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M=F×L原理

gong_chen 2005-7-8 15:32:00

哈哈,okwwyy也是辩论的高手啊,对我曾经出现的失误分析的如此透彻,厉害,hoho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cjm000 2005-7-10 07:59:00
以下是引用hyc80268在2005-6-29 16:58:00的发言

1、 首先要明白:打球时,球所受的力共有四个,击球作用力、来球反弹力、胶皮摩擦力、飞行空气阻力,它们均可分解为水平向前分力和垂直向上、向下分力,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乒乓球在自转的同时沿着抛物线轨迹作向前、向上后向下运动。 2、 公式M=F×L中旋转力矩M、作用力F和力臂L都是矢量,它们是有方向性的,在力学分析中,简化为m=f*l*sinΦ,就是因为有这个sinΦ的存在,m就不是版主所简单认为的f*l。函数sinΦ=0—1之间,当Φ为90度时,sinΦ最大=1,此时F与L互相垂直,就如圆的半径和圆的切线关系;当Φ为0度时,sinΦ最小=0,F与L重叠,此时f再大,m=0。:

这个论证是相当缺乏严谨的。我举个例子,打球时,胶面受到冲击会产生形变,所以球还受到一个胶面的形变恢复力(反弹力和剪切力)。这个恢复力分布于整个接触面,不均匀但相当重要,也是外套制造旋转地主要原动力之一。象柳成敏,发力冲的时候撞击的很深(sinΦ很小),为什么球还那么转,靠的就是这个恢复力。实际上,对于打摩式弧圈,这个恢复力都相当重要。okwwyy在发球中也说过,用F1比国套转。国套发短球是纯摩擦制造旋转,恢复力比较差,靠的是粘性;外套不同,靠的是打摩。

还有,这个公式适用于静态的过程,这个解释的假设前提就是胶面底板都是刚体。实际上,击球是个动态过程(公式也成立,但过程太复杂),套胶底板都会发生形变储能,所以软底板的杀伤力有可能超过硬底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0 8:39:33编辑过]
gong_chen 2005-7-10 14:52:00

很多物理现象,看似简单,其实都很复杂,基本无法列出简单的方程式来进行表达的。我们的讨论,也只能就其中一些主要的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给出一点具有指导意义的东西。如果说我们的辩论还是有点价值的话,那么我想这个价值就在这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2 9:23:40编辑过]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okwwyy 2005-7-10 10:14:00

有理,反弹不仅增加球的速度,而你说的形变恢复力能产生比单纯磨擦更强的旋转方面的力量。我在此称之为“弹性磨擦”。

cjm000 2005-7-10 11:23:00
以下是引用okwwyy在2005-7-10 10:14:00的发言:

有理,反弹不仅增加球的速度,而你说的形变恢复力能产生比单纯磨擦更强的旋转方面的力量。我在此称之为“弹性磨擦”。

一般认为,这个恢复力不同于摩擦力。它来源于面胶的形变,和传统意义上的摩擦不同。因为面胶同时发生纵向拉伸和径向压缩的形变,过程很复杂。材料力学我没学好,无法解释的很清楚,见谅。

hyc80268 楼主 2005-7-12 01:35:00

1、很多年过去了,但我还记得我的老师在给我们讲解原理与真理的差别时,老师是这样说的:真理表现形式很简单,但内涵很丰富,比如毛主席就说过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原理就复杂多了,就象大家手里的这本力学原理,厚厚的达200多页。

2、感谢各位关心此贴的网友,其中是非曲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你们有收益,我和版主也就心花怒放。

youzai_13 2005-7-12 16:40:00
以下是引用老虎发威在2005-6-29 12:13:00的发言:

不要争了!大家都对!适合自己的就是.

说这么,理论应用于实践才好.也就是转与不转.
lovelycock 2005-7-13 14:15:00

世间的物理现象都是遵循物理原理,都是可以用物理原理解释的,我们不能解释只能说我们做得不够好。比如说可以把乒乓球运动中的各种参数都能比较准确的测量的话,球的路线、落点、速度、旋转都是可以计算的,我们现在不能算,只是乒乓球运动是过于复杂,而我们的手段太少。但是我们可以定性的,而不定量的去解释,思考这些对于自己打好球时有意义的。我从一开始打球就不是很怕发球,当时水平低,很多就是侧上旋,只要想象一下球的旋转方向和球拍摩擦的方向就能知道球会往哪边偏,球拍应该怎么挡。对于这些分析我们不能分析清楚,但是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对于楼主和版主讨论的公式:M=F×L,我有我的看法。公式是这样的,实际打球实现起来就有不同的方法,把F分解到使球旋转的方向上F1,那么分别增加F1、增加L都增加M。薄摩擦是尽量增加L,但是L增大时,球拍与球接触面积小,球拍对球整体的作用力F变小,F1也变小,L是不能无限制增加的。无限制增加就是不吃球了。吃球深的时候L不大,但是接触面积大,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也打,F1大,M大。然而球的运动不只是旋转,还要考虑球的运行方向,球速等等,综合考虑起来决定挥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靠大脑模糊的运算,靠人的经验,分析是不行的,没有那么快的计算机和准确测量的手段。理论分析就只能到这里了,再分析下去就复杂得不能分析了。也就是说最大M我们是分析不出来的。

个人觉得近台把球拉起来,薄摩擦的技术可以使球不出界,旋转强。在中远台就需要强的旋转和快的球速,采取打磨式的打法比较好。

小弟有说错的请多多指正

okwwyy 2005-7-13 11:36:00

想不到又惊动一位闭关中的高人

idaho 2005-7-13 00:17:00

有点意思,很久没看到这么有意思的帖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