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专业速成 (转贴)

dawanwan 2003-3-24 00:41:00
专业速成之一专业球手比业余球手主要高在两个地方:比赛经验和技术训练。比赛经验不太好速成,比如怎样判断对手的发球,如何限制对手特长等。这些需要针对临场情况做决定,而对手的情况又千差万别。但技术训练是有捷径可寻的,而且比赛经验的积累是以技术训练为基础的,技术训练的水平提高了才谈得上去丰富比赛经验。否则,基於低水平技术训练的经验也只能属於'小'聪明,跟高手比赛时连个P也顶不上。 技术训练到底是练甚麽?有的球友认为是正手攻,有的球友认为是步伐,有的球友认为是拉弧圈,有的球友认为是推挡,有的球友认为上面几条全都是,还外加发球,台内等等。这些都不错,但都没还直接涉及本质---发力! 技术训练说到底是练发力,以力控球,以力服球!!! 有人说:减力挡(如老瓦最爱玩的一招)就不发力。但我们还必需看到,老瓦总是先用一板加力把对手压到中远台,才敢使减力一招。所以,即使用减力得分,也得以先发力为前提,否则等於抬去送死。 专业球手发力的特点(包括其他球拍类运动)最突出的有两个: 1。大肌群(腿背腰肩)主要发力,小肌群(手臂)主要调节。 说具体点,就是多用腿,腰背,肩发力,然後靠前臂(肱二/三头肌),手腕(前臂肌群)调节拍型和击球角度。 2.但是在乒乓球里有个小例外:近台技术里,小肌群除了主要起调节作用,还起相当的发力作用,因为近台技术有球台阻挡着,很多情况下,大肌群鞭长莫及;但你看看网球(有非常相似的击球结构),不存在球台阻挡的问题,大肌群发力更加明显,即便是近网发力;捷克选手的动做是极好的例证,你看伦德尔,科达他们那麽瘦,击球力量却巨大,不可能只是服用禁药的结果!而中远台以及拉弧圈技术几乎不存在球台阻挡,大肌群发力就特别明显了,如老金,老马。 另外,还可以用肌肉受伤的机会来反证一下。专业球手中打攻球的大肌群受伤的特多,如马文革的肩伤,邓亚萍的腰伤,蔡振华的腰伤,王励勤的腿伤,郭跃华一生中的最酸痛的憾事,去年年底桑普拉斯的背伤等等,当然他们也有小肌群受伤的,如王浩的臂伤,很多专业球手的膝,肘,腕关结伤。但不能不看到,膝,肘,腕损伤,有个非常大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肌群"驻扎",即便是业余球手,这些关结也常因受虐待而大闹罢工。只是绝少听到业余球手有大肌肉受伤的,如果有,他的水平恐怕已经不太业余了。 还有的球友总把庄则栋"闯与创"书中的一则话为座右铭,那本书我翻过几谝,但多年後,那一则话只记个大意:业余球手用上(大)臂打球,专业球手用前(小)臂打球,世界冠军用手指(手腕)打球。如果他"打球"的意思是指调节拍型,控指球路,我绝对同意,而且庄的经验来自直板正胶,正胶的拍型调节范围很小,要求比反胶精确,所以他比较重视拍型的控制。我不认为他的那段话是指肌肉在发力中的角色。记得他常教我们的是"脚打7分,手打3",还说他教山西专业队时令球员随时保持後脚跟"离地3寸"---他给我们示范时给真是"离地3寸",再有虽说他的手臂动做小,但他打球时弯腰,曲膝,翘屁股(40多岁时还能如此!)正手发力时屁股甩得特狠。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不妨你现在站起来,弯腰,曲膝,翘屁股,保持後脚跟"离地3寸",再狠狠甩甩屁股,就能体会到他的腰腿背的确用了很大的力。 那麽大肌群(腿背腰肩)与小肌群(手臂)的配合关系是甚麽呢? (1)首先得说说他们的前後关系,即发力顺序。物理上,每次球手本身的发力都是从脚蹬地而获得的,即击球时的能量是取自地面,顺着:脚-小腿-膝-大腿-腰髋-背-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球板的传动顺序最终把能量传到球上。用甩鞭类比击球的话,那麽鞭柄相当於脚/腿,鞭梢相当於手。甩鞭与击球的区别就是,鞭子任何一段都不能自己收缩发力,而球手的脚->手这一路上有很多肌群能本身收缩加大挥拍速度/能量。所以用鞭状挥拍时,脚->手这一路上,离球越远的越该先发力,甚至多发力(如果有足够的发力空间)。(2)其次是这一路上发力的肌群的联结关系。很多业余球友的发力看起来象挥动的一条棉绳般软而无效,或者象条笨重的铁链,虽然他的每块肌群可能也发了不小的力。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的脚->手一路上,"驿站"没发挥功能。我这里的"驿站"是说膝,腰髋,肩,肘,腕几个关节。如果"驿站"不发挥功能,脚->手一路上传动的能量就象一路上没有补给的马ㄦ,到终点时已经有气无力了。特别是肩,腰髋这两个"驿站","驿站"本身就有肌群"驻扎",又与大肌群相邻,作用就更不容不重视。再自细观察专业球手的发力:虽然每段肌群发力的先後界线很明显,但整个动做刚性十足,象冲满弹性的皮鞭,又似是功艺精良的西洋剑---坚韧难屈。之所以他们能发力如是,"驿站"沿途联结/补给的功劳甚大。 很多业余球友看专业球手打起对攻来,轻松自如,於是练开了"全鱼肉松"式发力,还满以为是得了真传或看破了机关。却不知专业球手只是在引拍节段有相对於挥拍发力节段的放松,而发力挥拍时恨不得一拍杀死对方,哪敢谈松呢? 用关节的刚性来保持发力挥拍的能量,不可能象读老K的这篇文章那样简单,那还需要常期正规训练,一则加强球手本人对来球的判断能力,二则熟练自己的击球节奏,熟细球性,才能在比赛中,保证自己能在发力途中,从容指挥"驿站"调运粮草,(至少在有机会发力时)立於不败。 但这篇文章是为了球友向专业速成,那麽指挥"驿站"也有速成门道吗: 如果你还不太会用关节,联结/调动全身肌群,型成一把坚韧难屈的西洋剑,甚至连冲满弹性的皮鞭也没希望。那麽成为一只颇具威力的三截棍如何?再不灵的话,做个二截棍总没问题(我打包票)。具体如下: 三截棍法:(马文革,王励勤,金则珠的简化打法)弯腰,曲膝,保持上身前倾(厥屁股),腰部以下形成第一截;腰到肩部是第二截;肩到球拍为最後一截。发力过程中,每一截都保持一定的刚性。此法更着重腰髋(大轴)的使用,因为上身前倾较厉害,挥拍半径与"上身的投影长 手臂的投影长"成正比,半径较下面的二截棍法大不少,威力大,体力消耗也大。 二截棍法: (孔令'挥'式)略弯腰,曲膝,上身保持略前倾(不用厥屁股),肩部以下形成第一截;肩到球拍为最後一截。同样,发力过程中,每一截都保持一定的刚性。次法把三截棍法里的大轴(腰髋),向上移到肩部,较适合腰部不宜发力的大龄球友。 这两种棍法都不强调前臂发力(与中国'式'快攻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当然,如果你前臂发力本来就不错(又多打近台),还是该坚持!!!只是别太依赖前臂。 写到这ㄦ,我才有点觉得该把下面的"身前击球"放在"1。大肌群(腿背腰肩)主要发力,小肌群(手臂)主要调节。"之前讲,因为"身前击球"讲的将是引拍过程,是挥拍发力的前奏。 所以不管再如何练发力,为"身前击球"而做的引拍才是最最有份量的基石。 2。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待续)专业速成之二--身前击球该讲身前击球了,但我又觉得上一篇中"(2)发力的肌群的联结关系"还该给球友们点睛一下,温故而知新吗。简而言之,大肌群协调发力的关犍是"用腰背抡肩,先转腰後转肩";相反,忌诲的是"只会用小肌群"-尤其是上臂肌群,"乱甩小关节"-肘和腕(尤其是手腕)。利用关节的刚性来保持挥拍中的能量,其简化的具体做法是:从挥拍的一开始就让脚->手一路上的关节都保持一定的紧张,特别是小关节-肘和腕。而大关节-腰和肩不单保持一定的紧张,还要按"先转腰後转肩"的次序发力。特别是初练节段,若不会利用小关节,就别用,且多做拉球(弧圈\小上旋)练习,宁僵勿松。当然,最後练熟了,就得要求"能紧(挥拍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有梦想,才有未来!网址:www.yinhe1986.cn —电子邮件:yinhett@126.com QQ群号:北方 362300874、东部 20471285、南方 76876535、西部 210509659、

63条评论

mhthappy 2004-1-30 21:45:00

求教tsp mdt-20462的硬度和厚度参数!

这是细致!我要仔细品读!
阿艺 2004-1-30 17:27:00
我仔细拜读,澄清了不少错误的和模糊认识,谢谢。
以乒健体,以乒怡情,以乒会友!
cccccc 2004-1-22 17:29:00
好!
速度、落点、旋转、弧线、力量这五点就是乒乓球的灵魂!
和晖 2004-1-23 01:30:00
好文!请问在哪里转载?
zlei 2004-1-23 23:27:00
如痴如醉……
还要品味一番!
ren 2004-1-27 00:36:00
非常专业,自愧不如。该文收藏,研究学习。
pyjhwpt 2004-1-24 08:54:00
经典!!好文章!!
sbbzl 2004-1-24 17:52:00
看来我也要把我收藏的文章拿出来给大家共享
zp3131 2004-1-26 16:13:00

达克谁要!!??

好文!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