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将自述横滨之旅:张继科奔着金牌去 丁宁收获大
来源:乒乓世界
十个人的横滨之旅
■文/本刊记者 宋斐 陈思婧 季文镭
如果说上一期“完全横滨”为您带来的是国乒军团中金牌获得者的心路历程,那么这一期,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没有获得金牌甚至连奖牌都没拿到的运动员身上。
他们中,有依靠“直通横滨”总成绩排名前三获得世乒赛单打入场券的“大黑马”丁宁和许昕;有遗憾地无缘单打,却身兼男双、混双两项的“小黑马”张继科;还有迈进国家一队不久即从队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升班马”李晓丹……
如果说“横滨十日”,对王皓、张怡宁等冠军获得者来说是金黄色的话,那么对于本文的十位主人公而言,“横滨十日”却有着十种不同的色彩,代表着十种不同的心情——丁宁的遗憾、张继科的不甘、姚彦的心痛、李晓丹的自省……
丁宁:这一次距离冠军真的很近
《乒乓世界》:世乒赛上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是那一场?
丁宁:双打8进4和4进2这两场球,我觉得都打得很惊心动魄。我和郭焱虽然以前在联赛中被称作黄金搭档,但自从她这两年离开北京队以后我们就没再配合过,封闭训练期间因为还没宣布自己的双打搭档是谁,所以我也没有固定地去和一个人练习。8进4的时候和刘诗雯/曹臻打,上来我们就0比2落后。那么困难的情况被我们顶下来以后,在默契程度上有了很大提高,明显感觉更加信任对方了。8进4那场比赛赢了以后,半决赛碰金暻娥/朴美英的时候,我心里有底了,当时虽然比赛打得很紧,但我们两个人一直在互补,我觉得双打就应该这样,那种默契和相信对方的感觉给我印象非常深。
《乒乓世界》:世乒赛前媒体一直说你打削球不太好,这次是用什么方法战胜金暻娥/朴美英的?
丁宁:大家一直对我打削球有点质疑,觉得我碰削球就得输,确实我和刘诗雯配双打时没赢过朴美英和金暻娥。这次在封闭训练的时候我练了很多削球,大大超过我以往的训练量,基本上每天练,可以说是准备得很充分。刚开始比赛时有点慌,因为在比赛中不常碰到削球,一上场有点犯嘀咕。但开局那几个球郭焱打得非常好,连续几个发抢和爆冲,我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郭焱一连续冲,我就给她制造机会,主要拉落点。她前两局打得非常好,通过前两局我已经适应了对方的旋转和节奏,慢慢调整了自己,在这一环节我和郭焱正好形成了互补,后来她有点急的时候就由我去冲对方。因为我们两个人击球的旋转很不一样,她在前几板给对方造成很大压力以后,对方可能都很注意防她,我这边再攻过去,对方就会照顾不过来,这个时候郭焱又去吊,对方就会感觉更加别扭。
《乒乓世界》:在你们两个人已经达到这种默契的时候,拿冠军的想法是不是更加强烈了?
丁宁:既然打到决赛,我肯定想拿冠军,但是我们的对手郭跃/李晓霞可是老搭档了,不论是双打还是个人的实力都非常强,在和她们打的过程中,我觉得我和郭焱在技术环节上的衔接还差点。输了我们也不觉得可惜,虽然后来我自己想想,哎呀,这一次距离冠军真的很近,要是拿了就是世界冠军,但是也没什么后悔的,再努力吧。
《乒乓世界》:单打比赛输给李晓霞,“直通”时你对她是胜负各一场,评价一下对手和单打输掉的那场比赛。
丁宁:我跟李晓霞虽然有得打,但不是很上风,还是得拼着她打,她的整体技术和综合能力非常强,厚实又全面。单打我在16进8的时候碰到她,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在大赛经验方面比起她欠缺一些,在比赛中的处理球想法和方式上显得不够成熟,这些直接导致我在场上发挥不好。对方一上来在技战术上较原来有一些变化,这些我赛前没想到。还有自己在霸气方面有些不足,只想着“去拼”,而“去赢”的气势和信念不够。
《乒乓世界》:“直通”你打得特别好,在世乒赛之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什么?
丁宁:其实比起目标,我想得更多的是困难。打完直通横滨队内循环之后,通过封闭训练,我的心气已经沉淀下来了,毕竟世界比赛上强手如林,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以为一定会打好,还没到火候,在赛场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但我希望在双打方面能有所突破,因为郭焱有好几次参加世界大赛的经验,在场上碰到困难的时候,她能像主心骨一样,带给我力量。
《乒乓世界》:打完这次世乒赛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丁宁:这次比赛,单打我虽然挺早就输了,但我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马上体会到平时训练中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很多东西都做得不细,在这种体现细节的世界比赛上,很多小毛病就凸显出来了。比如平时我打球比较随意,练得不顺的时候马上情绪就低了。任指导(任国强)总提醒我,比赛时也会碰到这种不顺的时候,要学会调节情绪。但我总认为比赛的时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在那种气氛下我肯定能自我调节。但这次我发现,真到了大赛上也还是训练时那样,很多平时的习惯都会造成在比赛时输球,这点给我的感触特别深。双打上,我的收获也很大,如何去打削球、和队友默契配合的体验,这些都是对我双打技术的历练。
许昕:遗憾不是坏事儿
《乒乓世界》:这次参加横滨世乒赛和两年前参加萨格勒布世乒赛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许昕:这次因为要打三项,所以从压力上来说比第一次要大很多,萨格勒布只参加了一项混双。这次去参加横滨世乒赛,主要还是从单打和双打上突破吧。
《乒乓世界》:之前“直通横滨”打得很好,去横滨前定了什么样的目标?
许昕:单打上,虽然底线是不输给外国人,但是从自己个人的目标上来说,还是想从队内突破,因为现在外国的选手不是特别强。从比赛来看,出现机会的时候我没把握住。
《乒乓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场球?
许昕:和陈玘的单打,因为单打前两轮的对手不是很强。第二轮对的是高宁,虽然他原来的世界排名很靠前,但是改了无机以后,他的球质量下降得挺多的,感觉最深刻的还是单打跟陈玘的那场。
《乒乓世界》:单打输给陈玘是哪些环节没处理好?
许昕:去年全国锦标赛的时候输过陈玘,但是世乒赛打到那个时候已经想不到这些了。平时我俩打队内比赛输赢都差不太多,所以到正式比赛的时候,谁输谁赢都很正常。这次的输球,一方面是领先的时候出的机会球没把握好,自己处理球时还是显得不够严密;另一方面,他抓我的弱点抓得比较准,正是因为平时在队里都比较熟悉,自己的缺点没有隐藏好,比赛中还是暴露出来了。
《乒乓世界》:单打失利后秦指导(秦志戬)怎么帮你总结的?
许昕:赛后,他主要和我说了一些比赛的经验。他说,其实世界大赛很多时候就看谁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好一些。
《乒乓世界》:你是属于比赛紧张型的,还是发挥型的?
许昕:我是属于比赛发挥型的,但是碰到自己想赢的时候,出手可能不是很果断,但肯定不是大赛紧张型。
《乒乓世界》:双打想到了能进决赛,最后碰王皓/陈玘吗?
许昕:想到了,因为碰到中国人的概率比较大。要不就是他们俩,要不就是郝帅/张继科。其实我觉得,我跟马龙打得也不错。一上来,开局上有些问题,但是第一局我们赢得也挺轻松的,到了第二、三局,两局都是11:13输的,心理上就有一些变化了。因为这两局,我们都是有机会,但是关键球没处理好。我跟马龙配也有半年,可能比对手配合时间长一点,但是对待大赛的压力上,对手的调节更好一些。我跟马龙打双打,短球肯定要我来发动,比赛的输赢也可能在于每一个球,或者一局球吧,要是赢了的话也是从我发动起来以后,马龙再衔接,这是我们俩人的特点,要是输了的话也是因为我发动得不成功,可能导致他衔接不起来。《乒乓世界》:你觉得这次横滨世乒赛自己发挥出来了吗?
许昕:也不能说全部发挥出来了,因为自己的排名不是很高,单打32进16就碰到了自己人。世界比赛的舞台那么大,肯定想在大赛的时候多展现出自己的一些技术吧,自己前两轮输了,虽然说目标是不输给外国人,但是输了球,自己心里还是挺难过。
《乒乓世界》:这次世乒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许昕: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双打半决赛,碰到主场作战的日本选手,我和马龙没有受影响,4比0轻松就赢了这场球。我们也知道,在日本打,为日本选手加油的人肯定要比支持中国选手的人多很多。还有就是在决赛,虽然我们两人输了比赛,但是我们两人配,也是第一次进入决赛,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大赛气氛,这种有压力的气氛。
《乒乓世界》:这次横滨世乒赛给自己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许昕:还是技术不过关,然后有一些漏洞没有弥补好。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关键球的处理还是不够稳定,自己的实力还是不够雄厚。因为我感觉自己平时的性格比较温和,在场上的眼神给对手的压力不是很大,秦指导专门跟我说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不够狠(笑)。
《乒乓世界》:混双输给李平/曹臻觉得冤枉吗?
许昕:那真是没招,本来曹臻打削球就不错。男线上,李平打削球也算数一数二的。但是我觉得我跟范瑛,至少目标完成了,没输给外国人。
《乒乓世界》:对这次世乒赛的结果满意吗?
许昕:有遗憾,但是这个遗憾可能对我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以后的路会走得更踏实。
张继科:心比较大,所以有遗憾
《乒乓世界》:第二次参加世乒赛,和上一次相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张继科:应该说比第一次打得要好一点儿,尤其是场上比赛的感觉比第一次要好很多。主要是因为队里都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经过这两年的磨练,大赛的经验积累多了一些,所以在场上就没有那么慌了。上届和姚彦第一次打混双比赛,打得不是很好。在场上一旦遇到困难以后,自己摆脱的能力还是差一些。这次跟木子配混双,赛前就练过一次,临走那天才知道和谁配。在横滨,我们一边打一边摸索,整体效果还可以,虽然最后决赛输了,但是混双的发挥自己还比较满意。
《乒乓世界》:去横滨之前给自己定过目标吗?
张继科:去横滨之前觉得自己的水平和综合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地步了,所以去就是为了拿冠军。不输给外国人或者拿一块奖牌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目标,可能自己的心还是比较大,所以打了第二或者第三对我来说觉得比较遗憾。
《乒乓世界》:在比赛的过程中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赛场上的压力的?
张继科:混双感觉赛场上的压力是在八进四,当时碰的是德国的许斯和沙尔,上届我和姚彦就是输给他们两个。这次自己也是憋了一口气,想报仇吧。所以那场球打得压力比较大。真正打到后面半决赛和决赛,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一是因为碰自己队友,二是感觉自己到场上也放得比较开了。可能木子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打到后面的时候显得比较紧张,有点儿懵。但是我们俩整体发挥还是挺让我满意的,来之前我跟木子说争取帮她拿块奖牌,所以结果还是比较好的。
《乒乓世界》:你觉得这次世乒赛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继科:主要是又一次在这样的世界大赛中感受到比赛的气氛,毕竟是第一次打到半决赛和决赛,赛场的气氛还是不太一样。包括场上就剩下一张球台,打到关键局关键分的时候手上感觉不一样。虽然不能一下子完全掌握,但是还是在慢慢摸索。毕竟不像打单打,双打时旁边有一个同伴还可以沟通。
《乒乓世界》:这次比赛没有报上单打,不少人都替你惋惜。
张继科:没有报上单打,我大概埋怨了自己有半个月的时间。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大循环打得不好,原因主要是心态。去年刚拿完全国冠军,自己还是想争上单打。所以第一次大循环自己位置摆得有点儿高。而且4分制,我不好打,我的特点还是打实力球,打到中局或者后半程才比较容易发挥出来。第一次名次拉下来,第二次打得还算比较正常,最后排名是第4,有些遗憾吧。
《乒乓世界》:教练对这次世乒赛你的表现还满意吗?
张继科:应该说还算正常吧。因为教练对我的要求比较高,世界比赛即便拿了奖牌或是第一他们都不会觉得很满意。肖指导(肖战)包括刘指导(刘国梁)对我要求都比较高。明年世乒赛团体赛,下届奥运会,我都要争取报上。
《乒乓世界》:和郝帅配男双,比赛的前后都是怎么进行沟通的?
张继科:郝帅跟我住一个房间,他双打打得比较好,在以往的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跟他配我感觉整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我们两个都是肖指导组里的,平时的沟通比较默契。最后半决赛输了,我感觉主要原因还是在我,打到1比1,第三局在10:6领先的情况下没有拿下来。那局输了之后,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郝帅打到关键的时候偏软,而且那局以后我无谓失误增多,就显得比较慌。他主要是给我创造一些得分的机会,然后靠我去得分。我失误再增多之后我们就显得比较着急,后面的比赛也就没咬住。赛后他说他打得不好,我说我打得不好。主要两个人都想打好,但是我发挥还是差一些。
《乒乓世界》:对木子的评价呢?
张继科:对木子没有像对郝帅了解得那么多,木子给我感觉性格比较好,像男孩子,很开朗,比赛时在女孩当中也算比较有激情的那种。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世界大赛,比赛到了要劲儿的时候就显得头脑发懵,一些战术有时候执行不了,我觉得还是平时锻炼的机会不够多的原因。
姚彦:想对教练说声“对不起”
《乒乓世界》:回想起横滨世乒赛,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情景和词语?
姚彦:从来不曾想过我会用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给人们留下印象,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痛与不甘。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走下场的一刹那,突然意识到我真的已经输了,紧接着就是教练来安慰,看到他们,我还是没有忍住眼泪,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样声嘶力竭地哭过,觉得太对不起教练了。至于出现在脑中的词语,应该是“首轮遭淘汰”和“意外”吧。
《乒乓世界》:赛前设想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给自己定目标?
姚彦:因为2007年我也参加过世乒赛单打,觉得第一轮应该是很轻松能赢的,赛前的心情也很平静,甚至可以说很轻松。虽然知道抽签结果是和韩国队的打,但一点警觉都没有。具体目标说实话我觉得定得不太明确,隐隐搁在心里的目标是在不输给老外的前提下,能赢队友。
《乒乓世界》:那场球是不是当时在场上整个人都特懵?赛场上你的心理发生过哪些波动?
姚彦:整场球我都陷入被动状态,对困难一点准备都没有。第1局输完自己还没有醒过来,还觉得对方的命中率不久就会断电,有很侥幸的想法,盲目地判断了自己与对手的水平。开始还不紧张,直到自己的发球不起作用,接发球又很被动的时候,才开始慌了,一直在捡对方的无谓失误。第3局稍微好一些,但在关键的第4局比分交错的时候想自己的感觉太多,而没有去判断对方的想法和意识,显得很保守。在大分3比1,小分3:7落后的情况下我一直很坚定,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赢下来。但在追到3比3平,第7局好不容易领先的时候,我觉得能赢的同时一直顶着的一口气有点松了,有几个环节没把握住,一下子连输了几分,不过如果9:6时她没有擦那个死网的话,我还是有机会的,但到比分是10:6的时候我已经崩溃了。
《乒乓世界》:后悔吗?后悔开始想得太简单没有好好准备? 姚彦:后悔,真想在场上能多给我一点时间重新开始,当时都喊不起来了,不像是平时的我。我从来都是一个谨慎的人,犯这样的错误实在太不应该了。不过或许这样的打击能让我清醒过来,不再沉浸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教练说得没错,这两年我过得太轻松了,不是说我没有努力练,而是没有尽力把这件事做好。
《乒乓世界》:当时教练是怎么安慰你的?有没有当时想对教练说却没说的话?
姚彦:在技战术上有一些总结,主要还是告诉我不要丧失斗志和信心,有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困难中走出来的,而且隔天就有混双的比赛,需要我尽快调整过来。我想说的话都会说出来,只是没有对教练说“对不起”,真的觉得教练给我这个机会而我没有好好对待和把握,很对不起他们。
《乒乓世界》:混双赛前和张超是怎么沟通、熟悉起来的?
姚彦:我们之前也认识,但不是很熟。得知是我俩配以后,一见面就自然而然有话说了。一般就是在赛前训练时沟通熟悉彼此的优缺点,但双打的感觉还是在比赛中慢慢寻找到的。每一场比赛后我们的默契都有小小的提高,第一场两个人在场上的感觉很生疏,跑位衔接什么都比较慢。到了第三场和第四场,就相对快很多了。关键时候对他的信任也是在每场比赛中建立起来的。
我单打输完以后调整得比较快,不是一直沉寂于其中,整天愁眉苦脸的,而是平时该什么样就什么样,所以我们之间多半是交流战术的运用和总结上一场的得失。他单打失利后,不好的情绪在场下会有,但绝对没有带入赛场。他刚输完的时候我有一点担心,但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我们当时开的玩笑,好多都忘了,但多半是关于我的“吨位”影响跑位的问题,哈哈!
《乒乓世界》:这次世乒赛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姚彦:每一场比赛都有它的精华之处,认真去准备、对待和总结,不要存在一丝的侥幸。侥幸在某方面也体现了一个人懒惰的一面,这就是我要改变的地方。沉下心来,全力以赴对待每一场比赛。比赛的失利也反映了我对自己要求不高,要学习队友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木子:挺好一个机会没抓住,有点儿难受
《乒乓世界》:世乒赛的哪场比赛让你印象最深刻?
木子:每场比赛的印象都挺深刻,特别是第一场,对手不是很强,但是没打之前也是特别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这么重要的比赛,感觉就是没什么把握,不知道自己在场上会出现什么状况。不过等到第一局打完,人稍微镇定了一些,没有像上去之前那么紧张。
《乒乓世界》:去之前有定什么目标吗?
木子:没有,因为去之前也没有练过混双,临走之前才知道。横滨世乒赛主要就是感受一下气氛,锻炼为主。家人跟我说能进前8就行,教练也没说具体要求。
《乒乓世界》:前两轮打得都挺轻松的,主要赢在什么地方?
木子:一个是对手的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差,另一个是张继科的球质量比较高,过去之后,对手很难再回过来,我就是以控制为主。
《乒乓世界》:到了日本怎么和搭档沟通?
木子:我俩平时在队里也没怎么说话,不是太熟。到了日本的第一天晚上,我说咱俩练会儿吧,正好他刚打完球有点累了,我俩就坐着聊了一下,交流了我俩平时喜欢打什么球,包括什么路线。那天晚上聊过之后,相互了解一下,然后第二天就上去打比赛。
《乒乓世界》:你觉得哪场球你们俩配合得最默契?
木子:给我感觉是跟唐鹏/姜华珺的那场比赛。我俩是第一次碰到那么强的对手,那场也比较关键。打完比赛,我俩的自信心都有所增强,就感觉那场是真正发挥出来了,因为前面几轮都是几板球都过,而那场的第一局还输了,觉得找到真正进入比赛的感觉了。
《乒乓世界》:半决赛打郝帅/常晨晨,赢下来挺不容易的。
木子:对,打之前我觉得不能输,但是也不太好打,毕竟中国对中国,平时挺熟悉的。赛前我俩的信心倒挺足,而且张继科在比赛中一直在鼓励我,我有时候打得不好,他会立刻和我说“没关系”,那场球我俩的临场发挥都还可以。
《乒乓世界》:你觉得半决赛主要赢在什么地方?
木子:一个是我俩发挥得都不错,再一个还是我们俩“别”住他们一边,他们就绕不过来了,而且我用生胶摆过去的球,郝帅不太适应,因为男生很少有生胶打法。尤其有时候反旋转,或者有时候冒一点的球过去,他回球质量不高,张继科再回给女孩的球质量就会很高。
《乒乓世界》:决赛前你俩怎么沟通的?
木子:我去他房间说了几句。紧张是一定的,因为都是年轻运动员,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因为第二天就是决赛了,主要说的还是技术。头天晚上心还挺定的,他显得比我定,但是我觉得第二天他上场比我还紧张。因为和他握手,发现他手冰凉。
《乒乓世界》:主要是什么环节没处理好?
木子:一个是他变曹臻的反手球,曹臻过来的球一沉,他就跟不上。还有一个是李平拧过来的球我几乎一个都没接过去,就过去一个,哈哈!因为女生反手基本上没有拧的,所以我很不习惯。他赛前跟我说过怎么接,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没到那个份儿上,李平一拧,我就感觉超出我能力范围了,就是过不去。比赛过程中最关键的第五局,我们输了。第六局对方3:1领先,然后我们俩叫了暂停。从那时候开始,都是我打得不好,因为我感觉人已经绷不住了,就感觉要输了。我可能还是经验不足吧,就觉得怎么这么难啊,后面我就退台退得特别远,有的球我都站到他后面去了。
《乒乓世界》赛后你俩怎么聊的?
木子:我俩就感觉第五局8:7领先,战术已经打通了,最后还是输了。其实也没觉得太大的可惜,就觉得挺好的一个机会没抓住,感觉有点难受吧。不过后来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也确实没到那个份儿上,实力还没到呢。
《乒乓世界》:世乒赛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木子:大赛嘛,跟平时比赛还是不一样,从比赛时的出手就能感觉到:平时出手都挺随便,大赛就不一样,会小心翼翼的。我感觉在经验方面肯定也会有所提高,虽然说含金量不是很高,几个主力都没参加混双比赛,但我毕竟打到决赛了,经验和在场上的感觉肯定要比以前进步了一些。
常晨晨:哭鼻子是因为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乒乓世界》:世乒赛之前给自己定了什么目标吗?
常晨晨:没有,因为我是左撇子,比赛之前一听说是跟左手配,就想这次只要尽力就行,能打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没有想太多的结果。
《乒乓世界》:和左手配跑位不太习惯吧。
常晨晨:对,而且之前没有练过。虽然女双和左手配过,但是混双一直没有和左手配的经验。而且从心理上来说,会觉得和右手配更舒服,左手会比较别扭。
《乒乓世界》:喜欢在ARENA球馆打比赛的感觉吗?
常晨晨:挺喜欢的。毕竟是世界大赛,感觉观众特多,气氛也挺好的。
《乒乓世界》:32进16碰到中国台北队的选手,打到决胜局,赛前想到比赛会那么艰难吗?
常晨晨:没想到,我和郝帅也没有做太多的困难准备,觉得中国台北队的水平可能不是很高。我俩也看了他们之前的一场球,但是只看了最后一局,并没把他们想得太好。但是上场以后就感觉不对劲了,包括第一局很快就输了,感觉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后来毕竟他们实力和经验上稍微差一点,总的来说他们的配合上还是很默契的。
《乒乓世界》:你觉得拿下这场关键球,靠的是什么?
常晨晨:还是心态好,比他们更自信一些。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郝帅比我的抗压能力更好些,打了几个漂亮球,到了后半段,我们的自信心上来了。打到了决胜局,他们更想赢,因为之前我们3比1领先,第五局我们领先的情况下输了,所以打到最后他们特别想赢,一直是拼着我们打。但是他们并不是特别自信,我们则是挺自信的,觉得应该赢下这场球。赛后也挺后怕的,觉得这场球要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乒乓世界》:打新加坡的杨子/王越古,你觉得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常晨晨:准备得挺充分吧,我们始终拼着打。一方面,是因为杨子赛前生病,很久没有正常训练,他的球特别生。比赛的前段,我和郝帅拼得挺凶的,前两局打完,我们觉得局面打开了,之后就好打一些了。他们对我们两个左手也不是太适应,因为混双主要靠男的得分,杨子的状态要是不好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赢得比赛。
《乒乓世界》:1/4决赛打帖雅娜/高礼泽,之前是怎么准备的?
常晨晨:我俩从开始看见抽签结果了就想,“啊?我们抽签对1号种子吗?”就觉得他们的实力挺强的,真是没想过能赢他们,就是想着一分一分拼。我也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不想给自己留遗憾吧。赛前没有想太多的结果,觉得他们应该能赢,所以我觉得压力在他们那边。而且我和郝帅那天打得很好,有点超水平发挥,他俩也没想到两个左手能配得那么好。
《乒乓世界》:半决赛输张继科/木子,赛前想到了可能会输吗?
常晨晨:有想到,因为我们1/4决赛能赢,就觉得挺侥幸的。假如对手的心态好,正常发挥的话,我们还是会比较下风。打到半决赛,觉得张继科/木子准备得特别充分,一上场,张继科的球质量很高,他打我这轮,我几乎没什么办法。比赛中对手要是准备充分,他们有针对性,打我们两个左手就比较好打,之前对手弱的话,我们还能用一些球去弥补一下,但是对方实力强的话,我们明显会处于下风。但是打下来,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吧,因为没怎么太较上劲儿,我们就输下来了。
《乒乓世界》:横滨世乒赛收获了什么?
常晨晨:一方面是自信心,以前没有参加过世界比赛,觉得离世界冠军挺遥远的。参加完之后发现,其实离世界冠军也挺近的,感觉目标就在眼前。以后自己参加比赛,动力会大一些。另一方面就是经验,或者是对于一些问题的考虑,如果下一次再遇到的话,我会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乒乓世界》:对横滨世乒赛自己的发挥满意吗?
常晨晨:满意,但是有一些遗憾。也不是说没有拿到金牌所以遗憾,但是打完半决赛以后我哭了,其实也不是每场球输了都会哭,就是觉得不舒服,下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总结,觉得没有完全把自己发挥出来,也可能是两个左手配对的关系吧。
郝帅:“半决赛”三个字的压力
《乒乓世界》:世乒赛中印象最深的比赛是哪场?
郝帅:我自己的比赛,全都正常打。看单打比赛的时候倒是印象很深刻,张超输的那场球,还有队内自己人打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打得都特别好,明显在技术上进步了很多,正反手的运用,技术都更加先进了,我感觉他们在世界大赛上发挥出的水平已经比以前要高很多了,尤其是反手的技术真的比以前先进了很多。
《乒乓世界》:混双的搭档常晨晨也是左撇子,和她配有什么不适应吗?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郝帅:和左手配让不开位,正手的球不太好衔接。解决的方法就是多用反手。包括和自己队友打比赛真的很难,和其他队的混双组合还能打一打。
《乒乓世界》:得知和常晨晨配对的时候你们是如何沟通的?
郝帅:去横滨才开始训练的,因为以前就和常晨晨比较熟,所以我们马上就进入状态了。常晨晨的双打技术不错,她以前和王楠配过女双,在比赛的时候我挺信任她的。
《乒乓世界》:此前你有两次参加世乒赛经验,这次有没有带着搭档征战比赛的感觉?
郝帅:有,一般都是我鼓励她。其实我们比赛的时候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她一般只有在比赛中打不好的时候才比较紧张,那时候我就会说没事,正常打就行。
《乒乓世界》:比赛前给自己定目标了吗?对现在的结果满意吗?
郝帅:双打定了目标,想拿金牌的。现在是对混双的成绩还挺满意,双打不满意。
《乒乓世界》:双打比赛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时刻?
郝帅:和王皓/陈玘那场比赛第三局10:6领先输掉了,觉得特别可惜。
《乒乓世界》:把冠军作为双打的目标,是因为和张继科的配合很默契?
郝帅:我和张继科非常熟,也配过双打,在比赛中很互补,和奥恰洛夫/斯特格打的时候,我们2比0领先被人家追到2比2,这个时候我先撑了起来,搏了几个球,把他也带动了起来,在比赛中我们一直是这样互补的。
《乒乓世界》:男双和混双哪个更紧张?
郝帅:那肯定是男双,和奥恰洛夫他们那场被追回来的时候,还有和王皓/陈玘10:6领先被追上的时候我都挺紧张的。
《乒乓世界》:这次世乒赛给你带来的教训是什么?
郝帅:还是大赛的经验和临场把握的能力差一些,虽然我参加过世乒赛,但这种进入半决赛后的感觉和气氛是第一次体会到,气氛和前面的比赛明显不一样,而且半决赛这三个字对我有一定的压力。
李晓丹: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乒乓世界》:以前你也参加过不少青年比赛,觉得这次的大赛跟以前比有哪些不同?
李晓丹:挺兴奋的,毕竟算是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和青年比赛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乒乓世界》:当初刚知道自己有机会参加比赛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李晓丹:当时是打PK赛,最后一天和常晨晨、范瑛两个人打,赢一场就可以参加世乒赛,刚打完没什么感觉,晚上回到房间躺在床上回忆比赛的时候才感觉到兴奋。
《乒乓世界》:因为突然反应过来可以参加比赛了,所以兴奋?
李晓丹:不是,比赛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别总去想结果,把过程做好对得起自己就行。那口气一直摒着,等比赛完这根弦才放松下来。因为那天赢完常晨晨以后,还有一场对范瑛,虽然已经PK到了打世乒赛的资格,但比赛还是要善始善终。和范瑛打虽然赢了,但有几局打得挺艰苦的,打完就感觉挺累的,不管是体力上还是精力上,整个人不太想说话,等回房间洗完澡,躺在床上才觉得人放松下来。
《乒乓世界》:刚得知和邱贻可配混双是什么时候?最开始是怎么沟通的?
李晓丹:新闻发布会以后才知道的,是到横滨才开始练习的。因为之前我们俩不认识,最开始是阎导(阎森)找他之后我们才练的。当时我说想练练混双,但又不认识邱贻可,有一天大家都开始准备联系搭档,然后阎导就帮我找他了。
《乒乓世界》:你还挺害羞的,后来配合得如何?觉得跟不认识的人配合起来别扭吗?
李晓丹:还好吧,我见生人就不太爱说话,正好邱贻可外向,跟这样性格的人配不会觉得别扭。一般都是他说我听,说得技战术多一点,顺便穿插一些小玩笑,不过玩笑都忘了,当时心思全在比赛上。
《乒乓世界》:一般你俩在一起是他鼓励你比较多吧?邱贻可都说过什么让你会放松下来的话吗?
李晓丹:嗯,他鼓励我多。我记得我开玩笑说:“你和曹臻搭档那么好,别被我打得不知道去哪了”。他说:“我都打过了还怕什么,你放开打就行了,别想那么多。”其实我也知道肯定每个人都希望比以前打得好,但他这么一说我就放松下来了,之后真到场上的时候我也挺放松的,不怎么紧张。
《乒乓世界》:赛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什么?
李晓丹:就想别输给外国人。
《乒乓世界》:这次世乒赛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晓丹:感受了大赛气氛,看别人比赛也是种提高,想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愿望更强烈了。觉得自己还差很多,需要尽快完善、提高,才能追上前面的人,看到宁姐(张怡宁)拿冠军的时候,这种想打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乒乓世界》:在世乒赛赛场上得到的教训是什么?
李晓丹:这次比赛输了,说明自己还欠缺东西。其实比赛就是平时训练的累积,平时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思维,细节处理不好,这些在比赛中都是致命的,比赛最怕的就是失控,所以在训练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多想比赛的感觉,不要赛练脱节。另外,自己的心还不大,这点韩导(韩华)和阎导经常提醒我——人太软,对自己不狠,还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徐辉:遗憾没有完成任务
《乒乓世界》:和彭陆洋之前也配过混双吗?
徐辉:那得6、7年前了,我记得朝鲜公开赛的时候配过一次。
《乒乓世界》:这次你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感觉紧张吗?
徐辉:挺紧张,感觉参加过和没参加就是不一样,因为看现场,感受那种世界比赛的气氛,包括看队友比赛,心里的感受都不一样。一进到比赛的球馆,就感觉到无形的压力,还是到了现场体会最深。
《乒乓世界》:比赛中遇到中国香港的唐鹏/姜华珺主要是输在哪?
徐辉:他们俩都是生胶,还有他们配的时间挺长了,在配合的熟练程度上来说要比我们强。因为我们在封闭训练,包括出发之前回北京,混双这块都没有练过。再一个,我俩在比赛中还是欠缺一些把握关键球和机会球的能力吧,对手是一对颗粒打法,我们稍微有些不太习惯,还有我和彭陆洋都是右手,跑位和前三板的衔接、节奏没控制好,我俩总是在比赛中边摸索边掌握这种节奏。
《乒乓世界》:赛前考虑到这场球会出现的问题了吗?
徐辉:比赛之前我俩就觉得不是很好打,但是也是全力去拼,反正结果不太好。
《乒乓世界》第一次世乒赛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徐辉:我觉得一个是教练,刘指导(刘国梁)包括教练组能给我这次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首先应该感谢他们。再一个参加了世界比赛让我看到和学到了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对今后自己打球,包括心理上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对我来说意义很大。
《乒乓世界》:这次世乒赛有什么遗憾吗?
徐辉:还是混双输给香港队吧,感觉没算完成任务。
《乒乓世界》:无机胶水对你的打法影响大吗?
徐辉:我这次不但换了无机胶水,还换了海绵。去横滨世乒赛前我换了国外的套胶,因为从小到大都是打中国海绵,自己想有新的尝试吧。但是到现在也就换了三个月,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
彭陆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乒乓世界》:混双1/32比赛,碰的新加坡的庞学杰/孙蓓蓓,从大比分上看挺轻松的,但是从小分上也是咬得挺紧的吧?
彭陆洋:对,当时赢得不是特轻松。大分是4比0就拿下了,但是每局都打到8、9分,也挺紧张的。我们俩也好久没配过了,跑位和线路都不是很熟,比赛中存在一些漏洞。还有一方面是徐辉刚改了正手套胶,他可能也有些不适应。
《乒乓世界》:1/16决赛,输给香港的唐鹏/姜华珺,觉得输在什么地方?
彭陆洋:就是觉得我们俩有点紧张,其实球路倒没有什么相克,球路挺熟的。主要在几个环节,包括领先或者是持平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机会。还有他们俩配的时间很长,而且他们是四面,我们是三面,徐辉是直板,所以有的时候会觉得挺单一的。之前我们俩也没想太多,可能我俩要是对欧洲人的话会好一点,要是对的亚洲人,而且以前都是国家队的,球路就比较熟悉。
《乒乓世界》:比赛结束,乔指导(乔晓卫)是怎么总结的?
彭陆洋:乔指导对我的发挥比较满意,说我打得不错,平时有一些没有打出来的球这次在比赛中打了出来,尤其是正手的使用率也挺高的。
《乒乓世界》:对横滨世乒赛的结果满意吗?
彭陆洋:其实混双的偶然性比较大,没有说预料会打到第几。而且我们俩之前没有练过,所以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好了就行。
《乒乓世界》:这次和两年前的萨格勒布世乒赛比有什么不同?
彭陆洋:这次还是觉得比较轻松吧,只有一个混双,但是上一次因为有单打,压力比较大,整个人显得比较紧张。我觉得经历过萨格勒布世乒赛的锻炼,横滨世乒赛没有像第一次打的时候心理上那种不适应的感觉。
《乒乓世界》:参加横滨世乒赛的收获是什么?彭陆洋: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世乒赛,看了很多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学习了很多。还有去横滨之前的8选3的比赛我打到了第一,最后才能选上,也挺开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