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日记(连载)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12-16 20:12:00

“进攻动作耗时太多。”

老师,怎样才能减少耗时呢?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12-16 20:17:00

(255)练习不靠发球取胜

07.11.29      周四    晴

    今天练球,十分注意发力机制和节奏,正手对攻的力量和旋转都稍有变化。但对不上击球点,或包不住球现象依然存在,我以为仍然是判断和脚步的问题。判断则和盯球有极大关系,必须重提盯球练习。

    反手方面,用心记住练习磕球,感觉磕得好,应该是个上转球,因为弟弟的回击会冒高。但磕球的手感还差得很远,出高球和直接出界的仍然很多。

   搓球练习中,除了学习正手位用反胶侧面摩擦接近网下转球外,开始学习反手长胶拱下转球。一般是在弟弟发下转球到我反手位时进行练习,虽然一开始有几个球未能拱过网,但后来就成功了。只要记住打球的上升期,并注意拍子向左前方用力,就能成功。过去的球速度快一些,且常常到达底线,弟弟回击有些难,会出现高球。自我感觉不错。

    计分练习时,吃准了不以发球取胜,所以没有发奔球,只在转和不转变化及落点变化上动脑子。结果1:2输了。三局球分别为:7:11、11:4、10:12。第一局不去说他了,有两个侧转球没有接好,直接失分。关键是第三局,开局并不好,1:6落后。主要是实施盲打时,正手起板失误太多。有两个问题,一是出手不够快,没有打在高点期;二是脚步跟不上,这其实是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及时调整后,追到5:7、6:8、7:9、9:10、10:10,但最后还是输了。除了坚持不以发球取胜的原则外,还试用拱球对付下转球,问题也就出在这儿。用拱球对付下转球,自己却没有想好下一步的打法,只是傻等着看对方丢分,可是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拱过去的球,虽然令对方很难受,但对方还是把球整了过来。但这样过来的球,都是软飘慢球,甚至是半高球。但都抵达底线,逼住我的拍子了。我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来不及移动步子,结果看起来是个很好的机会球,却都被我弄到台子外面去了,真正可惜!学了新技术,还要和其他技术密切配合,自然衔接,这才能得分啊。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12-23 22:25:00

        (256)边打边思考边修正

07.11.30     周五   晴

    早上弟弟说电脑又有问题不能打球了。我只好给赵老师打电话,可是电话关机;再给林师傅打电话,还好,林师傅在家。我们在供电局楼上打了一个多小时,计分练习无数局。

    整个过程还是我输多林师傅赢多。但最后三局两胜时,我又2:0胜了。

    走在路上,我就有些思考,一是林师傅的发球,多侧转,正可以练习挤和磕,二是想打搓球起板,一则林师傅搓球是弱项,再则自己也要练习搓球,练习用长胶拱球。等见面后,我又想到他使用生胶,起板要注意拍形。但真的打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

    打搓球起板,我输得很多。原因有:1、总也会忘了他用生胶,在他搓过来后,仍然回搓,结果不是冒高就是直接出界;自己发下转球到他反手位后,他回搓我的正手位,我起板力量和旋转都不够,被他发力推死,有好几个还被他接发球快搓我的正手位小三角致死。即使他搓我的反手位,我用长胶弹击他的正手位,命中率不行,出界太多,送直线更是不稳。2、林师傅进攻意识很强,打得非常主动,无论我的接发球送他正手还是反手位,他都主动起板,命中率也不低。我倒是能顶回几个,落点好时,能得分,落点不好或质量不高,相持中我还是会失分。

    不能总这么输球啊。我就只好再次借助自己的奔球。把奔球和近网转和不转球结合着发,情况就不一样了。发奔球,我可以发球抢攻打多个落点,结合发近网短球,奔球的效果就更好,甚至可以直接得分。有几次连续发他正手位大角度奔球,连续直接得分。于是我开始赢球。但是,他的进攻仍然很强,我发现问题出在接发球。他的侧转球,我接不好,给了他机会。我一方面注意顶重板,一方面改进接发球。我开始磕他的反手位,追身,或者借力摆短;同时,他发到我中路的侧转长球和正手位侧转短球,我不再一味回搓,而是起板提拉,回球的旋转和软飘,使林师傅对不上击球点,我的得分率大大增高。所以,等快结束时,我的胜利多起来。最后的三局两胜,便以2:0的比分胜了。

    今天的球,我尝到了一边打球一边总结一边改进修正打法的好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3 22:28:01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12-28 22:49:00

    (257)练习发球起板

 

07.12.03     周一    

 

   早上和弟弟练球,刚开始反手长胶练习,林师傅来了。上周五,弟弟的电脑坏了,我找林师傅在供电局楼上练了一次球,还约他有时间就来工行打球。他今天如约来了。有林师傅参加进来,我们的练球会更精彩更有竞争性。

   林师傅进来,我就和弟弟开始计分。这一轮,我20胜。第一局,开局我的形势很好,后来也一直领先,是95吧。换发球之后,我的反手弹击失误频频发生,一下子就追到了991010。后来,是弟弟起板失误,发球失误,我才1210取胜的。第二局,我接发球充分运用拱和磕,正手起板,特别是正手位近网短球扑攻注意打上升期,反手长胶注意拍子前送,命中率增高了,接发球效果也提高,胜得比较轻松,115吧。

    接着和林师傅打第一轮。也许林师傅刚到,身子还没有活动开,我很轻松的胜了两局。从技战术运用方面看,我没有用长胶发奔球,旨在练习搓球起板和防守长胶拱磕球。因此接发球落点不错,球的晃和飘比较明显,林师傅没有进攻的机会,相反,全是我在进攻。自然我胜得就比较轻松了。

    弟弟和林师傅过招,有两个问题:一是接发球,林师傅的长侧转球,无论到弟弟的正手还是反手,弟弟都接不好,不是出界就是冒高。我觉得问题在于出手慢了半拍。只要不引拍,直接挡或推,都会比这样好。第一轮,弟弟02输了。

    林师傅让我打,我和弟弟就打了第二轮。这一轮我21胜弟弟。输掉的那一局,问题仍然出在反手长胶挑弟弟的反手位,出界的很多。还有就是我的发球故意不变化,只发转和不转,练习正反手发球抢攻。

 

    最后是我和林师法打了第二轮。这一轮,我12输了。这一轮,我仍然坚持打搓球起板,但进攻时偶尔还是会忘记他的生胶胶皮,于是在正手位轻吊他的正手大角度时,有好几个球冒高出界了。反手挑打,因为他的生胶胶皮,好几次未能对好击球点,球漏掉了。在大比分11打第三局时,开局没有打好,到终场也没能追平,而是打成了59。当时我很清楚,问题出在正手发不转短球到他反手位,他反手搓直线到我反手位,我的挑打虽然已调整好节奏,不再漏球,但无论送他反手位还是正手位都不能置他于死地,相反,他推我反手成了死球,正手他反拉我又不能成功封堵。我想,我要送他的中路,对准他的肚子打。想到这儿,立刻执行。无论球到我的什么位置,我都打他的中路,果然,他回击频频失误,比分就追成了810,我发球,正手位扑攻成功,910。我想发球直接得分,把比分追成10平,于是发了一个奔球,结果对方没有吃发球,而是把球送到了我的正手位,并且来球没有弧线,平而直地冲着我的正手位飞过来,我赶紧扑过去抢攻,唉,球没果网!911,我输了第三局。

    虽然输了,但我练习了搓球起板,特别是发球抢攻。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7-12-31 21:09:00

  (258)思考,太重要了

07.12.04      周二    晴

    今天林师傅来得也很早。我和弟弟只练了一会儿对攻就开始计分比赛。先打了两局,2:0我胜。弟弟可能也还没有活动开,正手进攻没有命中率。我呢,这几天都在练习盲打,自己的感觉,必须出手快,果断而勇猛。所以弟弟送到我正手的近网短球,判断后立马扑过去快速扣杀,这个球,有力量也有速度,命中的话角度也极大,并且对方没有想到,得分的几率很高。和弟弟打第一轮,有好几个这样的球。所以就胜得轻松了。

   接着和林师傅打。可能也是林师傅没有活动开吧,2:1我胜了林师傅。关键就在接发球和控制对方。虽然我发的只是正手反胶转和不转球,但落点长短线路还是不断变化着,创造机会给自己抢攻,又记住打他的中路和反手,还记住他所发侧转球虽然因生胶而旋转性能大减,但仍有旋转,接球时略微注意,失误就减少了。

    弟弟还是输给了林师傅。其实弟弟接林师傅的侧转球已经不成问题,相持中弟弟反手推挡顶重板也很稳,还能不断地改变线路调整落点控制对方。进攻的意识也很强,但是,命中率不行,胳膊肘有些抬高,影响了命中率。可能是因为近两个月没打球,球感还没回来吧。

    我第二次和弟弟过招,没有打好,连输两盘,第三盘赢了回来。不过,我很清楚自己的问题。仍然是近台盲打的问题。正手扑攻,正手台内挑打,几乎没有命中率。就输在这一个球上。但是我还要坚持练这个球,直到熟能生巧。

    和林师傅第二轮计分练习,就是这样打的。结果因为没有命中率越打越输,越输越惨,有几局连5分都拿不到。我仍然边打边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命中率没有,正手起板和进攻全部出界;二是打过去的球他全能顶回来,好像在哪等着我送球给他似的。是不是太心急了?嗯,要把一分与另一分之间的节奏放慢一点;出界都是因为没有控制好拍形,对方势生胶啊。调整一下;反手长胶挑球出界,或者漏球,恐怕也是太心急,每一分球都要有耐心,不比一般打死对方,用些巧力,也许会更好。这么想着,就决定这样打了。

    嘿,谁知这么调整了一下,效果还真不小,情况发生了更本的变化,我开始赢球。最后打了一场两局三胜,2:0胜了林师傅。我很高兴,因为没有靠发长胶奔球取胜。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8-1-1 22:33:00

     (259)自我分析一

07.12.05     周三    晴

    今天对自己的技战术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发球抢攻:

    发对方正手位小三角区转和不转短球,若对方右手握拍,回搓我的反手位,当落点不那么逼近底线时,反手长胶弹击对方正反手两个大角度,以斜线威胁大一些,但若对方能发力回击长胶来球,就准备好相持。缺陷,弹击的命中率还不高,失误比较多,主要是出界多;灵活性不够,还不习惯拱球,也不习惯晃接。当落点比较逼近底线时,因为不够灵活,失误就更多。当对方左手握拍,我将球弹击到他的正手位底线,他扑救来球将球反攻到我的中路或偏反手位,这是我预料中的,我就会略微侧身将球抽回他的反手位,得分率蛮高。但是,有时会将球抽下网,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今天弄明白了,那是来球比较短,落点没有逼近底线,而我却未能移动步子向前迎球,结果球就下网了。若对方回搓我的正手位,则起板打斜线或直线,视对方的站位和移动趋向而定,同时准备相持。这个球,有两种打法,一是快速扣杀,打球的上升期,最好是高点期,命中率和得分率都会高;二是拉球,我还没有强意识,就是有意想拉时,也常常不能像练习时那么放松自如,原因恐怕是还不够自信。

    发各种线路长胶奔球到全台各个落点,对方将球回到我的反手位,则长胶狠推(或快拨)斜线到对方反手位小三角区,无论对方如何握拍,这个球很难接,只要保证命中率,得分机会很大。但是,命中率还不高,漏球和下网出界的情况都会莫名其妙的发生,有时很郁闷,原因自己也不太搞得清楚。缺陷:一旦对方快推我的正反手大角度,且来球没有弧线,直逼底线和边线时,我会来不及,以致直接失误,这时很像自己吃自己的发球。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8-1-8 20:53:00

    (260)自我分析二

07.12.06.      周四      阴天 

   接发球:

   接发球方面,有一些办法,但问题比较多。

   发我反手位的球,如果是奔球、侧上转球,落点不是十分边线,一般推过去,或者借力磕过去,有时也拨过去。这得看我的判断,判断准确时,效果比较好。判断有误差,回球的质量就不好,会给对方进攻的机会。如果对方进攻能力弱,我就很占便宜。如果来球落点接近底线,或靠近网边,我的失误会大一些。特别是近网短球,因为我习惯于推或拨或提拉,而球又太过近网,我常常会将球回在网下。所以,今后再逢如此来球,一定改用磕或削或搓,上次在杭州打比赛,这一点吃了很大亏。

    发我正手位的球,我接球的方法显得比较单调,原先除了起板抢攻,好像没别的办法。现在略好一些,可以正手回搓,还可以拉侧旋球,可以快挡,最近又学会了快拨正手位侧旋球,效果不错,还学会了正手摩擦来球侧面快搓对方正手大角度,有突然性,令人措手不及。上半年又一次和阿芬练球,曾经用这样的办法令她措手不及。当时自己也弄不明白是怎么搓出来的球,现在回想,就是快速摩擦球的侧面造成的。最好再学会搓对方的中路,摆短或搓长,这样,我正手接发球的手段就多了。

    当然,无论用那种手段接发球,最后还是要设法创造机会进攻,打在对方的前面,只有这样,我才有取胜的机会。这一点,我现在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多次输球,无论是正式比赛还是平时练球,我输球,就是挨打才输球。只要我打在前面,并且能与对方相持,我就能取胜。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8-1-11 21:15:00

     (261)先输后胜

07.12.07     周五    晴

    昨天和弟弟练球,连输两盘,0:2输了。思前想后,我输在两个方面。一是发球出台,被对方直接挑起来,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二是有机会进攻时,反手挑打命中率没有,正手进攻被对方堵死,相持又没有能稳住。

    今天再练球,计分时想好了打法。发球略微有一点变化,正手增添了侧旋长球,其实这个球,我发得不好,不够长,侧旋的成分也很少,但和下转短球比,动作相近,球性却还是很不一样,所以弟弟很吃了亏。接发球有一点变化,不再一味正手回搓来球,而是穿插使用搓球和挑打。反手呢,也是来球决定接发球的方法,减少接发球失误,增加接发球的突然性,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

    今天就胜了,2:0。

    不过弟弟看起来有些疲倦,也许两个月没有打球,他还没有恢复疲倦。明天让弟弟休息。但老高一约我打球,明天到电大去打球。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8-1-14 15:05:00

      (262)学发正手反胶侧下旋长奔球

07.12.10      周一       阴有雨
   

    前天,老高一约我打球,他说好不容易周六没课,可以打球。我本想休息,这样就和老高一打了一个半小时。

    老高一的球有了很大改变。我俩虽然没有计分练习,但练了搓球起板,所以发球和接发球的变化就显示出来了。上半年,老高一接发球一般都搓,除非接奔球。但这一次,他基本不搓,无论正反手,无论远近长短,他一律挑起来。命中率嘛,也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样子。这样,他就变得十分主动,相反,我就显得被动了。打我发现这一点后,观察了一下,他之所以能跳起来,主要在于我发的球全是近网短球,而他的站位又几乎贴近球台。我决定改发长球,但又不是纯粹的奔球,就是正手反胶发略带侧下转的急奔球。这个球如果发得好,落点在对方的反手位底线,或在反手位小三角区,回接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我发得还十分粗糙,只是将球送过去,力求送得远一点,最好能有一点点侧拐,如此而已。但是没想到老高一就不那么容易挑了。失误开始增多,回球质量明显下降。哈,我决定练习这种发球。
    今天和弟弟、林师傅过招,就下决心发这一种球,实际上,我也做到了。但是问题却很多。首先是发球失误太多,因为想发得好一些,结果出界下网都有。有一局球好象丢了四五分。其次是,发球抢攻的战术因此变得不顺手,无论正手还是反手,屡屡失误。
    接发球也很有问题。因为总是想着磕和拱,未能集中注意力观察对方发球的细小动作,弄得屡屡判断错误,动作变得十分生硬,接发球屡屡丢分。
    今天是好惨的一天,和林师傅过招,只胜了一局。
    像今天这样打球,算不算不顾脸面的打法呢?
    无论怎样,我都要坚持练习正手反胶侧下转急奔球。实际上,老李发的就是这种球,陈贤娟发的也是这种球。当然,他们发得可是高级得多了。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8-1-23 22:31:00
老师,你好!我现在也是这样,正手逢球就打。我弟弟和老高一,已经被我培养得进攻意识蛮强了,他们现在很清楚,如果不打在我的前面,那就没有胜利的希望。不过,今天我发现,许多正手球,感觉脚步已经到了,球的质量也不高,速度不那么快,弧线没什么特别,可是我却硬是打不到,不是碰到了板边,就是打出界。自己想不明白原因,老师能指点一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