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第三次彻底退役 佩尔森:中国不会有我这样的常青树

小洋人 2009-5-3 07:01:00

第三次彻底退役 佩尔森:中国不会有我这样的常青树

 

来源: 东方早报

 

  “尽管勇敢努力却无奈白辛苦一场。这一戏剧化情节成为男双第三轮其中一场较量的真实写照。而随着这样略显遗憾的结果,我们也将送别瑞典人佩尔森。”国际乒联在官网上打出了这段煽情的话。当佩尔森与搭档斯文森在男双比赛中3比4不敌中国香港组合李静/张钰后,43岁的瑞典常青树终于选择了退役。

 “这次是真的退了吗?” 

 “没错,国家队的事对我再没吸引力了。”佩尔森的回答很直爽。 

 结束了这场男双比赛,意味着佩尔森第七次世乒赛之旅的终结。同时,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结束,他将带着骄人的职业生涯战绩和在日本的特殊记忆退役。

 作为18年前的世乒赛冠军,佩尔森曾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击败风头正劲的中国选手刘国正晋级,直到半决赛遇到后来夺冠的孔令辉,他才停住脚步。 

 2005年,悉尼奥运会后退役、2001年复出的佩尔森和大他半岁的“大满贯”同胞瓦尔德内尔并肩征战上海世乒赛,男单输给德国“金童”波尔之后他再萌退意,而不敌白俄罗斯名将萨姆索诺夫的老瓦也在几乎同时发出了告别宣言。 

 两次宣布退出国家队,两次重新回到国际赛场,佩尔森这一拖再拖便熬成了“常青树”

 来横滨之前,这位驰骋乒坛20余年的瑞典人早早宣布,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效力国家队。以一场遗憾的失利结束自己许诺的最后一场世乒赛比赛,佩尔森已经开始变得超脱起来,甚至开起了玩笑:“现在肯定不难过,也许今晚吧,不过我明天又没比赛了。”

 在别人看来,佩尔森从没认真对待过“退役”二字,对他来说,这再三的反复只是他遵从自己真实内心的选择。“上海世乒赛那次我是真的不想打了,所以就去卡塔尔当了教练,等合同一结束,我觉得重回赛场是当时最想做的,尤其当参加北京奥运会那么有吸引力的一大挑战摆在我面前,我内心的动力就又汹涌澎湃了。” 

 就这样,佩尔森和同胞瓦尔德内尔一样成了世界乒坛最知名的常青树,不过在他看来中国乒坛或许很难出现他的“接班人”。

 “论能力中国队的谁都可以打到40岁,不过他们内部竞争太激烈了,占住一个主力位置十分不易,而且这样的压力之下也很容易消磨人对职业生涯的热情,这样综合考虑的话,也许没有人可以在中国队打到这么久。”

 不过对于中国,老佩还是颇有兴趣:“如果能来中国执教,我倒很感兴趣,不知道中国这边有没有意向."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5条评论

安阳郝文杰 2009-5-3 14:33:00
支持他们![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悲秋客 2009-5-3 15:00:00
一个人大半辈子都在打球。丢下球拍,是不是会觉得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不是感觉到生命开始了新的轮回?
乒乓有形,快乐无限。 认真打好每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反手偏左手机认证 2009-5-3 15:13:00

中国确实出不了这样的人。老佩真会来中国执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let手机认证 2009-5-3 15:1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悲秋客在2009-5-3 15:00:00的发言:
一个人大半辈子都在打球。丢下球拍,是不是会觉得进入了另一个**的世界?是不是感觉到生命开始了新的轮回?

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失落感。

 

中国充足的后备力量与强烈的竞争体制能打到35岁就是奇迹了,不可能象老瓦、老佩这样打下去,其实他们之所以打这么久还是因为无奈,没有优秀的新人顶替上来,他们不得不打这么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友羽佳 2009-5-3 07:03: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