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球技术集锦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1:00
这种握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2:00
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2:00
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形不易固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3:00
直板横打十几年,说说体会本人今年三十有二,打业余球打了20年,水平一般,在纯业余圈里的位置不尴不尬(跟体校生尚能一搏,遇到有专业背景的肯定缴枪),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横打的年限占到了年龄的一半,对这项已经不太新的技术有些个人的体会,闲来无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欢迎各方神圣拍砖,如有赐教,则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3:00
一;源流篇开始接触乒乓球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是一个浑身血液里都流淌着争强好胜的年龄,有余自幼身体素质一般,三大球和田径项目自然首先被PASS掉,偏重技巧的乒乓球项目于是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首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4:00
最初学球只一味胡打,直板横拍,正胶反胶长胶都曾经玩过,最终选择了比较容易掌握的直板反胶,废寝忘食,不务正业地打了两三年野球之后,居然赢了打过体校的前任校冠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4:00
欢欣鼓舞之余,是变本加厉地不好好学习,与成绩直线下降相对应的是球技的飞升,高中一年级,当同龄人都在苦心经营数理化时,我则把自己的几乎全部经历转向了今天要谈的主题——直拍横打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5:00
今天很多学习直板横打的球员或球迷都以刘国梁为最初样板,而启发我开始练这项技术的球星却是手持横板的瑞典名将佩尔森,89年时看世乒赛,当时心中的直板正胶偶像被两面弧圈打得满地找牙,边看边哭(一点不夸张,当年手帕为证)之余,忽发奇想,要把佩尔森独步天下的反手技术移植到自己正在练的仿陈龙灿打法中 ———岂不是一件比上学更有挑战性的事情?此后的高中生涯中,对这项技术的痴迷变成了生活中的主旋律,没有场地,没有陪练,没有练习新技术必要的多球和基本功,全靠平时打比赛时敢用,两年下来,居然练成了自己的特长技术,高三暑假时凭借这项当时大家不太熟悉的把戏,生生干掉了当时县里的第一高手——体校教练,这也成为当时高考落榜之后,唯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5:00
后来的经历就比较简单了,来北京上学之后,经历了大多数业余爱好者走过的——苦练——痴迷 ——降温三步曲,如今人到中年,乒乓球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但出于对少年时代的怀念,横打技术始终没有放下,高校比赛和行业比赛中,也时不常地扮演着黑马的角色,或多或少地给一些高手添添堵,但总的来说,对横打已经是说得多练得少,夜深人静之际,跟有同样爱好的球迷们聊聊技术心得,似乎已经成了唯一能够打发长夜的办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14 13:36:00
二;技术篇 1,关于第一板上手的横拉:我对横打的理解全是来自于野球实战,以我的体会,直板反面技术中最实用也是最容易练的莫过于对下旋球的一板横拉,出手快(对一般下旋球甚至可以抢拉上升点),动作隐蔽(引拍的准备动作和搓球有点相似,迷惑性十足),再加上带有侧拐,熟练掌握之后,这项技术在业余圈里的杀伤力不亚于全台正手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