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欲放弃之项却包圆 如此强势别国生存空间哪?

deniel021 2009-5-3 21:18:00

千呼万唤,第50届横滨世乒赛的首枚金牌终于产生。尽管是新组合,尽管是没怎么配训练,这枚金牌还是顺利归入了中国军团的囊中。要知道,在最近10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连续获得的第10个混双冠军已经超过了上世纪20、30年代匈牙利选手连续包揽前九届世乒赛混双冠军的历史纪录。考虑到中国乒乓球项目尤其是混双项目的巨大整体优势,打破这一尘封已久的纪录几乎是必然。毫无疑问,这是鼓舞人心的大喜事。不过,十全十美从来就只存在于理想状态。欣喜之余,有那么一丝莫名的无趣让人颇感惆怅。

包揽之势担心“人家不玩了”   有些人担心早早将混双金牌收入囊中且“预定”金银牌的现实表明本届世乒赛又将演化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自娱自乐”。其实,这样的担忧可谓老生常谈。早就有人将世乒赛形象地称为“全运会”,紧跟其后的就是对国球未来的担忧。--当然,担忧的不是我们自身的水平和发展,这些人真正担忧的是将来某一天国球会陷入“没人陪我们玩”的尴尬。   在许多人看来,“人家不玩了”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当国外选手拼尽全力也更多地充当绿叶,而且这种命运没有多少彻底改变的希望,离开或许就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其实打乒乓球的人都是为了成绩而打的吗?显然不是。

成绩并不是项目生存根本

提前预定混双、男女双、男女单等各项赛事的发展进程表明,本届世乒赛中国队的整体优势依旧无可撼动。加之本届赛事中国兵团经由“直通横滨”发掘出的一批新人大都较好地完成了比赛任务,有理由相信,中国乒乓球的老大地位在无机胶水时代依旧绝对稳如泰山。   那么,这是不是愈发意味着外国选手远离乒乓球的信念更加牢固呢?显然不是!冠军、金牌、奖杯,这些固然是一名运动员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成绩不过是竞技体育一个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激情、挑战、超越,哪一项不比成绩更能引起心灵的共鸣?   只有具备了广泛性和认同性,一个项目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但是,中国队一枝独秀并不代表乒乓球不具备广泛性和认同性。至少,我们欣喜地看到,其他国家的年轻球员也在不断地成长。而那些真心喜欢乒乓球的观众也断不会因为与冠军的绝缘而心生懈怠--我们可以从一个又一个冠军中感受国球的魅力,国外的选手和观众们自然也可以从挑战高手、超越自我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如此,中国队没有理由不继续努力去包揽本届赛事的全部冠军。 带来的混双冠军只是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加绚烂、更加妩媚的金牌大餐。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安阳郝文杰 2009-5-4 12:23:00
听说要中外配对打混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