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技术简单总结

紫龙 2004-5-6 11:55:00
握拍:右手直板。
一、        接发球
尤其是直板,如果没有发接球前三板的优势主动,要想在比赛中取胜的难度较大。
学习邓亚萍,虽然是横握拍,但接发球的手段、变化很多,反手有挤、瞌,有快拨,短的能撇、摆、捅以及出台球的轻重力量拉冲和快打。就是一般的搓球也要用晃的动作或是跺一下脚来扰乱对方,使对手在还击下一板的时候心神不定,这样抢攻就没质量。
作为直板更应该利用手腕灵活,拍形调节快,动作变化的特点,来丰富接发球的手段。
1、准备动作:两脚间的前后距离,不要平行站立;膝弯,前脚掌用力;持拍手与前臂保持弯曲,与台面同高或略高。
2、对方发反手、中路短球:
⑴反手拧。
上步,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迎,
手腕内屈,拍头拧到右下;
来球下旋时,拍形稍仰,用手腕抖动磨擦来球的侧下部,吃住球向右前上方磨擦,至对方反手大角;
当来球不转或上旋时,拍形垂立,触球的中部或侧面中部,按自己的意图向右前方磨擦拧球回击到对方台面反手大角。
(拧到正手难度大,易受攻击。除非对方已经侧身)
小臂、手腕发力。
中等力量求稳,机会好时发力。
动作还原。
→对方一般回球至反手,反手快撕。
击球时间是在球的上升期,有时球刚刚跳起就可以去接触球。
击球的部位是中上部或顶部,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用力直接往前摩擦。
注意在击球时是用腰控制手臂,腰和手腕发力。而不是仅用前臂和手腕发力,一定要用上腰的力量。
→反手连续攻或扑正手。
⑵摆短。
最主要的环节是要抢到第一时间击球,在球刚刚起跳时就要击球。
上步,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迎,用腰控制前臀,手腕在接触球的瞬间突然向下发力,和球往上跳的力形成合力。
这样就使摆过去的球很转,使对方不敢轻易挑,只要对方回摆,就有机会抢冲。
→对方回摆,正反手拧、挑
上步,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迎,
反手拧时手腕内屈,拍头向右下;正手时板头在下,紧贴着台面向前插进,使球拍低于来球的上升高点。
来球下旋时,拍形稍仰,用手腕抖动磨擦来球的侧下部,吃住球向左或右前上方磨擦,至对方大角;
当来球不转或上旋时,拍形垂立,触球的中部或侧面中部,按自己的意图向左右前方磨擦拧球回击到对方台面的任意落点。
小臂、手腕发力。
中等力量求稳,机会好时发力。
动作还原。
→对方劈长,正反手抢冲底线长球
腰带动步法,重心移动。
    腰控制大臂。
    对方回球下旋较强,拉球注意由下至上发力多些; 击球中(上)部。
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动作(手臂、重心)还原。
→对方挑起,正反手快撕
⑶捅长。 至对方底线。
    →对方起板→反拉
→对方搓回正手或中路,正手(侧身)起下旋(抢冲底线长球)→正手拉攻
→对方搓回反手,反手起下旋(抢冲底线长球)→反手拉攻
3、对方发正手短球:
⑴拧、挑至其正手。(不得已摆短、捅长、撇晃)
→对方回球至正手,正手快撕(快攻)→正手反拉
⑵出台,跨步正手起下旋或台内起板拉,至大角。根据对方回球
→小碎步调节正手连续攻
→并步、跳步侧身正手攻
→并步、跳步到右方正手攻
4、对方发长球。
  ⑴至正手→跨步正手攻→相持
⑵至反手→反手攻→相持
⑶至中路→小碎步调节正手攻→相持
对方回球下旋较强,拉球注意由下至上发力多些; 击球中(上)部。
对方回球下旋较弱、不转,拉球注意由后向前发力多些; 击球上部。

二、发球
每次发球都有练发球、发高质量球的意识,发球结合抢攻(尤其正手侧身抢攻)的意识。
A、以球拍不同部位触球。拍头与拍柄部位分别发出转与相对不转球;拍面下侧与拍面上侧部位分别发上下旋球。
B、以弧形挥拍路线不同时期触球。前期触球为下旋;后期触球为上旋。
C、以手腕不同发力方式触球。手腕发力摩擦则旋转;手腕发力弹击则不转。
正手手腕抖动发球。触球瞬间手腕抖动,发出旋转相反的球。
手臂引拍动作尽量相同,结合ABC三点发出不同旋转:(侧)上、(侧)下、不转;落点:正反手短球、中路短球、正反手急长。试探对方吃什么球。
下旋过于强烈,对方回球后,自己不好起板。
1、急长发至右大角→反手攻→相持
2、急长发至左大角→跨步正手攻→相持
3、近台短球
→对方摆短→拧、跳→攻→相持
→对方搓长→起下旋→相持
→对方挑→攻→相持

△        对方发球、回球先准备拧挑、摆短,抢第一时间。判断球出台再收回手抢拉出台球,否则拧挑、摆短抢不到第一时间。
△        拧挑后的下一板的衔接用近台快撕;抢拉下旋后如想发力,稍退台。
△        对方回球到中路,加强侧身意识。
三、相持
(一)        正手
正手攻球
正手反拉是在近台对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与正手攻球动作有相似之处,近台反拉的用途--对付弧线稍高的前冲弧圈球。
弧圈球渐近身前,手臂后摆引拍至肩宽,小臂自然放松和大臂呈现120度左右。
大臂带动前臂向前,将触球,手腕稍内旋,拍形和台面呈现30度-40度,掌握往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体侧,上中部,手腕同时向上,向前发力磨擦,将来球反拉出手。与此同时,腰部向左侧转动。重心移到左脚。
近台反带技术的用途--对付低弧线前冲力很强的弧圈球。反带动作和反拉动作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由于前冲弧圈球速度快,弧线低,所以反带时手臂后摆引扳动作幅度比拉要小,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触球时手腕向前发力磨擦。击球关键是拍形前倾固定,触球时以上臂,手腕向前发力为主,前臂起辅助作用。
(二)        反手攻
反手拉下旋,身体重心在右脚上,拉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向前,手腕用力摩擦球的中上部,在击球的瞬间把球向前顶。
反面快撕球,击球时间是在球的上升期,有时球刚刚跳起就可以去接触球。击球的部位是中上部或顶部,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用力直接往前摩擦。注意在击球时是用腰控制手臂,腰和手腕发力。而不是仅用前臂和手腕发力,一定要用上腰的力量。
反手弹击球,板形前倾,在球的上升后期或最高点击球。在击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身体前迎,用腰和手腕发力,用力方向是向前下方用力弹压。旋转越强,向下的力量越大,旋转稍弱,向前的力量就应该大一些。
反手中台拉球,反面板形前倾,击球点在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稍偏右脚,用力的时候用腰和手腕发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时手臂不要摔,用腰控制手臂。
反拉弧圈。
注意事项:
1、动作还原。手臂、重心还原。
2、力量、步法(小碎步、上步、并步、跨步、跳步、交叉步)、动作幅度的大小:近台幅度小、远台幅度大。
   手腕运用的幅度:近台幅度大,远台幅度小。
3、打大角斜线命中几率大,直线难度大。
4、观察总结对方弱点:一般人反手、中路;有些人正手;有人相持差些;有人小球控制差些……
5、必需养成主动进攻的习惯。第一时间拧、挑。第一时间起下旋。
四、心里
坚信自己能赢。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打好每一个球。
每打一个球,利用拣球心里总结一下,不着急一个一个连续打。
打出自己积极主动的气势。
五、赛前准备
    比赛前一阶段有条件的找陪练(教练)进行一段练习。
前一晚睡眠绝对充分。
早到比赛场地适应环境。热身,活动手腕、手臂、腿脚、腰胯、颈部等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国货当自强。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