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随着科技的发展,涩性套胶取代粘性套胶是必然趋势

fix119 2010-1-8 11:46:00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vis fl 省狂3 39 、天极3 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bbsdbbs 2010-1-9 06:24: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aixian007 楼主 2010-1-8 18:3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光板在2010-1-3 19:42:00的发言:

“打出一个同等质量的弧圈球,粘性套胶比涩性套胶需要更多的发力”

“时间相同和发力次数相同,发力大的人容易疲劳吧,无数次过度劳累疲劳积累就是伤病(我国乒乓球运动员退役的时候都比外国运动早却比他们伤病更多,大家都认可吧)”

      这是什么理论啊,真是“打出一个同等质量的弧圈球,粘性套胶比涩性套胶需要更多的发力”这样,王励勤马龙这种弧圈手吃饱了撑的还用粘套啊——这是佐证。

      所谓“同等质量弧圈球”,就要知道弧圈球的威力包括两方面——球速产生的动能+旋转产生的势能,速度使对手难以反应,旋转使对方难于控制,而这两方面的能量从何而来?如果不考虑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大小全部取决于球员发力。这是简单的能量守恒定律,常识问题。涩套在动能上有优势,反之在旋转势能上就是劣势。楼主只看到用涩套速度上的优势就叫嚣其弧圈球威力大,没试试粘套极强的旋转落台不弹的爆冲同样是高质量的表现。

      如果不考虑弧圈球这项技术,粘套反而在发接发和小球技术处理上比涩套更有优势,原因不讲了。

      如果非要拿“欧洲人相持比中国人好”所以涩套比粘套优势云云,俺只能搬出王大力尊神实例以反驳了。

      最后,粘或涩的技术最近几年在相互借鉴,君不见狂飙都没以前粘了么,君不见挺拔配给萨姆的正手也带粘性了么,互为补足而已,无所谓你死我活。

是个有心人呀!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淘宝http://shop61836530.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aixian007 楼主 2010-1-8 18:3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zongang在2010-1-4 16:58:00的发言:

如果涩性套胶,尤其是用在正手后涩性套胶能够很好的解决短球也能很转且不冒高这个课题,我倒是有可能会欣然接受。还要看她的价格是否合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4 17:00:35编辑过]

只能等呀!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淘宝http://shop61836530.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sj688 2010-11-1 22:10:0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转 2010-11-1 21:43:00
牛人 我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66 2010-11-3 20:40:00
不懂装懂,国手有几个涩性的,涩性的几位是陪练.外国人营销搞得好,业余的倒以用涩胶为荣了,这是什么世道啊!反正我还没输过涩胶的人,指正手涩胶选手.反手涩胶还说得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