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好文共赏)赋予基本技术新的“血液”(一)

daiqi6398 2004-10-25 16:09:00
赋予基本技术新的“血液”

第一节 90年代技术新论

    一、基本动作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如:五、六十年代,正手抽球的基本动作是大翻拍;七、八十年代是高举手、狠压拍;90年代对攻球动作的要求是:简单、实用。拉与打的界限日趋缩小,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日趋紧密,拉与打的手臂挥拍路线都是向前上方,而打时,手腕向前弹打并稍带摩擦;拉时,手腕向上摩擦球。目前世界乒乓球技术的主要矛盾仍是对付上旋球(弧圈球),强调速度快、低弧线;更加重视了由后向前的迎球动作;击球点位置必须在身前,不能在身后,也不能在身旁。   
    削球动作,也和过去有了较大的变化,讲究实惠,动作幅度变小,毫无拖泥带水之意。
    二、50年代的乒乓球技术,截然分为两大类:一是攻球,二是守球。攻者,就是地地道道的进攻;守者,确是实实在在的防守。30年后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同一种攻球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进攻;在那种情况下,就是防守;而在另一种情况时,还可能是防中有攻。所以,现在对攻球技术的要求是,既要能上手、能连续进攻、能发力扣杀或冲杀(能置对方于死地),又要能相持、能防御、能由防转攻。
    削球技术,从形式上看似是防守,但在内容上绝不能是单纯的防守,它应该是进攻性的防守:旋转变化大、近台能逼角、落点刁、弧线低、稳健(能顶大板)。
    三、全方位的进攻,是欧洲选手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所谓的全方位进攻,不仅指的是整体打法,而且还包括对其主要技术的要求。我们今天在进行主要技术的训练时,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如练习正手抽球,应达到:近网、近台、中台球都能抽(以近台为主);正手位、侧身位都能抽;上旋、下旋球都能抽;高球、低球都能抽……成为能全方位进行抽击的技术。
    四、为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击球的效果,应特别重视身体重心在整个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在引拍动作阶段,调整好身体重心,一来有利于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二来可使整个身体(包括手臂)处于最佳的准备姿势和状态。如果把射箭比作打球,这击球前的重心调整就是射箭前的拉弓动作。我们有些运动员由于忽视了击球前的重心调整动作,不仅显得动作不协调,而且击球时总是感到用不上力。在向前挥拍击球动作阶段,应有意利用身体重心的转移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有些教练员平时习惯讲撘蒙硖逯匦睦创蚯驍,其主要含义即在于此。从技术动作的发展历史来看,过去主要是手臂动作,而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反战,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应速度快、力量大,而且要求动作的稳定性好,能管住球。这样,身体重心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假定有两中动作,其球拍触球瞬间的运动速度都一样,一个是利用了身体重心的劲,另一个是单纯的手臂的劲,两个动作的击球效果会差别很大。因为会用身体重心打球的动作的动量大(动量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MV)。在击球后的还原动作阶段,用身体重心来带动手臂完成还原动作,不仅还原动作的速度快,而且还显得动作稳定。反之,如果单纯用手臂还原,第一是还原的动作幅度大、速度慢,第二是动作显得轻飘无根,动作的稳定性差。
    欲发挥身体重心在整个击球动作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善于运用腰部、髋关节、膝关节和前脚掌等部位的协调配合。腰的动作,大家都比较重视;而髋的动作,却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髋关节是更接近身体重心的部位,所以,它的动作更重要。在引拍动作阶段,应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有一收腹和略向右转髋的动作,在挥拍向前击球动作阶段,有一展腹伸髋(或向前转髋)的动作,此力量用得好,不仅可减小整个动作的幅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击球时的爆发力。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