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好文共赏)赋予基本技术新的“血液”(五)

daiqi6398 2004-10-25 16:17:00
赋予基本技术新的“血液”



第五节 攻球技术新论

一、正手攻球

(一)特点和作用

    正手攻球是快攻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亦是各种打法都应具备的一种得分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为快攻运动员的生命,决定其水平和发展前途。一名快攻运动员,其技术风格是否鲜明、突出,主要取决于正手攻球威力的大小。正手攻球不受身体的妨碍,可发挥全身之力,其威力可置对方于死地。

(二)要求

    1、以快为主、以近台为主,兼具一定的中台进攻能力。  
    2、具有连续进攻的能力。该发力时,有一板能置对方于死地的技术。
    3、适应各种不同的来球(包括落点、旋转、速度、力量、弧线和节奏等)。

(三)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将按正手快攻、快点、快拉、突击、扣杀、杀高球、中远台攻球、快带和攻打弧圈球的顺序分别叙之。
    1、正手快攻:是中国快攻打法运动员最基本的技术,亦是平时最常练的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的特点。其动作要领如下:
    (1)引拍动作(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与肩同宽或稍宽, 两膝微屈,右脚稍后;身体略右侧,重心在右脚。前臂在腰的带动下横摆(忌大臂后拉抬肘),引拍适度(防止引拍过大或过小)。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屈,约120度。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略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忌过分上翘与下吊)。
    (2)击球动作:球渐近身前,右脚稍用力蹬地、膝、髋稍向前挺,腰向左转,带动手臂向前挥动迎球。触球瞬间,前臂用力收缩,向前打为主、略带摩擦:在来球的上升或高点期触球,击球的中上部。手腕辅以发力,调节好拍形,触球瞬间有一摩擦球的动作。直握拍者,拇指稍用力压拍,控制拍形,中指和无名指辅助发力并决定发力方向,横握拍者靠食指调节弧线。
    (3)结束动作:球出手,整个手臂立即放松;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左侧才渐停止;身体重心已移至左脚(不要超过左脚),身体前倾角度增加。此时,应迅速转入回击下板球的准备,注意对方的击球动作,迅速调整自己身体的重心和步法。
    (4)易犯错误和改正方法  
    ①架肘:多与两脚平站有关,引拍时大臂直向后拉,肘高、肩高。此动作怕半高球(与肩差不多高的球)和离身球,遇强烈的下旋来球亦难以提拉起来。但是,该动作在侧身攻时移位小,击球角度大。
    改正方法:肩放松,站位应右脚稍后,身体略右侧;引拍时要求前臂横摆(即大臂旋后,不要直向后拉)。还可多打些离身球,让肩部放松,击球点位置稍远些,从而达到改正错误动作的目的。
    ②手腕过分僵硬,或上翘、或下吊,影响了手腕的灵活性。通过讲授和挥拍练习,使其对正确的手腕动作有所感觉,然后再上台练习慢慢体会。
    ③击球动作过直、过硬,攻球的弧线不好,常使球直通通地出界或下网。应对运动员进行击球原理的教育,使其明白摯驍、撃结合的道理,注意摩擦球的动作。
    ④拍形后仰,攻球时有一翻腕动作,攻打强烈上旋或弧圈球时易出界。使运动员明白道理后,慢慢将拍形微向前倾。为此,应让其多攻打弧圈球,在实践中纠正拍形。
    ⑤只有手臂动作,无有腰、腿的配合,击球过程中重心始终站在一只脚上。动作显得不协调,发不了力,还影响与其它技术的配合,影响步法的快速移动。
    改正方法:从徒手动作开始,强调击球动作中的转腰动作,强调重心的交换,在单线基本技术练习中,要求必须有身体重心的交换,不允许站死了打球。

2、正手快点
    正手快点是用于攻击台内小球的技术。比赛中,为限制对方的进攻,常用小球来控制对方。因此,掌握好快点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动作小、速度快、线路活,是快点的技术要求。其具体动作要点如下:
    (1)上身、右足和前臂在同一时间内到达球台右前方,上身靠近球台,前臂伸进台内,举拍稍高,将击球时,手腕配合小臂先向后有一小绕环动作,再向前上方挥动,将球击出。一般击球的最高点。应注意根据来球旋转、高低,调节好拍形和动作以制造合理的弧线。手腕动作尤为重要。
    (2)来球下旋强烈,拍面可适当后仰,触球中下部,手腕配合前臂向前上方挥动;来球略带下旋,拍面基本与台面垂直,触球中部,手腕在向前发力的同时稍向上摩擦球;来球上旋,拍的位置应稍高于来球,或与来球在同一水平线上,拍面可适当前倾,触球中上部,手腕向前发力为主。
    (3)来球越偏球台右方,右脚跨出的步子亦越大;来球位于球台中右方,左足可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右足跟着移半步。
    (4)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不看来球旋转、高低,用同样动作、拍形攻球。
    改正方法:在思想上明确,必须依不同来球,变化击球动作。采用多球练习,供不同旋转和高低的来球,要求运动员依球变化动作和拍形。
    ②上身不前移,只出手臂击球。常导致手臂伸得过直,控制球能力低、难发力。
    改正方法:在台前先做徒手动作练习,强调上身、右足和前臂应在同一时间到达球台右前方。待徒手动作熟练后,再用多球训练,强调之处同上。发现上身不前移时,需做几个徒手动作练习后,再转入多球训练。供球者可有意多供一些特别短的小球,以促进运动员改正上身不前移的错误动作。
    ③手腕僵硬,妨碍发力,影响调节弧线。引起手腕僵硬的原因很多,改正方法应对症下药。如:因握拍法有问题,应适当改进握拍方法;因手腕关节不灵活,应加强腕关节灵活性的训练;因引拍时手腕过分上翘或下吊,应适当改进引拍动作。

3、正手快拉
    快攻运动员对付削球时的技术,具有速度较快、动作较小、线路较活,并与突击动作较接近的特点。
    快拉与快攻动作的不同之处是,引拍时,身体重心稍下降,球拍略低于球,触球瞬间撞击结合摩擦,触球中部(来球下旋强烈时,触球中下部),击球时间为下降前期,触球瞬间手腕有一向上摩擦球的动作。
    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身体重心高,球拍位置过高,影响向上挥拍提拉球的动作,容易吃转。
    改正方法:先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然后再上台练习,陪练者可适当多送强烈下旋球,迫其降低重心拉球。
    (2)撞球多、摩擦球少,遇强烈下旋来球时易下网。
    改正方法:先让运动员搞清快拉的动作要领、明确快拉与快攻的区别,然后适当多安排一些和削球选手的练习。
    (3)拍形固定、一律前倾,遇强烈下旋球时往往拉不起来。
    改正方法:理论上明确,应根据来球的不同旋转和高低调节拾形;实践中体会。

4、正手突击
    突击,也叫低球起板,是对付下旋球的一种主攻技术。具有速度快、突然性强、有一定力量的特点。其动作要点如下。
    (1)视来球高低和下旋力的强弱,决定拍形和发力方向。来球下旋强烈,拍形可稍后仰,触球中下部,在向前打球的同时,多向上用力摩擦球;来球稍带下旋,拍形可与台面垂直(或稍稍后仰),触球中部或中部略偏下,向前上方用力;来球不转,拍形可稍前倾,触球中部略偏上,用力方向以向前为主。
    (2)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上升后期。
    (3)在腿、腰和大臂协调发力的基础上,以前臂发力为主。触球瞬间一定要有爆发力。手腕除辅助发力外,还要有一摩擦球的动作,帮助制造弧线和控制落点。
    (4)发力一般宜掌握在50~70%左右。来球低且下旋强烈,用50%的力量就行了;来球稍高或下旋力不强,可适当加大力量。
    (5)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手腕硬、动作直,触球瞬间没有摩擦球的动作,击球弧线发直,易吃转。
    改正方法:先从理论上认识摩擦球的重要性,再做徒手动作练习,然后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多球练习。边练球、边纠正错误动作。
    ②不视来球旋转变化和高低不同,皆以同一动作击之,失误颇多。
    改正方法:明确一种动作只能打一类球,明确突击不同旋转和高度来球的动作要求,然后用多球练习突击不同旋转和高度的来球,提高判断能力,提高突击动作的应变能力。
    ③发力过大、死劲重扣,失误颇多。
    改正方法:明确突击的技术只能用中等力量,不能用蛮劲,然后在实践中体会之。
    5、正手扣杀
    用其它技术获得主动后,一记扣杀,往往得分。速度快、力量重、威力大,是正手扣杀的特点。其动作要点如下:
    (1)站位视来球长短而定,来球较短,站位靠近球台,来球较长,应稍向后移位。
    (2)整个手臂应随腰的转动而向后引拍,适当加大引拍距离,以提高触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3)击球动作主要是借腰、髋的转动及腿的蹬力,带动手臂向前发力。手腕除控制落点的作用外,还应辅助手臂一起向前下方用力。
    (4)击球时间,一般在来球的高点期;若位置合适,亦可在上升期击球。
    (5)打一般球,拍面稍前倾,击球的中上部;打强烈下旋球,拍形与台面垂直,击球中部,击球时间在高点期。
    (6)用力方法以撞击为主,略带摩擦。若来球高且近网,亦可直接将球扣之。
    (7)球击出后,应注意还原或调整重心,准备连续扣杀。
    (8)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引拍动作过小,或击球点离身体过近(即动作半径太小),大大影响了扣杀的力量。  
    改正方法:理论上明确加大引拍距离和动作半径的作用,然后反复做正确扣杀技术的徒手动作练习,再用多球进行扣杀练习。边练习、边体会、边改正动作。
    ②只用手臂击球,无有腰、髋、腿的配合,尽管用力不小,但扣杀球的力量不大。
    改正方法:明确打球并非仅仅是用手臂发力,特别是扣杀技术,腰、髋和腿的力量更为重要。进而做徒手的扣杀动作练习,强调臂、腰、髋和腿的协调配合用力,再进行多球练习,体会全身协调发力。 6、正手杀高球
    正手杀高球是重力攻击肩以上高度来球的一项技术,具有力量大、命中率高的特点。其动作要点如下:
    (1)站位不宜过近。现在的高球一般都带有强烈的上旋。落台后有一较强的向前冲力。
    (2)引拍有一个类似绕环的动作,整个手臂随腰部转动先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挥动,随之身体重心亦提高(开始重心较低,在右脚上,后随右脚的蹬地动作及手臂的挥动,重心慢慢升高,并开始向左脚转移)。击球时,再由上方向前下方尽全身之力扣之。击球后,身体重心落到了左脚上。
    (3)特别要强调腿、腰和整个手臂发力的配合,杀高球是尽全身之力于一球。
    (4)杀高球可细分为两种
    ①慢杀:来球弹至最高点或在高点稍下降期击球,具有稳健和利于发挥全身之力的优点。所以,一般人在杀高球时多用此法。
    ②快杀: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俗称撀涞乜〝。因击球节奏突然改变,常使对方措手不及。但这种杀法必须掌握好击球时间,稍有不慎,则易失误。
    (5)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站位离台太近,往往来不及引拍,不是杀球无力,就是直接失误。
    改正方法:充分估计到对方来球落台后的前冲力,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合适的站位。最好请陪练者多放一些上旋力极强的高球,迫使杀高球者不能不后退。
    ②腿、髋、腰和手臂的发力配合不好,甚至还有光用手臂力量杀高球的,很难打出力量大的球。 改正方法:先从理论上认识棗杀高球必须全身配合发力,再用徒手动作体会之,进而用多球练习杀高球。
    ③举拍低,压不下来,易杀高球出界。
    改正方法:左手自抛高球,右手杀之。强调举拍要高。有所体会后,再进行多球练习。
    ④动作与击球时间不协调。
    改正方法:区分好摽焐睌与撀睌的不同之处,认真观察别人(尤其是杀高球技术好的运动员)杀高球时的技术动作,琢磨他们杀高球时的动作节奏,在自己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再在杀高球的练习中体会之。

7、正手中远台攻球
    中远台攻球是运动员站在中远台进攻的一项技术(包括攻球运动员的中远台对攻和削球选手的削中反攻)。具有力量大和稳健的特点。其动作要点如下。
    (1)站位中远台,击球时间为下辟期。身体重心稍低。
    (2)基本动作与正手快攻略同,但动作幅度较大,发力以大臂为主,腿、腰、髋辅助发力。
    (3)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引拍动作过小,大臂和身体夹得过紧,影响手臂向前挥动发力。
    改正方法:先做徒手动作练习、要求加大向后引拍的动作,加大身体与大臂的夹角,用心体会该动作的肌肉感觉,并要求将这种感觉用于中远台的对攻练习中。
    ②以小臂发力为主,动作显得不协调,攻球无力量。
    改正方法、明确中远台攻球应在腿、腰协调发力的基础上,大臂发力为主。再通过徒手动作和中远台对攻体会之。
    ③拍形过于前倾,身体重心偏高,易漏球。通过中远台对攻,在下降期击球,慢慢将拍形改过来。

8、正手快带
    正手快带是对付弧圈球时,一种由被动转主动的过渡性技术。具有速度快、变化多、弧线低的特点。快带的目的是争取机会进攻,最忌无节奏和落点变化、弧线又高的快带。其动作要点如下:
    (1)站位近台,拍形稍前倾或与台面垂直,球拍稍低于来球。向后引拍较小,上臂靠近身体。
    (2)利用身体重心和手臂向前的力量,在借力中发力,有一稍向前摩擦球的动作。切忌使用突然的蛮劲。
    (3)击球的上升期,触球中上部,强调击球点要靠前,整个击球动作要迎前。
    (4)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站位偏后,或手臂后拉,贻误了快带技术的击球时间,击球点位置偏后,破坏了整个动作的节奏,易击球失误。
    改正方法: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快带动作,着重体会击球的节奏,强调站位近台、上升期击球、击球点位置要靠前。然后上台练习体会之。
    ②手腕乱晃,拍形不固定,易吃来球旋转。
    改正方法:明确快带技术应拍形固定,再通过徒手练习和台上练习,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③死力重扣,失误多。
    改正方法:先明确快带技术不需突然的爆发力,在借力中适当发力,用力比较平均。然后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改掉发力过猛的打法。

9、正手攻打弧圈球
    攻打弧圈球,是对付弧圈球的一种最积极主动的打法。具有速度快、力量大、威胁大的特点。但是。掌握此技术的难度亦较大,其动作要点如下:
    (1)高手引拍,拍形稍前倾,相对固定。
    (2)发力以大臂和腰、髋的转动为主,触球瞬间前臂有一收缩动作。击球点一定要在身前。
    (3)发力方向为向前、向下。
    (4)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比快带略晚。
    (5)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引拍偏低、手腕乱动、拍形不定。易吃强烈上旋。
    改正方法:与快带中的此问题相同。
    ②仅用小臂发力,不会运用腰和身体重心的力量打球。控制球能力低,易吃来球上旋。
    改正方法:从理论上明确,一种动作,只适合打一类球。攻打弧圈球时,虽有前臂动作,但应特别强调腰和身体重心的力量。然后再通过徒手动作和台上练习体会之。
    ③击球时间掌握不好:过早(球刚从台面弹起),难于发力:过晚(已至高点期),又易吃对方来球的旋转。
    改正方法:从理论上明确攻打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多观察优秀运动员攻打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再在实践中体会之。

二、侧身正手攻球

    (一)特点和作用
    侧身攻球,需移动脚步,从这点看,似乎比正手攻球的难度大、但是,移步又可以增大击球的力量。特别是移步侧身后,正手的位置完全让开,所以,更利于发挥整个身体的力量。另外,侧身攻球还往往使对方难以判断攻球的线路。侧身攻球,不仅可以弥补反手进攻能力较弱的运动员之不足,而且,即使是擅长反手攻球的人,也不能不重视侧身攻球。在某种意义上讲,测身攻球的多少甚至可以标志着进攻能力的强弱,尤其是对以攻为主的运动负来说,更是如此。
    (二)要求
    1、掌握好侧身移步的时间:过早移步,易被对方察觉,突袭空当;起步过晚,又会贻误了攻球的最佳时间。一般应在球触对方球拍瞬间即开始起步侧身为好。
    2、侧身的步法要快(具体侧身时的步法,在步法一节详谈),侧身后应具备连续进攻的能力(包括扑打右方空当)。
    3、不断提高侧身攻球的战术意识,减少或避免盲目侧身。侧身攻球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一定要明确它和其它技术的联系,明确运用侧身攻的方法。
    (三)动作要点基本与正手攻球相同,此不赘述。

三、反手攻球
(一)特点和作用
    反手攻球受身体妨碍,一般不似正手攻球力量大。但是,反手攻球具有出手快、突然性强的特点。从目前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看,不论什么打法的运动员,都必须掌握反手攻球。
(二)要求
    1、能快抽,能发力,遇到反手位突然出现的机会球来不及侧身攻时,反手能发力攻击。
    2、能近台、能中台;能攻下旋球、能攻上旋球。如扑正手位后,再回到反手位,往往远离球台,此时反手有一板攻球常可化险为夷。
    3、应具备发球抢攻、搓中突击、接发球抢攻和带打弧圈球的能力。  
(三)动作要点

二、直拍反手攻球
    (1)引拍动作:两脚开立(初学者可右脚稍前),体略左侧,右髋和腰右侧略向左后方压转重心,双膝微屈,前臂稍向后摆,举拍稍高。
    (2)击球动作:宽髋关节略向右转,前臂向右前方用力,肘部内收,左肩稍向后拉,击球中部稍偏左侧,手腕辅助发力,稍带摩擦球,食指掌握好拍形,拍后中指决定发力方向。
    (3)结束动作,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右侧前下方渐止。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
    (4)动作关键
    ①收肘:发力时,切忌肘部支出横拉,攻球侧旋。
    ②触球瞬间,手腕有一向前上方的摩擦球动作。
    ③善于运用腰、髋的动作。
    ④扫抽高半球时,引拍动作稍加大向左的距离,球拍带动手臂随球高举(切忌肘部高举),拍形前倾,向前下方用力抽击。应充分发挥腰、髋的转体动作。
    ⑤遇台内或近台旋转不强且稍高于网的球时,可进行弹击。前臂手腕放松,略向后引,手腕先后屈再向右前方甩出,动作小,爆发力强。
    2、横拍反手攻球
    (1)引拍动作:腰、髋略向左转的同时,带动前臂略向后引拍,手腕稍后屈。
    (2)击球动作,在腰、髋略向右转的同时,前臂手腕向前右方发力,触球中部或中上部。前臂和手掌背部的运行方向决定击球的方向,拇指控制拍形和击球弧线。
    (3)反手快拨是横拍进攻型选手用来对付上旋来球的一项相持性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快速、稳健的特点,前臂发力为主,在借力中发力,击球时间为上升期,触球中上部。
    (4)反手弹击,即在台内或近台出现了略高于网的无旋转或旋转较弱的球时,手腕速向后做一小动作引拍,然后急速向前爆发用力将球弹出。击球时间为高点期。近年来,欧洲横拍的弹球技术有较大发展,如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反手在拉弧圈或对攻中,偶有一板弹击,因节奏突变,常使对方防不胜防。

3、反手攻击不同来球时的技术要点
    攻击下旋球时,球拍略低于来球,在向前打球的同时有一向上摩擦球的动作,使球既有向前的速度,又有适宜的弧线。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攻打上旋球时,球拍应高于来球(或与来球同高),力求盖住球,击球中上部,协同身体重心之力,以前臂向前发力为主,动作相对固定。攻台内球时,当脚步和身体重心到位后,手腕有一向后的小引拍动作,一般在高点期击球,以手腕的爆发力为主,配合手指的调节。
4、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发力时,肘部支出,攻球侧旋。难于发大力攻球,高球压不下来,无法攻至对方反手大角度。  
    改正方法: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徒手动作,体会支肘与收肘的动作区别,记住肌肉感觉。上台练习以攻斜线为主,着重体会收肘动作,触球部位稍偏球左侧些。
    (2)单纯用手臂攻球,无有腰、髋、腹、腿部动作的配合,动作不协调,难于发大力,管不住球。
    改正方法:观摩正确动作,练习正确的挥拍动作,着重体会腰、髋、腹、腿部的动作。上台练习应特别注意身体重心的交换。因为重心的交换往往是腰、髋、腹和腿部动作的结果。
    (3)手臂下沉过多,难于向前迎球,只能从球底部向上拉、速度慢、力量小、易出界。
    改正方法:明确90年代攻球动作的特点,多看现代优秀运动员的反手攻球动作,可适当多安排些攻打弧圈球的练习,以提高反手攻球的手位。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万里无云 2005-4-20 20:42:00
如此美文无人喝彩,郁闷!!!!!!!!!!!
风刀霜剑 2005-4-20 21:38:00
非常精彩的一篇技术性指导文章,百看不厌!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longhualiu手机认证 2005-4-24 17:13:00
好精彩.
不会打球 2005-4-24 18:27:00
看过之后,受益匪浅!楼主是原创的帖子吗?[em02]
okwwyy 2005-4-21 16:31:00
从我看楼主这个贴子的第一句话开始,就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凭我okwwyy纵横bbs多年的直觉,就感到这绝不是一般的贴子,拜读完整个贴子后,更加坚信了我的判断。
     楼主立意非凡,高瞻远瞩,开篇就高举高打,高屋建瓴,高深莫测,直切入当今乒坛技术的最精妙之处,通篇贴子构思神奇,立论深刻,有理有据,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发人深思,沁人心脾,看到得意之处,如鹰击长空,双兔傍地,仿佛身已化蝶,轻轻的飞行在无尽的时空。读完后长久呆在原地,如余音绕梁,不能自己。又恰似酷热的沙漠里快要渴死的旅行者饮到一杯冰水,独自一人身在异国好多年突见自己的亲人一样。我忍不住要高呼“这是凡人写的贴子么?此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想过去也曾读书万卷,阅尽沧桑,自以为古今再没有什么文章能引起我的共鸣,谁料想却在这乒乓球技术论坛里见到如此令我心为之战栗的贴子,在这个世界上,财富、幸福等都无法安慰我冰冷的心,惟有楼主的贴子使我流下了滚烫的泪。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不懂,只是我的心已经不在沉默,对楼主的崇敬有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现在我无论身在何方,心灵上总有楼主的思想在相随,从此我感到,这将改变我的生活。
     楼主啊!你是电,你是光,你是惟一的神话。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盼望你再发些贴子,你是我的super star.今天我万分感谢上苍没让我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贴子,但我还是希望能再看到这样的贴子,为了你的下一个好贴子我可以付出无尽的等候,如果非要给一个期限的话,那就是一万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