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贴摘抄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39:00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后来的运动员的影响极大,包括打法的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0:00
而那个小球年代什么胶皮最吃香?当然是颗粒胶了(主要是正胶),再加上那时的主导思想是发挥国人灵巧的优势、注重前三板,所以也就注定了那时打球是以击打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0:00
连专业的都如此,我们业余的就更得跟着学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0:00
其次,恰恰因为我们现在注重击打的弧圈球是受前辈们的影响,就不难理解同样是弧圈球,为什么我们和欧洲队员的理解上会有细微的差异,也同样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爱用粘性套胶而西方人爱用涩性套胶了:因为粘性套胶适合击打式的弧圈球,而涩性套胶适合摩擦式的弧圈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1:00
第三点,作为我个人对于攻球和弧圈球的理解而言,我实在是看不出这两者之间有多大先后关系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1:00
光就练球而言:前者主要靠快速收缩小臂发力,后者需要更多的腰腿力量;前者动作小,引拍是小臂和大臂的夹角一般不会超多110度,而后者的夹角往往接近180度;前者很多时候要借力,而后者更追求主动发力;前者拍型几乎垂直地面,而这种拍型是没法拉弧圈球的,即便是前冲弧圈球,也必须有一个入射角;攻球的击球时机是在上升前期至高点期,前冲弧圈球也大体如此,但高吊弧圈球则一般在高点期之后;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7:4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