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板叟 楼主 2013-2-3 15:23:00

      辨宝路线图103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22----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19

 

      h51860朋友的“有力武器”,一块“乌龙砖”7

 

      第三点,对力量与技术、力量与打法都各是什么关系的认识几乎为零  4

 

      关于h51860朋友“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实际上他想说的是‘先天体能条件较弱’‘较差’,由于他分不清‘没有’与‘较弱’、‘较差’的概念区别,所以把‘较弱’、‘较差’说成是‘没有’。)一说的错误,其中一个是概念混乱的错误,另一个是对运动员未做生理排查就妄下结论的错误,前面已作探讨,就不再赘言。这里重点探讨h51860朋友这一说法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力量与技术的关系问题。

 

      力量与技术是什么关系?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聊。
      1. 小孩学球,正手击球基本动作。
      2. 刚开始,小孩肯定是一板球也打不到。
      3. 经过教练指导,不断反复训练,逐渐掌握要领,找到感觉,一板、两板、三板,小孩慢慢就有了基本动作。
      4. 再接着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小孩就能连续打上几十板,甚至上百板了。
      5. 注意!这时的连续几十板、上百板,只是一般挥动手臂做击球动作打出来的,并不是发力挥臂打出来的。
      6. 找两个能打一百板的小孩,让他们改变一下,把原来只是在不发力情况下用击球动作击球,改成发一点力、或者说是发三、四分力做这个击球动作击球。这时候,看看这两个原来可以连续对打一百板的小孩,这时他们能不能连续对打五十板?
      7. 再让他们改成用五、六分力做这个击球动作,看这时他们能不能连续对打二十板?
      8. 再让他们改成用七、八分力做这个击球动作,看这时他们能不能连续对打上五板?
      9. 再让他们改成发全力、用最大力量做这个击球动作击球,看看这时他们还能对打几 板?很可能别说几板,恐怕连第二板都不见得一定能打上桌!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击球动作的力量越小,相对越容易掌握,同时,对方也越容易打回来;而力量越大,就越不容易掌握,同时,对方也越不容易打回来。是不是这样?

 

      同样一个正手击球基本动作,我们再设想一下,让国家队水平的男运动员来试一试。
      1. 让两名男国手用五、六分力来对打这个球,多少板就不用去数了,估计得用小时来计算,这一个连续板不挥到臂酸手麻,恐怕是绝对停不下来的,对吧?
      2. 再让这两名男国手改用七、八分力来对打这个球,这可能不需要用小时来计算,但怎么说连续个百八十板是绝对丢不了这个球的,是不是?
      3. 我们再极致一下,让这两名男国手发全力、用最大力量来对打这个球,这还能连续多少板呢?百八十板不丢球我们是不指望了。那怕他们连续对上个三十板、二十板,也会让我们瞠目结舌、拍手叫绝!是不是?

 

      这又说明什么?这说明:
      1. 发力越大,理想击球的难度就越高。
      2. 用最大发力理想击球的连续板数量越多,就证明他这项击球动作技术的质量越高。
      3. 最大发力理想击球技术的质量越高,他上手进攻的杀伤力、连续杀伤力就越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不含强力的单纯高命中率,对方很容易回得来,所以就不可能有高杀伤力。而极致理想发力击球时的高命中率,势大、力沉、球凶、速度快,对方很难回得来,这就能有效提高该进攻技术的制胜得分率。

 

      这就提示我们:理想的上手进攻技术,其中有两大成分:
      1. 一是高命中率,这是高超的乒乓球项目特定技术能力。
      2. 二是强杀伤力,这是相溶于击球技术动作中的理想发力能力。

 

      是不是这样?单纯的击球技术动作是一回事,一个小孩连续打一两百板没问题。但是没有力,那有什么用呀!没有杀伤力就打不死球得不了分,对不对?同一击球技术动作再加上发力,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发力越大就杀伤力越大,打死球能得分的机率就越高,对不对?把这个问题捋清了,技术与力量的关系,是不是就越来越清晰了?

 

      (未完)

 

                                                                                                        2013/2/3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一百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53c5e6565 2013-2-2 19:37: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仴液凊颩 2013-2-2 22:01: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2-9 17:24:00

 

    过年了,祝精英网各位领导、技术版各位版主、所有参与、关注板叟探讨的朋友们

 

    蛇年吉祥,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2-7 22:35:00

      辨宝路线图105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24----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21

 

      h51860朋友的“有力武器”,一块“乌龙砖”9

 

      滥解“五要素”

 

      H51860朋友在2012年11月18日的交流中说:“乒乓球五要素中的动力原素有三个,分别是速度、力量、旋转(排名不分先后);保障原素有二个,弧线、落点(排名不分先后)”。他在这里把五要素做了一个划分。他说速度、力量、旋转这三个要素是动力原素,把弧线、落点这两个要素归之为保障原素。板叟认为:这纯属滥解。
      (板叟以下论述,仅仅是对h51860朋友的五要素划分观点而言。并不代表板叟对五要素原旨的总体认识,特此。)

 

      我们先来看看他说的动力原素。h51860朋友说“乒乓球五要素中的动力原素有三个,分别是速度、力量、旋转”。这道理在哪儿?
      我们都知道,动力原素,是能够驱动事物的动力条件,如爆发力条件、体质体能条件,风、火、水、核、电、马达电机等物质条件,以及思想、主义、欲望、情感等等人的意识条件。这些能够驱动事物产生变化的动力条件,都可以称之为动力原素。
      速度,力量是什么?都是动能驱动后产物。由于生成速度、生成力量后,它们又能对相关事物、环节产生动能作用,从这一实际考虑,把速度、力量归为动力原素,都还可以扯得上。但是,h51860朋友把“旋转”也说成是动力原素,这个“旋转”算什么动力原素呢?

 

      旋转,是物体被驱动所产生的一种转动状态。乒乓球的旋转,是运动员执拍,利用力臂摩擦方法击球,致使被击球形成的一种旋转状态。旋转作为一大要素被提出来,是因为丰富多变的旋转,往往让应对者难以把控,因而旋转在比赛中常常能收获奇效。以旋转在乒乓球运动技术中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乒乓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如何制造旋转、如何利用旋转的艺术。但是,无论这个旋转对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多么重要,它都还只是一种状态。旋转虽然能产生惯性力,但制造乒乓球的旋转,并不是为了让它去驱动什么,要让它去促使相关碰撞的球网、球台、球拍等物体产生变动。事实上,球网、球台、球拍等直接相关物体,也并没有因乒乓球旋转的碰撞而被驱动并产生任何变化。所以,这个乒乓球的旋转,决不是什么动力原素,而实实在在只是一个被作用后的物理现象。怎么到了h51860朋友这里,一个被驱动作用后的乒乓球状态,就变成了乒乓球技术的“动力原素”呢?

 

      H51860朋友还说:“保障原素有二个,弧线、落点(排名不分先后)”。
      把“弧线”归置为保障原素,能沾上一点边儿。有弧线的球,越网时辐射面大,因而上台机率大。尤其是对低于本方台面的球、中远台的球,利用制造弧线的方法,更便于较理想地把球打上台。从这一点上说,弧线具有一定的保障意义。但是,这种纯粹意义上的上台保障,并不对得失分赢输球含有真正意义上的保障作用。这个弧线,是高一点能得分还是低一点能得分呢?是长一点能赢球还是短一点能赢球呢?什么高低长短的弧线都不可能对对方产生实质性危胁,更不可能直接制胜得分。要想让这个弧线成为具有关乎输赢的实质意义,还必须要同时合成并入速度、或力量、或落点因素,或其中任何两个、或同时全部并入这三个因素,这个弧线,才可能谈得上有一点与得分赢球挨得上边的实质意义,对不对?

 

      像这样把弧线作为保障元素来强调,已经就够勉强了。可H51860朋友,竟然还把“落点”也归置为保障原素,这实在是,太不拿饺子当粮食了!

      落点是什么?那真正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灵性点、事业点! 

 

      1. 这个球的落点往哪里打?是打对方的远点、软点、还是难点?
      2. 这个球的落点考虑是直接进攻?是让对方难受以制造机会?是反制约过渡以等待机会?
      3. 用什么技术把这个球打到理想落点?
      4. 用多大力量把这个球打到理想落点?
      5. 运动员每天的训练都是在忙些什么?就是努力把球打到他要的那个落点。
      6. 一点打多点、多点打一点、正反手、推侧扑等各种各样的训练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做到在任何复杂、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够基本上把球打到他要的那个落点。
      7. 无论一个多高级别、多高水平的乒乓球赛事,最终的冠军之所以是冠军,是他、从开赛,每一场比赛,一直到整个儿这一赛事的最后一板球,唯一只有他一个人做到了,把最后一板球打到了他要的那个落点。

 

      落点意识的建立、落点能力的掌握、落点到位的几率、落点思想的实现,这些都意味着什么?乒乓球运动员从小到大寒来暑往流汗流泪艰苦训练最终孜孜以求的是什么?一切努力全都是为了把球打到他要的那个落点!当一名乒乓球运动员能基本做得到无论是被动防守、还是全力进攻,都能够把这板球基本准确打到他要的那个落点时,我们想想,这个运动员面前,还可能有对手吗?
      无论是速度、力量、旋转、弧线等要素多么重要,最后都一定要通过落点,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是不是这样?落点,是百分百货真价实的制胜因素,是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综合实力最终、最亮之集大成闪光点。对这样一个精华中的精华要素,h51860朋友竟轻飘飘地,把它与一个并无实质制胜意义的弧线摆在一起并列为什么“保障原素”。H51860朋友如此滥解五要素,还要大言不惭自吹什么“一针见血、分析得非常透彻”。真有一种不把人雷死、不让人喷血决不罢休的超巨豪迈气概!

 

      h51860朋友雷人壮举还远不止于此。他紧接着把五要素与运动员联系在一起的解读,更让人目瞪口呆!

 

                                                                                                                        2013/2/7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一百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8 8:13:2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2-5 22:55:00

      辨宝路线图104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23----聊聊h51860朋友的话题120

 

      h51860朋友的“有力武器”,一块“乌龙砖”8

 

      第三点,对力量与技术、力量与打法都各是什么关系的认识几乎为零  5

 

      我们再想一想:打球的时候,
      1. 你的球对方总能回得来,你这时是什么感觉?会感到对方很难缠。对不对?
      2. 如果对方不仅总能给你回过来,而且还总是发力回过来。你这时感到的就不只是很难缠了,而一定是有压力。对不对?
      3. 而如果对方常常能发大力给你把球打过来,你这时又会是一个什么感觉呢?你这时感到的就不只是很难缠、或有压力,而一定会实实在在地感到 威胁!是不是这样?
      是什么给了你这样一个威胁?决不是单纯的技术,而一定是因为该技术还相融了力量。这个相融的力量越大,对你的威胁就越大,对不对?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1. 为什么你要打相持球?因为你觉得这板球不是自己合适的进攻机会。对吧?
      2. 为什么觉得这不是自己合适的进攻机会?因为这时自己没办法发力。对吧?
      3. 为什么相持中一出机会,人人都会立即抓住这一机会上手发力进攻?因为相持本身,就是在等待发力进攻机会、或者说是在伺机制造发力进攻机会。对吧?
      4. 为什么这里会出现“机会”这样一个词?为什么每一位乒乓球运动员每一板球都是处在在等待机会制造机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的状态中?就是因为:机会是那一板球正好给你提供了一个可以加大发力凶猛进攻的最佳时间节点,是一个可以让你充分显示力量作用、利用力量得分的时间节点。
      5. 把可以利用力量的时间节点称之为宝贵的机会,这难道还不足以昭示:力量,对于击球的重要性,对于击球技术、对于得分制胜的重要性吗?
      6. 球在网上飞来飞去的,每场比赛每一位运动员每一板球每分每秒都在等待机会寻求机会盯牢机会抓住机会上手发力进攻。为什么?想赢球呀!谁希望看到飞过去的球还又飞回到自己的台面上来!是不是?这里,就必须仰仗力量,有力量才有杀伤力,才有更大的可能让这个球回不来。是不是这个道理?

 

      有大好发力进攻机会的时候,你还会沉溺、陶醉相持球?三板能打死的球,你愿意拖到第四板?那不傻子吗!谁都会拼命发力去打这个球。对任何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你进攻的力量越大、杀伤力越强,其它综合方面又不比别人差,那你赢球的机率就肯定比别人更大,这还有疑义吗?这就是一个死理,对不对?
      有力量,这个进攻技术就提高了质量,力量越大,这个进攻技术的质量就越高,就自然获得了更大的制胜得分手段优势。一堆堆这么明显的事实摞在面前,对于技术来说,力量因素的重要性还用得着再强调吗?

 

      乒乓球相关击球与力量方面有一条定律:当挥拍击球速度大于来球速度,来球的原运行方向及其旋转模式会立即被遏止,来球会立即按照挥拍回击球的拍形与轨迹,转变自己的运行方向及旋转模式。要不然的话,怎么还可能会有反冲弧圈技术的出现,是不是?你h51860朋友竟然连这样一条重要定律都不知道,还在这里宣扬什么“刁转的技术风格可制约力量型的选手”!阿弥陀佛!

 

      必须肯定:对于一切都是围绕赢球得分目的而生成的乒乓球技术来讲,力量就是质量。技术与力量的关系,就是技术与质量的关系。

 

      力量与技术是什么关系?力量与打法又是什么关系?像这样一些核心基础乒乓知识,你h51860朋友可以不全懂。但作为一名教练,你怎么能一点都不懂呢?这是决不允许的!可你竟然还说什么“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就培养速度型(刘诗雯)或旋转型(李晓霞)甚至防守型(丁宁)”。刘诗雯的速度型、李晓霞的旋转型打法都可以不讲究力量?现在的赛场上还可能有不需要力量的打法生存空间?李晓霞的进攻没有郭跃的力量大?刘诗雯的快攻不需要有很好的肌肉力量?她们要是“没有先天的爆发力条件”,她们的肌肉要是没有很好的做功能力,她们还能打得好乒乓球?还能打进国家队一线?还能打进世界排名前五?
      就凭你h51860朋友这乒乓认知,不是板叟小看你,通天到顶也就教几个人打打业余球玩玩罢了。反正业余嘛,就算让你大把大把地耽误人,也耽误不了多大的事,是吧?如果谁真要指望h51860朋友你这种乒乓知识的教练育才,那还不瞎眼了,那得耽误多少好苗子!是不是?……哦!我突然反应过来,大概你h51860朋友就是教教业余球的吧?要这么说的话,你现有的这些乒乓知识已经算很不少了!你说得对,很多业余球确实不是很在意力量。很多时候,你只要够粘球,挡一挡,搓一搓,落点刁一些,球转一些,最后比人多一板就能赢了。还有打长胶,把胶皮处理处理,让球死沉死沉、死飘死飘,把那些长胶盲高手气傻了也能赢了。业余球嘛!全民健身,打的就是一个兴趣爱好。反正又不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要依靠乒乓球打拼事业,去追逐崇高理想,去铸造人生辉煌。当然也就不需要讲究训练完全到位,不需要追求国际称霸世界顶尖,所以确实存在“这打法可以制约那打法”的情况。从业余界实际考虑,你h51860朋友的这些理论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H51860朋友,看你的乒乓知识框架,你大概就是专门教教业余球的专业教练吧!

 

                                                                                                       2013/2/5

 

      《辨宝路线图总目录》 第一至第一百篇2011/9/1----2012/10/19 位于第30页第299楼。

      《辨宝路线图》第一篇始于2011/9/1 第14页第137楼,特此敬告,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uyp0421 2013-2-26 10:51:00
 顶楼主,腰是要发力,要先于手臂,是全身发力的一部分![em1002]
刚刚直改横,EG练习中... 用过的直板:YE、马软、马碳、YEO 用过的横板:EG、O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重逢 2013-2-26 01:02:00

回复:(板叟)[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

我看也是自然发力好,上次学用腰发力,差点扭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jzj20081001 2013-2-26 01:29:00
这个嘛,楼主的观点很独特,费心了。论坛的确需要百家争鸣。
自从得了网球肘,被逼得: 直横双修,左右齐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失落大帝 2013-3-6 09:22:00
对乒乓球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