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经验大全4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3:00
2.把击球点稍微向左侧移动一点(右手为例),拉球的左侧,能拉出带外旋的球来,并且弧线能控制的更短,避转,这个是我看马琳的反手接发球时学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3:00
如何建立正确的弧圈发力动作结构 写这个题目的初衷,原因在于亲眼看到许多球友练球多年,但是动作非常不协调,造成了练球多年,水平有限,做为他们的朋友,我非常着急,眼看着球友们浪费训练时间,不得其法;加上教球后,几个弟子先后发后了动作结构问题,因此,才匆匆研究了这个课题,因时间、水平有限,下文当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球友不吝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4:00
一、中国运动员弧圈发力动作结构演变的历史历史状况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的直板反胶打法在发力的方法上和意识上嫁接自直板正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5:00
动作的结构上也以近台为主,动作小,击球速度快,摆速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5:00
在正手进攻的训练方法上也很少进行大力量的拉球训练,更多地是强调动作之间的连续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6:00
主要结构表现就是夹大臂,用小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7:00
引拍动作小,多用腰部作为发力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8:00
历史状况之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国家队直板反胶打法运动员,改变了以前的训练方法,特别强调了正手大力量拉弧圈球的训练,把这个问题摆在了直板反胶打法训练的首要位置来进行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8:00
把训练正手拉球的意识从动作小、速度快、连续性好改变为拉球动作舒展、跑动范围大、力量大,连续性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身汉 楼主 2012-11-21 22:39:00
强调了在大力量拉球的基础上提高拉球的连续性和杀伤力,在平时步法的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加大拉球的力量,练好大力拉球后的衔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