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板叟 楼主 2012-12-20 22:43:00

      辨宝路线图92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11----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11

 

      说郝帥、丁宁、李晓霞“等等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请拿出依据

 

 

      对于小孩、运动员的发力不好,一个真敬业的好教练,他她一定会认真思考、会想办法找原因,会努力去搞清楚是什么问题。那么,从哪里去找这个原因呢?板叟认为:大致可以考虑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手
      1. 体质条件方面(亦即爆发力条件方面)。
      2. 爆发力方面。
      3. 常规发力方面(亦即本能发力方面)。

 

      第一,体质条件方面。体质好,自然体能条件就好;体质弱,自然体能就弱。如果觉得该运动员体质(爆发力条件)方面有问题,那就应该认真的给他她作排查、做诊断,要清楚确认究竟是体质的哪方面存在问题。是
      1. 神经系统问题?
      2. 肌肉、血红素问题?
      3. 骨骼、关节问题?
      4. 或者还是别的什么问题?
      如果说体质(爆发力条件)方面确有问题,那一定会在具体方面显现出来。如果属于是可改善方面,那就可以对症下药努力去做改善。如果属于是不可改变方面,那至少也确切明白了问题原因,那就再考虑其它补救措施。而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那就可以基本排除是体质条件(爆发力条件)方面的问题。那怎么办呢?那就应该立即从体质条件(爆发力条件)以外去找原因,到爆发力方面、及常规发力方面去找原因。

 

      第二,爆发力方面。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爆发力、爆发力条件、和爆发力方法。

 

      爆发力----有别于常规发力、但又是建立在常规发力基础之上的一种极致发力形态。
      爆发力条件----爆发力产生的基本条件。
      爆发力方法----爆发力得以产生的基本方法。

 

      发力不好,如前面第一考虑排除体质条件(爆发力条件)原因,那就需要考虑爆发力方法问题。爆发力的产生,当然首先需要具有爆发力条件,但还一定需要有产生爆发力的方法。虽然说每个人都自然先天拥有爆发力条件,但如果没有掌握爆发力方法,也是不可能随时想有爆发力就有爆发力的,对不对?所以,运动员、尤其是国家队运动员的发力不好,决不是因为他她没有爆发力条件,而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没有爆发力方法。
      1. 小孩投奔教练学乒乓,他她本身是不可能自带爆发力方法来的,他她家里没这个。
      2. 他她只是随身自带了爆发力条件,而爆发力方法,则必须要教练传授。
      3. 我们的教练教给他她爆发力方法了吗?
      由于爆发力是建立在常规发力基础上的一种极致发力形态,所以,谈爆发力,就必定要追溯到常规发力。

 

      第三,常规发力方面。常规发力,指按照项目技术特定需要的人体本能发力,即技术动作加速度的发力方法。常规发力,说简单非常简单,说复杂又确实复杂。
说简单,就是大脑指挥,肌肉做功,关节为纲,依序运作,一二三四照着来就行了。说复杂,也复杂,最复杂的地方就在关节为纲和依序运作。这里面具体环节多,而项目特定技术要求又非常复杂、非常细腻,综合要求又非常之高,所以这常规发力方面就显得特别复杂。
      但是,常规发力再怎么复杂,它还一定是有规律、有程序,基本上还是属于可认知、可掌握的一个事情。毕竟,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大体成熟的人体生理学科,我们还已经能大致了解人体八大系统中专管人体动作的运动系统。我们的教练,只要对小孩、运动员的相关生理方面能正确认知,能细致分析,是应该能找出问题原因、应该能得出正确结论来的。

 

      h51860朋友,请问:你,还有和你一样认为小孩、运动员发力不好就是因为他她“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的专业教练朋友,你们的这一论断,是经过了对小孩、运动员的体质条件、爆发力、常规发力这三个方面都做过仔细排查诊断得出的结论吗? 如果确实做过排查诊断工作,应该就有证据、有依据。 h51860朋友,你就把相关的确凿证据、依据拿出来好吗?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定比你对板叟进行谩骂、诋毁有力千万倍!对不对?

 

      怎么样?h51860朋友,请出示你的证据、依据吧!

 

                                                                                                   2012/12/20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九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2-20 23:1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2-12-17 15:05:00的发言:
 板叟你要提出一个标准,来证明先天爆发力个个都是一样强,才能证明你的论点,不然全成了想当然的事情。因为目前体育理论里面是认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不同的,有爆发力好的,有爆发力差的,你要证明爆发力个个都一样好,需要理论和事实来证明。不是你提出那么多个可能性就能证明,那只是可能而已。可能不能当真。

 

      板叟也“认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不同的,有爆发力好的,有爆发力差的”,不可能每个人的爆发力都一样好。板叟强调的是:每个健康、正常的人都自然拥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而决不可能提出“爆发力个个都一样好”之类的观点。
      板叟不知道您提出的要“证明先天爆发力个个都是一样强”的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请您再仔细看看板叟的帖子,好吗?

      感谢赐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along_k 2012-12-20 17:37:00

太长了,只看了其中一段,以后慢慢看。

文中踏步法拨浪鼓法的自然发力方法对吾很有帮助,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2-12-6 16:10:00
1979年《怎么样打乒乓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跟专家练乒乓球》北京体育出版社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2-12-6 16:19:00

1959年附近出现中国式快攻打法,1960年出现弧圈打法。1973年弧圈打法正式打败中国快攻。到了1979年,所有技术已经进入一个成熟期。若说有什么区别,只是动作大小的差别。

 

转体这个动作,不仅是针对乒乓球,还是网球,棒球,高尔夫这些球类的共同发力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2-12-9 00:54:00

在我的意识里,身体转动和手臂转动是同一时间,教材里没有明白说,但是任谁想一想,也明白具体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2-12-9 00:55:00
这里面就更突出了腰肩对手臂的控制作用,手臂决不可离开腰肩的控制而单独乱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2-8 23:42:00

      辨宝路线图90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9----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9

 

      聊聊h51860朋友的发力认知1

 

      从h51860朋友的多次强调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某某某运动员“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一说,并非是他一时的随意口语,而是他这位专业教练头脑里一个固定的发力认知观点(当然,如果h51860朋友想说这不是你的发力认知观点,也可以,你可以声明纠正,我们的探讨一定要保证建立在完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这是原则)。

 

      板叟这里有一些关于发力问题的基本认知,我晒出来,请h51860朋友,和各位朋友一起来看看,共同探讨交流。

 

      一些基本的发力认知点----
      1. 乒乓球项目的击球发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常规发力,一种是爆发力。
      2. 常规发力是匀速发力,是渐次均匀递进加速发力。
      3. 爆发力是异于常规发力的一种极致发力形态。
      4. 爆发力是一种瞬间、急速、集中迸发的作用力。
      5. 无论是常规发力还是爆发力,都是肌肉收放做功。二者主要区别就在于肌肉收缩放松的速度快慢。
      6. 爆发力产生于爆发力条件,但爆发力条件不等于爆发力。
      7. 利用爆发力条件产生爆发力,其中有一个如何利用爆发力条件来产生爆发力的能力问题。
      8. 爆发力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特别危、急的情势下,应需要而生的人体应急系统自然生理迸发;另一种则是通过正确认知,并通过正确练习获得方法后有意识、有目的的正常运用。
      9. 每个身体健康、体格健全的人都先天拥有爆发力条件。
      10.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也就是不同的人会有爆发力条件的个体差异。因为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爆发力会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11. 体质条件好的人爆发力就强。体质条件差的人爆发力就相对要弱,
      12. 体质条件较差的人爆发力相对较弱。但并不是说体质条件较差者就没有了先天的爆发力条件、就不能有爆发力,而只是与更强的人比较相对较弱。
      13. 体质决定体能,一个人的最大发力值界限在他的体能。
      14. 人的体质、体能不是铁板一块。除去基因条件外,一个人的体质、体能,在一定情况下,有许多方面是可以改变、可以改善的。
      15. 充足、科学的营养,都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积极、科学的锻炼,可以使肌肉更发达、更强健,可以让相关关节更灵活、相关韧带更柔活。
      16. 营养不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者疾病等等,都可以削弱一个人的体质。
      17. 体质被改变时,这个人的体能也必然随之同步改变,或者变强,或者变弱。
      18. 当体能随体质的改变而改变时,这个人的发力条件、爆发力条件也必然随之同步改变。
      19. 发力条件、爆发力条件改变后,这个人的最大发力、最大爆发力也会相应同步得到改变,或者变弱,或者变强。
      20. 由体质决定的体能,是一个人的基本体能。最充分、最大化地利用自身的体能理想发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
      21. 方法正确,就能调动自身运动系统的全部积极因素理想发力。方法不正确,就不能够调动自身运动系统的全部积极因素参与发力。

 

      我想,但凡你h51860朋友头脑里能有这样几条基本发力认知的话,我相信,你可能决不会像现在子这样论断运动员与爆发力----
      1、“既然郝帅、丁宁、姚彦等等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教练为什么硬要拉牛上树呢?”
      2、“郝帅是左手横握球拍,没有先天的爆发力素质。教练把他设计成两面弧圈结合快攻以先发制人的打法,控制旋转、速度、落点、弧线能力突出(只是力量稍弱)的技术特长,以及以转、快、准、稳、变而以刁转为主的技术风格(刁转的技术风格可制约力量型的选手,反之亦然。”
      3、“谁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就培养她力量型(郭跃),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就培养速度型(刘诗雯)或旋转型(李晓霞)甚至防守型(丁宁)。这幺浅显的道理你都看不透,你就別在這談發力求。其实不可探讨的问题恰恰是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运动员,你还要执意去练发力。是费力不讨好之事,”

 

      接下来,在重点联系h51860朋友这三段表述中所说的实际案例进行探讨之前,板叟还要问一下h51860朋友,“××、××、××(运动员)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这一论断,是你h51860朋友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你h51860朋友的原创吗?如果你这是从哪里看来的,或者是从谁那里听来的,那我建议你实事求是地说明一下原版出处。因为板叟的探讨不是针对某某人或你h51860朋友,板叟就是在论事求是。板叟对你上述这一论断将展开的探讨,可能会稍有一点深刻性、或者尖锐性。所以,希望h51860朋友实事求是,是你原创就原创,是另外出自哪里就另外出自哪里,你h51860朋友不用代人受问白冤枉,好不好?

 

      板叟再次强调:旨在求是!

 

                                                                                                                         2012/12/8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八十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2-12-8 23:4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2-12-6 16:19:00的发言:

 

转体这个动作,不仅是针对乒乓球,还是网球,棒球,高尔夫这些球类的共同发力动作。

 

      “转体”对。为什么对?因为通过转体,可以拉大引拍距离,这就有效增大了执拍手臂的加速半径,就可以有效实现加大发力击球的目的,是不是?
      为什么说“当手向前挥拍时,身体要随着向前转动。重心随发力惯性由右脚转到左脚。”肯定错了?因为这里说的是挥拍的手臂先动,然后身体随着转动,最后才是重心、而且是“随惯性由右脚转到左脚”,这就完全搞反了头。
      1. 手先动,身体随着动?那么,这个身体是由手带着动,还是自身另外动呢?如果是由手带着动,那么,手又要挥拍击球,又要带动身体,这个手有这么大能量吗?这不是导致产生分力了吗?
      2. 如果是身体另外动?那么,这个人体的整体性不就被破坏了,这一块、那一块的被分割成几块了吗?所谓的协调性还从何谈起?是不是?
      3. 脚先动,接着才是人体重心由原支撑腿向先行转移的那条腿方向实施转移,改由先行转移的腿为支撑腿。脚先转移,是人体重心得以稳定转移的前提保障。
      4. 脚是力根,人体是能量主体。人们常说要用身体打球、要用重心打球,就是这个道理,脚下到位,才能保证重心的稳定,才能有力保证技术的正常发挥
      5. 手,一定是最后动。因为手要执拍击球,手一定要借助整个人体动能能量来最后利用半径实现加速发力击球。

      这是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庄周迷蝶朋友再次赐帖,谢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2-12-3 16:57:00

我把教材用文字重新打上来,由于暂时没有读卡器,图片以后补上。

“击球前,向身体右侧引拍,球拍呈半横状,身体随引拍方向作轻微转动,重心转向右脚。”

“当手向前挥拍时,身体要随着向前转动。重心随发力惯性由右脚转到左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