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横打的运用 台内拧

ai3432993手机认证 2009-1-30 12:30:00
                       

 

横打系列技术的发力,基本是以"台内拧"的动作过程为基本模式的,因此,掌握了"台内拧"的发力机制,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直板横打系列技术的发力。
一,予备站位与战术站位:予备站位时的内容与正常站位相同。对方来球的落点入左半台时,右于持拍者须右脚向前,视来球落点距球网的距
离与是否上、下旋来综合判定重心前迎即上步的方向及距离。落点距网近且又下旋或不转的来球,右脚须适度入台下。上右脚时,足跟先落地以后身体重心前移使足跟离地、重心偏右脚前掌的同时左足根微虚并微右转,使左脚承担的部分重心偏前掌内侧(注意:这时的双脚基本上应处于平行状,以使击球后的还原和移位过程更顺畅)。必要时左脚可适度跟上,以便掌握身体重心与来球落点的最佳距离、落实准确站位即战术站位,以避免伸臂勉强击球致使出现漏球或发力不足等现象,同时确定直、斜线的出球方向。
二,持拍与控拍:横打的持拍与左推右攻的持拍方式有不同,左推右攻的持拍正面的姆、食指通常是大钳式,即姆、食指基本呈半环式、两指
端应有1.2~1.5cm的距离,反面三指稍蜷起叠落并抵在在拍柄至拍尖的中分线上,拍柄在虎口中部。发力的控拍时,后三指配合拍柄做支点基本不动,以姆、食指的压拍肩力配合小臂的内外旋调控拍型的前倾与后仰的角度;横打的持拍,对于业余球友我推荐小环式,即姆、食指间距

为1.0~1.2cm,后中指微屈并指端偏左处轻触在中线上,无名指与小指随中指势自然靠拢,发力时的控拍细节在后续的发力过程中分开介绍。
另外,大家可能注意到马琳与王皓在持拍方式上略有差别,但正面的姆、食指的方式曾在一段时间内基本相同,都是姆指沿拍柄直伸、食指同
日直一样勾在拍柄端处。但王皓现在的持拍方式又恢复到原来的小钳式,发球及横打时转换为大钳式,因为横打的发力控拍是以姆、中指的合力为主,食指为辅,大钳式持拍会有利于食指在发球、横打及正反手转换的控拍时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调整。马琳式的特点应是稳定并有利于推挡,王皓没有推挡,横打的适应性却很强。我推荐小钳式的理由是可以兼顾推挡,横打时可转换成大钳式。
三,引拍:1.在上步使重心迎前的同时,右肩迎向来球时身体顺势适度左转、同时将肘适度架出(注意:这个过程的精准度很重要,它也是重心
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战术站位的重心转移过程的衔接或继续)。引拍时右肩迎向来球并稍左斜身,以肘关节为主要支点、肩关节辅助,手腕大幅内收的同时小臂也适度内收,使肘部更加突出。
2.小臂只是内收并无内旋,持拍的食指相对适度放松并上移至略搭拍肩(注意:食指不可以完全放松,移至反面更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使拍柄
在手掌虎口处的支撑作用大幅削弱,使姆、食、中指三点的控拍力度平衡与手腕的协调配合以及包括大、小臂在内的整体发力平衡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食指的相对放松要适度。),中指与无名指稍上移,以姆、中指的合力为主控拍,使拍型处于微前倾状态。
四,迎前与发力:1.来球为上旋或不转时,拍型不变,重心向前,在上升后期至高点期时、触球后上中部至顶部、展腕与小臂外展同步同速、
以腰髋为支撑、腕关节与肩关节领肘,直接向前顺势发力摩擦(注意:发力过程中的展腕应以姆、中、食指的合力控拍为主带手腕外展,而不是手腕为主的甩腕,其中的食指在控拍发力时应有略压拍肩的动作使小臂外展的过程中有稍许的旋外成分,以拍形的变化控制回球的弧线不至过高)。击球过程中无身体重心转移,球离板后重心迅速还原并迅捷地作予判移位,以利后续。
2.来球为下旋时,在迎前的过程中用小臂内旋的不同幅度来调控拍形的前倾角度,同时食指略内收使拍柄从虎口中部移至偏食指根部、使拍头
适度下垂。来球从台面上弹起时,重心向前并适度提升,肘部外架,在上升前期借来球上弹之力触球的后中部吃球(注意:这个迎球过程是重心带小臂迎前、手腕无动作),触球瞬间手指发力使手腕外展带小臂外旋向左上中部螺旋式沿球外园发力摩擦,此动作过程即为"拧"(注意:这个发力的动作过程是以手指、尤其是食指的发力带手腕外展与小臂旋外组合成的"小臂旋外"的发力为主,这个小臂旋外的发力是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所以在"小臂旋外"发力时,肘部应有一个瞬间下压动作以固定支点的作用配合,这很重要)。拧下旋球时,应有用拍将球甩起来再送出去的感觉,因此,手指的发力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有手臂的发力而没有手指发力的感觉,你的拧球必定会无威胁!
对方在反手位用正(右)手发左侧下旋球时,适宜顺转拧直线;用反手发右侧下旋时,适宜逆转拧斜线,但迎球及吃球的初始触球点,初练横打
阶段均应以球的后中部为基准点,逐步熟练的过程中可做适度精控,以配合对发力方向准确控制的需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下图是王皓拧下旋来球的动作过程,大家可以观摩王皓的控拍手型、肘部下压、引拍及触球过程的拍型变化、重心迎前及转移等细节。感谢PPK球友的动画提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主板:YEO 正手:省狂40度 反手:SRIVER EL 2.1 副板:AP500 正手省狂39度 反手729-08 交易过的球友:llbllb11,feiniao1980,收藏家1.huzjin,killtime

21条评论

风刀霜剑 2009-1-30 23:38:00
好文章非常值得一读!受益匪浅,感谢楼主朋友分享。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2009-1-31 09:21:00
楼主朋友的几篇文章中多次提到要用手指带动手腕发力是非常正确的!尽管大家在动画中和现场观摩时很难看清楚手指发力的动作,但是它是确实存在的,是否是用手指带动手腕发力体现出的效果是绝对不同的。大家体会一下就会有新的收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1 9:25:08编辑过]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死神 2009-2-1 00:09:00

楼主说的非常棒,我今天晚上打球就一直用的台内拧(俗称香蕉球)。

我就是学的王浩和王励勤(虽然我是横板的),非常的爽,超爽,技术非常的先进。

LZ 有一个疑问,你文章里说的那些拇指食指中指等等有关指头的能具体说一下是针对横板的还是直板的吗?能仔细的标出来吗?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春居士 2009-2-20 20:40:00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12 14:43:00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悲秋客 2009-3-13 01:23:00
[em1002]
乒乓有形,快乐无限。 认真打好每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你不行 2009-5-6 00:59:00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你不行 2009-5-6 01:01: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aygxj 2009-5-6 18:07: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