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灌水]一个菜鸟GET FUN of乒乓球的经历(连载中)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4 21:34:00

虽然知道突击下旋的动作要领,但是,从来没有练习过。今天,同事要用新板+红双喜的正胶练习突击下旋,让俺发下旋球,好家伙,“突击拉”过来的球那叫个暴力,真得是大力打拉,用正胶拉过来的球都吱溜吱溜地转而且冲,摩擦的成分非常大,我看同事可以改成正胶单面拉的打法了。

 

后来同事没了力气,因此又几乎拉打不上球了。于是换位,我想把我理解的突击下旋演示给同事。同事发来稍长一点的下旋,俺第一打,没找准击球点,再打,漏球了。三打、四打、五打,连着打上了好几个,下旋强度中强,俺用OC居然突击得很顺手,突击只要成功,对方基本上摸不到球毛,拉出去的球,对手至少还能胡拉一下——这可是俺头一次直接击打中强程度的下旋,想不到这样顺手。

 

后来,又有好几次,俺正手突击时居然也会漏球。看来不只是拉球是漏。我想不明白主要问题在哪里。难道是我出手太快,“瞄”得不准?或者是我追求速度太高,拉球追求太薄太转?或者击球时注意力不集中?两种击球方式,居然是一种毛病……拉球薄,所以漏,是可以理解的,突击本来就是强调向前快速爆发击打,怎么也容易漏呢?哪位高人给咱指点一番?

 

看来突击下旋对对手的威胁还是相当大的,对方下旋过来,节奏较慢,突然加快节奏打过去,一般人难以防范和适应。若是哪天俺换较硬些的板子,专门练一练这个技术,准确率也许会更高,威胁会更大。不过,个人认为突击下旋,对业余难度还是较大的。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14 22:36:00

又是10天过去,这10天由于工作原因,打球不多,但还是新粘了副拍,新换了胶皮。

 

新买了个七木奥洽,是老婆跟俺一起去买胶水,老婆鼓动说买一块吧,于是就在实体店买下了,粘上过去在淘宝买的所谓英杰729-40S、英杰精品729,一个中软一个中硬。粘胶皮的时候,按着柔软的胶皮,就知道,这板子的手感一定会非常温和。今天中午试了试,果真很亲切,没有太明显的个性,7夹击打的感觉还不错,海绵软,非常容易透板。晚上又试着对拉,虽然海绵软,应该容易吃球,拉出的球却几乎不转——以前自己拉过去,对手打飞过来的球落在地上还在高速地转,现在落地几乎都没有转儿了。对手也说球不转,但是速度快了。俺认为,主要原因应该在胶皮。胶皮从淘宝上买来的,真假尚且不知,胶皮过性也说不定,反正是不够粘。

 

再说俺自认为“两面弧圈”有了初步基础,于是把OC两面胶皮都换了狂3,一面40一面39。试打这两天,明显感觉是起下旋容易了,摩擦带球走容易了,但对拉的攻击力变得非常非常一般,中上发力也很难拉死人。俺认为主要原因是狂3的海绵太硬,根本“拉”不透,而俺弧圈技术是要以击打为主出转儿的,打不透海绵,自然旋转、速度都上不来;起下旋主要发力还是“挂”,狂3海绵硬,支撑强,挂球时不容易“卸力”,自然起下旋容易,但是挂上去的弧线比较高,转速倒还不错。729-08ES反之,套胶整体形变容易,反拉时,只要我的手感有让乒乓球“陷”进胶皮里的时候,对手大部分都会接不上球,而这时候我能观察到球落台时明显地向前“钻”;而起下旋反而不如狂3容易,但若下旋拉起来,第一弧线往往比狂3拉出的低。

还有一点,是今天晚上对拉时的体会。由于发力反拉需要较多时间,而且大家一般玩耍的时候,也不是非要高点期发力前冲一下打死人,平时都是退台拉下降期的;当对手拉高速旋转的加转时,用狂3反拉的难度会非常大,因为此时来球下滑得厉害,平时我们反拉击球的挥拍路线曲率半径,一般要大于球的下拐曲率半径,才有较大空间能准确击打到球,尤其狂3粘性强、带球能力强,此时球高速下扎低于球台,若有一点“挂”“带”的动作非常容易使球飞得很高,必须要打,而“打”,在狂3上,把旋转就弱化太多了。同样来球,若用729-08ES,在打的时候球陷入胶皮,出球就既有速度又有旋转。

 

于是,729-08ES,对于高速旋转下滑的上旋球,在下降期也能非常有效回击。

 

俺比较个性,别人都说正反手要一硬一软,别人若从理论上说服不了俺,俺就不信他们的,非要两面拉,两面狂3来试。试的结果,除了上面描述的,还有是反手机会半高球,现在经常容易打高,准确率降了一截。而中午用俺的奥洽,反手却非常有手感。目前找不到原因,暂时归咎于是对狂3的不适应。

 

当然,俺计划再适应几天两面狂3之后,把一面狂3换成729-40S中硬试试,看手感会不会有什么起色。那个中软英杰729精品太透了,可能是它不转的原因,因此就先把729-40S与40度狂3两张胶皮交换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若再不成,打个几周之后,还是要用08ES,或者找别的胶皮用了。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17 23:03:00

试了几次,因为正手弧圈不愿意改成“摩带”的拉法,仍然是打拉,所以OC上的狂3没有攻击力,索性把狂3都撕了下来。

 

奥洽中的英杰海绵太软,有一面胶皮也太软,手上没有其它胶皮,干脆也暂闲置。

 

这两天用上了我那粘了几次的08ES和新精品729,用那三维的快攻板,来与人对拉弧圈。看来OC弧圈的威力,的确不是一般其它板子比得上的,T502E加上原来OC上的套胶,正反手弧圈都是有力无转儿,听起来击球当当响,弧圈象是击打的声音,落台时对手也比较容易适应。连俺的正手弧圈也不时为人所防回,原来打拉的手法,在OC上明显是更多地让球旋转,现在由于板身硬太多,象是从远台打出去的,真是难怪人家能防回,远台攻打的威力下降太多了。反手弧圈也是一样效果。

 

板子跟板子,就是不一样。

————————————————————————————————————

今天跟一位新来的左手老头儿打了一会儿,俺试拉了几次他发的正手侧下旋,只对付过去一个,其它全部落网,搓接飞了一个,其它也全部落网。对于正手位向台外拐的侧下旋,俺已经太久没有进步了,太难发力。难怪如今的世界级选手们都来拧接正手位这种来球。看来,横板正手对这种来球,可能是先天的不足,俺以后不再过分强调正手,也要试着多拧接了。——俺也学着他的发球,发给他正手位,结果他也是只起了一个,其它全部落网。

 

这老头儿起球也是非常猛,角度非常大,反拉比较困难,俺索性练弹击,弹击威力的确很大,尽管老头摆速非常快,也常常被一弹致死,可惜俺用得比较少,因而不够稳定。

 

——————————————————————————————————————————

 

今天跟右手选手练了好一会儿反手弧圈,感觉不太好,对方大部分都到俺中路甚至中右路,因此俺很难再借助转体的力量来发挥反手的威力,而且引拍也很难向左侧然后向右前发力,大多是向下然后向前发力,长久这样练下来,很容易把反手练糟。看来以后不能刻意地与对手的右手正手练习反手了,还是与他们用正手来练吧。

 

以前都不跟俺打的那个老头儿,今天看了俺的反手“弧圈”,给俺一个评价:在这个健身房,俺是独一份,没有人能象俺一样反手打远台弧圈对抗。——当然俺知道有一个,他很少与大家打,那是个从小跟专业队练的,据说他的某位长辈曾在国家队任教……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18 19:54:00

补记一点:昨天跟一位直板正胶选手打了一阵,他全发到俺反手位下旋,大约6、7个,俺试着直接起板反手拉,失误2个,其余全部都拉上;对手没有(能)发力,只是挡回到中线,俺连续3次都反手拉后侧身用正手发力,但是连续3次都没打上。

 

与另外一个左撇子打球时,他比较聪明,绝大部分发到俺正手小三角,极少发到俺反手,但是发到俺反手的下旋,俺经常能拉起。

 

这说明,俺的反手起下旋有了一些实际应用的能力,但是,拉后正、反手攻还根本没入流。

 

再要强调的是稳定、打落点,稳定都谈不上,落点还是不太敢打……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30 22:10:00

几个月前,公司一位元老级的“高手”,3:0赢俺。今天,我们只打了一局,但是俺比较轻松地赢了他(21分制,偶然性较小)。他以直板砍式发球著名,但是今天,俺居然几乎没吃他一个发球。现在看来,俺盯球比几个月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用横板的手感,也比过去强太多了;不足的是,自己对主动攻击信心不够,许多球练习时能起,比赛起来常常不敢发力来主动进攻。

 

与最常跟俺打的那位同事,也是毫无悬念地赢了。看来,俺一直不怕输的练习方式,可能是涨球最快的方式。

 

 

今天有两点进步:

第一点:对正手撇搓有点感觉了,以前虽然偶尔能做出来,并且落点较好,但是属于无意识,无手感。今天是有了手上的感觉记忆体会,感受除向前下之外,侧向摩擦对于球的稳定性有极大帮助。俺现在的撇球速度还没有,但是至少撇出的球比较飘,不向前走,业余普通基本功不好的选手,直接攻打这球,容易失误。

 

另一个大进步也在此,撇球的“起手式”,是要小臂先向上引拍,然后向左侧下发力。这个引拍动作,对于“挑”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俺都试着同样引拍,或撇或挑,尽管挑的质量还很低,但毕竟,这挑的手感基本建立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把挑变为“挑打”,还有整个挑球技术的丰满了。

 

第二点:同事自己虽然已经认为打不过我,但是他也是一个喜欢动脑筋的人(至少也算是80年代初的大学生)。我苦恼于正手半高球的不稳定,苦恼于正手发力的不自然。他着意用他的理解来指导并陪俺练正手(俺这一年来没白喂他球,总算是有了回报,呵呵),他再次强调我正手动作太小,坚决要俺蹲、侧身、转腰、收小臂、发大力、打上升或高点期。俺虽然很清楚,这是标准的拉球动作,但仍然照样做下去,还别说,这动作近台拉球时,出球的弧线的确比小动作要贼,速度也快(这个自然)。

 

再溶入打,有意识地下降期加入打的动作,俺还真就不容易稳定,失误多多,还不如过去模仿波尔那种动作准确率高。于是打上升期,虽然上升期难以发大力,但是上台率奇高,同事接连发各种各样的旋包括较强下旋,俺接连7、8个都打上;由于是台上借力打,力量不大但球速不错,对手接上来的难度也较大。

 

俺苦恼于自己正手机会半高球易失误时,同事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个原因,说“收小臂”。俺仔细想来,还真有点道理。攻半高球时,俺本来动作就小,击球又少有摩擦、直贯球心,此时若速度不够,球本身有各种旋转,容易失误就再正常不过了。收小臂,增加攻击力是不用置疑的,同时,提高了击球速度,自然受旋转的影响也小了。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31 07:40:00

忘记一点,俺发现正手位攻球时,击球前盯球注意力不及反手,而是分散到对手位置和要打的落点上,这可能是正手攻球不如反手的原因。俺的水平还远没到余光盯球就能打准的境界……

 

刚在坛子里看到有人说击球要慢,体会球在板子上的吃力。这一点俺也还真要着意体会一下,因为俺的确有时候感觉到球在板子上不受俺发力(俺一般发力较小较慢)的控制,会感觉球自己会向下、向侧、向上跑动。虽然感受到了球性,但是还没学会有意识地去克服球的转动,没有学会瞬间微调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2-8 00:24:00

这两天看视频、打球、被高手“教育”,又有了点新的体会。

 

一是买胶皮时,试打,被店主好一通“教育”。握拍食指往往向拍内伸,这点俺已经思考过许久,最后没有改“正”,这两天再次被指,被警告说不改正就没前途。另一问题是在正手练习时,俺每次击打后,拍子都会回到常规接发球的起手式,然后再次引拍击打,被店主和另一高手说是“哆嗦”,俺有意地努力,才能不“哆嗦”。后来想了一下,原来俺这习惯是在刚学横板时,经过思考后养成的,认为无论正、反手每一次击球,都应该尽量把拍置于中部,才可能减少每一次引拍时间(那时预判非常差,降低引拍时间是俺努力能做到的一点),于是到现在养成习惯,即使是正手定点练习,也要每次打完后拍头竖直置于身体前方中部靠右一些。现在被人耻笑成“哆嗦”了。于是俺搜集世界高手视频,发现实战中,正手强大的选手,无论正反手击球后,多使手臂、拍形置于偏正手位,利于下一板正手攻击,比如,陈玘;反手强的选手,无论正反手击球后,多使手臂、拍形置于偏反手位,利于下一板反手攻击。于是坦然,尽管高手们批判得简直一无是处,俺现在仍然坚信,俺在练习时都保持这样的每次击打还原中间位,虽然难看,但对日后实战定是有帮助的。当俺告诉店主高手说俺是为照顾反手而为,他似乎就没再继续耻笑俺的“哆嗦”,他说要移动身体来用反手嘛,又说,击球后手臂仍然引拍到正手位,若来球到反手位,球拍再从身体下面移过来嘛(他用的是日直)。——无论如何,能受人指正,总是好的。至少俺能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俺从没对镜子练习动作),但若受人鄙视或耻笑,俺想,俺从理性上坚持自己的观点,哪一天俺在自己的路上,技术较为成熟的时候,再和他们打上几局,看看究竟谁对谁错吧。

 

二是今天和人对局,当然还是0:3输的,年前也和他打过一次,也是0:3。总体感受,俺对他的发球基本上没有任何手紧(紧张)怕吃球的感觉了,年前那次就紧张怕吃球。有一局反手位接发拉球失误一次,于是下一次明明很上手,也非要拉,连续拉了4次,直到第4次成功为止,俺就是非要成功拉上一次,哪怕失分,呵呵,这样打下去,明明水平接近,也会打输的,但俺不怕,俺要把缺点练成优点,就是要逞能而输球。总体而言,反手接球拉起还是不错的,但是对手对俺的反手球性熟了,对下旋球俺拉得又不暴力,因此,后来几个球被对手直线防到俺正手位。俺正手位继续拉或打,明显地,衔接又是不好。到正手位的拉或打,就没有任何落点意识了,往往直接打到中线,对手就站在那里,直板防挡太容易了,有一个球,居然俺三次正手半拉半打(不够暴力),都是毫无线路地打到对手中线处拍子上,第4次被俺打飞。一打起来就忘了线路和落点,打得太急,以后要放慢节奏,增加路线、落点控制。这样做下去,才可能会有一个档次的提升。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俺的反手抢拉的质量也还不够高,摩擦——却不够转,击打——速度不够快,线路——没变化,旋转、力量、速度也没变化,自然人家顶多三两个球接不好,以后就很适应俺的反手抢拉了。

 

三,仍然是对局时,对手屡屡发到俺正手小三角不转或微上旋球,都直接得分或者让俺出现高球。对此球的处理,最佳的方法可能是挑打,但俺练习时都没掌握,实战更是做不出来,人站近反手位,球一到正手三角就不知道如何接了。连连失误,对手抓到俺这个漏洞,3:0赢俺,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正手小三角这一关,是目前俺最大的一难关,以后一定要继续以输球来练习挑打技术。

 

四,与这位直板选手练习时,他非常喜欢搓或拔到俺正手大角度边线。刚开始俺是站位居中,后来发现他这特点,索性站位靠正手,边线来了直接打回去打死。再后来,突然想明白,这是一个最好的练习扑正手的机会,于是发球时故意站位反手,他把球击到正手边线,俺就扑过去拉或打。虽然失误多多,但是真得有了一点点扑正手的体会,感觉自己经过几十个球练习之后,“窜”得比以前明显快了。再再后来,这位球友看到俺故意练扑正手,就偶尔给俺来个“破坏性”训练,突然给俺一个反手,俺还就真失误了,呵呵。感谢这位球友,让俺今天有了练习扑正手的机会。

 

五,前两天看陈玘的比赛,感到陈玘的战术打法非常简单、清晰。防御性技术基本只两样摆短、劈长、挑攻,攻击性技术就是抢冲台上或出台球,台内拧拉,反冲反打对手的攻击,纯粹防挡较少而且大都是大角度变线。所以,就目前看来,乒乓横板的优秀战术也就无非如此了,俺的技术也真得不必练那么复杂多样,少而精,是比赛提高的最快手段。陈玘的劈长和挑(拔、攻)融合得不错,引拍完全一样,而发力却都是在离球10来厘米的时候才体现,非常突然——俺相信,这就是职业与业余选手的本质技术区别之处。业余选手中,老油条多是直板没引拍玩手上的花活,或者一般是引拍动作明显,一看就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击打方式。俺要开始练习专业选手的劈与挑的结合,摆短选放一边。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九月天空 2011-2-8 07:11: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学无止境! 精英乒乓,我们学习的好地方![/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2-8 01:22:00

再强调一下,免得忘了:反手拉,以后也要学正手拉,待摩擦带球的手感熟练后,再把这手感去掉一些,强调击打吃球,以增强反手拉的速度和攻击力,直到两种拉法能融汇贯通、随势而用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2-8 10:03:00

今天又想起那位店主给俺示范发球,从旋转和球速来看,他摩擦球明显比俺薄,这样球旋转较强而且对手难以借力,若判断不准就很容易吃球。

 

到今天俺看到3位选手发的正手顺侧上旋,俺都没接好,其中两个是高抛、遮挡,俺看不到对方击球方式,球一跳时看不出旋转,二跳后球突然侧拐并且加速,导致俺直接漏掉。昨天那位选手也发了一个质量较高的球,虽然基本没遮挡,但当时俺注意力没集中,不小心也漏掉了。俺自己似乎不会发这种球,无从知道这种球的击球角度、摩擦撞击程度,如何让球一跳不拐、二跳突然拐出去呢?侧下的角度掌握到多少,才能让二跳后变成侧上?

 

虽然俺发的球无遮挡,变化算多也算有点点的隐蔽,比俺水平高上一筹的也会吃发球,但撞击还是较多,以后还要继续练习薄的摩擦和鞭击的感觉,把发球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右肩位正手砍要练习隐蔽地砍出顺侧旋(若也能砍出顺侧上、顺侧下就更好了),右肩位反手砍一定也要练出来,而且也要隐蔽地砍出侧上和侧下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