旋转、速度、落点、弧线能力突出(只是力量稍弱)的技术特长,以及以转、快、准、稳、变而以刁转为主的技术风格(刁转的技术风格可制约力量型的选手,反之亦然。关键是谁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它取决于乒乓球的综合素质。最近的乒超联赛,郝帅战胜张继科就是明证;丁宁是左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结合快攻以后发制人打法,控制旋转、弧线、落点、速度能力突出(只是力量稍弱)的技术特长,以及以转、稳、准、攻、变,而以稳健为主的技术风格。虽然她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最全面、但她的主动性较好,稳定性更好以后发克制先发、以防守克制搏杀,以过人的相持能力照样可以拖垮任何对手。一般而言,一名顶级的高水平运动员,5要素中至少要有3至4项要素特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望攀登世界乒坛的高峰。可见咱们中国乒坛女线普遍达致上述要求,中国教练员更懂得百花齐放各种打法都有才是乒乓球长盛不衰之道。再看看国外的情况,男线的波尔、萨姆索诺夫、奥恰洛夫、水谷凖:女线的吴佳多、帖雅娜、姜华郡等等正手都是杀伤力不强。可见正手杀伤力不强是普遍现象,不可能个个人都能训练出超强的正手杀伤力。搞乒乓球训练的人都知道“爆发力与两面摆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平衡的即爆发力好的人两面摆速就差,反之,两面摆速好的人爆发力就差。当然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讲最理想的训练模式是:“爆发力与两面摆速”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是特长与一般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差距不宜太大。差距肯定会有,只要不形成特长与特短的关系,而应是突出与稍逊的关系,或者是第一与第二的关系即可。我想这就是国乒乃至世界乒坛目前正手强的少,正手一般化的多的现状是正常的,根本不存在不会发力的问题。


      (h51860朋友的交流全文完)

 

      我认真拜读了h51860朋友所给与的探讨交流。总的感觉是:教练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这是句笑话。我要真诚地感谢h51860朋友,我就为等专业教练把这些话说出来,我等了很久了。非常感谢!
      我会认真回帖,认真探讨。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