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直板反胶复兴之马林篇

风刀霜剑 2009-1-6 13:03:00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马林在男单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决赛,夺得男单亚军,从那一刻起,中国的直板反胶传统打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马林作为直板反胶新一代的代表人物,在一系列的国际大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一次夺得奥运会男双冠军,两度捧得世锦赛团体冠军、混双冠军和男单亚军,三摘世界杯男单冠军,为祖国争得了很大的荣誉。同时,马林在赛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充满激情的战斗作风也被我国广大乒乓球迷所深深喜爱。
  继马林之后,在2002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埃及站中,王皓又一举击败萨姆索诺夫、塞弗、恪林卡等世界超一流选手,夺得了他自己的第一个巡回赛冠军,他全新的直板横打打法也由此声名鹊起。随后这三年里,王皓取得了世锦赛团体冠军、男双冠军和奥运会男单亚军各一次,由于他的打法独特,在我国的直板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直板横打,成了当今不少乒乓球爱好者和少儿运动员模仿学习的新潮流,也将为我国直板反胶打法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随着2008年的日益临近,马林、王皓技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受到了各方面和广大球迷的高度关注,他们能否在北京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得更大的荣誉,也成为人们愈加关心的话题。马林、王皓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利的痛苦,特别是在雅典奥运会的男单比赛中,马林负于老将瓦尔德内尔,王皓输给柳承敏,都会给他们的运动生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任何一种打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扬长避短。我相信,马林、王皓经过这几年的风风雨雨,会更加成熟,会在不断的创新中令自己的技术更加完善。其实,在直板同横板的较量中,直板选手迈向成功的道路要比横板更为坎坷,更多荆棘,这是由直板打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押 宝
  
  1996年5月,马林在代表国家二队同国家一队的比赛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晋升国家一队。然而,同为“升班马”,马林却不像王励勤、刘国正那样很快就受到国家队教练员的青睐。从5月份晋升国家队,到当年11月冬训开始前,没有什么人看好马林,包括我自己在内。但经过反复考虑,我还是主动向蔡振华主教练提出,希望把马林分到自己组里训练。临近冬训,分配运动员的时候,蔡指导才明确把马林分到我的训练组里。
  当时,马林的打法是正手反胶、反面长胶,发球抢攻时以反胶为主,接发球时反胶和长胶交替使用,整个打法显得比较落后。但他当时也表现出了最大的优点,就是手上感觉好,正手的转不转发球抢攻有一定的威胁。
  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刘国梁、孔令辉的成功为直板正胶和横板打法树立了榜样,而直板反胶却成为相对最薄弱的环节,缺乏代表性的选手。因此,国家队加大了对直板反胶打法进行研究和训练的力度,蔡振华主教练当时非常严肃地给我提出了要求——今后衡量我工作成效的标准,就是看我在直板反胶打法的训练上是否能有所突破。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通过分析我所分管的几位直板反胶选手(马林、秦志戬、王飞、韩阳)的技术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潜力,我最后决定把“宝”押在马林身上。之所以下此决心,主要是看好马林打球的玩命精神、良好的手感,以及技术虽不全面但特点突出。为了实现目标,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和主教练蔡指导进行沟通,经他同意,把马林的反面由长胶改为反胶,反面向刘国梁学习,走直板横打的路。让马林的整个打法向突出前三板、以正手全台进攻为主配合反面进攻的技术风格发展。
  二、确定马林在冬训中需重点解决的技术要点:
  1、加强正手杀伤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抢冲下旋的半高球,着重改进正手发全力抢冲时全身力量传递的协调性;提高抢冲两条底线下旋长球的能力;提高全台正手连续进攻的能力。
  2、增强在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时抢冲半出台球的能力。
  3、提高接发球加转快摆短的能力。
  4、狠抓反拉弧圈球的成功率。
  这四点,是参照马林的技术特点决定的。由于他的发球以转不转为主,而且质量很高,旋转差异大,对方在接发球时往往不是摆短就是搓长,而不敢轻易挑打。对方摆短,就很容易形成半出台球,对方搓长,自然就是底线球,因此,马林必须练好对半出台球和底线长球的抢攻,这样才能真正加大发球抢攻的威胁。在接发球时,马林以加转快摆短为主,只要对方回短,马林就准备抢冲半出台球。另外,盯住对方发球时的半出台球,只要对方的发球一出台就坚决抢冲,绝不吊。因此,加转快摆短、抢冲半出台球和底线长球就成了马林的技术核心,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制定马林此后三年的奋斗目标。那时我心里的想法是,争取让马林在45届世乒赛团体赛中能够通过竞争进入五人主力行列,成为世界冠军。因为当时马文革、丁松的技术上升空间已不大,只要训练得当,马林完全有可能赶超他们。
  从这以后,我就在马林的身上投入了我几乎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每天为他加班加点地补课训练,连周日也不例外,有空的时候,就看技术录像,研究主要对手的技术特点和应对战术。我的这些做法,也曾引起了一些议论,认为这样做对我分管的其他运动员不公平。我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些议论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孤注一掷,那种内心的压力是谁也不能理解的,也很难对别人去说,只有自己承受。
  
  琢 玉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训练,马林在国际比赛中开始崭露头角,取得了一些好成绩。这时,蔡振华主教练及时提醒我,马林的技术一定要不断创新,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只有经得起对手的研究,才是过硬的技术。
  因此,对于马林的训练,我除了力求保持他的技术特点之外,就是不懈地追加新技术。比如,那时候马林只会抢攻转不转,而不太会抢攻侧旋来球,为此,我在发球抢攻环节中,增加了抢攻侧旋球的训练,增加了发正手近网短球后的抢攻训练。补充这些练习时,马林的心里其实并不太愿意接受,觉得不是很适合他的技术特点。但我要求马林,“不管你理解不理解,先练了再说。如果真的不适合你的技术特点,我们再调整。练都没练,怎么知道不适合你呢?”马林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教练要求他练新技术,无论他心里是否想得通,他都会尽最大努力认真去练。正是马林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他的技术不断丰富,在比赛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我与马林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一致同意不断创新才是保持技术领先的真正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练员,必须要具备控制训练进程的能力,使你的训练思路能够在训练中得到体现,当运动员不理解的时候要敢于坚持。当然,这种坚持绝不是盲目地坚持,而是基于对运动员技术特点的充分了解和对乒乓球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
  1999年在荷兰举行的第45届单项世乒赛上,马林和张莹莹配合,一举夺得混双冠军,第
一次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提前实现了我让他成为世界冠军的愿望。在单打比赛中马林也发挥出色,先后战胜了金择诛、萨姆索诺夫、瓦尔德内尔,与刘国梁胜利会师决赛,最后惜败,获得亚军。这次比赛,使直板反胶打法再一次站在了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前列,马林也成为了新一代直板反胶打法的领军人物。
  
  浴 火
  
  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2000年奥运会中国队男单三号的激烈竞争中,马林战胜了王励勤,却意外地输给了刘国正。那是在河北正定基地进行奥运会封闭训练期间,当时的乒羽中心主任杨树安和蔡振华主教练找我谈话,告诉我最后决定马林落选,尽管我的心在颤抖,但我还是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当时,蔡振华主教练的一席话让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至今记忆犹新——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吴啊,你一定要做好马林的工作,他是个含金量很高的运动员,一定不能让他趴下,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开完会回到房间,我一个人坐在床上发楞,马林训练结束马上来到了我的房间,看到我脸上的表情,马林就知道自己落选了。我们俩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坐了很长的时间,在这种时候,任何言语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后来,马林回到自己的房间痛哭了一场。
  晚饭后,我来到了马林的房间,为他分析了奥运会落选的原因,鼓励他要向刘国梁学习,要像一个男子汉,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刘国梁1991年进国家队,92年就在中国公开赛上击败了全盛时期的瓦尔德内尔,从而一举成名。可是,在次年42届世乒赛对瑞典的男团决赛中,中国队却没有派他出阵。43届世乒赛在中国天津举行,团体决赛又和瑞典狭路相逢,当时全队上下同仇敌忾就是要打翻身仗,夺回斯韦思林杯,而刘国梁是那几年里中国队唯一对瓦尔德内尔保持不败战绩的人,但最后决赛同样没上刘国梁而上了丁松。为什么?因为那时国梁还比较年轻,直板打法有它的缺陷,上刘国梁就是去搏杀。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队需要的是胜利,是有把握的胜利。在凶与稳的选择上,选择了稳,上了丁松,最后中国队如愿以偿地夺回了斯韦思林杯,从而开创了中国乒乓球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刘国梁并没有因为两次团体决赛没上场而灰心,在43届世乒赛单打中再次战胜瓦尔德内尔闯进决赛和孔令辉胜利会师,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夺得男单、男双两枚金牌,并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夺得大满贯的男运动员。同样是直板打法,刘国梁能够经得起落选的考验,难道你马林就不行吗?在以后的几天里,我都带着马林去电脑房上网,看网上球迷们写给马林的很多鼓励的话,球迷们发自内心的激励话语深深地感动了马林和我,帮助我们走出了这一段最为痛苦的历程。磨难是人生的一种财富,经历了这次的磨难,马林也成熟了很多。
  
  涅 磐
  
  2000年奥运会以后,乒乓球由小球改为了大球。第一次大球世界杯在中国扬州举行,由于马林没有参加奥运会,在家里苦练了20多天的大球,因此他在扬州夺得了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杯单打冠军。随后,国际乒联又对比赛规则进行了修改,将发球从有遮挡改为无遮挡,将比赛由21分制改为11分制。这几项改革对直板打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是加大了比赛的偶然性,减少了回旋的余地,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二是限制了直板打法的看家本领——发球抢攻的作用,加大了发球抢攻的难度;三是削弱了进攻的速度和力量。但是,这些新规则也为马林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一是比赛由21分制改为11分制,缩短了比赛的时间,对体力的要求降低了;二是回球速度减慢了,有利于正手的连续进攻;三是虽然比赛的偶然性加大了,但对比赛投入的速度要求更快了,而这正是马林的强项。
  为此,我有针对性地对马林的训练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是“武器”的革新,为了加大击球力量,改用了碳素球板;二是加强了发球的变化和两面上手的能力;三是在比赛意识上作出了一些调整,更注重接发球得分;四是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正手在近台的快拉快带和反面的拉侧下旋球。正是这些改变,使马林继续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两次夺得世界杯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位三捧世界杯冠军的男选手,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与陈玘搭档登上了男双冠军的领奖台,圆了我们的奥运冠军梦。(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6 13:04:22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4条评论

ddsdcr 2009-2-5 21:03:00

好东西!

感谢楼主分享

非诚勿扰,不喜勿入,山炮勿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楼主 2009-2-5 10:29:00
从吴敬平教练给马林制定的训练重点中我们也可学习到很多东西。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春居士 2009-2-24 09:24: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12 14:37:00
收藏备用了!谢谢楼主分享!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