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纤维板只是借力好,力量还是纯木底板强”?纯木与纤维发力方式详尽对比

天下纵横 2011-9-15 11:37: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ng3971 2011-9-15 11:29:00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moque 2011-9-15 10:39:00
看样子各有千秋!
受过教育的人的一大使命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http://limoque.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鑫9 2011-9-15 11:0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cgrady116在2011-9-13 10:50:00的发言:

 

“纤维底板只是借力较好,主动发力还是纯木力量大”。今天看帖子时无意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想来应该还是不少朋友都是同意此意见的,毕竟从五夹王朝就喜欢乒乓球的朋友很多。包括我这个曾经的oc,狂王的拥趸。但是我想纤维的力量也不差,只是和纯木的发力方式不同,各有千秋。平心而论,从05年开始深入接触器材时,就了大解到市场有大量的纤维底板。对于当时还是菜鸟中的菜鸟的我来说,球拍除了木头还能用碳。这是个比较酷的事情。最初觉得有碳底板是科技的像征,碳的比木的更先进。然而上帝教会我们自作聪明是不对的,我马上开始被各路神仙鄙视。他们教导我:碳板的手感如何没有纯木清晰,纯木的后劲如何强劲。专业选手几乎没有用碳板的等等。经不住一番诱惑,很快我便也开始了对纯木5夹的崇尚,OC首当其冲,还有OC-CR,EG,TO,水晶二代,TI5.4都曾是我的心爱之物,对比其他别品牌的大力杵,H- WL面材的硬度较高,并非完全靠大芯形变转化力量,吴尚垠力量不错,但对手们都觉得还是OC-CR拉过去的球接起来更顶手。偶然发现还有金牛座和ANV-WL这俩大弹簧,一问原来这两支底板的生母都是斯帝卡的家亲戚。当时确实觉得在底板的韧性上面,斯帝卡几乎有统治性的优势。

 

 

为什么斯帝卡的木头有劲?朋友们都能说出不少:如取材方式独特,干燥工艺领先,粘合技术好,甚至挑原木的眼光毒。的确,盒子上面赫然写着“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指定用拍”,自然是有其实力的。关于这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理解,也来分享下我个人的经验吧:

 

 

首先人对力量的理解,是球与底板撞击后剩下的能量以及选手自身通过挥拍传递给球的能量的合力。底板撞击后,一部分能量通过震动被释放掉,剩下一些通过形变的方式短暂储存于木材中,在这个释放能量之前的时间段,是选手的加力期。选手在发力时间越长,传递的力量越足,球速越快。回球的力量就越大。不过完要想各方面全部达到最佳是基本不可能的。各个阶段往往此消彼长,我们都知道弧圈型的纯木5夹借力能力一般,这就是对来球的能量消耗的过多所致。但通过形变后,获得了较长的发力时间,这个对力量好的朋友是比较有利的,同样的动作传递到球上面的力量更大。即使是未经身体素质训练的业余选手往往也能打出底劲很强的球。这也是此类底板广受大家的好评的重要困素。再对比一下碳素纤维底板,碳素纤维由于强度较大,形变的震动幅度小,对来球的能量的消耗较小,在借力方面的表现上很好。而它在击球后很短的时间就开始释能,留给选手的发力时间没有纯木长,对选手的动作速率要求很高,有时选手动作还未做完,球就已经飞出去了。使用者觉得自己的力量没有发到球上,球速较快但接球方不觉得顶手,如果对方移动很快则较容易被防守。这就是所谓的“虚弹”了。有这样的弱点,是否就是说,纤维板先天不足,不能与纯木在力量上一争高下了??请接着往下看:

 

 

“不论什么样的底板,都能发上力”。一句实在的话,让我们仿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深读其意,不外乎不同的底板有不同的发力方式,只要方式找对,纯木与纤维都可以做到后劲十足。对了,上面那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王涛将军说的,我是盗版混饭的,不满意的朋友请直接至电王将军研究讨论,如果有了新的结论我好加以改进,呵呵。其实在2008年无机就要到来时,如果有人对我说未来乒乓球是纤维的时代,我还会说:你疯了吧。但他还是来了,来的那么悄无声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我发现变化时,才发现用碳纤维底板的选手原来已经那么多了。下面以芳碳类纤维为基础对比一下力量较好的纯木底板。

 

 

既然纤维板在借力方面已经具备优势,那么如果解决了发力时间与效率的问题就会有很大的改善。该如何做到呢?

由于纤维发力时间没有纯木长,所以必须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及爆发力,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给板更多的力量。打个比方,如果你比对手的绝对力量小,那么如果你们在高速相持中你能比对方完成更完整的发力过程你的相对力量就比他方大,对,简单说就是要提高击球的效率。相信和专业的小球手打过球的朋友都有体会,明明还是小孩,力量不可能比自己强,但他们拉出的球还是比自己冲,这就是发力效率上的差异,您相信施瓦辛格或泰森只要全力拉上一板,就一定比马龙继科的球快吗?不管您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现在国手们的先进技术,除了减少相持时的短球,就是更强调发力时的协调性了,动作越来越小,击球点越来越提前。速度越来越快。一方只要转入进攻,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压迫式场面。纤维在霸道在这里体现的很充份,而其实仅凭这点,纯木底板也可以做到,但纤维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更薄,在保持速度的同时还能兼顾下旋转。而纯木的设计尚未跳出大芯结构的框架。如要整体加硬势必增加厚度,另旋转与速度难以兼顾。

 

选择底板终归是要能用好的才能买,指标再高不适合自己也白搭。花了大价钱却得到的是不好控制的底板一定令很多朋友相当郁闷。相信觉得纤维手感不实的大部分朋友,是用国套做正手的,这也难怪,最开始纤维就是国外最先出现的,厂家肯定考虑的都是搭配自家产品怎么好用怎么来。国外的套胶普遍比和国内的软,吞吐感较明显。用来搭配纤维比红双喜,729的硬海绵要舒服的多,只是中国选手台内控制要求很高,涩套的旋转能力还达不到要求。所以狂系一直统治着国家手正手。那么与套胶更好搭配的纯木底板自然成了标配。纤维与狂飚?早期可谓水火不容。只偶然见到些上了年纪的叔叔,拿着普碳贴着狂飚,左推右攻外加一板暴冲,打死最好打不死拉倒。不过情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无机的大风越吹越劲,失去了胶水支撑的纯木阵营风雨飘摇,国手们的成绩交替上升,情势复杂。自08年末开始,狂飚的性能已经慢慢的开始在调整变化,质量好坏我不评论,但更柔合的海绵和稍有提高的脱板速度,以及丰富的硬度选择,使得狂飚与纤维底板的融合度已经大有提高。这时杀伤力更强的纤维被广泛尝试成了水道渠成的事。纤维的潜力也被慢慢发掘出来,提高了不少专业与业余选手的成绩。这里就只说说张继科与马龙两位青年才俊。

 

 

马龙打过的纤维很多了,RUTIS,老波尔,波尔ALC,ZLC等。记得蔡猛老师曾在一次解说中大赞马龙“正手速度非常快,力量很大”。蔡老师对马龙的评价准确与否,我一介无名小辈不敢妄评,但可以看出,马龙的正手杀伤力是很足的。当时他用的正是纤维板,由于他的收臂速度非常快,大大缩短了发力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增加了他的击球威力。他的绝对力量不可能比王励勤大,但王励勤的发力动作较大,扭腰加摆臂是需要时间与空间的(退台+下降期)。而马龙的技术可以在离球更近的距离完成动作,在对阵时王励勤类选手时把对方发力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极尽压缩。退来不及,反击发不上力,优势发挥不出来,最终大力在队内的成绩下降。这就是纤维的恐怖之处,我想以后再评价力量时,除了绝对力量外,选手是发力效率也是个重要的指标。即用较短时间发上很足的力量,这方面张继科的优势无人可比。同样我也不相信张继科绝对力量就比王励勤大。而且他也没有马龙速度快,但他的臂力真的很强,王励勤扭腰摆臂才能做到的事,张继科用前臂就能做到(其实都用腰,只是继科的动作简化多了,节省不少时间)。所以对张继科来说,更多情况下都可以选择发力。比较容易获得主动。这是一种进步的打法,拉大了中国与世界选手的差距。通过这两位选手的成功,我觉得以后专业乒乓球选手的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好。以后纤维底板也会越来越受欢迎,这和无机之初预计的结果相近,但发展过程天差地别,实在想不到我喜爱的大力的空间被压缩至如此境地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只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有人说中国乒乓球队的灌油是投机,钻空子。不过当初国家队曾经禁止过海夫的神油。等后来典驰大受欢迎时,国手早已通过纤维解决了无机带来的阵痛。典驰只是为中国人的独霸之路添了把柴。现在留给沙拉拉的是一道难题,为什么限制中国队反而使中国队越来越领先。我想当我下次再见到沙老时,也许他会以一个个满头白发的慈祥老爷爷的面孔出现了。

 

综合纯木与纤维的特点来看,纯木在发力时间上往往有其优势,而且形变这种储能方式往往较易获得较长的弧线。退台也能覆盖对方的底线。而纤维则是短平快的特点,牺牲一些发力的时间来达到较好的借力速度和更快的节奏。基本在中近台解决问题。节奏往往极快,如果收臂好的话近台球质也很强。杀人于眨眼之间。不过厂商们为了拓宽新素材的适应性,开发了多类的纤维底板。有些纤维板的持球时间甚至比一些纯木底板都要长.如近期流行的萨碳。也不能用思维定式给纤维板下定义,毕竟我们打的是球,只要能满足我们技术需要,不论是纯木还是纤维,都是出色的产品。都应该报着接受的态度去看待。也希望玩家们都能从中得到快乐。

 

其实,对于业余来说,纯木底板依然有很强的可用性。毕竟我们面对的对手没有如马龙,继科般摧枯拉朽的进攻能力。而我们自己的绝对力量也并不像专业选手那么大。喜欢发力的后劲及纯木线性的手感,一款纯木底板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不需要管别人的看法。而力量较小希望纤维来弥补弹性的朋友,也完全不用纠结纤维底板没劲的问题,只要改良一下自己的动作,加上合适自己的配置,纤维板的杀伤力绝对不容小觑。即便练习动作对自己太难,纤维的借力能力也有不俗的表现。虽然跟纯木底板走过的风风雨雨相比,纤维发展的历史还那么短,但他真的已经来了,并且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相信纤维的明天同样辉煌!纯木,纤维,两分天下,各自为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4 10:29:24编辑过]

写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iaoxiao 2011-9-15 07:50: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卫! 2011-9-15 19:04:00
收臂收臂 呵呵 一收就有 深有体会 [em1001]
暴打出界 暴冲下网 搓球不转 擦边没有 最后形成自己独特打法 推挡结合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icky72 2011-9-15 18:45:00
M版V5啊。强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6650688 2011-9-15 21:05:00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zhibao 2011-9-16 11:02: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阳光风度 2011-9-17 16:40:00

    麦版过奖了……

    正是这篇文章与我实践所得相符合了,以前模糊的感受明确清晰了起来,让击球的动作结构、动作节奏与纤维板的纤维弹性震动节奏相吻合,将会获得最佳击球效果。

    与时俱进,从纯木到纤维板,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就要调整击球动作结构。

    如果只是把板子换了,思路不换、动作不变,烧多少板子也可能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缘分”,最后还是会走回纯木,找回另一双老鞋,走回到老路上,再也体会不到新技术时代的风光之美!

器材低烧,超杰Z,两个老科,蝴蝶波尔Spirit,多尼克奥恰,蝴蝶龙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