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天外来客- 2013-12-24 10:12:00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阐述苹果是绿,就是绿地,能吃解馋就中~哈哈!林子大了有很多地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南郊真人 2013-12-25 21:17:00
这篇文章看着眼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d6e6cf8a 2013-12-26 14:34:00

不同意~腰学会发力和不会发力。往往在某一个瞬间就领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3-12-28 11:19:00

      辨宝路线图126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4----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6  俞真正先生“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的论点究竟怎么回事?1

 

      俞先生论文中相关发力的论点是这样说的:“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充分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在最佳击球点击球”。从俞先生这一发力论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强调的有这样两个认知点:

      1. 以腰为轴带动全身协调用力;
      2. 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

 

      以腰为轴带动全身协调用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些,我们把它放在后面一点聊。这里,先来聊聊他的第二个认知点----“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

 

      对俞先生的这一论点,我的疑问是:乒乓球项目的击球,无论在一个什么样的击球点击球,与杠杆力有关系吗?

      杠杆原理有五要素:动力-动力臂-支点-阻力臂-阻力。如果按照俞先生的论点,把乒乓球击球力量诠释为杠杆力。那么,这个“人体、球拍杠杆力”里面,它的五要素应该怎样认定呢?
      我们来设想一下:

 

      都知道,乒乓球的加大发力动作是从“蹬腿”开始的。如果,我们把脚认定为动力要素,那么,支点要素又该是哪儿呢?反过来,如果把脚认定为支点要素,那么,动力要素又该是哪儿呢?不错,对人体而言,脚既是动力要素,同时又是支点要素。但是,你要往杠杆力上扯,那就必须要符合杠杆力法则。杠杆原理五要素,哪一条都各有无可替代的唯一性专门职能,都不可能相互替代转换兼职,否则,就不成其为杠杆力,对不对?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让阿弥陀佛讲情,我也卖个面子同意你俞先生的要求,同意脚既是撬动杠杆的动力要素,又是杠杆支点要素。那有用吗?杠杆力一定是通过撬动杠杆才能叫杠杆力的。你俞先生一脚两职,你这脚怎么撬?这脚撬那脚?那脚撬这脚?没法儿撬,不摔死也得摔伤呀!是不是?
      如果把脚认定为支点要素,把非执拍手臂认定为动力臂要素。动力臂与阻力臂得是一条直线吧?那球场上还像是人打球吗?不全成了十字架幽灵乱舞了!
      我们都在电视里看过,国际赛场上还有独臂乒乓球运动员打比赛对吧?他们根本就没有非执拍手臂。按俞先生的说法,非执拍手臂是动力臂。那么,没有非执拍手臂,就等于是没有动力臂。没有动力臂,他们岂不是根本就没有动能,根本就没有杠杆力!他们还怎么可能打乒乓球、打比赛呢?
      杠杆力,并非出自杠杆内生力。杠杆本身并不具有动能,它完全是靠外力作用于杠杆动力臂,利用杠杆这一物体的杠状特性及相对质量强度,借助支点撬动杠杆,动力臂这头给力,阻力臂那头作用。如果依俞先生所说乒乓球运动员是以“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那是不是这运动员在打球的时候,身边还必须得另外站着一个人时时刻刻给力----给力人砸一下,运动员就打一板球,砸两下,就打两板球。那万一给力人忘砸了,运动员还不得断电了,还不得像个故障机器人一样给定在场上了?
      杠杆之所以是杠杆,它必须直不笼统中间没有环节,才能够用来凭籍支点撬力。两节棍、三节棍,尽管连接螺丝拧得再紧,它也还是两节棍、三节棍,还绝不是杠杆。人体什么情况?从踝、膝、髋、腰、肩、肘,腕到执拍,这中间有多少环节?这还能是杠杆吗?你就是全用大铆钉给铆上也没法儿撬,用多大力也撬不起来呀!
      杠杆原理的特点就是杠杆。动力作用杠杆动力臂,借助支点撬动杠杆阻力臂,将力传动至阻力点实现作用,这整个儿过程就是一个单一动能传递过程。乒乓球项目加大击球力量的发力过程,从脚的启动到执拍手臂、到击球,这整个儿的动作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能传递、力的传递吗?不是那么回事嘛!教练们干嘛在强调“蹬腿”之后,为什么还总是特别强调一定要“甩胯”、“转腰”、“收臂”?因为,乒乓球加大击球力量的整个儿发力动作,是一个自脚启动一直到完成执拍击球,人体各部位、各环节都依序运作环环加速的累进加速过程。对不对?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1. 杠杆力所表现的,就是一个单一的力的传递过程;
      2. 事实上人的发力击球动作,是一个人体各部位依序环环加速的累进加速过程。

 

      一个单一的力的传递过程,与一个人体各部位依序运作环环加速的累进加速过程,二者能一样吗?这么大的、这么明显的区别就摆在眼前,俞先生怎么就看不到呢?怎么就会把乒乓球运动员加大击球力量的动作,诠释为“利用人体、杠杆力击球”呢?很难理解!
      (待续)

 

                                                                                               2013/12/27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5 11:40:3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石榴木手机认证 2013-12-28 17:09:00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pguru手机认证 2013-12-28 17:27: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4-1-5 11:35:00

      辨宝路线图127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5----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7  请俞先生自己看看,“人体、球拍杠杆力”论点像不像是个伪论?

 

     俞真正先生“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的论点,与事实上乒乓球运动员发力击球的动作过程,二者的差别非常明显。

 

     1. 杠杆原理五要素,是杠杆力构成的基本特征。乒乓球运动员发力击球动作,无从体现、也无从认定五要素基本特征,所以不可能构成杠杆力。
     2. 杠杆本身不具有动能,完全靠外力撬动。乒乓球运动员发力击球动作,完全由自身动能驱动。杠杆力动能来自外力,运动员击球力的动能源自本身,二者的动力源也电石水火,各有出处。
     3. 杠杆力的加速,是一次性的单一加速。杠杆力的产生直至作用,这中间别无其它任何再加速环节,这头加速,直接到那头就作用,它就是一个单一的动能传递过程。乒乓球运动员的加大发力击球动作,自脚启动后,随即进入由人体各部位、各环节都依序运作环环加速的,至击球时还有一个集中迸发释放的爆发力过程。因此,乒乓球运动员的加大发力,并不像杠杆力的单一性动能传递那样简单,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累进加速过程,二者的运作方式及过程也完全不同。

 

     无论基本特征、动力来源、运作方式及过程,乒乓球运动员击球的发力,与俞先生的杠杆力击球说,二者哪有一点相同的地方?燕雀蝶蛾毫不搭架,完全是两回事。我怎么都想不明白,俞先生是在怎样一个情况下那么灵光一现,又是在怎样一个情况下的通过实践所得,就获得了这么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是“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的实践真知呢?这里面毫无实际支撑,更得不到任何理论支持,这怎么会就扯到一起了呢?

 

     我们想想,请俞先生自己也想想,如果,乒乓球运动员是“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这脚一撬(撬哪儿我们就先不问了,动力哪来的也先别管了。)立马这动能就像电能一样经过身体直接传递到球拍就击球了,就OK了。那么,我们的教练们,干嘛还总要求运动员在“蹬腿”之后,还要注意“甩舿”、“转腰”、“收臂”,还那么多唠什子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那全都是吃饱了撑的,多余的?要知道,教练所强调的这些个东西,尽管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还需要探讨。但的的确确那都是乒乓球运动员加大击球力量的一些发力要点。离开这些要点,任何加大击球力量的说法都是一句空话。杠杆力在启动之后,还有这样一些人体各部位累进加速的环节呢?南京人早就讲过了:不存在嘛!

     可是,俞先生论点的令人讶异,这还仅仅是一个序幕。我们还可以看到,俞先生“充分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一说,竟然是紧紧连接在“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之后,是同一句话的后半部分。我们再想想,既然“腰轴心”已经被你俞先生授以领导岗位了,都已经开始干活儿了,已经“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了,这儿还有杠杆力神马事?是杠杆就绝不可能有腰,由腰来承担主要作用的什么力,就绝不可能是杠杆力。这么简单的事儿,扯了腰还又扯杠杆力?你俞先生这不是前半句精心搭台,后半句又自己给自己彻底拆台吗?不会这么闲吧!

     而且,俞先生还说他这是“从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角度.专家观点和实践所得剖析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微观结构”所得出的真知……?
     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那里面有支持乒乓球运动员是“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的理论依据?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专门在乒乓球拍的下方给支点了?没有吧?没支点怎么撬动?不撬那杠杆怎么能动?哪可能还有神马杠杆力?完全子虚乌有嘛!毫无关系的两个事,俞先生却硬要把它们扯在一起,而且还非得把它们扯成因果关系。难道,只要扯上“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科学名词,戴上这么一顶科学的帽子之后,明明是凭空臆造的“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说,就可以变成科学论点了?不会这么萌吧?

 

     有事实依据、又得到科学理论支持的观点,是科学论点。没有事实依据,还又蓄意把科学名词当脂粉乳胶漆罩在脸上扮科学的,那是伪科学,是伪论。这一“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说,既没有事实依据,还又特别戴上“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科学帽子。像这样一个情况,无论俞先生是蓄意造假,还是认知有误,你俞先生自己说说,你这“杠杆力击球说”像不像伪科学?是不是一个伪论?

 

     我一向以为,一个人的思维,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从这一角度理解,俞先生怎么思考,是错是对,那都是他在探讨,都属正常。但是,如此之伪,如此无厘头的一个杠杆力击球说,竟然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科学圣殿,就成了在国际乒联科学大会上交流的科学论点,这我就禁不住要问一句:

     科学大会干嘛的?

 

                                                                                                2014/1/5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5 11:36:1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4-1-9 11:01:00

      辨宝路线图128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6----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8  “杠杆力击球说”,显现乒乓业界发力认知萌懵混乱的冰山一角 3

 

      顾名思义,国际乒联科学大会,是国际乒坛弘扬科学,并希望更好地利用科学,为繁荣、发展现代乒乓球运动事业,而设的一个官方圣洁平台,对吧?这一平台上的专业人士,理所当然都是国际乒乓业界最有科学头脑、最具科学眼光的顶级专家了,对吧?在这样一群专家面前,像“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在最佳击球点击球”这样一个纯为想象臆造的论点,应该是完全可以一眼洞穿并给以排除的,对吧?怎么它就能在这样一群顶级专家的眼皮子底下、从他们手里,堂而皇之地进入国际乒联科学大会这样一个圣洁的平台呢?

 

      一般来说,提交国际乒联科学大会的每一篇论文,大致都可能要走这样一个程序----
      1. 本人向所在国乒协相关专业部门或机构呈送论文。
      2. 该国乒协具有资质的相关专业部门或机构负责审阅论文,并负责将符合科学大会宗旨的论文挑选出来、汇编推荐提交大会。
      3. 大会设有专门审阅论文的机构,审阅各国、各地乒协送上来的论文。并负责将其中符合本科学大会宗旨的论文提呈大会,供与会各国、各地乒协相互交流。

 

      我是这样看的,无论俞真正先生什么样的观点,无论对错,那都只是他个人看法,那都只是他在探讨中,无可厚非。但是,一当这观点被推上科学大会,那性质就不一样了,那就既成事实,就俨然成了科学观点了,是不是这样?让一个明显空伪的观点过关,让它变成一个光亮的科学论点,这是一个科学大会上该有的事吗? 

 

      不应该能过关的东西,结果它硬生生就是过了关,这里面应该是有情况的,对吧?照我们社会上一般能见到的,可能会有这样一些情况,如威胁、利诱、凑巧,或者还有别样的凑巧等等,是不是?那么,我们也来臆想一下,这里面究竟会可能神马情况呢?

      1. 俞先生开着前苏联大坦克,带着黑寡妇来找大会:让我上!要不我就……
      2. 俞先生掖着红包、色弹找到大会:各位导师朋友,有生意大家作嘛,帮帮忙好勿啦……
      3. 大会一看俞先生论点:嗯,有科学名词,有专家观点,还特别强调了是实践所得,OK!这正是我们科学大会要的好东西。过!
      4. 凑巧有伪教徒混进了科学大会,抱着俞先生“杠杆力击球说”赞不绝口:好!这大旗拉得漂亮,虎皮包浆也瓷实,够伪的。冲!

 

      我认为,第一种威胁情形显然没有可能,上海合作组织有反恐协作公约,俞先生干不了,也决不会那么干。第二种利诱情形虽然社会上每有披露,但要说俞先生是用这种办法打入科学大会的,凭直觉我也不太相信。第四种别样的凑巧情形,大会负责论文的人,正巧就是弄虚作假教派混进来的伪教徒?这应该不可能。有资格审阅大会论文的人士,大都与乒乓相互丰润一生,绝不可能轻易自毁去干伪教徒。所以,猜来猜去,我认为还是第三种凑巧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大会负责论文把关的专家,确实觉得俞先生“球拍杠杆力说”符合大会宗旨,所以俞先生的“杠杆力击球说”就获得了通过,就登上了科学大会平台。

 

      可能有朋友会说:“杠杆力击球说”登上科学大会平台,或者就是一个偶然的失察失误,没必要大惊小怪。确实我也这样考虑过,会不会就是个偶然?其实不然,我们来这样追溯一下,当中国乒乓业界,国际乒联科学大会看到“杠杆力击球说”时,他们有觉得刺眼吗?
      1. 如果看到“杠杆力击球说”时,他们感到刺眼了,这伪论就绝不可能生成。这一伪论得到生成的事实,至少说明,他们对这一伪论不感到刺眼。
      2. 如果脑子里有一个正确的击球发力认知,有一个科学的标杆立在那里。那么,他们对这一既无实际支撑,又缺乏理论支持的“杠杆力击球说”会不感到刺眼?应该不会。刺眼就正常,不刺眼就不正常,我相信应该立即会感到刺眼,对不对?
      3. 所以,就凭他们对“杠杆力击球说”不感到刺眼这一情况,就可以让我们明白,即便我认同他们并不是完全赞成“杠杆力击球说”。就算他们都仅仅只是看不清楚“杠杆力击球说”究竟对不对。那也足以表明:中国乒乓业界以及国际乒乓业界,他们的脑子里,至今都还没有一个相关击球力量的正确发力认知,至今都还不清楚乒乓球击球的发力是怎么回事。是这样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俞真正先生“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击球说,戴着“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两顶科学帽子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分不清这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所以,俞先生的“杠杆力击球说”才得以在中国乒乓业界获得通过并被推荐,所以这一伪论才得以在国际乒联科学大会上得以成立。是不是这样?
      其实,“杠杆力击球说”的出现,仅仅只是显示了当今国际乒乓业界在发力认知方面萌懵混乱的冰山一角。接下来,我们再聊聊俞先生的“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说。我们或将看到,这才可能真正是僵封乒乓业界大脑发力认知的一座大冰山!

 

                                                                                                           2014/1/9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4-1-19 11:31:00

      辨宝路线图129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7----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19  聊聊俞先生的“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 1

 

      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俞先生这段话:“本文从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角度.专家观点和实践所得剖析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微观结构。认为在40mm~11分制下.运动员应建立精确步法,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充分利用人体、球拍杠杆力在最佳击球点击球的最佳化技术”。

 

      对于我这个“腰问”者来说,俞先生这段话可谓“美轮美奂,奇妙绝伦”!

 

      俞先生的这段话,为什么如此令我惊艳?我们都可以回想一下,诸多业界教练,从国家队教练到基层教练,一直到业余教练,他们在弘扬、宣教“腰论”的时候,大都虚虚实实,玄幻迷离,总让你云山雾罩,神龙难见首尾。当你求真个中原理,人家就可以对你白眼不屑,甚至斜眼鄙视:什么原理不原理,你这是咬文嚼字,吹毛求疵!这个“腰”,就是个形容,就是个说法,懂不懂!当你对腰不够重视,对腰有失敬畏时,人家又特别警示你: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是腰上发力。腰部的力量最大。腰控臂是专业所必须走的路线。乒乓业界供奉的“腰论”就是这样,你要指认它不像是好东西,人家就说它原本就不是东西。你真要不把它当个东西,人家又特别强调它真是个东西。这个“腰”长在教练、专家的嘴里,人家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人家要说不是,是也不是,哪头便宜它就伸头,哪头不便宜它就缩头,反正人家哪头都对都是真理。大家看看,乒乓业界这个“腰论”的腰,还是我们人身上的腰吗?已经都供奉成千年狐狸老妖了。老狐妖溜滑溜滑,你休想抓住牠半点尾巴!

 

      看到这里,有朋友可能已经明白,我为什么会对俞先生的“腰论”拍案惊艳了。是的,凭藉俞先生,老狐妖终于大脑膨胀,目中无人,披着一领科学道袍赫然现身了!终于将尾巴露出来了!当然,我们不是非要抓狐狸尾巴,而是要求索真理。现在,先让我们来捋一捋俞先生的“腰论”,看看在它科学道袍下,带给我们的一些绝对无法掺假的真实信息。

 

      1. 信息一、俞先生的“腰论”,是他“从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角度.专家观点和实践所得剖析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微观结构”后,所提出来的论点。俞先生在这里已明确宣告,他的这一“腰论“,决不是那个所谓“形容”、“说法”意义上的“腰论”。这个“腰论”有正式的身份,它已经是一个:从科学角度出发,又获得了实际支撑,并经过国际乒联科学大会洗礼的,货真价实的科学理论观点了。
      2. 信息二、这一“腰论”,从俞真正先生的论文起步。尔后还必须要逐级送阅,直至呈送中国乒乓业界相关最高科技负责部门审阅,对吧?试想,俞先生的“腰论”如果得不到中国乒乓业界官方最高科技负责部门的首肯,俞先生能擅自越级将他的论文直接报呈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吗?决不可能,对吧?所以,俞先生的“腰论”能被选荐报呈国际乒联科学大会,这本身就说明,中国乒乓业界官方最高科技负责部门,对俞先生的“腰论”,表现出的是一个认同与欣赏的态度。他们也认为俞先生的“腰论”好,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科学理论观点。对吧?
      3. 信息三、由中国乒乓业界推荐选送的俞先生“腰论”来到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到了这里,科学大会理所当然还有一个认可与否的环节,对吧?虽说中国乒乓技术实力称霸国际乒坛,但并不等于中国乒乓就可以称爸称爷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别国都是儿子孙子无论你指鹿为马你说什么他们都得俯首贴耳惟命是从,没这事对吧?科学大会还一定要秉承它的科学宗旨办事,对不对?如果,大会认为俞先生的“腰论”观点不对,不适合在科学大会上交流,就一定会把它刷掉,是不是这样?所以,俞先生弘扬“腰论”观点的论文没被刷掉,能顺利得到通过,能在国际乒联科学大会与各国、各地乒协交流,这事实就说明,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对俞先生的“腰论”观点,也同样持的是一个认同与欣赏的态度,也认为这“腰论”观点,是一个符合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宗旨、是一个可以成立的乒乓球击球发力的理论观点。对吧?

 

      看看这些信息,卫道“腰论”的教练、专家,准教练、准专家们,你们还要继续坚持“腰论”只不过是乒乓业界的说法、术语、行话,只是个形容而已;中国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这个腰并不就是指我们生理意义上的腰等等无谓辩解吗?铁的事实摆在面前,乒乓业界上下合力,实实地已经把“腰论”打造成了一个“科学论点”。想想看,对这样一个“腰论”,我的“腰问”还是“咬文嚼字”吗?你们舍身卫道“腰论”,百般为其辩解,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你们自己内心也觉得这“腰论”所说的“腰”,并不像我们人类生理意义上的腰,我们人身上根本没有这样的腰。不然,你们为什么要别寻诠释呢?对吧?但是,虽然你们竭力用心卫道,可人家“腰论”根本不买你的账,它明明白白就告诉你:“这指的就是人身上的腰”。你们自己看看,这算不算自讨没趣?

 

      醒醒吧,被“腰论”愚弄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俞先生这第一个认知点“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我们就按照他所指引的科学路线,“从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角度.专家观点和实践所得”来解剖解剖,看看乒乓业界他们打造的这个“腰论”,与他们嘴上所说的科学名词,究竟有神马关系?

 

                                                                                                          2014/1/19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4-1-26 00:00:00

      辨宝路线图130
      直面中国乒坛发力认知现状48---- 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与发力认知有多大关系?

 

      无奈的题外话20  俞先生“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之乱象 2

 

      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是建立在事实依据之上的。在将俞先生所冠用的科学名词“人体解剖学、骨骼力学”,与俞先生“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这一“腰论”对照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他的“腰论”是不是反映了客观事实?

 

      我们来看看,什么叫
      1. “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腰怎么能成为“带动全身”的轴心?
      2. “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腰怎么能“带动全身”?
      3. “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腰怎么能“带动全身”的协调?
      4. “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腰怎么能“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

 

      我们先看第一点,“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
      我们知道,以执拍手挥臂半径而言,肩关节处为半径轴心。因为执拍手挥臂半径,是从以肩关节为轴心点划出来的。以上体带动执拍手挥臂的半径而言,腰部为半径轴心。因为上体带动执拍手挥臂的半径,是从以腰部为轴心点划出来的。而如果像俞先生所说“以腰为轴心”来“带动仝身……”,怎么带?一方面,腰不光要带动上体手臂甩出去划拉半径,另一方面,腰还要把下体臀胯腿脚甩出去划拉半径?上面下面都靠腰来带动划拉,这个腰会不会很辛苦?真那样的话,恐怕就不是很辛苦,而一定会像宋丹丹说的“那是相当辛苦”!而且,光是辛苦也就罢了,上面下面都要甩的话,恐怕还会有点麻烦得让腰考虑考虑:是先甩上面,还是先甩下面?抑或上面下面同时甩?可是,真要上下同时甩的话,会不会就不是甩,就得变成摔了?不摔半死也得摔个大马趴!是不是?人就是人,不是水流星,当间儿抓起来一甩,这人上下两头“全身各关节肌肉”就被你“带动”起来了,你就可以爱怎么玩儿怎么玩儿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首先,我们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长有一个能成为人体“轴心”,能“带动全身”干嘛干嘛的“腰”,对不对?实际一点讲,俞先生“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一说,与其攀附科学,倒不如投靠周星驰更为恰当。周版招牌强项就是无厘头----把没有的事,极其严肃认真地说得俨像。

 

      我们来看第二点,“以腰为轴心,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
      从乒乓球运动项目角度上讲,这个腰在人体运动系统中,它就是上体与下体连接的一个中间躯段,一个支持人体运动行为更加灵活的中间环节。当人体运动时,上体转动,腰会跟着转动;下体转动,腰也会跟着转动。当上体不转动,下体也不转动时,这个腰能独自转动吗?转不动,它上下都被卡着,不可能转得起来。不服气的话,找个没人的僻静角落,你俞真正先生静静心运运气自己试一试,上体不动,下体也不动,你看能不能把你的腰转起来?如果你俞先生不像申公豹、孙猴子他们,有本事把自己身体某一部分切下来还又能完好安装还原,你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只是肉体凡胎,你就绝不可能让你这个腰自主单独转动起来,绝对不可能的事!你俞先生自己再想想,这个腰自己都转不动自己,它还能拿出什么本事来“带动仝身各关节肌肉……”!?

 

      说破大天,这里就是一个死理----乒乓球运动发大力击球、拉球的动作,决不是从“腰”这样一个中间环节开始的,决不可能是“以腰为轴心”来“带动仝身关节肌肉……”的。而一定都是从脚开始起动,自下而上由踝、膝、髋、腰、肩、肘、腕各相关关节依序协调运作,都一定是通过双脚交换支撑转动转移身体重心,通过各环节环环加速,最后于执拍手作用端击球这样一个动作来完成的,对不对?在这一动作过程中,
      1. 是我们的脚移动了我们的腰,还是我们的腰移动了我们的脚?不用比划吧,只能是我们的脚先移动,而后才有我们的腰移动。而决不是我们的腰先转动,而后才带动了我们脚移动,对不对?
      2. 既然是脚先动,腰后动,那就是我们的脚、腿移动了我们的腰。你俞先生怎么还反过来说“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难道,汽车是车腰带动整车先跑起来、飞机是机腰带动整机直插蓝天先飞起来,然后才带动了它们的电机马达?
      这么明了的情节,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俞先生怎么就全然不管不顾,怎么就敢说“以腰为轴心”,来“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呢?

 

      我们再看第三点,“以腰为轴心,带动全身各关节肌肉协调用力”?
      (待续)
 

 

                                                                                                               2014/1/25

 

 

《辨宝路线图》  第1至第100篇总目录位于第30页第299楼,2011/9/1----2012/10/19。第1篇位于第14页第137楼2011/9/1。
《辨宝路线图》 第101至第110篇总目录位于第49页第482楼,2012/10/19----2013/6/16。第101篇位于第45页第44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