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建议不要进来了

神乒侠侣 楼主 2011-4-1 23:5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想一步到位不走弯路的——红黑碳王 想进一步拉好孤圈球的——EG 想练体能的——OC,YE,YEO 打颗粒的——CL 想横打为主的——YASAKA 钱多花不完的——DHS 便宜入门不上档次的——银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llenbarg手机认证 2011-4-1 23:5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4-1 23:41:00的发言:

如果还有这种人,先回答出这个问题:OCYE这么好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国手在用?其它先放一边,解释不清楚,别乱放P,很难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 23:48:09编辑过]

  又把国手拎出来,自己是个什么鸡角旯旮水平,动不动就跟国手比,得,拎出来就说道说道。

  国手不用OCYE,不怪国手,也不怪OCYE,当然也怪不着你,你不知道是哪根葱。要怪就怪沙拉拉,把小球改成大球,把有机改成无机。当年OCYE是为小球设计,为有机胶水设计的,力道足够用了,现在沙拉拉个鸟人非要改,你有什么办法?就怪OCYE不好?要是哪天老沙一高兴,把球改成80毫米大球,用牛皮做。到那天你是不是再蹦出来说施碳和BOLL ZLC算个吊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 0:31:40编辑过]
[attach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3-4/20134320205632638.jpg[/attachimg][attach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3-4/20134101913218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llenbarg手机认证 2011-4-2 00:0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乒侠侣在2011-4-1 23:53: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wallenbarg在2011-4-1 23:5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对于少儿学球,需要用软板来练习主动发力;对于成人学球,成人容易僵硬地盲目用力,需要靠放松和使用软板来找感觉,增强控制能力,手感和动作培养出来以后,懂得合理放松,才能有驾驭硬板的能力。

 

怎么被无数专业教练视为真理的东西,到你这儿就都成歪理了?算了我也不打算再攻击你,平心而论,从你的原文和所有的跟贴可以看出,你自身的技术水平非常有限,你是一个偏快攻打法的人,是个没有领会弧圈奥义的人。这句话是完全发自肺腑,百分百客观地说的,不相信算了。

好像照你的意思,只有OCYE才能拉出好的孤圈球,马琳,王涛,张继科用的就是块垃圾了?不攻自破

拉球如何,完全在于技术,与板子基本无关。反而,用薄而弹的板,导致小球处理和控制、速度上的弱势,得不偿失,才是输球的主要因素。

不知道你哪个鸡眼看到我说马王张的板是垃圾了。我上面说的竟然被理解成“只有OCYE才能拉出好的孤圈球”,唉哟这九年义务教育真的要好好普及普及,关键是里面的语文课。我说OCYE好找感觉,好培养主动发力习惯,被这逼人理解成“别的板都垃圾”了,这我还说啥。都说就怕流氓有文化,我现在很怕流氓没文化。

OCYE小球处理都不好了,呵呵,这哥们YE都驾驭不了,就想搞硬碳了。你去机加工块钢板好了,那玩儿好控制。

[attach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3-4/20134320205632638.jpg[/attachimg][attach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3-4/20134101913218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yize159 2011-4-2 00:10:00

o倾城之恋丶

QUOTE:
以下是引用wallenbarg在2011-4-2 0:05:00的发言:

不知道你哪个鸡眼看到我说马王张的板是垃圾了。我上面说的竟然被理解成“只有OCYE才能拉出好的孤圈球”,唉哟这九年义务教育真的要好好普及普及,关键是里面的语文课。我说OCYE好找感觉,好培养主动发力习惯,被这逼人理解成“别的板都垃圾”了,这我还说啥。都说就怕流氓有文化,我现在很怕流氓没文化。

OCYE小球处理都不好了,呵呵,这哥们YE都驾驭不了,就想搞硬碳了。你去机加工块钢板好了,那玩儿好控制。

这哥们 仔细的看了你的各个回帖 我真想说一句  说的真好说我心缝里去了 赞一个你[em1038]

主板 :蝴蝶张继科alc 正手:张继科39.5度neo蓝国狂 反手:t64非卖品 [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4- 9/201492316393469173.jpg[/i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CLCLC 2011-4-2 00:11:00
这哥们 写的不错 有意思[em1005]
qq:8387609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vesaint手机认证 2011-4-2 00:19:00
  强烈支持7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只玩纯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CLCLC 2011-4-2 00:2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wallenbarg在2011-4-1 23:59:00的发言:

  又把国手拎出来,自己是个什么鸡角旯旮水平,动不动就跟国手比,得,拎出来就说道说道。

  国手不用OCYE,不怪国手,也不OCYE,当然也怪不着你,你不知道是哪根葱。要怪就怪沙拉拉,把小球改成大球,把有机改成无机。当年OCYE是为小球设计,为有机胶水设计的,力道足够用了,现在沙拉拉个鸟人非要改,你有什么办法?就怪OCYE不好?要是哪天老沙一高兴,把球改成80毫米大球,用牛皮做。到那天你是不是再蹦出来说施碳和BOLL ZLC算个吊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 0:09:49编辑过]

是哦,到时候张继科不用蝴蝶王,马龙不用boll spirit了,boll不用alc了,楼主又要说这些经典拍子都是烂拍了,国手用了就是好拍,国手不用马上就是烂拍,这种论调真是可笑啊

qq:8387609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杀手很冷 2011-4-2 01:19:00

并非和LZ吵架,只想说几句自己的体会。

 

几年之前,YE就是马琳和王皓的底板,而OC则是王励勤的底板,狂王就是OC的加强版本。再说句题外话,KOTO面材的OC和狂王在手感上确实很接近。

 

只不过后来红双喜根据王励勤的打法研制了狂飙王,yasaka又根据马琳的要求推出了YEO,YE和OC才逐渐淡出国家队的舞台,但是在省队中仍有不少球员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

 

底板,胶皮,技术,都是与时俱进的,但不能否认YE和OC是非常经典的底板!当然,现在底板的品控和当年也无法相提并论。老版本的YE和OC其击球都比较扎实,正手暴冲更是雄浑无比,只不过不论老版本还是新版本,都需要很好的发力,以及胶水的支持,不刷有机胶水的YE和OC确实很一般。有些东西,只有自身发力和技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更深的体会。

 

我自己打球3年有余,试过拍子不下百余块,但至今仍难以忘怀OC正手弧圈的那种旋转和力量,YE的清晰手感和中近台暴力弧圈。我在上海,打球圈中,用YE和OC的高手虽然较少,但并不是没有。而众多高手中,用YE和OC成长起来的不在少数,体校出来的从小直拍打YE,横拍打OC的更是一大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 1:29:2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nge 2011-4-2 02:00:00

好像最先这些OCYE的毒文来源于一位叫XX29的网友,拜托没体验过OCYE痛苦的,不要给别人推荐,这俩玩意儿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

 

————————————————————————————————————

 

tribe29 兄的《五木经典之性能篇》,严格意义上讲属于综述性质的文章,成文时间是2006年左右。而oc,ye之风在国内的兴起和盛行,则远远早于这一时期。其渊源应是2000年之后,进入“马王时代”之后,oc、ye分别作为王励勤、马琳的兵器,引起乒乓发烧友的广泛注意。特别是ye,由于马琳、王皓、闫森、李楠等人清一色的使用,几乎成为直板弧圈打法的唯一之选。2004年前后,oc、ye在国内乒乓论坛上一直是最热门的讨论品种和经典之选。到了2005年之后,马琳换马碳、大力换狂飙王,追星效果褪去,oc、ye也终于逐渐走下神坛。

 

 

oc和ye在业余圈的逐步流行,实际上也是弧圈打法在业余各个层面的一个普及过程。oc、ye流行之前,业余圈基本以快攻打法为主,而随着oc、ye的流行,弧圈打法在业余界渐成主流。

 

oc和ye的流行,与2000年之后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密不可分。以前球迷对球拍的推荐多是口耳相传,如科贝尔、蝴蝶王等。但oc、ye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众口铄金,遂成经典。

 

有人说oc、ye是为小球设计的,这话没错,但oc、ye这种球拍的流行,却是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而焕发生机的。大球对借力效率的要求有所降低,而对发力效率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c、ye的吞吐节奏与“慢下来”的大球时代刚好合拍。

 

所以,历史的看,oc、ye成为经典,是有很多背景和客观因素的。

---------------------------------------------------------------------------------

那么oc、ye到底适不适合我们呢?

我觉得,对于一个完全不会拉球的人而言,用oc、ye学拉球是很合适的球拍。因为五夹的吃球时间很长,能够很好地控制。而一开始就用极硬的球拍,一般来说是很难学好拉球的,因为基本上找不到吃球的感觉。掌握拉球的要领之后,基本上各类球拍都能适应了。

 

 

学会拉球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去挑选更适合自己的球拍。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不太喜欢五夹板。但我不会说五夹板不好,只是不适合自己而已。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nge 2011-4-2 02:24:00

不过,除了个别贬低oc,ye的观点比较偏激之外,总体而言,我是认同楼主所言的。

业余打球,一只比oc、ye“更快一点”的球拍可能更加实惠好用。这个倒是真的。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