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zs730712“教学相长”系列】114、“内弧”、“外弧”之争

JSBF手机认证 2015-11-28 14:31:25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IVE 2015-11-29 09:14:43
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太阳升了 2015-11-29 22:38:03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太阳升了 2015-11-29 22:44:43
外弧,舔式摩擦,球较冲;内弧,裹式摩擦,球较转。
发球时一般用裹式摩擦,攻球时最好两种能灵活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lei9899手机认证 2015-11-30 09:51:46
先看再评论!
底板:vis;
正手:狂飙-39;
反手:大维388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lei9899手机认证 2015-11-30 10:16:02
看完了再评论一下吧,也算是一个普通坛友对版主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于本版工作的一点支持。
首先我不支持这种机械地区分内弧和外弧的方式,太形而上了,太容易误导人。
从已有的表述看,无论内弧还是外弧,都在强调击球时挥拍轨迹的非线性,有意而为之会对发力的顺畅度产生影响,窃以为不可取,此其一;
有球友把外弧形象描述成舔式,内弧描述成裹式,可谓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无论舔还是裹,我检验了一下,无论哪种方式最后拍面的朝向都很别扭,都很难达到基本的姿势正确的要求,此其二;
还有球友举例国家队等的专业队员在拉强下旋时似乎是内弧,其实这是专业选手在拉较低位球时的压弧线动作,属于弧圈到了一定阶段的、精细的高级技术,业余球手切不可当成基本动作来模仿,此其三;

本人的一点由衷建议:坛友应该更关注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的训练,太多关注这些杂说太容易误入歧途、不得要领,反受其害。
底板:vis;
正手:狂飙-39;
反手:大维388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quan313手机认证 2016-4-15 14:24:50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rsonCheng 2016-4-20 16:24:39
:lol:lol: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zq1948 2016-4-20 21:20:14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lykingking 2016-4-28 21:1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