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半个纽约客 2013-10-31 15:05:00

拿什么依据。用不着李晓东。高宁的速度,力量都不行。这是一看就知道的。这就叫“条件差了点”。

这是很客气,也比较客观的说法。队里的人都这样说话。怎么着,都得拿出依据?你也太累了吧。

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有学生,整个视频上来,让我们学习学习。

比你这种审犯人似的要口供客气多了!李指导名下的学生拿过世界冠军的不知凡几。怎么着,大家

都看走了眼。那请你拿出个标准来,但是有个前提:得是你的学生,会扣杀,还得能发的出力的。

我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真的让我看的眼前一亮,不用你请,我去替你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11-12 10:17:00

      辨宝路线图122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0----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2  李晓东教练,请拿出你的依据吧!

 

      高宁发力不好是事实。可是,我注意看了高宁打球,还有他的体型、身材,还结合考虑他那么多的优异成绩、卓越表现。当我把这些情况都综合起来,很自然地我就感到,李晓东教练的这一说法存有疑义:

 

      1. 第一个疑问、我只知道,人的一切主动行为动作,包括发力的行为动作,都是由大脑指挥、肌肉做功、关节支持,按该行为动作目的需要,适度、依序进行,这是一般原理。所以,我要请问李晓东教练:乒乓球项目运动员的所有技术动作,是不是与常人一样,也都在这样一个原理范畴之内?
      2. 第二个疑问、我只知道,人与人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有不同遗传基因、不同肌肉类型情况。同一人体身上,并不会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基因、多种不同肌肉类型。所以,我还要请问李晓东教练:乒乓球运动员的肌肉,是不是与常人一样?会不会因为他们是乒乓球运动员而必然异于常人,他们的肌肉会因为部位不同,而必然会存在基因、肌肉类型的不同?比如说:躯干的基因、肌肉类型与肢体的基因、肌肉类型不同,上肢的基因、肌肉类型与下肢的基因、肌肉类型不同?

 

      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两个疑问?原本,我脑子里接受的是这样一个原理知识:人体的动能、力量,均来自于肌肉做功。如果我装在脑子里的这一原理知识正确,那么,就可以确定----乒乓球运动员一切技术行为动作的动能,全都来自于人体的肌肉做功。肌肉做功,是乒乓球运动员所有技术动作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脑子里都确立了这一原理知识,那么,我们就会很明确,即使乒乓球运动技术再怎么复杂,即使中国乒乓球运动事业再怎么辉煌,即使我们自己再怎么有资历,我们在谈论乒乓球运动员与乒乓球运动技术的时候,也一定决不会脱离这个基本原理。但是,听到李晓东教练说高宁发力不好的原因,“就是条件差了点儿”的说法时,我感到如坠五里雾中,我脑子里,人体的动能、力量,均来自于肌肉做功的思想宝塔被动摇了:怎么,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里,只有加大击球力量的动作行为是肌肉做功,加大击球力量之外的其它所有动作,都不需要、或者都不是肌肉在做功吗?

 

      所以,我不得不提出以上两个疑问,向李晓东教练讨教。如果,李晓东教练也同意:乒乓球运动员所有技术动作的动能都与常人一样同理;他们的肌肉,无论处在躯干、肢体,上肢或下肢,同一人体任何部位的肌肉都属于是同一基因、同一类型。那么,有这样一些情况,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得到明确。

 

      1. 乒乓球比赛里有一种必用战术,为了克敌制胜,每个运动员都一定常常会把球往对方可能够不到的地方打。遇上这种球,就逼迫你必须要快速跑位扑救击球。这个跑位,就是肌肉在做功。如果此时是需要作最大努力瞬间极速跑位,这就是肌肉在瞬间高度集中爆发做功作用,这就是爆发力。即使这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击球,但也仍然是爆发力作用,是不是这样?
      2. 还有一种必用的高层次战术,给对方的球,要追求出其不意。你本来认为、并做好准备在正手位迎击来球。完全没想到,突然这个球就直冲你反手位来了。遇上这种让你完全意外的球,怎么办?这就逼迫你的身体必须要快速调整站姿,把原本准备好正手击球的姿势,极速调整转换成左手击球姿势。这里,它的动能也是肌肉做功。如果是一个非常突然的身姿站位瞬间调整,这也是肌肉在瞬间高度集中爆发做功作用,这也是爆发力,是不是这样?
      3. 中国乒乓业界技术、打法思想的第一要素就是讲速度,对不对?速度的最基本点,就是肌肉做功加速度。反应快、上手快、抢位快、出手快、还原快等等速度要求,这一切全都与击球爆发力挥拍加速度的原理一样,完全都是依靠肌肉在瞬间集中爆发做功加速度作用。所以,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个运动员肌肉能够瞬间极速做功加速度,他才可能有速度。同理,这个运动员有速度,就说明这个运动员的肌肉能够在瞬间极速做功加速度,就说明他她完全具有“先天爆发力条件”,是不是这样?

 

      频繁的肌肉做功,频繁地利用爆发力行为,贯穿于每场赛事的乒乓球运动员所有动作之中。如果高宁的发力不好,确实如李晓东教练所说“就是条件差了点儿”。那,问题就不只一点点了,如果他的肌肉确实不能够瞬间极速做功加速度,他还能当得成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吗?当年河北省队的门坎儿他都根本摸不着!是不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李晓东教练在说完高宁“就是条件差了点儿”之后,恐怕还应该要给我们大家讲讲明白:,

 

      1. 比赛中常常要应对的突然起动极速跑位,高宁是靠什么去完成的?
      2. 比赛中常常要应对的突然极速转换调整身姿与动作,高宁是靠什么做到的?
      3. 一个“条件差了点儿”的高宁,是靠什么成为在五大要素中,速度要素位居第一的、各种节奏都愈来愈快的,现代乒乓球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而且还是一名如此优秀、并且还能在当今国际乒坛叱咤风云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

 

      作为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一位资深教练员,我相信,李晓东教练说话应该是言之有物。对我这些问题给与明确释疑,应该也是分分钟小菜一碟的事。
      李晓东教练,请拿出你的依据吧。

 

      (待续)

 

                                                                                               2013/11/12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寂寞沙洲8 2013-11-12 14:43:00
文采不错,理论大谬。钻了牛角尖,还自以为高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以腰控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12-1 12:12:00

      辨宝路线图123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1----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3  李晓东教练的击球爆发力认知,是否该重新审视?

 

      乒乓球运动员的人体肌肉属多变基因类型?做其它猛然爆发的动作时,是他爸的男性DNA做功作用。而当做加大击球力量的爆发力动作时,他爸的男性DNA立马就歇菜,立马就变换为他妈的女性DNA敷衍行事了!会这样吗?
      同一人体的肌肉,只会因使用程度、锻炼程度、与针对性专项训练程度的不同,而有强弱程度的不同,以及因病变而造成病理状况的不同。人体基因DNA的唯一性,可能会因生物科学手段干涉而产生变异。但是,它还会因为这人从事了乒乓球运动就不断地随时变异吗?如果说练乒乓球能让人的基因随时变异,那麻烦了,作恶犯罪的人都去练乒乓球,公安局都没法儿破案,坏人就都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我们这个社会还不乱了套了!

 

      把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力不好,推给运动员本人的先天条件差,推给运动员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至于对不对,反正城管不管,警察不察。所以,教练这一说法尽管蛮横无理,但照样一直畅行业界。前面那个所谓“专业教练”的话,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反映:

 

      “在甄选小孩的时候及平时训练的观察中,教练员就已经心中有数了。谁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就培养她力量型(郭跃),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就培养速度型(刘诗雯)或旋转型(李晓霞)甚至防守型(丁宁)”。
      刘诗雯“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速度型打法,可以不需要肌肉瞬间极速集中爆发做功?是可以“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就能打好的打法?明摆着,要是刘诗雯的肌肉不能瞬间极速做功加速度,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你让她找谁要速度?她还怎么可能打得好“速度型”打法?她还怎么可能打得到现在这样一个世界排名?
      李晓霞“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旋转型打法,也是可以“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就能打好的打法?今年以来,连李晓东教练都多次说过,现在女线旋转、速度、力量各方面最好的就是李晓霞。可所谓“专业教练”却硬说李晓霞也是一位“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运动员,所以教练才培养她“旋转型”。难道,李晓霞原先真“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听到所谓“专业教练”这一论断后,不服气,所以现在李晓霞换爸换妈换基因了?
      丁宁“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防守型打法一定是可以“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的打法?别说是丁宁前两年满场粘球的防守型打法,就是削球打法,你看她削这板球好像不需要爆发力。但是,要削到这板球,她的两条腿、她整个儿身体肌肉如果没有很强的瞬间极速协调做功能力,她怎么能两大角左奔右突、前后场上扑下窜,她怎么削得到这个球?这是要拼胜败输赢的乒乓赛场,对方是一定要把球往你最难受、或最可能够不到的地方打的。所以,即使是削球打法,以及任何防守型打法,都一定需要运动员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一定需要肌肉有极强的瞬间极速爆发做功能力。不然的话,丁宁的防守打法能打到国家队一线、世界一流这样一个高层次?那除非做梦!前几天,在2013年国际乒联俄罗斯站公开赛上,丁宁又战胜刘诗雯一举夺冠。试想,如果真如所谓“专业教练”所说,丁宁“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她的肌肉不能够瞬间极速爆发做功加速度,她怎么能跟得上当今世界上女线最快的速度型打法典型代表刘诗雯的速度?她怎么可能拿得下刘诗雯?

 

      在击球爆发力问题上,有这样一些节点,我们脑子里是一定要认识清楚的:
      1. 爆发力是爆发力,爆发力条件是爆发力条件,这是两个概念。在这里,爆发力条件类似生产设备,爆发力类似产品。
      2. 爆发力产生于爆发力条件。但爆发力的产生,这中间还有赖于一个必须环节----爆发力产生方法。
      3. 击球爆发力的构成有三个要素:爆发力条件----爆发力方法----爆发力。
      4. 好的爆发力条件,还要有好的爆发力方法,才能产生好的爆发力。
      5. 如果没有爆发力方法,那么,即使再好的爆发力条件,也不会自动产生爆发力。
      6. 所以,有爆发力条件,不等于一定就自然会有爆发力。
      7. 同理,没有爆发力,不等于一定是没有爆发力条件。
      8. 能成为省级以上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人,必然都具有比较优秀的先天条件,包括爆发力需要的肌肉做功条件。不然的话,不可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这是一般常识,
      9. 能成为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特别是一线队员,能成为当下国际乒坛名将,无疑,这些人的先天条件、包括爆发力需要的肌肉做功条件,都一定非常卓越。不然的话,他她们不可能打到这个层次上来。这更是一般常识。
      10. 因此,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特别是一线队员,包括当下其他国际名将,这样一些人当中谁还发力不好,没有击球的爆发力,那原因一定不是现在教练所说的,他们谁谁谁先天条件差,谁谁谁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而一定只可能是击球爆发力三要素的第二要素,是那必须的中间环节----爆发力方法问题。

 

      所以,尽管高宁确实发力不好,没有击球爆发力,那也仅仅只是没有击球爆发力而已。高宁的先天肌肉条件,决不会因高宁有没有击球爆发力而改变。其它各方面需要瞬间极速集中爆发加速度的动作,他的先天肌肉条件不都完好实施了理想做功吗?他能成为当今国际乒坛名将,这就是铁证。如果李晓东教练懂得这样一些道理,他还会说高宁发力不好的原因“就是条件差了点儿”吗?恐怕就是谁用枪指着他脑门子,他也不见得会如此轻言吧!
      当然,如果李晓东教练硬要坚持认为自己说高宁发力不好的原因“就是条件差了点儿”这话对,也正常。但他必须要拿出能证明自己这一说法正确的依据。什么依据才能支持得了李晓东教练的这一说法呢?我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给高宁做过相关检查的诊断报告,一份确认高宁DNA、肌肉等相关力量的先天条件都确实“差”的有效书面诊断报告。
      有这个有效书面诊断报告,就证明李晓东教练这话有科学依据,并不是信口开河。
      没这个有效书面诊断报告,那可能就难办了,李晓东教练这就有信口雌黄之嫌。

 

      李晓东教练是一位真爱乒乓球运动事业的现役资深教练。我相信,他对我的这一观点,决不会予以回避,或置于不屑。而一定会认真对待,并同样给以认真探讨。

 

                                                                        2013/11/30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12-19 10:48:00

      辨宝路线图124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2----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4  把发力不好诿过于运动员,是教练及业界发力认知窘况的真实反映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击球发力不好,主要就是动作问题,决不是先天条件差的问题。
      1. 首先,能达到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水平层次、能成为国际名将的运动员,这个专业地位就是铁证,不容置疑这先天条件都优越,都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对不对?
      2. 运动员具有优越的先天条件,想发大力击球时,却不能如愿发力。有发力的好条件但发不好力,还能是什么原因?只能是发力动作原因,对不对?
      3. 运动员的发力动作从何而来?能从娘肚子里带过来?不可能。小孩都是一张白纸进的少体校,他们的动作都是由教练员给教出来的,这没错吧?
      4. 运动员本身先天条件肌肉做功能力很强。可是,用教练教的发力动作却发不好力。这还用争辩、这还能推诿得了吗?这动作的根子就是教练的发力认知,对吧?
      5. 教练没给人家把动作教好,埋没、耽误了人家的好条件。反过来,教练对自己做下的事不但不承认,反倒把责任全都推到人家“先天条件差”。能这样做吗?

 

      教练把本应是自己的责任问题全推在运动员头上,而且是一推到底、推在人家不可改变的先天条件上。教练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意呢?,

 

      难道教练会这样想:决不能承认是我当教练的不懂发力原理,是我教不好发力!可是,怎样才能把这问题干干净净彻底摆平呢?嗯……就说这是因为小孩本身先天条件差,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反正这种事上级不会管,家长也不懂,小孩就更不敢跟我辩了,小屁孩儿敢说教练不对?那不翻天了!你自己先天不济,我教练还能赶牛上树?这多理直气壮?好,这解释太牛了!于是,经过这么一番深思熟虑,教练就决定这么做、就一直都这么做过来了。难道,教练真会这样,明明自己无能,还倒打一耙欺负小孩?应该相信乒乓业界99.999﹪的教练都决不可能如此下作。因此,认为教练有意为之的看法应该坚决否定。

 

      如果排除有意,那还有什么原因呢?那就可能是无意、就非常可能是一个非主观故意情况下的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这样一个失误呢?大致只有这样一种可能了----是因为教练脑子里对相关发力原理,对击球爆发力相关概念的一系列无知:
      1. 确实不知道爆发力的产生,一定需要有爆发力方法。事实上,如果没有爆发力方法,别说是小孩,就是打了一辈子球的运动员、教练员,也照样打不出击球的爆发力。
      2. 确实不知道爆发力需要方法,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有爆发力方法来教给小孩。可是,在自己没有教给小孩爆发力方法的情况下,教练却要以爆发力来鉴别小孩,并据此说发不好力、没有爆发力的小孩,都是先天条件差,都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
      3. 确实不知道自己的发力认知存在诸多错误或欠缺,不知道自己教的发力动作,会给运动员埋下小孩时不明显、但必然会一生影响运动员发力能力欠缺的隐患。
      4. 确实不知道运动员的发力不好,其实就是教练自己发力认知上的错误与欠缺的真实再现。确实不知道把运动员的发力不好,归咎于运动员本身先天条件差的这一说法及做法,是一个涉嫌欺负小孩,转嫁责任、有失操守的严重错误。

 

      虽然我认为教练这一错误的说法,以及把自己的责任完全推给运动员的做法,是出于这样一系列的确实不知道而无意为之。但无论有意无意,这一黑天冤案实实在在是教练制造出来的,这应该是千真万确,对吧?当然,被冤枉的小孩以后当教练了,他她们会照方抓药去黑别家的小孩,把这个亏欠找补回来,这个黑亏找补还可以无限循环。那么,这里面到底谁最亏呢?谁亏都没关系,中国乒乓人口、中国乒乓小孩厚了去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本钱超了巨了,家大业大亏得起,再亏也照样称霸国际乒坛。可是,当教练的,你就不亏心吗?

 

      当然,教练的职责就是教运动员打球,带运动员比赛。教出了好运动员,带出了好成绩,这就是好教练。至于懂多少科学,研不研究原理,那不是教练的主打工作。而且,教练在当运动员的时候,老教练又教给了多少发力原理呢?再上朔,老老教练、老老老教练,他她们又从老老老老教练那里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科学发力原理知识呢?尽管教练当中也可能有谁发力很好,有很多相关发力的宝贵心得。但要他她们把发力原理、把爆发力讲得很清楚,那绝对强人所难,他她们毕竟就是运动员出身,不可能有条件专门研究发力原理。再说,自1982年邱钟惠等10人编写的《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谈到了击球的爆发力之后,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编著的《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在发力原理问题上不仅没有进一步深入发展,而且还表现出了明显的倒退(这个问题会在以后专题探讨)。2006年署名吴焕群、张晓蓬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科研成果专著《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一书,对发力原理问题,更是不见章节点墨。这可都是最有责任清晰、正确告诉教练科学发力原理、击球爆发力的业界权威顶级平台,这样的平台对科学发力原理竟然也普遍漠视!如此大背景下,还让教练去哪找科学发力知识、爆发力知识呢?根本就无北可找!因此,对教练现在的发力认知窘况,决不能一味地怨教练,这是一个渊源极深的历史发展进程问题。所以,我觉得教练们完全可以放下思想包袱,遇到发力难题时,教练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不清楚,这并不丢脸,世上没有全知全晓的人!对吧?教练真这样实事求是的话,还会让人感受到你的操守与诚实,对你更尊重。我们还必须都要明白,只有实事求是,才有可能真正认识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是不是这样?

 

      大大方方,正视事实。已经成为优秀运动员的人发力不好,决不是因为先天条件差,没有先天爆发力条件。而一定是因为教练教给的发力动作有问题,其根子一定主要是教练的发力认知存在问题。这根子的根子,就是业界普遍漠视科学发力原理的这样一个大环境。

 

                                                                                                          2013/12/19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3-12-19 12:32:00

弧圈球发力要诀里:蹬、转、甩、收,就是身体发力的高度概括。

 

蹬是双腿蹬地,转是髋、腰、肩转动,甩是大臂甩动,收是小臂和手腕发力。

 

明白这几个要诀,何愁发力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似乎飞龙在天 2013-12-20 21:50:00
顶一下,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华 2013-12-21 07:35:00

想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12-23 10:39:00

      辨宝路线图125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3----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5   聊聊江苏镇江俞真正先生论文中的“腰论”观点 1

 

      我在《辨宝路线图》111,《无奈的题外话》1所表达的观点第三方面:“第三方面,虽然中国乒乓业界在发力认知上至今没有找到北,但并不会因此落后于国际乒坛。因为,各国乒乓业界在发力认知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彼此彼此,都盲人瞎马谁也不比谁更明白”。这个第三方面所举的第一个事实----“看众多国际名将的发力状况,发力好者极少”已经聊过了。现在,我们就接着聊这第三方面,在《无奈的题外话》3当中所提出的第二个事实----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科学大会,竟将“腰论”观点的论文纳为大会论文”。

 

      2005年4月底,在中国上海交大举办的“第九届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科学大会”上,交流了这样一篇论文----《乒乓球运动技术和徒手表象训练》,论文作者为江苏镇江俞真正。(刊于《体育科研》2005年第3期)

 

      俞先生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本文从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角度.专家观点和实践所得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微观结构。认为在40mm~11分制下.运动员应建立精确步法,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充分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在最佳击球点击球的最佳化技术。”

 

      俞先生的这段话不长,但以其所概括内容跨度之大,确实称得上是把大系统乒乓技术,置入了他的这一“微观结构”。该“微观结构”,涵盖了40mm~11分制,精确步法,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协调用力,人体、球拍杠杆力,最佳击球点等一整套乒乓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乒乓球运动技术、以及必须要极度重视的赛制要点。依俞先生的观点,把这些都做好了,就可以构成乒乓球运动员的“最佳化技术”。

 

      对于俞先生这篇论文,其所谓微观结构、40mm~11分制、步法,击球点等等方面,我只能远远 仰望,尚待进一步学习。只是因为,我正在探讨乒乓球加大击球力量方面的“腰论”,以及科学发力认知问题。而俞真正先生该论文中就谈到了相关发力问题,并且还特别强调了腰在人体发力中的重要位置。他的这一论点,正好与我的探讨主题完全切合。所以,这就给了我一个极为合拍、极为宝贵的探讨机会。

 

      探讨开始前,我要先告白一下,在此之前,曹红宇不认识、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位俞真正先生。这两个人之间,绝没有什么纷争过节,绝没有半毛钱厉害关系。我这里要进行的探讨,就是出于对俞先生论文中的发力论点有不同看法,因而想要与之进行不同观点的交流。可能,由于观点差异程度较大,我需要按照自己的认识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最清楚、最直接。这样一来,可能在语言、措辞方面就不会首先追求谦逊与温婉,而一定是首先尽最大努力追求表达正确、准确。再加上,聊天的形式轻松一点嘛,人的思维行走时必然会产生一些随想或联想,,禁不住偶尔就会有较形象、生动的东西跃出指尖。所以我要在这里提前先表个态:如果,我的一些语言、措辞方面有所失敬,让俞先生不悦,我先在这里向俞先生表示歉意:纯属意马不羁,绝非有心冒犯。对不起!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做到:坚持就事论事,坚决反对人身攻击。

 

      同时,我也真诚希望,并热诚欢迎俞真正先生参与这一探讨,欢迎俞先生进一步详尽阐述他的观点。如果俞先生觉得我说的东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欢迎俞先生给于有力的驳斥、耐心的赐教!以端正探讨,共求真是。

 

                                                                                     2013/12/23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OnAWalk 2013-12-23 23:50: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