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

liusw319手机认证 2013-8-9 14:14:00
 

清风拂面,何故不翻书?

——读《乒乓》07期有感

 在期盼中收到《乒乓》,一把扇子,可解夏日的炎热,改版后比之前要厚了许多,印刷精美,还有海报,让我爱不释手。优哉游哉,一手品茶,一手品书,好不快哉!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在几天的细读中,大致分为器材、技术和报道三部分,深有感触,要说的是三点:纠错、感悟和建议。

一、纠错

除了有些朋友指出的那些错误之外,我发现的错误如下,可能有些重复。

14页,左边部分,倒数第二行,需要独道的眼光——独到;右边末尾,深表谦意——歉意。

22页,中间部分,丁宁-90分,应该是“=”号,或是“打“字, _彩,要是打分···,空白处印漏了一个字,出?还是精?应当是精彩二字。末尾倒数第四行,但个是娱乐性的的提高——多了“个”字。

24页,德国《乒乓》杂志,第六行,还特别关注了老年欧洲锦标_。缺了一个“赛”字。

33页,编辑点评,倒数第四行,套球的出球速度较快——套胶。

杂志后面部分有多处地方,“,”几不可见,不知是印刷的原因,还是排版的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二、感悟                                                                         

  看《乒乓》杂志采访刘国梁,现在国乒管理是比较人文的,有人情味了,好!一直以为国家队是冰冷冷的,像铁一样。                      

  看国手答问(马琳)和小李飞刀两篇,是对业余球友器材和技战术的解惑,我很喜欢,但是未免美中不足,马琳的回答有些过于简略,比如挑选底板,敲!,最好详细一点。应该增加一些对业余球友的建议,如果这篇答问换成业余球友为对象,很有借鉴意义,比如问马琳,如果给业余球友一块全新的底板,感觉使用多久能完全掌握性能?小李飞刀对战略战术很有实战的意义,但是略显干涩,,能配上简单易懂的图片演示更好!

   喜欢器材搭配,图文并茂,既将原因说明,又给出意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一直以来,我一直纠结于纯木和纤维,从我打过的底板来说,各有利弊,总是有不让人满意的地方,所以我总是换板,三块底板交替使用。看了《换支纤维拍?》豁然开朗,找根源,解决困惑。

   读到技术版,摆短一直是我客服不了的难题,拉球的合理性发力是我没有掌握的,而且还出现了文中提及的上肢酸痛,我自认为我是会发下旋球的,但是看了技术课堂的图文解说,才意识到我发力摩擦不对,夜郎自大了!但是有一个疑惑,用长胶发球也是如文中的方法吗?效果如何?期待能解答。

   剩下就是实战解说战略战术,重视下身的稳定和力量,进攻前的蓄势,以及之后的雷霆攻击,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借力打力,变与不变?利用对方的惯性思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简单最有效,限制对手上手质量,让我想起了小龙,不就是这样吗?你强,我更强!以强大的气势压迫对手,打击对方的自信。足球?武功?兵法?······我在读这些精美的图文的时候,闪现的情景,是有相通的地方。

   个人最喜欢关于器材和技术的部分,尤其是图文并茂的,够学习一阵子了,后面了解了文化部分。

三、建议

   书没有翻几遍,开篇几页就脱页了,建议注重一下质量;另外多一些对业余关注的问题解答,比如器材、技术,最好图文演示,简单易懂;加强一下杂志中错字、别字、漏印等等问题。还有有些文中语句、语境很是不通,存有疑惑,望斟酌!


    最后,读罢书后,如清风拂面,没有理由不喜欢的,很喜欢《乒乓》杂志,祝越办越好,成为第一专业乒乓杂志。谢谢精英和《乒乓》!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乒乓》杂志改版? 读后感征集评选帖</font></strong></p>

远去了古道西风,暗淡了旧时宫闱;明月清辉,往事越千年,带不走春秋功业,湮不灭风云际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教书育人 2013-8-10 12:17:0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moque 2013-8-10 11:44:00

最近太忙,前面的杂志也没看完!

新杂志也还没细看,感觉重了不少!

祝乒乓越办越好,待忙完这段时间再细细品味!

受过教育的人的一大使命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http://limoque.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秦王 2013-8-14 20:51:00

             读《当代体育-乒乓》有感


           乒乓秦王


           二0一三年八月十日

     

     八月初, 喜得精英网赠送的三十一期《乒乓》杂志,随手一翻,只见扉页“星”光烁烁;书中图文并茂;“乒器”琳琅满目。

     对于一个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此书必是最爱,一口气读完,令人眼前一亮:

     亮点一:《古德是谁》是讲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古德灵光一现的将初期网拍改成胶皮拍,而让削球技术统治乒乓坛近五十年,以至于出现一场比赛打了25小时30分钟的奇观,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ESN:闷头挣钱》是讲德国的一家品牌的代加工厂,如何从失败中一次次坚持直到成功的故事和如今许多急功近利的现象对比,很是感人。

      这两个纵向的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至诚至深。而《皓哥的婚礼》《环法乒乓欢乐无限》则用大量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美好欢乐的一面,看了以后,使人温馨倍至、浮想联翩,不由得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亮点二:《名将赏析》《经典赛事》以影格和专业解说的形式,再现了过去惊心动魄的赛场,尤其是《经典赛事》中徐昕与松平健太的对局,作者以非常内行的角度分析了两人的心理和特长,然后从比赛中每一次击球的入微的描写,是人犹如亲临现场比赛的感觉,看完激动不已。

     亮点三:《张继科、化技术为分数》《十分钟学会发下旋》《奥恰洛夫:变化多端的下蹲式发球》《将改错进行到底》这些乒乓球的技术问题,是我们这些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最感兴趣的问题。尤其是当我看到奥恰洛夫发下蹲式发球的照片,当时正准备吃饭,我对家人说:“你们到客厅茶几上吃去,我要用一下这个餐桌”。我把餐桌收拾干净,拿出球和球拍,按照书上的动作要领:站位、击球、还原,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由于专注,过了很久,家人都吃完饭了,我仍在练习,竟也不觉得饿,居然在半个小时内,已经学会了发砍式侧旋球。之所以有如此的动力,源于我对乒乓球的痴迷和对砍式发球的青睐,以往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练习过此种发球,但总是不得要领,进展不大。这次《乒乓》杂志的专业技术讲解,使我茅塞顿开,以至于在第二天的乒乓球比赛中,我居然能将此种发球得以运用,给对手制造不少的麻烦。

    因此,《乒乓》月刊里,《技术课堂》中的专业技术解析,给我们球迷带来了最大的实惠,我认为这也是本刊最大的亮点。

    另外,象《解密》《搭配》《人物》《健康》《海外》也是我喜欢看的栏目。

总之,《乒乓》月刊是一本内容丰富,专业技术分析到位,版面设计好看,有收藏价值的刊物。如果再能增加一些有关乒乓方面的“轶闻趣事”,特别是,也是强烈要求增加“精英乒乓网”专栏,相信《乒乓》月刊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秦王 2013-8-14 20:52:00

呵呵,楼上的朋友上的图片够多的了,[em1002]反正图片都是一样一样的,我就不再上了![em1014]谢谢楼上的朋友们![em1007]你们辛苦了!!![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秋之梦 2013-8-14 14:20:00
 

《乒乓》杂志,球迷的良师益友

---第七期读后感


 

第七期杂志经过改版后,让人耳目一新,可以看出编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以下是本人阅读后的感受。

 

本期乒乓杂志的精彩:

 

 1、拿到杂志后的第一印象是整体设计水平明显提高,封面磨砂处理清晰别致,正文文字与图片排版相得益彰,色彩处理简洁明快,纸张坚挺柔韧,让人爱不释手。

  2、内容规划为“器材”、“技术”和“报道”三大板块,在今后很长时间应该会成为杂志的固定模式,非常符合业余球友的需求。尤其在器材和技术方面明显增加了篇幅和内容,更加直观详细,兼顾了业余提高与专业技术的方方面面。专栏文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刘国正、李武军、周到、国手答问等内容,更有看头。在健康专栏中,讲述了啤酒与乒乓的知识,贴近生活,乒乓杂志历来关注健康话题,很有意义,希望一直办下去。总的来说说,本期的内容是非常精彩的。

3、本期的器材评测和技术文章都有了创新,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测了产品,通俗易懂,技术文章讲解更加详细,分析透彻,对业余球友的技术提高有很大帮助。

 

  对乒乓杂志的建议:

 

    1、广告作为任何一本杂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当与杂志浑然一体,配合协调。乒乓杂志的广告页的画面色彩普遍较重,这种色调相对于白纸黑字的主页文章反差较大,有喧宾夺主的味道,建议降低色调,增加留白空间,合理布局,与文字部分相对协调为好。而且,第17、19、21、23、25、29页连续出现广告页面右置,使这一部分的正文编排显得离散。反观第30页以后,没有出现广告编排干扰正文的情况,非常值得称赞。

2、个人认为:《古德是谁》、《山寨为王》和《ESN:闷头挣钱》三篇文章虽然与器材有所联系,但整篇内容以记实为主,似乎放在“报道”这一大板块中更为合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本期的经典赛事报道《矛与盾》介绍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但由于是全面介绍整场比赛,对于没有看过比赛的球友会觉得空泛,如果选取精彩回合球的画面,配以类似《粗中有细》那样的插画,效果会非常好。今年第四期《终极一战》介绍了2000年奥运会争夺战,我看了文章后完全找不到感觉,直到看了央视的“经典回顾”后,又重新看了一遍文章,才体会到了其中的滋味。

4、在中国除了有着数以亿计的乒乓球爱好者外,更有大量从事乒乓专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如各级体校、省队、俱乐部、国家青年队等,希望乒乓杂志以后也能关注这些专业人员的报道。

5、小错误应尽可能避免。例如:

(1)、第16页的页码“16”与其他页码的字体和字号不一致。

(2)第82页的第7行和第9行标点印刷失误,本页最后一句没有印全。

(3)第22页中间第17行语句不通顺。

(4)第36、38、40、42、44页左上角的标题设计色彩和文字不统一。

(5)第140页至第155页的文字部分,很多段落首字都采用了顶头式排版,从读者的阅读习惯角度讲,还是首行空两个字为好,既能体现版式的工整性,又便于识别段落。

 

对乒乓杂志的祝福:

 

总体感觉本期杂志内容十分精彩,版式设计有了很大提高,有待进一步完善,力争精益求精。乒乓杂志创刊以来,从季刊到双月刊再到单月发行,从不到100页发展到160多页,经过几年的砺炼,乒乓杂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坚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乒乓杂志会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衷心祝愿乒乓杂志越办越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4 14:26: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伤不起 2013-8-11 10:00: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3cj 2013-8-12 12:35:00
祝《乒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桂花乒乓 2013-8-12 09:30: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cmilan333 2013-8-12 07:18:00
&nbsp;&nbsp;&nbsp;&nbsp;&nbsp;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乒乓》一步一个脚印,从当初的清纯羞涩,到现在的成熟沉稳,离不开编辑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广大球迷的顶力支持,愿 《乒乓》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把握好乒乓球发展潮流的脉博,为广大球迷提供更快更新更全的乒乓球资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祝《乒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