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突破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的三大关卡

李一刀手机认证 2009-9-12 09:01:00
正手攻球第一关——借力击球
  说真的,这真的是正手攻球的精随所在。学会借力击球之后,正手攻球就已经学会了百分之八十。不会借力击球,谈再多“以腰带手、小臂不要主动发力、重心转移”……都是白谈。而真正体会到借力击球之后,小臂动作就会很自然地温和起来,腕部也会自然相对固定,拍子跟球的撞击就会打透,声音就清响,不再会胡乱磨擦。再快的来球,都能轻易“快速截击”。学会借力击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击球点。这些都对了,你就再也不会把手后拉去引拍,也不会总是要等球出台才能击球……这就是为何我说,借力击球,是通过正手攻球技术的第一关了。这是多么重要啊!

  正手攻球第二关——以腰带手
  小臂动作正确了,不乱发力了,腕部、大臂都固定住了,再谈以腰带手,就变得非常轻松容易。这是第二个关卡。运用转腰击球的真正涵义,就是不让你乱发大臂力量。转腰速度快,柔和稳定,可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也可以以快制快。就如网友所言,以腰带手来“截击”弧圈球。呵呵,这是轻松无比的事情。各位可能没想到,克制弧圈球的技术之一,“快带弧圈球”,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变化型。七早八早就解放大臂?解放腕部?那肯定是大绕远路,事倍功半。打起球来,累啊!

  正手攻球第三关——重心转移
  学会借力击球,以腰带手……正手攻球的基本要义,就剩下重心转移这回事了。这关就简单多了。重心转移就是讲腿的动作。除了腿腰发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击球方向。转腰带手之余,让身体还有往击球方向前迎的力量。

对以上要义都能体会之后,接下来我会引导大家,如何实践。请大家先放空自己,跟着我的方法练习看看,只要几小时的时间,保证会让您有所收获。


  借力击球练习
  许多文章都提到,正手攻球必须借力使力,利用反弹力量来击球。怎样才算是借力呢?听起来容易,但是一上台,身体不听使唤,手臂太早发力,或者,击球点太晚。明明是台内的球,却等它弹出台外才去击球。知道要去借力,身体就是不能配合。我示范给很多朋友看,他们就是看了一百遍也做不出来。原来关键不是他们不知道要去借力,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借力击球。想借而借不到。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来让球友们轻易就能体会借力击球的要领。
  1. 预备姿势:身体靠近桌台边缘。越靠近越好。就算贴着桌边 也没关系。勇敢靠近桌台!
  2. 身体稍微前倾,肚子内收(是彎腰哦 可不是叫你駝著背),两脚与肩同宽,两脚站立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3. 把手伸入台内,小臂与大臂夹角约110度,控制拍子的高度 越低越好, 比网子低更好。拍面竖起垂直于地面(小臂一定要伸入台内)。
  4. 请朋友在桌子对面发球,过来你的正手位置。球速不能太慢,球带点上旋即可,不要发下旋球(麻烦找发球利害一点的,球的落点、速度要够稳定)。
  5. 把拍子当作是一面墙,让球来碰拍子,不可用手臂出去击球,让球自己反弹。
  6. 不可以提高拍子高度来碰球,请把拍子逼近球的落球点,来 碰球。如果碰不過網代表拍子離擊球點太遠 請往前站些 (不是把手伸長! )
  7. 注意一定要用碰的!否则此练习就宣告失败。
  8. 只要拍子足够接近球的落球点,你可以发现,只用碰的球就能轻易过网,而且球带有弧线。
请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每一颗球都能顺利碰过网。不要求碰进台,只要过网即可。熟练之后,可以控制拍型前倾角度来使拍子可以把球碰进。——不要偷偷退台喔! 请贴近桌台,勇敢地往前站!
  呵呵,过关了吗?恭喜您。那要开始练习收小臂了吗?不……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别动!还没轮到它呢。
  
以腰帶手练习
9. 延续以上碰球的要领。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当然,手腕肯定是不能乱动的!简而言之,先把整只手“残废”掉。
  10. 光是碰球没力道?来点儿劲吧。且慢!怕您手臂乱动,破了功。请用左手抓住右手大臂!没办法,我信不过您,哈哈,买个保险。
  11. 手臂都抓住了,怎么动啊?嘿嘿,别忘了,您还有腰啊!就用腰的转动来让拍子前后移动碰球!一开始慢一点,慢慢来,温和一点。
  12. 大臂被抓紧,如果乱动,你的左手马上会知道,请立即处罚右手!捏它一把,警告它不要乱动。如果您控制得好,用腰转动控制拍子前后运动,就能轻易把球碰过网,而且腰转的速度,就能控制球速。呵呵,这就是以腰带手,借力击球了。
  12. 耶……不知不觉,您已经连过两关了!继续练!把转腰的节奏感觉出来(左手继续抓住右手大臂,球还是用碰的)。
  13. 以上动作都顺畅了,您可以慢慢地挥动小臂来控球。慢慢挥喔!不要搞什么收缩加速,因为光借力击球,以腰带手就很够了。您会发现:好象是腰在击球,而不是小臂。小臂作用,只是拿来微调用呢!
  谁说要退台才能击球?您这不就做到了手在肘前,手在台内,手不后拉(大臂被抓住了,您还能后拉?那不是你骗我,就是你欺骗你自己了…),击球点也在台内,低的球也不需要摩擦過網....  转腰引拍,以腰带手击球,以力借力……哇,全做到了!神奇吗?

重心交換练习

14. 先徒手练习重心交换的动作, 转腰 小臂 动作先省略.
15.上半身一样保持前倾 肚子内收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  
16.利用两腿弯曲程度的不同, 把臀部右側移动到右脚跟的上方! 此时上半身姿势必须保持直立 否则会变成扭屁股. 有感觉右腿比较吃力 左腿比较虚浮吗? 呵呵 那就对了!  
17.同样的, 把臀部左側移动到左脚跟的上方,你会感觉到 左腿吃力 右腿虚浮.
18.重复16 17 的动作 呵呵 这就是重心交换啦.  
19.熟悉重心交换的动作之后, 把转腰动作配上去! 腰往右转的时候 又配上 重心右移的动作, (控制臀部位置就对了) , 腰转正的时候 就把重心往左移动.  

熟练了 你就可以请人发球给你试试看了!  可别又忘了 以腰带手 借力击球 的要领喔! 错了 就请重头练起吧!

    只要 "借力击球 以腰带手 重心交换" 这三样都做的出来, 呵呵, 接下来我列出20来项 "正手功球基本动作的分解動作要領",  跟着领悟起来 就简单多罗. 反过来说, 如果这三个关卡过不去 我列 一百项 也是无用阿...

击球点练习

正手攻到了一个地步, 可以这样练习:  站位先靠近桌边, 跟对手来回对练(用腰打就够 小臂不必发力 球速中等) , 然后 每打几球 就退一步,  球速不变, 对手发力也保持不变. 退到中台之后 再往前进 .  这主要是让您练习控制击球点.  另外, 越是远台的正手攻, 有正确用腰带手的打法 比 拉大臂的方式 还要稳定 省力!  


正手攻一定要能控制 不带摩擦, 撞击声要透 ! 撞不出声音的正手攻 铁定是有问题.  

如果您还是压抑不了拉大臂的方式打球, 腰没感觉, 小臂不出力就打不好, 每一球都得退台拉 不摩擦打不过网..... 呵呵 ,  那就请您按着帖子的练习方法 试试看吧.  

还得提醒一点, 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 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  每次都得练习. 如果上台对练 发现不对劲 就请重新练过. 不要急着找人比赛.  

小弟我每次都会先找人对练 近台正手攻球基本动作, 顺手了来加摩擦 退台.  周遭碰到的  业余球友已经没几个人正手攻 比我标准, 但是 我仍坚持 每次都练.  毕竟我们是业余出身, 定型不容易, 就像是医院的患者.... 要定期服药复建的 呵呵.  

所以不要一天两天 练顺了 , 就以为神功练成... 还远的呢.

您还在犹豫 ? 看一下山西分舵 置顶的几篇 云中客先生 的文章吧 !  

想直接跳级 练拉球 弧圈 ?  算我求求你.... 转腰都不会, 再怎么练 也是旁门左道.  前冲不够冲, 加转不够转, 那还不如 打正手攻 以快制快 以快制转  呵呵...


為何要練正手攻球基本動作?

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术中最重要的基础,任何想要增大击球质量的动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应该建立在转腰发力的基础上。就如盖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墙壁、梁柱一一盖上去。  

  为何大家这么强调从近台快攻来建立腰的基础? 我想原因就是,近台快攻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暂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动作(挥大臂、耸肩、抬肘、手后拉、挥拍过左耳、引拍太高、翻拍、乱使腕力、上半身晃动......等)都去除,只用转腰+重心转移的力量就能轻易把球打了过去,小臂只要微调,不需要发力。正确地练习近台快攻基本动作(在此强调“正确”两个字),可以让你养成转腰的习惯,多余的动作就会慢慢去除(无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甜美,动作越来越顺畅,发力也就会越来越合理,达到击球快速稳定、发力集中、快速还原、收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境界。不过这是慢慢养成的,不是练了一天两天就能成事;要有恒心毅力。

  直接从拉球动作来感觉用腰是比较难的。因为拉球靠腿、腰、肩、大臂、小臂、腕、指力等发力传递,不像近台快攻基本动作那样单纯,很容易一个环节错误,就给练错,不小心就走回头路,或者误解,感觉错误。要理解腰的动作也比较辛苦,容易绕远路......毕竟许多业余球迷都打了好几年的球,要直接从拉球动作去改,真的很难很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2 9:03:11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得知坦然 失之淡然 顺其自然 挣其必然

12条评论

寒号鸟1 2009-9-13 16:31: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沉鱼 2009-9-14 11:03:00
勤学苦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姜维君 2009-9-14 11:29:00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冰女人 2009-9-12 14:16:00
好贴啊,对号练习去
精英常青网站:http://www.pingpang.info/bbs/index.asp?boardid=211&page= 常青阳光俱乐部高手群:81388379(开放群) 精英哈尔滨常青俱乐部普通群:18901342(开放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indham 2009-9-12 10:55: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夜空繁星 2009-9-12 10:05:00

学习技术贴 楼主辛苦了

心里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   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姚梧桐2009 2009-9-16 16:41:00

刀兄果然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落花无语 2009-9-16 21:23:00
我现在最想练的就是借力击球,等学习回来的一定好好练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由雨 2009-9-17 21:27:00

谈谈:日常练球中怎么练基本功  

加入博乒以来长期在论坛中潜水看帖子,总体感觉许多朋友对球的理解还不全面。我呢球打得马马虎虎过得去,下面就把我多年来练基本功的一些体会写写,大家看看有什么帮助:

一、思想上:必须做好练3年以上基本功的思想准备,对于业余练球的朋友来说本来练习时间就不能保证,断断续续地练习3年看来时间比较长,实际上你练的时间要少得多。这么少的时间你都支付不了,那打好球就难了。

二、物质条件:

1、最关键的第一条件:找个志同道合的练习对手。他得和你一样有强烈的练好球的愿望,有耐心喂球,不心浮气躁,否则没多久你就没人同练了;

2、100个练习球:多球训练呢你有钱可以找教练,自己练的时候有100个球放在盆子里,可以节约拣球时间保证练习的密度、强度。这个方法是很简单的,但是我敢保证这么练球的人绝对不多。效率就是这么产生出来的。

3、一本最最基本的乒乓球教材: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乒乓球这么细的活你再怎么天才也不可能超过别人几十年的总结。论坛上的帖子大多也是个人体会,怎么也比不上系统、全面的教材。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最好??建议最最基本的初级读物,能是面向初级乒乓球教练的最合适。你别以为那些什么高手绝招之类的书能让你学到东西。只有最基本的教材,才会给你仔细地讲解错误动作、技术衔接动作、基本训练应该掌握的结合技术什么的。如果你找到了,就恭喜你赶紧买了,放在你的球包里带着去练球。

4、合适你的底板、套胶:这些问题教材里都有讲解,按着讲解配好就行了,实在不懂可以找个教练帮忙。唯一的建议是找到合适的就别老换,球是靠技术不是靠器材(钱多发烧除外),保持你使用器材的稳定性对练习有好处,省得老是适应新底板、套胶,浪费时间。

OK,下面开始我谈练球的一些体会:

1、动作定型:很多教练让小孩练球,提倡正手得练多少板不失误来定型动作。那是对的,小孩起步首先是熟悉球性就非得上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打最多的球。咱们大人呢,想往专业发展的也可以这么做。  我个人认为是没必要,能一个动作有什么20板、30板不失误就足够证明动作定型了。再多的板数也不能证明什么,结果是浪费时间产生厌烦;下面讲怎么练好20、30板:

  1. :能够稳定练好20板后,得提高要求了,和实战结合起来。比如正手攻球,就要结合力量变化,正手攻前两板练习速度、稳定性,第三板就练发力攻,如此循环到了20板以后就放开打死为止;
  2. 练固定线路:两条对角线,三条直线,你得把每个技术动作和线路结合起来练,保证你打出的球和你意识中的线路一样,线路打不好说明动作有问题,根本还控制不住球;在固定线路练习的最开始,一定要求线路精确练控制;练好控制线路了,可以把区域放大,到半台练习,只要不出半台就好,这个时候是练习步伐移动和调节击球,半台球打好了你对球的理解也上去了。
  3. 练控制长短、落点:拿粉笔在球台上,距离边线大概一个球拍宽度(不是横着)划出两条竖线,在距离球网两个球拍宽度的地方划一条横线,在距离球桌端线一个球拍宽度的地方划条横线,这样球台上就有了四条线9个区域。在你练习控制球技术,比如搓球的时候,必须把球搓到除了球桌正中的区域中去,做到不是摆短就是劈长,不是放中路短球就是两侧边线球。这么练习一段时间,你会明显发现你控球能力提高很多,回过去的球个个都有威胁。没这个功夫,以后你和朋友练习侧身拉弧圈球、正手位大角度弧圈球怎么办??喂给你的球达不到要求,平时练着倒是舒服一拉一个准,到了比赛人家给你到边线的球就发现拉不准了,后悔得你要死,何必呢??   练习弧圈球、拨球的时候可以稍微做点改变,画出短线、长线、边线区域,同样练习。
  4. 练习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击球:乒乓球归根到底是进攻的运动,不突出进攻是不行的。许多人练球基本上在近台,到了中台就完了,发现怎么进攻稳定性怎么不行了呢??这是因为乒乓球动作随着离球台的距离不同,发力的部位、方法、击球时间、拍型都发生变化了,还用近台动作怎么能稳定呢??中台技术之所以难,其实也就难在步伐要做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击球,而在近台基本上左右移动比较多,由前往后移动虽然也经常有但是移动距离短,而从后往前移动的基本没有或者很少。而且中台的移动距离一般要比近台要远,回位也要慢些,加上你得保证回球质量,综合起来难度就上去了。练好了中台技术,球就到了一个境界了。看着有攻有防,就象那么回事情了。
  5. 防守技术:反手靠推挡、拨球、挡弧圈防守,正手靠快带、挡球、攻球防守。对于反手来说,能和对手推、拨个几十板,没什么难度证明不了你什么,你得让练球伙伴用正手攻球在侧身位连续进攻你的反手,练到能20板不失误而且可以稳定送到比较固定的落点才算过第一关;之后是练习反手挡弧圈球也得如此;最后是拉、攻结合。过关的基本要求一是20板不失误,二是不能给对方太好的机会尤其是高球。为什么特别强调这点呢??因为许多朋友在认识上一直有个误区,认为能推、拨几十板就行。但人是有一个心里变化的,特别是对方正手进攻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慌感,这种感觉随着对手的正手进攻水平增高而增加,很多时候本来可以接好的球由于你心里产生变化就动作变形、不到位的情况都来了。只有通过针对训练,才可以消除恐慌提高自信,同时提高运用防守技术的水平。现在很多朋友你让他拉几板弧圈还可以,你让他挡几板弧圈球就不行了,打起比赛来就心里没底,不敢控制不敢相持,就是这个原因。
  6. 左右摆速练习:其实很多时候左右摆速练习还真的不是练的你的摆速,而是两个进攻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步伐、节奏的配合问题。单项技术分开来不会变型,但是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什么后摆引拍动作过大、让不开位置不是球追身就是伸手够着打球、抢节奏、击完球后拍子随便就下垂放在桌面下,什么都来了。练习的办法有很多,反手推拨一板接侧身攻一板可以,反手推拨一板正手位攻两板也可以,只是练习就得突出重点,反手这一板防守一定得稳,而正手进攻就的准、狠了。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慢点,力量轻点,有变形、步伐不到位的就得马上改,别等到时间长了再来纠正就麻烦了。先练半台,再转2/3台、全台,从有规律到无规律循序渐进。
  7. 搓转攻、拉之后的衔接练习:这是乒乓球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结合技术,最难的地方是搓、拉之后第三板衔接。比如说搓后反手拉弧圈球紧接着拨球或者反手弹击、搓后正手拉高吊接正手前冲弧圈或者正手攻球,几个动作的拍型、发力动作、击球时间都不同,不系统训练就常常出现了机会还自己失误。  老实说,想成高手这一关必须得过去。练那么多基本功,到了这里才是目的:最终的运用自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