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贴摘抄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6:00
  练习反带、反拉, 由近台的快带开始, 打好基础, 掌握了击球的节奏、发力感觉、控球感觉, 然后一步步加强发力, 过度到反带、反拉, 会比较易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6:00
许多球友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有人指点会快一些,自己摸索会进步的很慢很慢,如果再没有练习对手的话进步将是非常非常的慢,而我正属于最后这种情况.),会从开始的拉冲上旋球,转为拉冲下旋球.毕竟没有人会轻易地送给你上旋或不转长球让你拉,第一板都是从拉下旋球开始. 但由于下旋球的旋转特点,可以很好发力的下降前期比较短,会出现下降前期这个点会比较难以捕捉,很多球友经常会遇到拉漏球或被长球顶住的情况. 首先提出几点假设: 1 你在站位恰当的情况下正手可以熟练地拉冲下旋球,注意:是拉冲而不是拉高吊弧圈. 2 你可以在对手的球板还没有接触到球或刚刚接触球的一瞬间,根据对手球板的朝向而比较准确地确定自己脚步的移动方向和幅度.本条之前你需要熟练掌握单步 跨步 并步和小跳步及其还原,交叉步就免了吧,太专业了,咱业余的玩不了. 3 你可以根据对手在接触球瞬间手腕的用力情况大致判断出球落本台的深度. 如果以上三点你欠缺任何一条的话,那么你还没有达到能够很好理解本文的程度.或者你能够理解,但我还是建议你先练习好以上三条再看本文也不迟. 其次,讲述一个拉冲弧圈球的发力原理: 相信各位很多都看过陈杞的比赛,他的暴冲可称为现在世界上第一暴力正手. 但是各位看到过他也有拉球无力而下网的情况吗? 不但有,而且出现的次数还挺多. 为什么第一暴力正手也拉球无力下网,这是因为由于他判断失误而被长球顶住,手还没抡出去,球已经到了眼前. 因此,我琢磨出一个现象,那就是:从头顶向下垂直看,当你从引拍点到击球点,你的手挥动了略大于四分之一圆周时,拉冲出去的球可以达到力量 速度和旋转的最优化.这个略大于四分之一圆周是多少呢?我感觉是110度左右,比这个角度大一些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如果比这个角度小的话,就会出现发力不足而拉球下网的情况.如果小于70度,那么"恭喜"你,你的球95%会下网,剩下的5%可能是球太高 很不下旋 或者你采用了正手突击的方式. 第三 以最简单的一张图片作为起点,将比较复杂多变的情况近可能简单地 渐进式地说给大家听. 说句实话,我打球才一年零十个月,我的水平也很差.我也没有教练,没人指导,也没有合适的练球的对手. 我只是喜欢自己瞎琢磨. 在这之前,我也写过几个帖子: 器材方面的:[原创]729反胶套胶总结 打球感受方面的:[原创]菜鸟到入门的经历和感受(连载) 技战术方面的:48届49届王励勤-柳乘敏对决赛后评说 我觉得最没有水平的"729反胶套胶总结"得到的回复最多,最难写的"48届49届王励勤-柳乘敏对决赛后评说"几乎无人问津,写的最长的"菜鸟到入门的经历和感受(连载)"看的多,回复和一起探讨的几乎没有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标题-1.jpg . 乒乓球台长2740MM,宽1525MM,网高152.5MM. 那么半台长137CM,1/4台长68.5CM. 上面的图片把一张乒乓球台按长度分为4段,我们在做一个假定: 你发球或接发球的水平很高,可以将球以下旋方式发或接发到对方半台的中线以内.这样可以封住大多数业余球友的进攻迫使对手必须回搓. 以上面的图片为例,由于你将球处理到了对手半台的中线以内,所以对手在自己半台中线处开始回搓你的球.如果对手的搓球水平不高或偏于保守而不敢冒险将球撮到你半台中线以内或直搓你的底线,那么球最有可能的落点是距离底线1/4台处,即:距底线34CM左右. 现在用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下这个球将在什么位置到达最高点: (球从对手触球到落在本台内的长度)/2-球落台点至球台底线的距离-(球台给于下旋球一定的反方向摩擦产生的衰减距离+球体自身衰减距离). 在本例中具体的数值是68.5+68.5+34)/2-34-(6+9)=35CM 左右. 其中"(6+9)"没有什么依据,是我自己乱估计的,希望有球友对此进行纠正. 通过计算,这个球在距离底线35CM处(即:图片中写有"球"的那个地方)到达最高点. 下面我们不再提"下降前期"这个概念,一律用最高点取而代之.因为我认为只要你予判深度够,脚步移动快,拉冲到下旋球的最高点不是问题.同时也是为了简化我的说明,因为最高点是个点,而下降前期是一段曲线. 在图片中: C线是与球台底线平行的参考线;D线是两脚之间的连线(上面图片中左脚距台边60CM,右角踞台边70CM),也是准备阶段身体平面相对于C线的角度;A线是引拍时腰相对于D线的扭转角度;B线是球飞行至球台底线35CM时相对于C线的角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7:00
可以看到,按照上面的例子,你可以在不调节脚步的情况下从引拍到击球,球拍正好挥动110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7:00
拉冲出去的球可以达到力量 速度和旋转的最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7:00
上面的例子让你很舒服地拉到了这个球,但你的对手是不会让你这么舒服的,是不是?你的对手会有哪些“卑鄙”手段来打乱你的“正常”拉冲呢?除了线路的变化(让你的盯拍和预判解决它),他还会把球轻搓到你半台的中心,让你拉不到;他还会猛搓你的底线,让你球顶住你,使你的球拍根本挥动不出110度而使球下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8:00
那么,这两种情况下,球又会飞出球台多远能达到最高点呢?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计算出分别是:-15CM 和 85CM.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对手从他的中线搓到你的中线,球将在台内15CM处达到最高点.这个位置即使是马林也要考虑考虑. 如果你的对手从他的中线搓到你的底线,球将在台外85CM处达到最高点.如果你不移动脚步,球达到最高点时已经越过了你的身体(上面图片中左脚距台边60CM,右角踞台边70CM). 在你可以把球控制在对方中线以内时,如果简化地分析,对手搓过来的球会在:-15CM 35CM 和 85CM处到达最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8:00
也许有的朋友要挑毛病了:对手的球怎么可能只落到半台 四分之一处和底线呢?应该是任何位置都有啊?如果我要把落点每一厘米的变化都列出来,估计会让大家睡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8:00
另外,在后面的讲解中我会详细描述在预判不精确和步伐不到位的情况下如何调节着拉冲这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9:00
前面的例子是假定你台内控制能力强,能把球控制在对方中台以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兔 楼主 2012-11-25 18:59:00
如果你台内控制能力一般,但能把球控制在对方台面的中线(这个长度也可以封住多数业余对手的进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